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71)
2023(13167)
2022(11509)
2021(11231)
2020(9272)
2019(21661)
2018(21388)
2017(41622)
2016(22528)
2015(25425)
2014(25274)
2013(24922)
2012(23121)
2011(21000)
2010(20835)
2009(19076)
2008(18514)
2007(16004)
2006(14111)
2005(12555)
作者
(63043)
(52396)
(51790)
(49640)
(33590)
(24782)
(23590)
(20598)
(19951)
(18713)
(17754)
(17692)
(16701)
(16462)
(16254)
(16172)
(15620)
(15324)
(14980)
(14786)
(12987)
(12857)
(12463)
(11857)
(11652)
(11585)
(11540)
(11413)
(10465)
(10275)
学科
(90231)
经济(90128)
管理(64807)
(60666)
(49563)
企业(49563)
方法(41861)
数学(36807)
数学方法(36401)
中国(26494)
(24931)
(22608)
(19350)
贸易(19341)
业经(18996)
(18910)
(18227)
(17024)
地方(16599)
农业(16284)
(14919)
银行(14887)
(14555)
(14288)
(14282)
环境(14214)
理论(13961)
(13639)
(13616)
金融(13615)
机构
大学(319453)
学院(316481)
(134896)
经济(132225)
管理(129087)
理学(112046)
理学院(110860)
研究(109752)
管理学(109212)
管理学院(108643)
中国(83664)
(68279)
科学(64994)
(60385)
(54062)
研究所(49380)
中心(48997)
财经(48635)
(47381)
(44507)
业大(44430)
(44031)
北京(43920)
(41684)
师范(41387)
经济学(40681)
(39746)
农业(36954)
经济学院(36676)
财经大学(36278)
基金
项目(216368)
科学(171634)
研究(161226)
基金(159539)
(137991)
国家(136872)
科学基金(118012)
社会(102561)
社会科(97226)
社会科学(97204)
基金项目(84115)
(80535)
自然(76023)
自然科(74274)
自然科学(74258)
教育(73602)
自然科学基金(72954)
(68991)
资助(66656)
编号(65547)
成果(53829)
(49550)
重点(47738)
(45840)
课题(44635)
(44548)
教育部(42932)
国家社会(42353)
人文(41623)
创新(41521)
期刊
(144358)
经济(144358)
研究(98059)
中国(57371)
管理(46921)
学报(45853)
科学(44489)
(43056)
(42978)
大学(35288)
教育(34572)
学学(33000)
农业(30304)
(29591)
金融(29591)
技术(26103)
经济研究(23879)
财经(23475)
业经(22372)
(20039)
问题(18802)
图书(16658)
(16444)
理论(15886)
(15757)
技术经济(15416)
世界(14827)
科技(14581)
国际(14373)
现代(14351)
共检索到463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朱钧钧  
本文通过门限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对中国利率政策在改革开放过程中(1990年至2008年)的不对称行为进行定量分析。我们运用Tsay(1989)所提出的方法估计并得到通胀的两个门限值,分别是通缩门限1.1%~2.0%和通胀门限9%。通过这两个门限值,我们把利率政策放在三个通胀区间内,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逐一分析,并揭示了央行利率政策的不对称调整行为。分析结果表明:(1)在通缩区间,利率对通胀率上升的反应不明显,并且利率政策治理通缩的效果欠佳;(2)在温和通胀和高通胀区间,面对通胀率的上升,利率会非常明显地做出反应,并且利率政策治理通胀的效果非常有效。还有在高通胀区间,央行运用利率政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奇渊  
19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经历了从货币数量到利率,再到危机之后的货币数量(量宽),以及再重新回到利率(负利率)的轮回。本文梳理了近年来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央行的负利率政策,探析了这些国家实施负利率政策的原因。基于对欧洲国家和日本的观察,作者对负利率政策的初步效果进行了观察,并探讨了负利率的下限空间。最后,本文总结了负利率对于零售金融市场和批发金融市场的不对称冲击,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寒飞  
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中非常重要的工具 ,但是在中国 ,利率政策并不像经济学理论所预期的那样有效。本文建立了一个非对称的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之间的动态传导关系 ,发现 :再贷款利率和同业拆借利率之间存在显著的非对称传导 ,原因在于再贷款和同业拆借的不完全替代性 ,这种非对称性对于货币政策的操作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星  孔刘柳  
本文通过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利率政策存在明显的行业效应非对称性,利率对三大产业的影响时间要明显短于对各行业的影响时间。利率能短期内改善产业结构,但对行业结构的有效调节还取决于行业间的关联效应及利率对该行业长期影响因子的影响。最后,从利率行业效应和行业间关联效应角度简单分析造成利率行业非对称性的原因,为央行制定利率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文强  李雪灵  
近来,我国股票市场的巨幅波动引起了大家对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广泛关注。本文针对我国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提出了降低我国股票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承坪  张旭  
房地产行业资金密集性的特点决定了其必然受到利率政策的重大影响。本文从利率政策的非对称性视角出发,区分扩张性和紧缩性利率政策区间,建立向量自回归与误差修正模型,并进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扩张性利率政策对房价的促进作用要强于紧缩性利率政策对房价的抑制作用。如果欲促进房地产复苏,则降低与投资者和消费者成本收益紧密相关的短中期存贷款利率;如果欲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则提高短期存款利率和长期贷款利率。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文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孜山  
论利率政策○丁孜山利率政策作用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深化的重要标志。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作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政策已经成为各国政府货币当局的一种重要金融调控手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利率政策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尚煜  王慧  
1996年后我国经济经历了通缩、通胀和两者共存的发展阶段,央行在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上开始逐渐重视利率的调控作用,曾在7年内7次下调贷款利率,2004年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和通胀压力的增大,我国再次进入加息周期。利率的历次变动是否发挥了货币政策对各经济变量传导功能是市场普遍关注的问题。运用1996~2007年的季度数据,在分别考察了利率下调及上升基础上,对我国资产投资的利率弹性做出定量分析,并在投资总量持续增长的条件下对投资同比增长率和利率变动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蒲艳萍  邓佑甜  
文章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指示变量,利用基于可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和卡尔曼波分析就货币政策对我国东、中、西部经济的区域影响效应进行初评研究的结果显示: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对称性差异,货币政策对东部经济增长的效应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弱;货币供给对东、中、西部经就是增长的贡献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动趋势;货币供应量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伟进  胡春田  
VAR模型实证显示货币政策对城乡居民消费存在显著不对称效应,乡村居民消费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程度较城镇居民更大且调整时间更长。为深入剖析货币政策城乡不对称效应的产生机制,文章从城乡区域的金融发展不平衡视角,提供了一个城乡居民具有资产配置选择差异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理论模型。结果显示:DSGE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出VAR模型中城乡居民消费对货币政策冲击具有不对称调整的脉冲响应路径;而城乡居民资产配置选择差异正是造成货币政策城乡不对称效应的重要解释因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兰丽  
转轨时期中国利率政策选择王兰丽在中国经济逐步迈向市场化的今天,利率市场化已成为很多人的呼声。市场利率被认为能如实反映资金供求状况,有效地促进储蓄,抵制投资,能促进企业竞争中的优胜劣汰等。似乎利率市场化这一“良剂”已成为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尽早实现利率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