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073)
2023(19794)
2022(16514)
2021(15377)
2020(13305)
2019(30546)
2018(30108)
2017(56993)
2016(30622)
2015(34864)
2014(34553)
2013(34477)
2012(31909)
2011(28724)
2010(28796)
2009(27176)
2008(27331)
2007(24321)
2006(21311)
2005(19591)
作者
(88280)
(73832)
(73598)
(70114)
(46930)
(35151)
(33626)
(28788)
(28018)
(26428)
(25151)
(24958)
(23579)
(23397)
(23026)
(22808)
(21930)
(21878)
(21310)
(21199)
(18415)
(18108)
(17987)
(16862)
(16595)
(16543)
(16528)
(16224)
(14854)
(14536)
学科
(135906)
经济(135739)
(106496)
管理(100477)
(92939)
企业(92939)
方法(62321)
数学(51609)
数学方法(51048)
(40599)
(38685)
业经(36530)
中国(35950)
(30417)
贸易(30399)
(29827)
(29534)
(27150)
财务(27095)
财务管理(27038)
农业(26300)
企业财务(25613)
地方(24272)
技术(23043)
(22688)
(21938)
理论(21887)
(21878)
银行(21829)
(20850)
机构
学院(445437)
大学(444820)
(194579)
经济(190993)
管理(175808)
理学(150689)
研究(149467)
理学院(149128)
管理学(146873)
管理学院(146029)
中国(118368)
(93886)
(91673)
科学(87140)
(74704)
(73631)
财经(72043)
中心(69123)
(67619)
研究所(67015)
(65436)
业大(63424)
经济学(59846)
北京(59180)
农业(57668)
经济学院(54019)
(53842)
(53479)
师范(53313)
财经大学(53180)
基金
项目(290087)
科学(230590)
基金(214075)
研究(212260)
(185363)
国家(183826)
科学基金(159333)
社会(137754)
社会科(130879)
社会科学(130845)
基金项目(112479)
(111815)
自然(102099)
自然科(99780)
自然科学(99752)
自然科学基金(98081)
教育(96952)
(93788)
资助(87903)
编号(84751)
成果(68843)
(65309)
重点(64960)
(62284)
(62200)
国家社会(58014)
创新(57733)
课题(57675)
教育部(56588)
(55779)
期刊
(215587)
经济(215587)
研究(132751)
中国(89123)
(75117)
管理(69110)
(67521)
学报(65376)
科学(62629)
大学(50897)
学学(47911)
农业(45819)
(44299)
金融(44299)
教育(40614)
技术(40288)
财经(36666)
业经(34914)
经济研究(34852)
(31647)
问题(28911)
(27787)
(27202)
国际(24514)
技术经济(24241)
统计(22959)
世界(22645)
(21106)
理论(20627)
商业(20604)
共检索到6806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彬  孙孟  
本文首先选用相关指数对中国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分解和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分别对其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制造业总体产业内贸易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相同,都与规模经济、市场结构、外资影响和要素禀赋呈显著正相关;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与要素禀赋呈显著负相关,与产品差异程度、规模经济、外资影响和研发费用呈显著正相关。最后,文章在研究结论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的战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运苏  彭恒文  
在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经济调整成本相对较小。然而,中国的产业内贸易额并没有与其贸易总额保持同步增长,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的研究显得格外必要。本文在区分产业内贸易类型的前提下,利用制造业面板数据,对中国产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多样化、研究与开发费用、外资等与中国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有正相关关系,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负相关;而规模经济和市场结构与两种类型的产业内贸易都呈正相关。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孟祺  朱晶  
本文利用F-F指数计算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果显示产业内贸易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呈上升趋势。对指数进行分解可以看出:垂直型产业内贸易虽然下降但仍处于主导地位;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在上升,说明我国装备制造业目前还处于加工贸易的低端,但在不断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对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显示,要素禀赋及其变化是引起产业内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而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三个因素的影响很微弱,这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扩张的基础是比较优势且主要集中于产业链低端。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先锋  黄魏  洪蕾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产业内贸易通过影响消费者偏好多样性、产品差异性和规模经济进而对技能溢价产生影响。然后,利用2001—2010年我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一阶差分GMM估计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内贸易通过促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增加引致我国制造业的技能溢价扩大,通过促进行业产出规模扩大和FDI等增加引致我国制造业的技能溢价缩小;总体来看,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会缩小技能溢价。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廖翼  兰勇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逐步向产业内贸易发展,这一点在制造业中表现尤为明显。文章首先考察了1992年以来中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发展,然后通过实证检验了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人均收入水平与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正相关,而规模经济、外国直接投资则与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负相关。最后,文章针对我国制造业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春顶  
我国经济增长在过去的十年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相对应,我国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是否也同步提高?各行业生产率增长呈现了怎样的特征?在当前经济面临转型的时期,理清这些问题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论文选取了我国28个制造业行业1998~2007年的面板数据,用前沿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实证测算了各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状况及其分解结果,并回归分析了影响我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提高的因素,据此给出了结论和政策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官胜  
