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99)
- 2023(17870)
- 2022(14957)
- 2021(13818)
- 2020(11632)
- 2019(26792)
- 2018(26306)
- 2017(50511)
- 2016(27435)
- 2015(31167)
- 2014(31282)
- 2013(31283)
- 2012(29349)
- 2011(26761)
- 2010(27180)
- 2009(25675)
- 2008(26195)
- 2007(23953)
- 2006(21453)
- 2005(19986)
- 学科
- 济(126463)
- 经济(126296)
- 业(104399)
- 管理(96324)
- 企(92020)
- 企业(92020)
- 方法(51021)
- 数学(41248)
- 数学方法(40928)
- 财(40616)
- 农(37206)
- 中国(36378)
- 业经(35103)
- 制(29876)
- 务(28225)
- 财务(28176)
- 财务管理(28120)
- 地方(26979)
- 企业财务(26768)
- 农业(25455)
- 贸(24126)
- 贸易(24106)
- 易(23420)
- 技术(21665)
- 和(21457)
- 银(21346)
- 银行(21313)
- 体(21060)
- 学(20729)
- 行(20465)
- 机构
- 学院(406891)
- 大学(404249)
- 济(176950)
- 经济(173458)
- 管理(156842)
- 研究(141177)
- 理学(132965)
- 理学院(131506)
- 管理学(129691)
- 管理学院(128894)
- 中国(112639)
- 京(86576)
- 财(86118)
- 科学(81455)
- 所(72320)
- 农(67539)
- 财经(66687)
- 研究所(64452)
- 江(64131)
- 中心(63627)
- 经(60372)
- 北京(55692)
- 业大(55155)
- 经济学(53951)
- 农业(52576)
- 范(51229)
- 师范(50757)
- 院(50448)
- 州(50400)
- 财经大学(49023)
- 基金
- 项目(253450)
- 科学(201015)
- 研究(188437)
- 基金(184941)
- 家(159386)
- 国家(157962)
- 科学基金(136270)
- 社会(121895)
- 社会科(115622)
- 社会科学(115594)
- 省(98351)
- 基金项目(96922)
- 教育(85905)
- 自然(85753)
- 自然科(83726)
- 自然科学(83701)
- 自然科学基金(82291)
- 划(82131)
- 资助(76197)
- 编号(76107)
- 成果(62907)
- 发(58159)
- 部(57468)
- 重点(57177)
- 创(54674)
- 课题(53066)
- 创新(50496)
- 国家社会(50465)
- 制(50086)
- 教育部(49596)
- 期刊
- 济(209130)
- 经济(209130)
- 研究(127702)
- 中国(87485)
- 财(71820)
- 管理(64305)
- 农(63909)
- 学报(57524)
- 科学(56279)
- 大学(44478)
- 融(44192)
- 金融(44192)
- 农业(43033)
- 学学(41815)
- 教育(41380)
- 技术(36014)
- 业经(34648)
- 财经(34514)
- 经济研究(32909)
- 经(29736)
- 问题(27275)
- 业(25601)
- 贸(23626)
- 技术经济(22292)
- 世界(21339)
- 国际(21218)
- 现代(19535)
- 财会(19192)
- 商业(19085)
- 版(18350)
共检索到641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先进 梁璐
本文从时间进程、区位分布、行业差异三个方面对我国34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海外研发活动的总体特征加以分析,并重点剖析了这些企业海外研发活动的战略布局特点及成因。分析发现: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海外研发活动主要以技术开发为主;技术探索型研发活动主要集中于西方发达经济体;进入模式以新建为主、并购为辅。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超 贺俊 黄群慧 程宝栋
劳动力比较优势丧失、巨额贸易顺差、不断增加的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给中国制造业出口带来了的巨大阻力,这与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历十分相似。深入研究日本制造业转型历程,可以发现日本通过在本土设立母工厂、在发展中国家设立量产基地、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中心的策略将产业链合理分段,既充分利用海外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又将核心生产技术保留在本土,从而维持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力。从日本当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中汲取经验,有助于明晰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
关键词:
制造业 对外投资 海外布局 日本经验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赵自强 赵湘莲
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4年—2005年间的数据,对公司负债与其研发投资是否存在非单一关系的假设进行检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在非高科技产业中,公司负债与其研发投资之间显著存在正临界水平的U型关系,而在高科技产业中,这种显著关系并不存在;有限责任造成的公司研发投资的道德风险效应是造成负债对研发投资非单一影响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债务水平 研发投资决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强 陈松
董事会运作在公司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公司利用研发投入提升绩效的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本文针对2004~2007年634家中国制造业样本上市公司,考察了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对研发投入与公司绩效的调节效应,研究董事会运作和研发投入的交互作用是怎样影响公司绩效的。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对本期的公司价值有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对研发投入与公司价值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研发投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随董事会会议次数的增加反而减弱;研发投入比公司规模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大,即"质"比"量"对公司价值贡献大;从制造业上市公司行业看,研发投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程度存在行业性差异,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制造行业,其公...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江燕
研发投入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本文以制造业71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样本公司R&D投入与企业业绩及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分析,揭示企业R&D投入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作用及对公司价值提升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R&D投入强度偏低,R&D投入明显不足,但R&D投入强度在2007~2009年3年中逐年上升。企业当期R&D投入与企业当期营业毛利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滞后一期R&D投入与企业当期营业毛利率仍然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滞后两期R&D投入与企业当期营业毛利率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企业R&D投入对企业业绩...
