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66)
- 2023(9337)
- 2022(7876)
- 2021(7577)
- 2020(6299)
- 2019(14310)
- 2018(14012)
- 2017(26294)
- 2016(14495)
- 2015(16572)
- 2014(16378)
- 2013(15900)
- 2012(15127)
- 2011(13826)
- 2010(13715)
- 2009(13275)
- 2008(13363)
- 2007(12049)
- 2006(10667)
- 2005(10014)
- 学科
- 济(59013)
- 经济(58914)
- 管理(46784)
- 业(38330)
- 企(31943)
- 企业(31943)
- 方法(24415)
- 数学(21311)
- 数学方法(21053)
- 中国(20167)
- 财(19824)
- 制(17252)
- 农(14908)
- 贸(13313)
- 贸易(13305)
- 易(13099)
- 业经(12289)
- 体(12076)
- 学(11494)
- 银(11252)
- 银行(11239)
- 行(10820)
- 融(10618)
- 金融(10616)
- 体制(10127)
- 务(9638)
- 财务(9609)
- 财务管理(9574)
- 环境(9524)
- 农业(9136)
- 机构
- 大学(213872)
- 学院(208198)
- 济(94595)
- 经济(92909)
- 研究(77245)
- 管理(76435)
- 理学(65108)
- 理学院(64321)
- 管理学(63352)
- 管理学院(62948)
- 中国(61269)
- 财(48238)
- 京(46039)
- 科学(43039)
- 所(38469)
- 财经(36920)
- 中心(34422)
- 研究所(34340)
- 经(33760)
- 经济学(31452)
- 江(30504)
- 农(30327)
- 北京(29698)
- 经济学院(28138)
- 院(27775)
- 财经大学(27544)
- 范(26898)
- 师范(26660)
- 业大(26161)
- 州(23692)
- 基金
- 项目(134025)
- 科学(107152)
- 基金(101513)
- 研究(99256)
- 家(88552)
- 国家(87889)
- 科学基金(74919)
- 社会(67117)
- 社会科(63730)
- 社会科学(63717)
- 基金项目(52206)
- 省(47275)
- 自然(45796)
- 教育(45583)
- 自然科(44780)
- 自然科学(44768)
- 自然科学基金(44014)
- 资助(41945)
- 划(41234)
- 编号(37521)
- 成果(33139)
- 部(32392)
- 重点(30668)
- 制(30537)
- 国家社会(29721)
- 教育部(28416)
- 中国(28001)
- 发(27928)
- 创(27228)
- 课题(26842)
共检索到329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显未
在制度变迁进程中,当地方政府作为制度变迁主体的身份出现并采取行动时,其角色定位和行为方式具有多种形式,当具体的制度约束条件发生变化时,地方政府的角色也会产生演变,这些影响地方政府目标函数的变量主要包括经济利益、行政权力、意识形态等方面。中国制度变迁的特殊性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角色演变,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为界限来考察中国制度变迁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演变,可以分析出地方政府角色在三个时期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关键词:
制度 制度变迁 地方政府 角色 演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苏明吾
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制度变迁深刻地影响着地方政府的行为 ,其表现在不同体制下的地方政府行为角色、方式和效果不同 ,地方政府行为过程中有着明显的必然性和有限性特征。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应该正确认识地方政府行为的性质。
关键词:
制度变迁 地方政府行为 有限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航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扩张反映了分税制下地方财政捉襟见肘的窘困局面,为解决这一难题,债务融资成了地方政府最可行的手段。因预算管理制度制约债务融资模式,因此在一个制度均衡的框架下,两者共同形成制度均衡,并存在联动变化的机制。随着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政府获得债务资金的模式将会由以间接融资为主转向以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并存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是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瑞龙 杨其静
本文采取个体主义的成本—收益分析法 ,并利用博弈论的思想 ,分析中国渐进制度变迁路径的一些特征 ,重点研究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过程中中央治国者、地方政府官员和微观主体之间的三方博弈过程及其经济后果 ,力图证明正是由于地方政府的介入才使渐进式改革得以相对平稳地推进 ,并且能以较低的摩擦成本加快我国的市场化进程 ,从而使得我国的制度变迁路径呈现出阶梯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平 张春燕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制度经历了从初创到废止再到恢复的历程,期间中央政府始终主导着地方政府债券制度的变迁方向。随着财政分权改革的深化,地方政府和投资者的制度需求也逐渐得到重视。由此,地方政府债券规模和品种均日益扩大。通过引入SSP范式制度变迁分析,从地方政府债券制度初始结构、所处市场的状态、上层制度结构和制度变迁结果等层面分阶段解析地方政府债券制度的变迁历程,根据地方政府债券制度变迁所因循的路径依赖以及现阶段地方政府债券市场中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制度需求与博弈过程,可判断未来地方政府债券制度变迁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关键词:
财政体制改革 地方政府债券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余菊 邓昂
