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5)
- 2023(12048)
- 2022(10134)
- 2021(9774)
- 2020(8061)
- 2019(18301)
- 2018(18001)
- 2017(34632)
- 2016(18815)
- 2015(21481)
- 2014(21453)
- 2013(21054)
- 2012(19997)
- 2011(18173)
- 2010(18328)
- 2009(17535)
- 2008(17584)
- 2007(15918)
- 2006(14391)
- 2005(13319)
- 学科
- 济(77719)
- 经济(77601)
- 管理(59337)
- 业(53874)
- 企(43224)
- 企业(43224)
- 方法(32524)
- 数学(28777)
- 数学方法(28394)
- 中国(25495)
- 财(23538)
- 农(23053)
- 制(21243)
- 贸(18257)
- 贸易(18248)
- 易(17897)
- 业经(16476)
- 银(15245)
- 银行(15228)
- 行(14711)
- 农业(14369)
- 体(13934)
- 学(13844)
- 融(13828)
- 金融(13826)
- 策(13778)
- 务(12556)
- 财务(12516)
- 财务管理(12485)
- 企业财务(11857)
- 机构
- 大学(276200)
- 学院(273990)
- 济(124533)
- 经济(122211)
- 管理(102968)
- 研究(97815)
- 理学(87602)
- 理学院(86644)
- 管理学(85280)
- 管理学院(84759)
- 中国(78626)
- 财(61681)
- 京(58513)
- 科学(54172)
- 所(48632)
- 财经(47525)
- 中心(44232)
- 研究所(43366)
- 经(43258)
- 江(41480)
- 农(40582)
- 经济学(39994)
- 北京(37813)
- 经济学院(35732)
- 财经大学(35219)
- 院(35169)
- 范(34974)
- 业大(34800)
- 师范(34680)
- 州(32115)
- 基金
- 项目(172728)
- 科学(138162)
- 基金(129104)
- 研究(129078)
- 家(111417)
- 国家(110476)
- 科学基金(94966)
- 社会(86098)
- 社会科(81683)
- 社会科学(81667)
- 基金项目(66008)
- 省(62717)
- 教育(59647)
- 自然(58656)
- 自然科(57350)
- 自然科学(57338)
- 自然科学基金(56342)
- 资助(54705)
- 划(53740)
- 编号(51113)
- 成果(43712)
- 部(41061)
- 重点(38723)
- 制(37102)
- 国家社会(36790)
- 发(36256)
- 教育部(36049)
- 课题(35903)
- 创(34907)
- 人文(34189)
- 期刊
- 济(143784)
- 经济(143784)
- 研究(90775)
- 中国(59659)
- 财(47283)
- 管理(41116)
- 学报(38214)
- 农(38006)
- 科学(37793)
- 融(31253)
- 金融(31253)
- 大学(30751)
- 教育(29028)
- 学学(28847)
- 农业(25308)
- 财经(24872)
- 经济研究(24441)
- 技术(22348)
- 经(21516)
- 业经(21251)
- 问题(18492)
- 贸(17922)
- 国际(16010)
- 世界(15383)
- 业(13327)
- 技术经济(13288)
- 统计(13255)
- 理论(12724)
- 现代(12263)
- 版(12109)
共检索到433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沈悦
在封闭预算约束下 ,中国居民消费具有典型的间歇性特点 ,制度变迁使这一特征更加突出。居民消费启而不动的关键在于我们并未根据波动的内在规律找到有效“药方”。答案只能是在制度变迁中运用市场机制“熨平”居民谨慎消费带来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消费 启而不动 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静 刘瑞
中国经济波动带有典型的转型期特点,经济体制转型的长期性和渐进性蕴含了经济的结构性特征,导致这一时期经济波动体现出鲜明的转型期特征:通货紧缩和经济过热交替出现;三次产业结构波幅不一、上游产业过热与下游产业萧条并存;价格传导时滞延长、传导程度减弱、总体价格水平上升有限。
关键词:
渐进性制度转型 经济波动 结构性波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超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购买力大幅提升,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物品都是非常上档次的,到当今已随处可见。为了反映这一转变以更准确地反映居民生活实际,CPI在编制过程中也定期调整各类商品权重,经过2016年1月份最近一次调整,食品烟酒类权重再次下调,下调后低于30%,居住类权重则达到20%以上。本文探究了食品权重下调背景下农产品价格波动对CPI的影响,以及政府在应对通胀或通缩时的对策调整。
关键词:
居民消费结构 农产品价格 CPI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超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购买力大幅提升,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物品都是非常上档次的,到当今已随处可见。为了反映这一转变以更准确地反映居民生活实际,CPI在编制过程中也定期调整各类商品权重,经过2016年1月份最近一次调整,食品烟酒类权重再次下调,下调后低于30%,居住类权重则达到20%以上。本文探究了食品权重下调背景下农产品价格波动对CPI的影响,以及政府在应对通胀或通缩时的对策调整。
关键词:
居民消费结构 农产品价格 CPI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渠慎宁 吴利学 夏杰长
本文通过考察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波动的特征事实,发现其存在一定程度的价格粘性现象。与食品、工业消费品相比,服务的价格粘性程度更为明显。进一步的定价模式检验指出,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体上与状态相关,其中,食品、工业消费品价格与状态相关,而服务价格与时间相关。这表明尽管中国经济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市场经济的标准,但各个行业市场化程度差异较大。食品、工业消费品市场化程度较高,而服务业市场化程度较低。服务业较低的市场化程度意味着其存在一些市场失灵现象。通过寻找各类商品及服务价格波动的"非敏感区间",同时验证CPI分解的稳健性,可发现较高的市场化程度有益于行业的稳定性。最后,本文的实证结果支持关于居民消费价格与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利丽
