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23)
2023(8767)
2022(6954)
2021(6659)
2020(5314)
2019(12316)
2018(12007)
2017(22829)
2016(12222)
2015(14247)
2014(14216)
2013(14051)
2012(13161)
2011(11981)
2010(11937)
2009(11392)
2008(11765)
2007(10728)
2006(9669)
2005(9088)
作者
(36027)
(30115)
(29955)
(28797)
(19370)
(14359)
(13581)
(11693)
(11673)
(10702)
(10427)
(10183)
(9783)
(9613)
(9582)
(9343)
(9010)
(8736)
(8698)
(8293)
(7770)
(7389)
(7203)
(6783)
(6772)
(6716)
(6714)
(6543)
(6136)
(5941)
学科
(58628)
经济(58573)
管理(33713)
(32725)
(24823)
企业(24823)
方法(24096)
数学(21340)
数学方法(21132)
中国(20523)
(16679)
(13591)
贸易(13579)
(13318)
(12660)
(12403)
业经(12089)
(10780)
银行(10770)
农业(10556)
(10479)
金融(10479)
(10388)
(10361)
(8890)
(8833)
地方(8531)
(7969)
关系(7538)
环境(7508)
机构
大学(188739)
学院(184544)
(87310)
经济(85864)
研究(70256)
管理(66820)
中国(57674)
理学(56261)
理学院(55639)
管理学(54754)
管理学院(54422)
(41173)
(40580)
科学(38681)
(35556)
财经(32186)
研究所(31796)
中心(31253)
(29516)
经济学(29414)
(29061)
北京(26990)
(26848)
经济学院(26396)
(24790)
财经大学(24054)
(23879)
师范(23657)
业大(23448)
农业(22667)
基金
项目(114697)
科学(91385)
基金(86840)
研究(84577)
(76196)
国家(75635)
科学基金(64100)
社会(57102)
社会科(54238)
社会科学(54226)
基金项目(43912)
(39482)
自然(39041)
教育(38536)
自然科(38231)
自然科学(38222)
自然科学基金(37593)
资助(36862)
(34735)
编号(32198)
成果(27733)
(27589)
重点(26125)
国家社会(25554)
中国(25166)
(24781)
教育部(24073)
(22825)
课题(22720)
大学(22305)
期刊
(98391)
经济(98391)
研究(62863)
中国(40147)
(31189)
学报(28305)
(27886)
科学(27438)
管理(26962)
(22887)
金融(22887)
大学(22335)
学学(20855)
教育(18998)
农业(18780)
财经(17795)
经济研究(17142)
(15534)
技术(14945)
(14158)
问题(13614)
业经(13310)
国际(13279)
世界(12467)
(10941)
技术经济(9615)
统计(9048)
(8506)
理论(8468)
现代(8127)
共检索到296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轶  李久学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之一在于找到合适的市场基准利率 ,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市场利率体系。本文从利率市场化与国债市场的关系入手 ,指出利率体系建设的关键在于找到有效基准利率 ,论述了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有效基准利率的核心地位 ,分析了国债利率可以成为市场有效基准利率的诸多因素。本文认为国债利率是中国有效基准利率的必然选择 ,文章提出了我国发展国债市场促进国债利率有效基准利率地位的形成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陆宇  
文章通过深入探讨利率市场化和基准利率相关理论,揭示了利率市场化的特征以及制定基准利率的必要性;分析了利率管制对经济的扭曲及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历程回顾;实证检验了SHIBOR的基准利率地位;最后,对进一步深化SHIBOR基准利率的地位提出了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浩然  陈淑瑞  
为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培育中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在中国人民银行倡导下,中国自2007年1月4日起正式推出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但是,市场对其产生的必要性、重要性缺乏认识,且尚存疑虑。本文主要从相关性这一基本属性出发,考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的基准利率地位。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评析其作为基准利率仍需改进的方面,并对其进一步发展进行探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戴金平  陈汉鹏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培育金融市场基准利率是进一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中之重。本文系统性地讨论了Shibor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传导功能,并首次将Shibor引入DSGE模型,分析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DSGE模型同实际经济的主要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央行能够通过Shibor对经济进行微调,从而为政府在"十二五"期间推进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发挥Shibor的基准作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的支持。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张敏锋  李拉亚  