关键词:
R&D投入 企业业绩 托宾Q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照成 侯经川
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水平之间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备受关注的焦点。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6年数据为样本,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对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水平的关系以及竞争战略和企业成长性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实证表明,相比线性关系,倒U型假设更有助于解释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投入与企业绩效水平之间的关系,即随着创新投入的不断提高,企业绩效水平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倒U型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受到竞争战略和企业成长性显著的正向调节,调节变量能够促进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但采取差异化竞争战略产生的调节效应比低成本竞争战略更加显著。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连燕玲 叶文平 刘依琳
组织如何在合法性压力的趋同和竞争压力的差异化中做出选择,一直是战略研究关注的焦点。战略选择理论虽然突破新制度理论的约束,强调组织通过自身主动性战略来应对制度同形压力,但并未凸显导致组织战略背离的深层次诱因。本文从期望理论和企业行为理论出发,探讨行业竞争期望对战略背离的影响,分析组织外部环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产业竞争性)与内部资源(高管团队社会资本和组织冗余)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实际绩效低于行业竞争期望时,组织为扭转行业竞争劣势的局面,会实施偏离行业既定水平的战略突破,即随着行业竞争期望落差的扩大,组织战略背离的程度越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弱化行业竞争期望落差与战略背离之间的关系,而行业竞争程度、高管团队社会资本和组织冗余则会强化上述关系。本研究从行业竞争期望的视角透析组织战略背离的决策动机及影响机制,扩展了战略背离的微观机制分析。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任曙明 许梦洁 王倩 董维刚
本文扎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探讨行业内的并购对企业研发的影响机制,从并购可能性和议价能力平均水平两个维度,揭示了并购通过改变企业对市场竞争条件变化的预期来影响其研发的机制。本文使用了行业内并购交易额与行业总资产之比的三年移动平均数、累积超额收益率滞后三年的均值,分别衡量并购可能性、议价能力的行业平均水平,并提出了含有交叉项的计量经济模型,检验影响方向和大小,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企业规模和所有制上的差异。研究表明,并购可能性越大,企业预期市场竞争压力越大,研发水平越高;但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并购可能性对研发努力的正向作用并未表现出显著的差异;而且,若议价能力的行业平均水平较高,企业研发也较强;从所有制来看,由于所面对的竞争压力较大,在非国有企业中,行业内可能发生的并购对研发的正向作用要大于国有企业。在政策上,政府应破除妨碍并购的制度因素,发挥并购在促进研发上的市场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任曙明 许梦洁 王倩 董维刚
本文扎根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探讨行业内的并购对企业研发的影响机制,从并购可能性和议价能力平均水平两个维度,揭示了并购通过改变企业对市场竞争条件变化的预期来影响其研发的机制。本文使用了行业内并购交易额与行业总资产之比的三年移动平均数、累积超额收益率滞后三年的均值,分别衡量并购可能性、议价能力的行业平均水平,并提出了含有交叉项的计量经济模型,检验影响方向和大小,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企业规模和所有制上的差异。研究表明,并购可能性越大,企业预期市场竞争压力越大,研发水平越高;但对不同规模的企业,并购可能性对研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屈海涛 赵息
以2011-2013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企业CEO权力结构,然后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企业CEO权力结构和研发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企业CEO组织结构权力和能力权力对企业研发强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CEO所有权权力对研发强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监管机制虽然对研发强度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不够显著。这表明,要使研发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必须结合CEO权力结构,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和激励。
关键词:
CEO权力结构 研发强度 因子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代彬 何勤勤 刘星
以2008—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就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回归分析,并基于产权性质和融资约束对样本进行分组,进一步考察了上述影响在不同样本组中的异质性。结果显示: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负向影响仅在非国有企业中存在;融资约束的缓解会强化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研发创新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国际化战略 研发创新 产权性质 融资约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邓伟 陆敏
运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2016年的数据,以股价同步性代表股价信息含量,分析股价信息含量对公司研发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股价信息含量越高,即股价同步性越小,则研发投资对股价的敏感性越高,研发专利越多。进一步研究发现,股价信息含量对公司研发活动的积极影响在融资约束较小、管理者经验较少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之中效应更为显著。为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促进上市公司积极开展研发活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一是要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高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资本市场;二是要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减少融资约束,为高新科技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三是要积极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收集和输出能力,进而提高市场信息效率水平;四是要培育投资者金融素养,帮助投资者提升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使投资者成为畅通资本市场信息传播的重要主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贺晓宇 张治栋
以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银行股权关联如何影响企业研发投入进行研究,并进一步考察高管背景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参股商业银行能够对其研发投入增加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且高管的研发技术背景对该作用有显著正向调节效应;反之,高管的政治关联背景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抑制作用,并对银行股权关联在研发激励方面的作用产生负向调节效应。
关键词:
银行股权关联 高管背景 研发投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鹏远 邹海峰
该文基于微观企业研发决策,以2009—2013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反事实框架下使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在考虑样本选择偏差的基础上,考察了政府研发补贴的政策效应和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异质性。结论表明:政府在实施研发补贴政策时具有选择性。研发补贴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在获得补贴企业样本中,假设其未获得补贴,则研发投入强度大幅度下降;在未获得补贴企业样本中,假设其获得补贴,则研发投入强度明显提高,表明中国研发补贴政策起到了激励效果。同时,市场化程度和政治关联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亦有重要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支出倾向高于非高新技术企业,而其研发投入强度处理效应低于非高新技术企业,表明中国企业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但不平衡性十分突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何奕 童牧
针对外资在中国工业经济中的区位选择问题,通过将产业联系和空间效应结合起来,区分了影响FDI在不同行业空间布局的不同模式,并利用中国工业企业1998年至2007年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FDI在中国制造业的多数行业中表现为水平型和复合型,而本地产业市场是外资最为看重的空间布局因素。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区位选择 空间效应 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