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53)
- 2023(15638)
- 2022(12988)
- 2021(11806)
- 2020(9614)
- 2019(21814)
- 2018(21397)
- 2017(40853)
- 2016(21812)
- 2015(24602)
- 2014(24497)
- 2013(24394)
- 2012(22748)
- 2011(20837)
- 2010(21253)
- 2009(20022)
- 2008(20236)
- 2007(18401)
- 2006(16751)
- 2005(15745)
- 学科
- 济(106086)
- 经济(105935)
- 业(88808)
- 管理(81038)
- 企(79190)
- 企业(79190)
- 方法(37315)
- 中国(34159)
- 业经(32363)
- 农(31623)
- 财(31449)
- 数学(28591)
- 数学方法(28407)
- 制(25006)
- 地方(24774)
- 农业(22080)
- 务(21372)
- 财务(21337)
- 财务管理(21303)
- 企业财务(20179)
- 贸(19827)
- 贸易(19807)
- 技术(19728)
- 易(19258)
- 体(18067)
- 和(17868)
- 银(17862)
- 银行(17849)
- 策(17646)
- 划(17644)
- 机构
- 学院(324328)
- 大学(320098)
- 济(146456)
- 经济(143638)
- 管理(126554)
- 研究(113705)
- 理学(106863)
- 理学院(105701)
- 管理学(104571)
- 管理学院(103913)
- 中国(91403)
- 财(70114)
- 京(69269)
- 科学(62430)
- 所(56164)
- 财经(54159)
- 江(50850)
- 中心(50519)
- 研究所(49756)
- 经(49094)
- 农(48787)
- 经济学(45039)
- 北京(44584)
- 院(41060)
- 范(40911)
- 师范(40595)
- 业大(40482)
- 经济学院(40362)
- 州(40145)
- 财经大学(39756)
- 基金
- 项目(201739)
- 科学(162591)
- 研究(153530)
- 基金(148856)
- 家(126894)
- 国家(125730)
- 科学基金(110163)
- 社会(102586)
- 社会科(97446)
- 社会科学(97426)
- 基金项目(77871)
- 省(77459)
- 教育(68824)
- 自然(67177)
- 自然科(65644)
- 自然科学(65629)
- 自然科学基金(64517)
- 划(64287)
- 编号(60789)
- 资助(59986)
- 成果(49742)
- 发(48195)
- 部(45957)
- 重点(45174)
- 创(44694)
- 国家社会(43126)
- 课题(43011)
- 制(42900)
- 创新(41006)
- 业(40335)
- 期刊
- 济(177223)
- 经济(177223)
- 研究(107096)
- 中国(71522)
- 财(56828)
- 管理(54693)
- 农(47671)
- 科学(42873)
- 学报(39527)
- 融(36067)
- 金融(36067)
- 教育(32754)
- 农业(32457)
- 大学(32047)
- 学学(30127)
- 业经(29752)
- 技术(29086)
- 财经(28165)
- 经济研究(27860)
- 经(24448)
- 问题(24128)
- 贸(19627)
- 业(19234)
- 世界(18551)
- 技术经济(18034)
- 国际(17617)
- 现代(17228)
- 商业(15446)
- 经济管理(15116)
- 经济问题(14397)
共检索到5187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雷平 施祖麟
城市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不仅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也为实践所急需。针对当前国内城市制造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些误区,结合世界城市制造业的理论研究与政策实践,我国城市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应当是"跳出制造业谈制造业",充分利用"城市"的区位要素特征,结合产业发展的创新与融合趋势,培育核心竞争力,真正使城市制造业成为城市、城市及其腹地的产业升级与创新主体。
关键词:
城市 制造业 战略 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范黎波 李德辉 甘嵩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伴随着制造工艺和制造方式的全面升级,全球制造产业格局开始发生深刻变革,各主要经济体已在国家层面展开了新一轮战略竞争。如美国推动实施"先进制造业"战略,推动高端制造业向美国本土回流和升级;德国推动"工业4.0"战略;英国和法国分别实施了"高价值制造"和"新工业法国战略"等等。今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标志着我国制造业全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仍处于工业化阶段,制造业的增长状况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大环境下,比较优势理论对于目前讨论和研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策略具有宝贵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以比较优势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综合分析我国制造业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明确我国制造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要素禀赋 产业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贺俊
未来中国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困境和挑战,不仅要求中国政府和企业充分吸收和学习发达工业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制度、政策安排和共性创新实践,更要求中国从自身独特的产业基础、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和文化特征出发,构建并不断提升其独特的制造业核心能力。比较研究和历史分析显示,任何工业强国都具有不易模仿、不易扩散的核心技术能力,而能够促成后发国家跃升成为工业强国的制度安排,必然要与该国制造业的核心技术能力相匹配。与核心技术能力相适应的制度安排,既具有发达工业国家制度安排的一般性,更具有路径依赖和一国独特能力所决定的异质性,而只有制度安排中的那些异质性成分才能构成工业强国的组织能力,并与技术能力一起在具有...