为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培育中国基准利率体系,SHIBOR自2007年1月开始运行。本文基于国际通行的基准利率标准,对目前SHIBOR是否成为基准利率进行有效性检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SHIBOR已初步成为我国基准利率,但后续仍需加大培育。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董奋义  
同业拆借利率作为基准利率是比较现实的选择,而再贴现率无法充当基准利率,目前国债利率也不宜选作基准利率。要完全实现市场化,还必须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贺力平  
大家中午好!我的发言题目是《利率市场化后基准利率的选择问题》。这和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讨论的新供给是有关系的,因为新供给不仅是一方面着眼于约束供给方面的诸多结构性、制度性因素来进行解放问题,而且推进在供求市场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温彬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深化的必然趋势。这要求央行选择一个合适的基准利率。根据国外经验,再贴现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回购利率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利率可能为合适的基准利率。本文从七个方面对这四个利率进行了比较和实证研究,结论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回购市场的利率更适合做基准利率。但对这两个利率的最终选择还有赖于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发展,为使它们更好地发挥基准利率的职能,还需要创造一些条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凤岐  
利率市场化和基准利率是相辅相成的,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中,构建市场化的基准利率,真实反映货币资金供求状况,指导金融产品定价,并成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组成部分,实现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相比,我国的Shibor尚存在结构性的缺陷,不利于市场化利率体系的建设。完善Shibor的形成机制和传导机制,优化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培育基准利率,以完善基准利率推动利率市场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胡朝晖  丁俊峰  
基准利率是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并起主导作用的利率。Shibor作为央行重点打造的目标基准利率,为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奠定了基础。但是影响Shibor履行基准利率功能的诸多问题仍旧存在,被市场参与主体广泛认同的基准利率体系仍未形成。本文旨在剖析目前我国各种具有部分基准利率属性的利率,在对其特征及运行效果进行比较的同时,评析Shibor作为基准利率仍需改进的方面,探讨如何推动Shibor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社环  
基准利率的选择和培育是成功推行利率全面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我国现行利率体制及其改革趋势为背景 ,探索了国际上基准利率的选择原则和惯例 ,分析研究了适合我国利率体制开放环境下的基准利率的选择及其问题 ,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敬新  张悦  
从SHIBOR基本属性的角度,选取2007年1月4日至2013年7月31日为样本期,采用ADF平稳性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EGARCH模型分析SHIBOR与TAIBOR的基础性、波动性。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仍处于初级阶段,SHIBOR自推行之后在货币市场中基础性地位不断上升,但与1989年就已完全实现利率市场化的中国台湾地区相比,SHIBOR的基础性、波动的理性与敏感性仍有待提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蒋贤锋  王贺  史永东  
本文从资产定价角度给出了基准利率选择的理论框架,并对我国市场中的利率体系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在均值一方差标准下,银行间隔夜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隔夜国债回购利率并不是最有效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与银行间国债回购市场内部各利率与期限之间的关系不是单调的;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与银行间国债回购利率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占优关系;相比之下,存款利率尤其是活期存款利率最有效从而更适合作为其他资产定价的依据,应该成为我国目前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最后,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志栋  
基准利率具有市场性、基础性、测控性、波动性和预测性等五个基本属性,参考FFR和LIBOR的数量属性,利用EGARCH、Granger等模型对2001年至2010年中国货币市场候选基准利率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市场性检验、测控性检验、波动性检验、基础性检验及预测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七天期银行间回购利率是当前中国货币市场上表现最好的基准利率,同时SHIBOR利率也具有很强的基准利率潜质,但因时间序列较短,难以定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彭红枫  鲁维洁  
本文对目前存在的多种利率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在中国利率体系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SHIBOR在短期利率上作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认可程度越来越高,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定价参考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