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52)
- 2023(18204)
- 2022(15581)
- 2021(14413)
- 2020(11999)
- 2019(27657)
- 2018(27093)
- 2017(52101)
- 2016(27657)
- 2015(31127)
- 2014(30783)
- 2013(30593)
- 2012(28216)
- 2011(25535)
- 2010(25345)
- 2009(23496)
- 2008(22570)
- 2007(19541)
- 2006(17121)
- 2005(15123)
- 学科
- 济(133775)
- 经济(133641)
- 管理(81376)
- 业(76232)
- 企(62548)
- 企业(62548)
- 方法(58538)
- 数学(52028)
- 数学方法(51470)
- 中国(32873)
- 财(30555)
- 农(30416)
- 地方(26535)
- 业经(26169)
- 学(25080)
- 贸(23239)
- 贸易(23226)
- 易(22516)
- 农业(20697)
- 制(20467)
- 务(19163)
- 环境(19137)
- 财务(19091)
- 财务管理(19054)
- 企业财务(18186)
- 和(18137)
- 融(18134)
- 金融(18132)
- 理论(17618)
- 技术(17523)
- 机构
- 大学(405910)
- 学院(401396)
- 济(177857)
- 经济(174600)
- 管理(160645)
- 理学(140155)
- 理学院(138684)
- 研究(137358)
- 管理学(136397)
- 管理学院(135678)
- 中国(102682)
- 京(85120)
- 科学(80815)
- 财(78441)
- 所(67405)
- 财经(64155)
- 研究所(61508)
- 中心(60917)
- 农(59842)
- 经(58647)
- 业大(57112)
- 经济学(55677)
- 江(55325)
- 北京(53846)
- 范(50544)
- 经济学院(50187)
- 师范(50105)
- 院(49995)
- 财经大学(48084)
- 农业(46863)
- 基金
- 项目(276738)
- 科学(219878)
- 基金(205479)
- 研究(201126)
- 家(178864)
- 国家(177483)
- 科学基金(153741)
- 社会(131156)
- 社会科(124623)
- 社会科学(124590)
- 基金项目(108180)
- 省(104018)
- 自然(99311)
- 自然科(97076)
- 自然科学(97054)
- 自然科学基金(95345)
- 教育(91659)
- 划(88224)
- 资助(85508)
- 编号(79498)
- 成果(63059)
- 部(62610)
- 重点(61538)
- 发(58671)
- 创(57112)
- 国家社会(55540)
- 教育部(54459)
- 课题(53860)
- 创新(53424)
- 科研(52848)
- 期刊
- 济(189486)
- 经济(189486)
- 研究(120735)
- 中国(69948)
- 学报(60259)
- 管理(59319)
- 财(58808)
- 科学(56919)
- 农(53050)
- 大学(46598)
- 学学(44102)
- 农业(37222)
- 教育(36421)
- 技术(34919)
- 融(33778)
- 金融(33778)
- 财经(32276)
- 经济研究(32153)
- 经(27732)
- 业经(27579)
- 问题(24676)
- 贸(21742)
- 技术经济(21226)
- 统计(20070)
- 业(19580)
- 国际(19408)
- 世界(19069)
- 理论(18470)
- 图书(18200)
- 策(17888)
共检索到583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聂飞 刘海云 毛海欧
本文通过总结FDI影响OFDI的集聚经济传导机制,构建一个含集聚经济和OFDI规模决定方程的联立方程组,运用2003-2013年间中国30个省份的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3SLS估计,对中国制造业OFDI的动力来源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DI的集聚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OFDI有着显著正向作用;收入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通过FDI的竞争效应技术溢出路径有利于实现高技术产业集群,进而实现高端制造业"走出去",而收入水平较低的西部地区通过FDI的集聚竞争加剧效应会对本土企业形成"挤出"效应,反而不利于OFDI规模扩张;金融危机之后,在创新驱动战略导向下,中国通过FDI提升技术效率促进高技术产业集群...