关键词:
制造业 技术能力 组织能力 产业政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明龙
目前,我国制造的多是高消耗、低附加值产品,处于技术链和价值链的低端。为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制造业运行,转变制造业增长方式,着重发展处于技术链高端的微型系统制造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和省耗绿色制造技术等现代制造技术,促使制造业向技术链高端延伸。
关键词:
制造业 增长方式 发展战略 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袭著燕 孙林岩
以历史分析法研究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调整的动力机制,认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发生的四次调整都是国家独立和安全、国际制造业发展趋势、中国制造业改革与发展内在规律性、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等因素作用下的结果。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发展战略 调整 动力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莉 李博达
20世纪以来,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席卷世界,一种全新的制造组织方式———全球制造网络发展起来。全球制造网络的本质在于发达国家的国际旗舰企业利用在全球制造网络中的主导地位,抢滩海外市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资源等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剥削"。本文从分析全球制造网络负面效应入手,探讨中国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从技术、结构和市场战略3个方面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荣宏庆
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业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起了核心作用,它对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时点把握与政策选择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西方美、日、德、英四个发达国家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各有自己的模式,但也存在共同的特点,从中比较分析探索出一般规律,获得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
制造业 发展战略 国际贸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清容 李纪珍
本文讨论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关系,从跨国公司发展动向出发,提出中国的发展战略是抓住发达国家制造业外移的机遇,制造业整体进入世界先进水平或领先行列,而有选择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对此,中国必须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竞争,同时改变传统的“民族产业”思想,树立“大制造”观点。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 制造业发展战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克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制造业的转移,我国制造业自去年以来出现新一轮高速增长、重工业化和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外贸外资作用稳定增长的趋势。针对各地都在大搞制造业基地所引发的产业结构同构化与区域内竞争加剧的现状,本文从树立科学发展观、注重长期发展和优化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对沿海发达地区制造业发展战略提出了优化战略模式、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组织调整、推行综合战略、有序推进发展等措施。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江勇 余海丰
由于诸多原因 ,与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日本、德国等制造业大国相比 ,我国制造业的落后性十分明显。本文从这一现实出发 ,研究了全面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路。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 集约化 出口替代 进口替代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姬卿伟 李跃
选取我国2012年241个城市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有为政府"的理论视角,构建有为政府的多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对地级市政府管理质量进行了测度,通过理论推导以及建立相关计量模型分析了政府、多样性经济等因素对城市制造业发展的影响机理。分析发现:有为政府、多样性经济发展模式能促进地区制造业的合理发展;大部分城市的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匹配度不高,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地区消费能力对制造业发展拉动不明显,应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大劳动力要素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未来政府部门除了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与规划外,加快推动双轨制改革是扩大多样性经济发展空间的关键。
关键词:
有为政府 多样性经济 制造业 空间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黄人杰
在市场和技术的双重支撑下, 中国的通信制造业走过了快速发展的二十余年,同时也为今后数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前,中国通信制造业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就市场而言,要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