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01)
- 2023(14808)
- 2022(12426)
- 2021(11717)
- 2020(9514)
- 2019(22200)
- 2018(21785)
- 2017(41999)
- 2016(22702)
- 2015(25674)
- 2014(25639)
- 2013(25352)
- 2012(23128)
- 2011(20937)
- 2010(20642)
- 2009(18939)
- 2008(18440)
- 2007(16120)
- 2006(14102)
- 2005(12742)
- 学科
- 济(97851)
- 经济(97749)
- 管理(64021)
- 业(60380)
- 企(48785)
- 企业(48785)
- 方法(43800)
- 数学(38385)
- 数学方法(38057)
- 中国(29037)
- 农(25813)
- 财(21879)
- 业经(21157)
- 学(19777)
- 贸(19208)
- 贸易(19195)
- 易(18696)
- 制(17522)
- 地方(17511)
- 农业(16895)
- 银(15422)
- 银行(15387)
- 融(15339)
- 金融(15338)
- 行(14777)
- 环境(14641)
- 理论(14615)
- 和(14344)
- 技术(14030)
- 务(13227)
- 机构
- 大学(329645)
- 学院(324899)
- 济(139439)
- 经济(136760)
- 管理(129375)
- 研究(113979)
- 理学(112192)
- 理学院(110982)
- 管理学(109243)
- 管理学院(108664)
- 中国(86751)
- 京(70863)
- 科学(67876)
- 财(61472)
- 所(56493)
- 研究所(51638)
- 中心(50336)
- 财经(50273)
- 农(49950)
- 业大(46442)
- 经(46073)
- 北京(45415)
- 江(44749)
- 经济学(43669)
- 范(42575)
- 师范(42227)
- 院(41133)
- 经济学院(39445)
- 农业(39072)
- 财经大学(37760)
- 基金
- 项目(223245)
- 科学(176887)
- 基金(165104)
- 研究(164197)
- 家(143895)
- 国家(142756)
- 科学基金(122787)
- 社会(105994)
- 社会科(100502)
- 社会科学(100476)
- 基金项目(87291)
- 省(83096)
- 自然(78690)
- 自然科(76927)
- 自然科学(76911)
- 自然科学基金(75554)
- 教育(74386)
- 划(70966)
- 资助(67985)
- 编号(65471)
- 成果(53101)
- 部(50628)
- 重点(49666)
- 发(47370)
- 创(45962)
- 课题(44692)
- 国家社会(44614)
- 教育部(43846)
- 创新(42956)
- 大学(42248)
- 期刊
- 济(149450)
- 经济(149450)
- 研究(101410)
- 中国(59861)
- 学报(50407)
- 科学(47832)
- 管理(47789)
- 农(45786)
- 财(44346)
- 大学(38539)
- 学学(36086)
- 教育(34164)
- 农业(32076)
- 融(30404)
- 金融(30404)
- 技术(26412)
- 经济研究(25327)
- 财经(25235)
- 业经(22803)
- 经(21666)
- 问题(19978)
- 业(17312)
- 贸(16896)
- 图书(16815)
- 理论(16411)
- 技术经济(15905)
- 世界(15617)
- 科技(15077)
- 国际(15004)
- 现代(14745)
共检索到476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戴国海 陈涤非
我国已经形成了市场利率、管制利率并存的双轨利率体系,市场化利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管制利率则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抑制效应,但2004年10月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后,这种抑制有所减弱。同时,在市场利率和管制利率并存的双轨利率体制下,整个利率体系是割裂的、扭曲的,市场利率信号不能在金融体系中有效传导,因此无法有效引导实体经济的调整。
关键词:
管制利率 市场利率 宏观效应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磊 朱太辉
本文探讨了利率市场化影响宏观经济的存贷利差渠道。本文首先利用阿尔钦-张五常-巴泽尔所构建的价格管制理论,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如何降低实际的存贷利差。在此基础上,本文将Hall(2011)的存贷利差模型与Kiyotaki and Moore(1997)所构建的信用约束模型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分析利率市场化宏观经济效应的信用约束模型,并通过冲击模拟分析,具体考察了存贷利差变化对模型稳定状态的影响,以及在新的稳定状态下主要变量对真实冲击和金融冲击的反应。研究发现,存贷利差降低会使得经济中主要变量的稳定状态增加(经济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存贷利差 金融摩擦 金融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毛剑峰 杨义群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加入WTO ,我国金融市场将全面对外开放 ,利率市场化改革日益显现出其迫切性。就现实国情看 ,尽管减税对GDP增长率的影响较弱 ,但和国债利率市场化通过国债规模的扩大来促进经济增长一样 ,减税也是国债利率市场化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之一。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国债利率 国债规模 减税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威 吕江林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六部门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引入利率管制等方程来刻画中国央行货币政策行为,在生产函数中引入资本利用率,同时把资本利用率引入折旧,将折旧处理成资本利用率的一个函数,模拟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当前利率市场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并不显著,甚至大部分经济变量对利率市场化冲击并不敏感。利率市场化的风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巨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卫国 陈宇 张晨冉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四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实证检验了随着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协同推进,国内经济在受到不同冲击时,产出和通胀的反应。研究发现,当国内经济受到国内利率和技术的正向冲击时,对利率和汇率实施一定程度的管制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当国内经济受到国外利率和技术的正向冲击时,加速市场化有利于及时抵御外部冲击的不利影响;而当国内经济受到国内和国外利率的负向冲击时,加速市场化面临着稳增长和控通胀不可兼得的情形。因此,为了确保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政府以及货币当局应当实时关注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冲击,根据具体的经济形势,灵活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肖威