关键词:
FDI OFDI 集聚经济 联立方程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殷朝华 郑强 谷继建
本文系统梳理了金融发展视角下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4—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普通面板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OFDI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现阶段OFDI对中国自主创新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以金融发展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模型进一步检验了OFDI影响中国自主创新的门槛特征。门槛回归结果表明,OFDI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金融发展的双门槛效应,即当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OFDI对自主创新产生负向作用;当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殷朝华 郑强 谷继建
本文系统梳理了金融发展视角下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自主创新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04—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普通面板回归方法,实证研究了OFDI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发现,现阶段OFDI对中国自主创新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以金融发展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模型进一步检验了OFDI影响中国自主创新的门槛特征。门槛回归结果表明,OFDI对中国自主创新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金融发展的双门槛效应,即当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OFDI对自主创新产生负向作用;当区域金融发展水平提升到临界门槛值后,OFDI对自主创新产生正效应;当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跨越更高门槛值后,这种正效应更加凸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相伟 龙小宁
"资金融通"和"贸易畅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前者是否对后者具有促进作用?本文分别以中国金融机构境外布点和对外直接投资为例进行研究,认为母国金融机构境外布点有助于跨国企业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降低企业海外经营风险、减少交易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以及促进企业研发创新与提高生产率等途径,促进母国企业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本文基于中国2003—2014年对147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和境外金融机构布点数据研究发现:中国金融机构境外布点不仅显著地促进了中国对东道国的直接投资规模,还促进了投资的企业数量;而且,其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主要促进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
关键词:
融资约束 境外金融机构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毛海欧 刘海云
中国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困境,OFDI作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整合资源的重要手段,既能够使母国成为总部服务基地,又可能使其成为制造加工基地,因此,中国OFDI是否会促进母国产业升级是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文章从出口劳动结构视角研究了发展中国家OFDI对母国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发现存在价值链转移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利用2003~2009年WIOD数据测算中国对64个国家(地区)的出口劳动结构,采用OFDI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逆分工梯度OFDI导致高端环节转出,价值链转移效应为负,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提高了出口高技术劳动占比,但负效应大于正效应,逆分工梯度OFDI抑制了产业升级;顺分工梯度OFDI的低端价值链转移效应提高了母国出口高技术劳动占比,但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导致边际产业竞争优势加强,阻碍了母国产业升级,正效应小于负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冯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诸竹君 黄先海 宋学印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匹配数据,以加成率为视角,运用倍差法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了考察。通过检验我们得出如下几点经验证据:对外直接投资(ODI)当期会降低企业加成率;ODI有显著正向的滞后"加成率效应",且呈现增长趋势;技术研发和生产加工型ODI具有显著的滞后"加成率效应";中国对非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金砖国家投资有显著超过平均水平的正向滞后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强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和能源消耗分别作为非合意产出和投入要素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框架,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和DEA-GML指数评估了中国TFP的真实水平,并构建以金融发展综合指数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TFP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OFDI对母国TFP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本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即当金融发展水平未跨越第一个门槛值时,OFDI对TFP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位于两个门槛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强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将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和能源消耗分别作为非合意产出和投入要素纳入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框架,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和DEA-GML指数评估了中国TFP的真实水平,并构建以金融发展综合指数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母国TFP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OFDI对母国TFP的影响显著存在基于本国金融发展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即当金融发展水平未跨越第一个门槛值时,OFDI对TFP产生了显著的负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位于两个门槛值之间时,OFDI对TFP的负效应有所减弱;当金融发展水平跨越第二个门槛值后,OFDI显著促进了TFP增长。当前中国整体金融发展水平尚未达到促使OFDI产生正向生产率溢出的水平。样本期内中国OFDI与金融发展耦合协调度较高的地区倾向于具有较高的TFP。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丰
在简要归纳有关外商直接投资(FDI)区位选择和聚集效应的理论进展和实证研究结果后,本文着重讨论聚集效应与FDI的关系,建立了一种结构化的聚集效应分析框架来透视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因素,并结合中国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吸引FDI的新的政策取向。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聚集效应 中国西部地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吉生保 林雄立 王晓珍
本文构建了外资研发嵌入、技术创新表现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逻辑框架,利用中国2003—2016年省级统计资料,在测度各省份外资研发嵌入指数和技术创新表现的基础上,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2SLS模型、GLS模型和Sobel检验等方法实证研究了上述逻辑框架。研究发现:第一,外资研发嵌入显著促进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这种促进效果在中东部地区更为明显,而在西部地区不明显;第二,技术创新表现在外资研发嵌入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异质性明显,其中,市场创新绩效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技术进步方向发挥调节作用;第三,市场创新绩效的中介作用主要体现在其中的技术水平层面,而在技术效率层面不显著,技术进步越偏向资本,市场创新绩效就越能促进对外直接投资。上述结论在不同模型设定条件下具有稳健性。
关键词:
外资研发嵌入 技术创新表现 对外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万晶 周记顺
本文基于对外直接投资(OFDI)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理论分析,利用中国2003—2017年对“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数据探讨了OFDI与劳动收入份额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呈倒U型非线性关系,当OFDI强度小于门槛值时,OFDI显著促进了劳动收入份额提高,相反则显著抑制;“一带一路”政策使两者之间倒U型关系更显著。在进一步区分OFDI所属地区和投资动机后,发现我国东中部地区OFDI、对沿线国家市场寻求型OFDI和技术寻求型OFDI与劳动收入份额间的倒U型关系更显著。影响机制检验则表明,OFDI通过正向就业效应和负向技术效应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影响。运用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检验就业效应和技术效应的门槛特征,发现在就业门槛效应的条件下,OFDI与劳动收入份额间呈U型关系;在技术门槛效应的条件下,OFDI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显著为正,且呈现边际递减的规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平 牟国婷 武传昊
文章构建了对外直接投资集聚效应的决定方程与地区资源配置效率的联立方程组,探讨对外直接投资引致的集聚效应如何影响地区资源配置效率。实证结果发现:对外直接投资通过集聚效应能够改善地区的劳动错配与资本错配,并且通过了稳健性检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对地区资源配置的影响受到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影响;异质性检验表明,对外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会显著提升工业产能过剩较低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生产率高地区的劳动与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工业产能过剩较高地区的资本配置效率;进一步分析表明,对外直接投资集聚效应对地区资源配置的影响存在门槛,对劳动以及资本的影响在跨过门槛后变得显著。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泉 臧新
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分析了江苏省各城市近几年的外商投资分布,用集聚经济的思想来解释这种分布现象。然后,选取了9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对上述解释进行了进一步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代表产业内集聚经济和示范效应的因子和代表城市发展水平对外资支撑程度的城市化集聚经济因子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产生影响,前者的影响程度要远大于后者。
关键词:
集聚经济 “中心-外围”模型 因子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黎 常添惠
本文基于BVD(Zephyr)与CGIT数据库,利用2009—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东道国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东道国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增长;数字经济的投资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跨国并购这一投资模式,且对非国有制企业的作用更为明显;东道国制度质量、文化距离与企业互联网化均对东道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二元边际的关系产生影响。本文的结论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数字经济与对外直接投资结构性特征的关系,也为中国未来加强数字经济建设与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