在劳动力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背景下,文章利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业24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出口贸易对行业劳动生产率、劳动收入份额和单位资产就业吸收量等劳动力现象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贸易会降低劳动生产率,同时出口贸易会提高行业劳动收入份额并且会增加单位资产就业吸收量。此外,劳动密集型产业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但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出口贸易对劳动生产率的负面影响较弱,对劳动收入的正面影响较强,且对就业的正面影响较弱。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翟涛  于翠平  
本文将以机器种类数增加为特征的内生技术进步纳入到Acemoglu(2003)模型,分析贸易开放及其引致的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机制,并利用1998-2012年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中国贸易开放对制造业工资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就制造业整体而言,贸易开放缩小了工资差距,而贸易开放引致的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拉大了工资差距,后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无论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还是技术密集型行业,贸易开放引致的技术进步均会拉大工资差距,但是贸易开放会缩小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工资差距,不显著影响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工资差距。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东杰  邵琼燕  
随着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外贸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根据平滑调整假说(SAH),劳动力市场调整成本会随着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基于中国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进行检验,本文发现间隔3年的边际内产业指数最为有效,且产业内贸易水平对劳动力市场调整具有滞后效应,但回归分析结果并不支持SAH。随着产业内贸易比例扩大,劳动力的产业间调整增加,而并非产业内的调整。此外,劳动生产率和国内显性需求对劳动力市场调整有很大影响,在产业内贸易水平较高的行业内,劳动生产率的这种影响更加显著,而显性需求和产业内贸易水平影响作用较弱。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瑞辉  廖涵  
以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基础,构建两位数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中国制造业行业的产能过剩成因。研究发现:(1)国有产权性质及其与要素价格负向扭曲和预算软约束的交互项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显著,且国有产权性质的产能过剩效应在增强;(2)要素价格负向扭曲的产能过剩效应在增强;(3)预算约束硬化的产能过剩效应在增强,其源于国有产权的预算软约束恶化;(4)加快市场化进程,提高行业集中度,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前景共识,有利于提高行业产能利用率;(5)政府补贴对行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就以上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彬  孙孟  
本文首先运用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对2000~2007年中国的总体、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分别加以测度,然后运用面板数据从国家特征角度对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进行跨时期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经济规模、外商直接投资和贸易不平衡是影响我国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国家特征因素,其中,经济规模与我国产业内贸易尤其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呈正相关,且显著性有增强趋势;外商直接投与我国产业内贸易呈负相关,且影响程度有减弱趋势;贸易不平衡与我国总体、水平型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都呈明显负相关,且影响程度有增强趋势。另外,地理位置和政治文化因素对我国产业内贸易发展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怡  
本文运用我国1998-2006年27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对国际贸易的行业间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从总体上看,出口对行业相对工资有正向的上拉作用,进口对行业相对工资有负向的下拉作用。但进出口对不同类型行业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不同,出口贸易对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相对工资均有上拉作用,且对前者的促进作用大于后者;进口贸易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相对工资有下拉作用,而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行业的相对工资有上拉作用。基于上述结论,促进出口,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附加值,适当控制最终消费品等产品的进口,有助于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晓莉  严龙琪  
本文首次利用498个4位代码的细分行业数据研究汇率调整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在扩展汇率调整对就业市场影响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从要素密集度对中国城市制造业就业市场的传导渠道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1998~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以及海关贸易数据构建人民币在行业层面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会对中国城市行业就业市场产生显著且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初级产品和劳动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实际汇率调整对就业影响估计的显著性明显高于技术密集型行业,3类行业的就业弹性分别为0.423、0.327、0.309;相对私营行业而言,外商投资行业的净就业水平对于实际汇率调整更为敏...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鲁成军  邵光黎  
本文通过ALLEN替代弹性模型对制造业分部门的投入要素的自价格弹性和相互之间的替代弹性进行了测算,发现资本、能源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关系不仅在整个制造业层面上差别很大,而且在每个分部门的内部差别也非常显著。就制造业整体而言,资本与劳动、劳动与能源之间都表现出明显的替代关系,而资本与能源之间表现出较强的互补关系。此外,能源的自价格弹性要明显地高于资本和劳动的自价格弹性,表明了利用能源价格上升进行节能具有较大的空间。在制造业内部,要素价格变化导致每个行业内部不同的要素替代。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能源政策的调整思路。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于潇  李袁园  
日本作为东亚地区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对东亚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贸易互补贡献巨大。近些年来,日本的对外贸易结构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因此,本文将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商品贸易数据来测算日本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水平。首先,通过计算结果判断近年来日本制造业产品贸易类型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其次,根据日本贸易类型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分别对该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解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