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308)
2023(22208)
2022(18790)
2021(17494)
2020(14646)
2019(33851)
2018(33563)
2017(64127)
2016(34663)
2015(39605)
2014(39771)
2013(39487)
2012(36465)
2011(33273)
2010(33558)
2009(31406)
2008(31205)
2007(27955)
2006(25031)
2005(22660)
作者
(103201)
(86421)
(85673)
(81921)
(54834)
(41264)
(39034)
(33716)
(32563)
(30777)
(29236)
(28991)
(27389)
(27351)
(26661)
(26610)
(25582)
(25417)
(24825)
(24794)
(21588)
(21328)
(20911)
(19739)
(19472)
(19328)
(19065)
(19019)
(17580)
(17188)
学科
(158210)
经济(158041)
(97333)
管理(97316)
(73927)
企业(73927)
方法(65192)
数学(57016)
数学方法(56351)
(53731)
中国(43224)
(36485)
业经(36005)
农业(35407)
(31985)
地方(31882)
(30251)
(28798)
贸易(28781)
(27943)
(25196)
银行(25138)
(24126)
金融(24122)
(24091)
理论(22303)
环境(21987)
(21901)
(21779)
财务(21690)
机构
大学(513113)
学院(511845)
(217023)
经济(212518)
管理(196517)
研究(178309)
理学(168797)
理学院(166915)
管理学(163988)
管理学院(163064)
中国(137564)
(109755)
科学(107720)
(98914)
(93216)
(90838)
研究所(82215)
中心(81129)
财经(78867)
业大(76772)
(76039)
农业(72110)
(71636)
北京(69940)
(66670)
经济学(66402)
师范(66045)
(63513)
(60823)
经济学院(59646)
基金
项目(336266)
科学(263599)
研究(245608)
基金(244138)
(212892)
国家(211117)
科学基金(180248)
社会(156073)
社会科(147695)
社会科学(147654)
(129701)
基金项目(128173)
自然(115539)
自然科(112819)
自然科学(112786)
教育(111966)
自然科学基金(110756)
(109029)
资助(101413)
编号(100330)
成果(82353)
重点(75276)
(74791)
(72504)
课题(68901)
(68491)
国家社会(64896)
科研(64117)
创新(64090)
教育部(63881)
期刊
(245833)
经济(245833)
研究(154787)
中国(98723)
(89403)
学报(81916)
科学(75066)
(74582)
管理(71302)
大学(62480)
农业(60420)
学学(58909)
(51888)
金融(51888)
教育(51183)
技术(44172)
业经(40942)
财经(39326)
经济研究(39030)
(33765)
问题(32827)
(30195)
(26736)
技术经济(26012)
统计(25307)
(25166)
图书(25160)
世界(24821)
理论(24618)
国际(23127)
共检索到7725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孝岩  梁琪  
本文设定度量利率市场化水平的制度变量,利用1978~2008年我国农村经济数据,评估了利率市场化的效果。在向量回归模型的框架下,首先检验数据的平稳性、相关变量的协整关系,以及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其脉冲响应分析表明,利率市场化对宏观经济具有长期持续性的正向影响。最后利用多元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MARMA)测定利率市场化的作用大小,并揭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英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农牧区,生产经营以农牧业为主。与中东部地区相比,西部民族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除了依靠政府扶持外,还要着眼于提高农村经济的内生增长能力,深化市场化程度,释放农村经济生产潜力。本文依据在云南丽江市古城区的调研情况,针对农业经营落后、市场化程度低、协会组织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以及金融支撑体系薄弱等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展开论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海明  段进东  贾宏刚  
建立在金融市场发达 ,信用工具丰富 ,市场化程度高 ,政府对金融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干预不多等假设基础上的传统的西方货币理论认为利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负相关。但我国金融市场落后、金融工具单一 ,政府在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都进行过多的干预 ,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呈现出何种关系。本文试图根据麦金农 (R LMckinnon)开创的金融深化理论 ,通过将实证检验结果与国内、国际同类结果比较 ,对两者之间关系做一粗浅探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钦  林秋斌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上,要结合金融手段解决农民收入问题,进一步增强金融资金支持的精准意识和绩效观念。为检验我国农村金融扶贫的成效,选取资本、技术、劳动三种投入要素的代表性变量,利用2010~2015年我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通过实证对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民增收、农村减贫关系进行研究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政策的支持和金融支农力度的加大,农村金融规模和效率逐步提高,农民收入显著增长,贫困人口也在日益减少。此外,改善农村劳动力结构和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农民增收,缓解了农村贫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冯海龙  刘俊英  
农村经济市场化是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内容 ,是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基于此 ,本文诠释了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研究的理论前提 ,回顾了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历史进程 ,剖析了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系统地提出了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立雄  何炼成  
农村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农村经济市场化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市场化进程的不平衡性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也体现在农村内部。从市场化的基本含义和基本要求出发,科学地设计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各项指标并对之进行测算,进而了解各地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相对进程和各经济指标之间相互关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凤梧  王辉跃  