中国的经济转型是一个增长导向型的制度变迁过程。其中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是核心。它对居民消费行为产生了一系列影响,诸如消费需求的急剧增长,消费结构的迅速调整,消费自主性的增强等,同时也使消费分化加剧,消费预期不确定增大,消费需求呈现不足。因此,调节消费要从收入分配入手,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调节收入差距,建立收入补偿机制,以保证消费需求稳定增长。
关键词:
制度变迁 收入分配 消费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永平 徐盈之
利用2000-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新型城镇化和制度变迁对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始终对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三种制度(土地、户籍和社会保障)变迁的作用并不明显甚至还存在阻碍作用;进一步利用滞后模型分析发现土地制度变迁的滞后作用明显,而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滞后作用为正但并不显著;通过考察新型城镇化与三种制度变迁对居民消费增长的综合效应,得到的结果与理论预期有较大差距,可见当前的三种制度已成为阻碍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的瓶颈因素。因此,若要不折不扣地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发挥其刺激内需与推动消费增长的引擎作用,则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和...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冼国明 石庆芳
利用1996—2012年月度数据,实证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物价水平的传递效应,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同国内物价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汇率波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较弱;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显示,汇率波动对国内物价水平具有较好的自我修正机制。引入汇率制度变迁因素,可以发现:汇率制度变更后,汇率波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会发生变化,甚至系数符号会发生逆转;即便汇率制度相同下,不同时间段的汇率波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也具有差异性;无论汇率制度有无变迁,汇率波动对物价指数cpi、ppi、rpi的传递效应都具有差异性。
关键词:
汇率传递 制度变迁 物价水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连城
一、中国经济的运行周期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传统的经济理论,中国不应当存在经济周期。但是,自从我国的所有制改造基本完成从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经济的波动就从来没有终止过,并且,经济波动的周期性特征相当明显,这从图1我国实际经济运行的曲线就不难看出这一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晓利 龚敏 晁江锋
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的理论框架下,结合转型期中国经济的特征事实,引入不确定性、信贷约束以及习惯形成等居民消费特征,采用贝叶斯(Bayes)估计方法分析1978~2012年间信贷约束与消费习惯形成特征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和居民消费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够分别解释实际产出、消费、投资和就业波动的94.1%、84.5%、50.7%和74.5%;同时探讨家庭消费行为变迁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短期内收入冲击与偏好冲击对居民消费率均有刺激作用,但长期内两者对消费率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即收入冲击的正向作用有明显的持续性,而偏好冲击使居民消费率更加萎缩;同时,习惯形成特征有效平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刚 郭长林
在经济发生波动时,财政政策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中国尤其如此。通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以产出和通货膨胀为反应变量的财政支出规则,本文分析了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引入财政支出规则后,除了通过财富效应影响居民消费,财政政策还能够通过居民预期改变其消费行为。不仅如此,财政政策的预期效应取决于其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反应程度,只有当反应程度达到一定临界值时,预期效应才会显现,反应程度过大或过小都会使财富效应占据主导地位,最终导致财政政策扩张挤出居民消费。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中国1996Q1—2011Q4的季度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发现,财政支出在样本期内对产出具有明显的反馈。...
关键词:
财政政策规则 预期 居民消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义 郭丽岩
一、建国以来居民消费周期的波动特征从1952年开始的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到1978年改革开放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道路,居民消费波动这个经济现象一直存在,消费波动的周期性特征比较明显。图l表明,从建国初期经过1956年所有制改造,到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居民消费运行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龙少波 陈璋 胡国良
本文研究货币政策、房价波动对消费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并确定货币政策与房价对消费影响的两条具体路径。研究表明,我国存在货币政策对消费影响的直接路径,也存在房价通过货币政策影响消费的间接路径。而且,这两种路径对消费的影响具有非线性的时变特征。但是,房价对消费影响的直接效应不存在,货币政策通过房价影响消费的间接效应也不存在。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房价 居民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