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659)
2023(21378)
2022(18330)
2021(17357)
2020(14683)
2019(34176)
2018(34006)
2017(64762)
2016(35623)
2015(40605)
2014(40832)
2013(40182)
2012(37049)
2011(33416)
2010(33614)
2009(31245)
2008(31045)
2007(27785)
2006(23998)
2005(21534)
作者
(104290)
(87263)
(86624)
(82581)
(55361)
(41831)
(39494)
(34163)
(32930)
(31292)
(29553)
(29527)
(27843)
(27803)
(27195)
(27026)
(26336)
(25799)
(25164)
(24884)
(21758)
(21610)
(21266)
(19797)
(19429)
(19400)
(19350)
(19340)
(17789)
(17292)
学科
(141043)
经济(140857)
管理(103538)
(97213)
(81091)
企业(81091)
方法(66222)
数学(57788)
数学方法(56902)
中国(39127)
(38831)
(38040)
(31800)
(30758)
业经(30662)
(26691)
贸易(26678)
地方(25999)
(25964)
农业(24767)
理论(24755)
(24475)
财务(24367)
财务管理(24309)
(23864)
银行(23795)
企业财务(23031)
(22667)
(22466)
金融(22457)
机构
大学(511658)
学院(509822)
(202886)
经济(198431)
管理(194762)
研究(173220)
理学(168104)
理学院(166168)
管理学(162761)
管理学院(161852)
中国(131231)
(109621)
科学(108720)
(95464)
(88729)
(87483)
研究所(80846)
中心(78805)
业大(77976)
财经(75851)
(75655)
北京(69553)
农业(68948)
(68851)
(67005)
师范(66256)
(62655)
经济学(61804)
(60505)
财经大学(56311)
基金
项目(343183)
科学(268558)
基金(248375)
研究(246939)
(218050)
国家(216286)
科学基金(184351)
社会(153915)
社会科(145764)
社会科学(145725)
(133647)
基金项目(130263)
自然(121542)
自然科(118730)
自然科学(118695)
自然科学基金(116549)
教育(115476)
(113230)
资助(104400)
编号(100410)
成果(82782)
重点(77326)
(75790)
(71984)
(70459)
课题(70303)
科研(66061)
创新(65876)
教育部(64568)
大学(64218)
期刊
(219571)
经济(219571)
研究(148127)
中国(102141)
学报(85829)
(79133)
科学(76598)
(75221)
管理(71460)
大学(64630)
学学(60880)
教育(58904)
农业(53936)
技术(45630)
(44680)
金融(44680)
财经(37450)
经济研究(35977)
业经(35004)
(32088)
(29047)
问题(28449)
(25502)
统计(25181)
图书(24837)
技术经济(24287)
科技(23440)
理论(23182)
(23092)
(22576)
共检索到7511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启才  
通过使用截矩和方差具有Markov体制转移的时间序列模型,描述和检验了我国受管制的存款利率与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体制转移特征,以及这两种利率波动的非对称性行为,并与非参数模型的非对称性估计结果相比较。结论表明,我国利率不管是管制利率还是市场利率都具有明显的三体制转移特征,其中管制利率在MS模型中同时具有深度型(Deep-ness)和陡度型(Steepness)非对称,市场利率在MS模型中只发现有陡度型(Steepness)非对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斐斐  施国洪  
国债经济市场的波动性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根据国内外国债经济波动性的研究成果,文章采用非对称效应的GARCH模型来真实模拟国债指数收益率的波动情况,对国债指数收益率进行ADF平稳性检验,基于GARCH模型对国债指数收益率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锦鑫  赵再梅  赖丹  
文章收集了2005年7月至2019年2月中美贸易的相关月度数据,通过建立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率与我国对美国进出口贸易额的非对称性模型,在运用GARCH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进行测度的基础上,采用NARDL的误差修正模型深入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及其波动率与我国对美国进出口额之间的短期及长期非对称关系。研究表明,无论是在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汇率在波动的方向及其波动的幅度两个方面对中美两国贸易进出口额均存在着显著的非对称性影响。因此,政府应当制定各个汇率波动方向下不同汇率波动幅度的弹性汇率调节机制,使得汇率调节政策更加灵活且精准,更好地发挥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林  倪卡卡  
国际化背景下,研究世界粮食价格波动特征对于中国从总体上把握国际粮食市场运行规律,正确地对市场风险做出判断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小麦、玉米、大豆和大米这四种期货产品2005—2012年价格收益率时间序列的研究,发现: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具有尖峰厚尾的非正态分布的特征;AIC和BIC信息准则结果显示,T分布能更好对模型进行估计;基于T分布的EGARCH模型实证结果表明,国际粮食期货价格存在显著集簇性和非对称性,但不同期货产品表现形式不一样,揭示不同期货品种的市场对"利好"和"利空"消息的反应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胜  周上尧  张源  
本文回顾了过去十几年美国利率调整与中国相关宏观经济变量的关系,发现美国的加息和减息政策对中国资本流动规模产生了明显的非对称性影响。本文运用一个包含名义价格黏性和抵押担保约束两类摩擦的小国DSGE模型来深入分析外国利率冲击的传导和作用机制,并利用抵押担保条件的偶然紧约束特性来解释利率冲击所造成的宏观经济非对称性,然后使用粒子滤波方法进一步验证、测算了偶然紧约束所造成的非对称资本流动规模。研究表明,外国利率的上升和下降将分别导致企业家部门抵押担保约束处于收紧与松弛的不同状态,并通过金融摩擦机制造成本国非对称的资本流动;运用实际数据与反事实估计,本文发现中国宏观经济存在非常明显的非对称现象,在2011年间偶然紧的抵押担保约束导致每季度资本净流入的规模减少了接近5000亿元人民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淑萍  樊颖  杨赞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吴淑萍  樊颖  杨赞  
动态调整的利率政策,经由周期性波动的房地产市场,以复杂的"非对称"路径作用于房价。本文基于北京市2002年8月至2015年3月的月度数据,使用小波分析工具对房地产市场周期进行识别,选取GARCH模型,对不同利率政策方向和不同房地产市场周期下的非对称"利率-房价"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北京,利率与房价在长期水平上呈负相关;不同利率政策方向下的"利率-房价"关系存在差异,利率下降对房价的刺激程度比利率上升对房价的抑制程度更显著;同时不同房地产市场周期下的"利率-房价"关系存在差异,房地产市场处于上行期时"利率-房价"的负相关性更显著。最后,本文结合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侯青  梅强  王娟  