二元结构理论对我国不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而在农村区域实现农村经济结构转化是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和必由之路,必须对农村经济结构转化系统进行构造。目前,在实际的转化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对策,促进农村经济结构的合理转化。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舒军  彭建刚  
从存贷款利率、货币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和理财产品收益率四个方面,建立测度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对1986~2013年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的梳理,构建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指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VAR模型,对利率市场化指数与银行信贷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短期信贷和经济增长都产生了正面影响,能够提升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但这种作用存在明显滞后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元栋  王考考  陆慧玲  
利用土地市场出让指标测度了2003——2013年我国省级土地市场化程度,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土地市场化程度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大部分省份还未达到或者远低于拐点值,土地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仍可持续。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元栋  王考考  陆慧玲  
利用土地市场出让指标测度了2003——2013年我国省级土地市场化程度,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土地市场化程度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土地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大部分省份还未达到或者远低于拐点值,土地市场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仍可持续。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钟赛香  
本文通过探讨我国1949年以来三次重要农村经济改革及其对我国农民收入变化的影响,明晰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农民收入三起三落的相互关系以及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1)每次改革都发生在农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影响到全国经济发展之时;(2)每次农村经济改革都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持续时间不长,且随之而来的是农民负担过重,农村经济陷入困境;(3)农民收入增长的幅度略有下降。本文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我国1949年以来三次农村经济改革的延续,基于已有三次改革以及新农村建设提出背景的分析,指出:(1)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再一次提出了对农村经济改革的需求;(2)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开源之策;税费改革属节流之需;新农村建设应该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从根本上实现广开财源之举。基于以上分析并借鉴国外农村建设的经验,阐释新农村建设的实质,从而就我国新农村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曾婷  钟芸香  
本文基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运用1991-2011年的相关数据分析湖南省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效应。结论得出湖南省农村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其中农业贷款、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而农业存款阻碍了农村经济增长。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本文为湖南省发展农村经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国法  苏文兵  张润驰  
从企业信贷可获得性和经营业绩两个视角,实证检验近十年来(2007—2018年)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否促进了银行与企业共生共荣。研究发现:从先验角度看,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企业信贷可获得性增加,且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地区上市公司的信贷融资改善状况更明显;信贷融资"规模歧视"有所缓解,但"所有权歧视"依然存在;从后验角度看,信贷资金增量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业绩,但主要体现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和长期信贷资金增量上,说明全社会信贷资金配置效率有待提升。银行长期稳健发展基础亟需夯实,即风险溢价要能覆盖成本,这样才能实现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永兴  唐青生  
运用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数据,通过OLS回归分析、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投入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关系,而农村存款和农村贷款在短期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负面效应,长期内则具有正面效应;农村存款和农村贷款在短期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长期则互为因果关系。以上结论说明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改革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高农村金融效率是促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承志  
当前,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加快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构建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既是改革和发展进程中提出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指导农村经济工作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综合基层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我认为,要把握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走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发展路子,着力点应放在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