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18)
2023(21280)
2022(17820)
2021(16516)
2020(14060)
2019(31986)
2018(31365)
2017(59921)
2016(32468)
2015(36376)
2014(35871)
2013(35917)
2012(32803)
2011(29638)
2010(29764)
2009(28158)
2008(27656)
2007(24661)
2006(21996)
2005(19928)
作者
(96064)
(79774)
(79394)
(75273)
(50584)
(38187)
(35986)
(31093)
(30436)
(28660)
(27305)
(26927)
(25609)
(25354)
(24797)
(24373)
(23769)
(23668)
(22882)
(22840)
(19951)
(19828)
(19338)
(18156)
(17835)
(17787)
(17775)
(17722)
(16103)
(15767)
学科
(134507)
经济(134326)
(110322)
管理(105618)
(96696)
企业(96696)
方法(58768)
数学(48068)
数学方法(47578)
(41239)
中国(39274)
(39254)
业经(38192)
(31632)
(29956)
金融(29953)
(29272)
银行(29198)
(28043)
(27964)
财务(27888)
财务管理(27845)
农业(27074)
企业财务(26475)
地方(26310)
(26258)
(25320)
贸易(25300)
(24664)
技术(23854)
机构
大学(468425)
学院(468043)
(193449)
经济(189554)
管理(183995)
研究(159312)
理学(157971)
理学院(156266)
管理学(153841)
管理学院(152988)
中国(126496)
(100585)
科学(97460)
(91893)
(83563)
(80856)
研究所(73345)
中心(73030)
财经(72702)
业大(71756)
(69603)
(66130)
农业(65821)
北京(63552)
经济学(58859)
(57260)
(56906)
师范(56608)
(55922)
财经大学(53903)
基金
项目(312406)
科学(245525)
基金(228033)
研究(225484)
(200326)
国家(198645)
科学基金(170078)
社会(144136)
社会科(136752)
社会科学(136718)
(121355)
基金项目(120369)
自然(110578)
自然科(108002)
自然科学(107969)
自然科学基金(106090)
教育(101726)
(101725)
资助(93790)
编号(89995)
成果(73083)
重点(70099)
(68783)
(66714)
(66494)
课题(61879)
创新(61708)
国家社会(60090)
科研(59542)
教育部(58804)
期刊
(214752)
经济(214752)
研究(139033)
中国(92803)
学报(77671)
(76980)
(73608)
管理(70998)
科学(69796)
大学(58371)
学学(55282)
农业(52162)
(51651)
金融(51651)
教育(44066)
技术(38737)
财经(36675)
业经(35381)
经济研究(34441)
(31601)
(29611)
问题(27774)
技术经济(23701)
科技(22657)
(22545)
(22453)
图书(22367)
理论(22018)
现代(21608)
世界(21041)
共检索到7041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鑫静  程钰  王建事  
基于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研究利用投入产出法探讨1992-2012年中国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行业的融合趋势,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研究产业融合对于制造业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不同制造业行业与信息产业的产业融合度差异较大;产业融合度与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而国有企业占比、市场集中度以及市场开放水平与制造业各行业的产业绩效均呈负相关关系。研究提出加强信息产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有效引导外商投资等政策建议,旨在推进制造业与信息产业深度融合,探寻产业融合下提升产业绩效的最优路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徐盈之  孙剑  
基于产业融合的理论,本文首先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主要国家制造业各行业与信息产业的融合度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利用面板数据回归的方法分析了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对制造业产业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制造业的产业绩效与该产业融合度呈明显的正相关,产业融合成为提高制造业绩效新的切入点;市场结构水平、所有权结构与产业融合对制造业绩效共同起推动作用;市场开放度虽然对制造业绩效也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并没有和产业融合表现出很好的协同性。本文据此得到了若干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晓钟  陈涵乐  张小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晓钟  陈涵乐  张小蒂  
本文基于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利用投入产出法估算浙江及全国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个行业的融合度,构建基于SCP分析框架估算产业融合对产业绩效影响的模型,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比较分析浙江省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行业的融合度及产业融合对制造业各行业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信息产业与制造业各行业的融合度总体趋于上升;产业融合度、国有企业占比和市场开放度与产业绩效呈正相关关系,但市场集中度与产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从分阶段来看,2010-2012年阶段相比于2005-2007年阶段,产业融合度对产业绩效的正向作用更为明显。为此,本文提出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产业竞争力、推进"互联网+制造"计划、发挥产业集聚的优势、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等建议,以期进一步提升产业融合对制造业产业绩效的促进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徐冰  孙旭楠  周超  唐智川  
工业设计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体,是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兴产业。面对制造业增长缓慢的突出问题,加强工业设计的建设极为迫切。在"互联网+"时代,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能否深度互动融合成为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核心问题。文章在产业融合领域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工业设计和制造业的产业特征,深入分析了两者深度融合的机制特点,构建了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36项三级指标。同时以浙江省杭州市作为实证对象开展互动融合评估,直观量化显示近几年杭州市工业设计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现状和趋势,并提出相关建议对策。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捷  陈田  
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而更多地表现出一种互相融合的趋势。利用WIOD数据库中我国1995-2011年的投入产出表,从服务业与制造业双向融合的角度分别计算出我国服务业整体以及三大生产性服务业(商务服务业、运输业、邮政通讯业)与制造业的正向融合度与反向融合度。然后以14个分行业制造业为截面构造面板数据,从服务业整体与分行业两个方面,探究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正向融合、反向融合对于制造业产业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正向融合和反向融合均对制造业产业绩效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幸  钟坚  王欢芳  