文章以1997年1月2日至2007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市场综合指数为样本,根据股指波动情况,划分为三个阶段,运用EGARCH和TARCH模型实证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分析股票市场波动非对称性的生成机理,提出基于股市波动非对称性政府监管的基本原则,为政府监管股票市场、制定股票市场发展规划与政策,提供具有一般性意义的分析思路和模式,为投资者预测并规避风险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奚峰  王国松  
本文基于EGRACH模型,利用高频数据,实证检验了沪深300股指期货对我国股市非对称波动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之间存在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在股指期货初期股指期货对股市的波动有放大作用,在远期降低了非对称性波动,具有稳定股市的功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娅玲  
金融波动对资本投资、消费和经济活动有重大影响,许多金融市场参与者非常关注未来资产回报的波动性。文章利用2016年1月至2021年3月上证指数的日度和月度混频数据,采用GARCH-MIDAS-A模型,综合长短期效应与非对称性效应,对股票市场波动性进行研究,以捕捉股票市场中的滞后效应和杠杆效应。实证结果证明了股票收益波动性的非对称效应,解释了不同因素对股票波动性的长短期影响,如预警系数、一致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进口额、出口额、美元人民币汇率、流通中的现金、股市成交量与上证综指波动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利用GARCH-MIDAS-A模型进行混频数据分析时,发现一致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美元人民币汇率以及流通中的现金出现了短期失衡现象。另外,研究表明综合考虑变量的长短期均衡影响,增加了对股票波动预测的准确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海霞  李鹏  
基于1998年1月9日到2014年5月23日中国小麦、玉米和大豆批发市场价格指数的周数据,分别运用单变量EGARCH模型和傅立叶季节外生性条件下的VAR模型,对中国单一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和不同品种粮食市场间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单一粮食市场中,仅玉米市场的价格波动存在非对称性;不同品种粮食市场间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表现为小麦市场的价格上涨在短期内显著引发玉米市场和大豆市场的价格上涨,但玉米市场和大豆市场的价格变化对小麦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并不显著。上述结果的政策含义为:稳定玉米市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春红  汤杰  王冬吾  
本文分别检验了不同驱动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结构性油价波动)对我国股市收益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并探寻了油价波动对我国股市产生非对称性影响的来源。首先利用SVAR模型将油价波动分解为供给、需求和预防性购买三种驱动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发现三种驱动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对我国股市收益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GARCH非对称模型检验及其信息影响曲线结果显示供给和预防性购买因素所致的油价波动是对我国股市的产生非对称性影响的主要原因。在应对油价波动策略时,区分油价波动背后的驱动因素有助于政府机构采取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郭娜   王珮瑶   解娜琳   刘精山  
近年来,国内外金融市场间的联动和风险传染日益增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愈发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在极端风险事件冲击下,风险溢出效应及其非对称性更加显著。本文选取四种代表性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通过计算已实现半方差将其波动率分解为好波动和坏波动以区分由资产价格上涨和下跌带来的波动,进而采用基于条件分位数的溢出指数方法,研究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及其非对称性特征。结果表明:第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市场具有显著的风险溢出效应,且在不同冲击方向和冲击规模下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正常状态下的风险溢出主要由坏波动驱动,而极端状态下主要由好波动驱动;第二,极端状态与正常状态下的风险溢出走势存在较大的差异,极端状态下风险溢出水平远高于正常状态;第三,方向性溢出在总波动、好坏波动上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且与国际金融危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极端经济金融事件密切相关。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后,工业金属市场的好坏波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溢出显著增强,外汇市场接收的溢出最为显著。研究结论对我国防范国际大宗商品市场风险溢出,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具有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强  
文章针对9类宏观经济预警指标,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构建了我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并将其作为我国经济预期的代理变量。在此基础上,利用MS(2)-AR(2)模型,分析了表征我国经济"景气"状况的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的非线性动态调整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构建的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对一致指数具有预测作用。并将样本期内我国经济划分为"景气"和"不景气"两种状态,较好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在此期间的"景气"状态的转换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强  
文章针对9类宏观经济预警指标,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构建了我国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并将其作为我国经济预期的代理变量。在此基础上,利用MS(2)-AR(2)模型,分析了表征我国经济"景气"状况的宏观经济预警指数的非线性动态调整特征。实证结果表明,利用动态因子模型构建的宏观经济预警指数对一致指数具有预测作用。并将样本期内我国经济划分为"景气"和"不景气"两种状态,较好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在此期间的"景气"状态的转换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