本文采用1997—2009年面板数据的变截距及变系数模型,利用控制地区经济开放程度、产业结构变迁、城市化率等因素,对中国30个省市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支出决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而言,制度变迁、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均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正相关,而地方政府保障性支出则与城乡收入差距呈负相关;就地区而言,大部分地区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制度变迁、地方政府投资性支出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半数以上的地区其政府支出规模及其内部保障性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则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其影响呈现一定的差异性。其政策含义在于,我国在推进市场化进程的同时还要兼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毛捷 徐军伟
结合已有文献和笔者调研,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制度变迁和统计方法进行了系统分析,以此为基础,借助若干典型案例,重点阐述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七方面重要事实。这些事实包括地方政府债务与土地等国有资产的紧密捆绑、地方政府举债过程中的政府信用金融化、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来源和资金投向等呈现区域异质性、地方政府债务具有多重资源配置作用(金融整合、基建分工和产业布局)、相关政策实施中遭遇道德风险、地方政府举债冲动与举债恐慌并存、地方政府举债的市场约束逐步增强等。上述发现为学术界开展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守坤 常云昆
我国现行水资源使用制度的不完善致使水资源的利用矛盾重重,面临的是一种“内卷”问题,这要求我们探索建立一种新的水权制度。水权是用水主体依法取得的基于消费性用途的配水量权,针对该水权概念,水价只是水产品价格中的资源水价。水权制度本身的型构是一个缓慢地演进、发育和成型的过程,而并非只是一个国家简单设立、界定和实施的短期过程。所以,政府的行为须谨慎。
关键词:
水权 水权交易制度 政府角色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春霞 许金叶 许文兴 蔡剑辉 魏远竹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马骏 龙小海
本文拟在制度变迁的历史背景下 ,考察会计的地位和作用的演变 ,分析我国会计角色的历史定位及其转变。认为我国会计体系的演进与发展 ,既取决于计量、记录和报告等方法技术上的进步 ,还取决于会计体系与其据以运行的微观基础及社会文化道德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匹配。我国当前存在的会计信息扭曲。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会计角色定位与微观二元体制结构之间的内在矛盾 ,表现为同国际惯例接轨的会计规则所内涵的市场理性要求与处于转型改制过程中的传统企业的非市场理性行为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因此 ,在我国制度变迁中 ,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有必要更新观念 ,正确认识会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在市场主体的互动中寻求对会计规则理解的一致...
关键词:
制度变迁 经济理性 会计角色演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匡家在
土地出让收益分配制度的改革和变迁具有显著的财政动因和财政路径依赖特征,是中央、地方政府及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过程。在这种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和行为举足轻重,影响着制度的演进和绩效。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需要在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基础上实行中央、省、县三级行政管理体制。土地出让收入全部划归地方政府,纳入地方预算,打破地方政府的财政依赖路径;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配套的政绩考核体系,使二者相互促进。
关键词:
土地出让收益分配 制度变迁 地方政府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瑞龙
本文通过考察具有独立利益目标与拥有资源配置权的地方政府在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的特殊作用,提出了“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理论假说,并作出了以下推断:一个中央集权型计划经济的国家有可能成功地向市场经济体制渐进过渡的现实路径是,由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逐步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并随着排他性产权的逐步确立,最终过渡到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从而完成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钟洪亮 吴宏洛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从国家—单位保障向国家—社会保障的转变。研究表明,不同时期社会保障水平与政府责任高度相关。文章认为新时期应通过能力建设加强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努力实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汝娟 祝天智
地方政府是征地制度改革的最大障碍,转变地方政府角色是征地制度改革成功的前提和关键。由于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角色缺位、越位与错位同时并存,导致我国土地资源配置出现市场和政府双重失灵,并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管理各个层面诱发了一系列问题。转变地方政府角色的关键在于,通过制度创新使地方政府真正回归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者的角色。
关键词:
政府角色 征地制度 角色偏差 公共服务
[期刊] 改革
[作者]
孟辉 曾俊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