基于耦合度模型,构建相关指标体系,测度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考量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产业融合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空间溢出效应为正;产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推动其产业融合,其空间溢出效应分解后直接效应为负,但总效应为正,进而反馈调节其相邻地区的产业融合发展。鉴于此,应加强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合理引导产业集聚,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打造信息技术新优势,建立一体化信息网络平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远芳  曾庆均  
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从社会网络视角分析中国制造业与RCEP成员国的产业融合程度,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与RCEP成员国的产业融合程度整体呈增长态势,且偏向于供给侧融合;国家层面,中国制造业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保持紧密的产业融合关系;产业层面,中国制造业与RCEP成员国融合紧密的产业主要是资源型、资本密集型产业,石油、化工和非金属矿物产品、金属产品、电气与机械的融合程度较高;RCEP成员国的产业融合程度受地理、语言、自由贸易协定、制度、产业链关联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长琪  周璇  
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本文依据信息产业与制造业间的耦联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空间效应开展定量研究,并以此量化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和细化产业耦联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作用力度。结果表明:除广东省和江苏省外,我国信息产业与制造业间的耦联协调度属普遍不协调,归因于产业转型时期低下的耦联效率;区域产业耦联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表现出空间相关性及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致性,这得益于东部发达的经济体、中部"两型社会"的创新政策特权和"中部崛起战略"以及西部和谐的政府管制政策。综上,我国应深化产业的耦联效应;发挥省域高新技术的竞合优势;维护知识密集型高技术产业的主导地位。而化解信息技术的空间壁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倪静洁  万红波  
自2012年实施"营改增"以来,其经济后果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营改增"能否促进制造业企业绩效的提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政策推进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对2009—2015年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营改增"后制造业上市公司通过加大产出服务化力度提高了企业绩效,且企业进行制造业产出服务化的类型越冗杂,绩效的提升效果越差。文章拓宽了"营改增"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范围,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同时为制造业通过产业融合实现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期刊] 预测  [作者] 綦良群  高文鞠  
基于组织网络理论和创新互动观,构建起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系统影响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基于此,本文以东北地区典型的装备制造企业为例,实证检验产业融合系统要素与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间关系,探究不同网络特性下这一关系的动态变化,并进一步考察装备制造业内生力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融合系统要素、网络特性对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融合系统组织网络在融合主体与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融合环境与装备制造业创新绩效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装备制造业吸收能力既正向调节融合系统组织网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也正向调节融合系统组织网络的中介机制,存在被调节的中介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翠华  
文章在我国对外开放和贸易自由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比较优势变化状况,以及通过制造业比较优势变化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结构和生产结构的影响,进而提出我国制造业利用比较优势升级产业结构的内在机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单元媛  罗威  
产业融合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技术融合引发产业融合,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产业融合。本研究以电子信息业与制造业技术融合为例,利用专利系数法对中国电子信息业与制造业技术融合度进行了测算;运用灰色关联系数法分析了技术融合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联关系,得出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技术融合度处于中等融合程度、技术融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较大影响的结论。因此,政府应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来促进产业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还应放松管制,提供宽松的宏观环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成东  綦良群  蔡渊渊  
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受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和自身竞争力提升等多层次因素共同的驱动,融合过程由技术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和组织融合等阶段有机构成;产业融合受产业技术能力因素、产品能力因素、市场能力因素、管理能力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本文利用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指标构建融合水平综合测度模型,依据SFA方法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影响因素的评价模型,基于中国30个省市截面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揭示融合影响因素的影响强度和影响方向,最后提出促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綦良群  蔡渊渊  王成东  
基于全球价值链(GVC)视角,应用质化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系统研究了中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影响因素,基于大量访谈,从深层次视角揭示了GVC下两大产业融合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融合意愿、融合能力、融合环境和融合资源是GVC下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4个主要因素。其中,融合意愿和融合能力是两大产业融合的直接影响因素,而融合环境和融合资源是间接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涵盖子范畴(12个)、主范畴(产业融合意愿、能力、环境和资源)和核心范畴(产业融合)的影响因素模型。最后,提出创建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