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提出要在一两年内实现存款利率市场化。基于此,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前提条件,并利用68个国家利率市场化的数据,研究哪些宏观经济因素影响了利率市场化的成败。研究发现,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通货膨胀率、较快的经济增长率和较低外债率能够有效提高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率。通过数据模拟的方法,我们对中国2012年和2013年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率进行了预测,发现中国在一两年内实现利率市场化是合适的。
关键词:
存款利率市场化 通货膨胀率 宏观经济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陆军 陈郑
本文运用门限向量自回归(TVAR)模型在宏观层面上对中国存款利率约束与宏观经济波动的非线性关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中国在1996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存款利率有约束状态,而存款利率约束在总体上减少了产出的波动;(2)存款利率有约束时,货币供应量等数量型冲击对产出影响幅度更小、持续时间更短,利率等价格型冲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周期更长,紧缩性的利率政策对经济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3)存款利率无约束时,数量型冲击总体上持续性更强,价格型冲击则容易引起经济增长短期内大幅波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长江 杨海燕
经济开放性对利率市场化进程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在资本不能自由流动时也仍然会通过各种途径发挥作用 ,这一作用机制可以总结为汇率维系机制、资金供求机制、债务机制和短期冲击机制等。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开放性 国际资金流动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战明华 黎东升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国俊
利率具有优化资本配置功能,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中央银行体制建立以来的每一次利率改革,都在宏观调控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2004年10月末的利率调整,虽然只是微调,但它却是最近一年多来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延续,目的是抑制过热的经济,反映出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政策走向,并影响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要在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完善宏观调控机制,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深化利率的市场化改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磊 徐忠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下一步改革的中心环节。鉴于货币存量对经济运行的重要影响 ,如何选择合理的货币供给模式 ,形成逆周期货币供给机制 ,将成为决定利率市场化改革成败的关键。为了保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 ,我国需要确立古典货币供给模式作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 ,并构造适应利率市场化要求的宏观金融调控体制 ,进行包括公共财政、外汇体制和企业制度等在内的经济体制配套改革。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锡良
本文论述了中国目前完全放开利率,让利率在优化资金配置起主要作用的条件不具备,中央银行进行价格调控的市场条件也不完全具备。论述了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分为价格调控和数量调控的基本条件。论述了利率在资金配置和宏观调控中作用十分有限的理由。同时,认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应注意几大风险,要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有条件地放开利率。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利率 市场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仁和 米运生
在解决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代理冲突方面,金融系统有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因此也具备监督经理和提高投资效率的功能。但在金融抑制政策体系中,行政力量对金融中介的替代使这一功能基本消失。抑制政策在长期内降低投资效率,不利于经济发展。相应地,金融市场化改革能提高宏观投资效率。以银行部门为主,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逐渐推行金融市场化改革。以1992~2006年为样本区间,就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对宏观投资效率的影响问题,本文提供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银行业市场化显著提高了宏观投资效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崇正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利率机制创新 ,就在于尽快实行利率市场化 ,放开利率管制。基于这一认识 ,作者进一步就我国如何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提出了若干对策性思路。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管制利率 金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