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61)
- 2023(13627)
- 2022(11317)
- 2021(10640)
- 2020(8972)
- 2019(21249)
- 2018(21303)
- 2017(40748)
- 2016(22188)
- 2015(25376)
- 2014(25537)
- 2013(25062)
- 2012(22901)
- 2011(20738)
- 2010(21115)
- 2009(19842)
- 2008(19865)
- 2007(17755)
- 2006(15572)
- 2005(14382)
- 学科
- 济(100185)
- 经济(100087)
- 管理(58901)
- 业(56848)
- 方法(46663)
- 企(45474)
- 企业(45474)
- 数学(42231)
- 数学方法(41614)
- 中国(29340)
- 农(26728)
- 财(23011)
- 制(21004)
- 业经(20671)
- 贸(20248)
- 贸易(20235)
- 易(19724)
- 学(18016)
- 农业(16883)
- 地方(16651)
- 银(16627)
- 银行(16599)
- 融(16370)
- 金融(16368)
- 行(15944)
- 体(14859)
- 理论(14647)
- 和(13230)
- 环境(12827)
- 务(12821)
- 机构
- 大学(322601)
- 学院(320340)
- 济(142299)
- 经济(139655)
- 管理(121411)
- 研究(113852)
- 理学(103914)
- 理学院(102759)
- 管理学(100820)
- 管理学院(100214)
- 中国(89191)
- 京(69125)
- 科学(66768)
- 财(65275)
- 所(58113)
- 农(53071)
- 研究所(52549)
- 财经(51545)
- 中心(51371)
- 江(47492)
- 经(47026)
- 经济学(45827)
- 业大(44995)
- 北京(44550)
- 农业(41504)
- 范(41431)
- 经济学院(41342)
- 师范(41032)
- 院(40357)
- 财经大学(38321)
- 基金
- 项目(207308)
- 科学(163790)
- 基金(152752)
- 研究(150996)
- 家(133302)
- 国家(132299)
- 科学基金(113191)
- 社会(97400)
- 社会科(92481)
- 社会科学(92454)
- 基金项目(79116)
- 省(78206)
- 自然(72041)
- 教育(70771)
- 自然科(70482)
- 自然科学(70464)
- 自然科学基金(69250)
- 划(66729)
- 资助(64384)
- 编号(60352)
- 成果(49613)
- 部(47556)
- 重点(47106)
- 发(44553)
- 创(42691)
- 课题(42155)
- 国家社会(41585)
- 教育部(41077)
- 创新(40128)
- 科研(39853)
- 期刊
- 济(155659)
- 经济(155659)
- 研究(100374)
- 中国(65510)
- 财(50401)
- 农(48312)
- 学报(48288)
- 科学(45605)
- 管理(45326)
- 大学(36943)
- 教育(35159)
- 学学(34485)
- 融(33727)
- 金融(33727)
- 农业(32170)
- 技术(29010)
- 经济研究(27113)
- 财经(26644)
- 业经(23883)
- 经(23059)
- 问题(20919)
- 贸(18947)
- 业(18695)
- 统计(18301)
- 技术经济(16971)
- 国际(16811)
- 世界(16557)
- 策(16130)
- 理论(15113)
- 商业(14799)
共检索到487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方
本文构建包括家庭部门、企业部门、金融部门和中央银行在内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在利率管制、部分市场化、完全市场化三种情形下,货币需求冲击、技术冲击、贷款冲击、利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货币需求冲击和利率冲击对经济产生负向影响,技术冲击和贷款冲击对经济产生正向影响,前者随中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上升而增大,后者随中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上升而下降。因此,抑制通货膨胀需要配合其他政策措施才能稳定经济增长,最终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利推进提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发挥市场化改革的经济效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胡小文 章上峰
本文将含有资本管制的无抛补利率平价理论,融入小型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基于经济波动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利率市场化、扩大汇率弹性与资本账户开放的顺序安排。借鉴国际经验与设定情形模拟实证研究发现,保持资本账户开放程度不变,仅仅扩大汇率弹性会导致经济波动增大;扩大汇率弹性与资本账户开放协调推进并且先行完成汇率市场化,既能够减小经济波动,又能够增强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结果显示,要协调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改革与资本账户开放,最终的次序安排为首先完成利率市场化,然后是汇率市场化,最后完成资本账户开放。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利锋
考虑我国劳动力市场非正规部门就业、自主创业型就业与正规部门就业同时存在的事实,构建包含多种就业形式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降低自主创业进入成本、正规部门聘用成本、正规部门就业者议价能力等单项改革政策的长期与短期效应。结果显示,尽管长期中单项改革政策较好地实现了宏观经济稳定,但存在短期成本,表现为:所有单项改革政策均导致就业短暂下降以及通胀、失业短暂上升;降低自主创业进入成本的改革政策短期引致工资收入差距扩大,而降低正规部门聘用成本与议价能力的改革则使产出经历短暂衰退。相对其他单项改革政策,无论是短期效应还是长期效应,降低正规部门议价能力的改革政策效果均较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综合改革政策的长期和短期效应。模拟分析的结果显示:综合改革产生的长期与短期效应均大于各单项改革;综合改革政策并未产生明显的短期成本;由所有单项改革构成的综合改革对产出和通胀的影响相对较大,而由两项正规部门单项改革构成的综合改革对就业和部门间工资收入差距具有相对较大的影响。因此,通过各项劳动力市场改革政策的协调配合,能有效降低改革的短期成本并显著改善劳动力市场改革效果。在政策实践中,选择何种单项改革组合构成的综合改革取决于政策调整的目标。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宁 丁一兵 刘文轩
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实践路径为基础,通过DSGE模拟仿真以及TVP-VAR时变分析,重新考量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研究发现:LPR改革等市场化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及其有效性,但会降低财政政策效率。此外,基于现实数据的测算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向实体经济进行传导时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效率衰减,这再次表明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不应操之过急。LPR改革是在当下经济不确定性较强、经济复苏偏弱的背景下,中央银行稳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权宜选择。因此,应持续深化LPR改革,培育存款端的市场化基准利率,确保在稳定的经济环境下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威 吕江林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六部门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引入利率管制等方程来刻画中国央行货币政策行为,在生产函数中引入资本利用率,同时把资本利用率引入折旧,将折旧处理成资本利用率的一个函数,模拟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带来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当前利率市场化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并不显著,甚至大部分经济变量对利率市场化冲击并不敏感。利率市场化的风险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巨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仁文 杨熠
中国正进行市场化改革,经济结构在缓慢改变,这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可能随之变动。然而已有的货币政策理论大多基于完全市场经济,而未考虑到转型经济体中的非市场因素,从而难以解释中国的情形。本文基于DSGE模型,从要素配置市场化及行业准入限制逐步放开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本文模型较好地拟合了中国的实际经济,根据模拟结果,我们发现在中国市场化进程中:(1)对于国企经济,贷款基准利率的作用将逐步减小,而存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会逐步提高;(2)对于民企经济,存、贷款基准利率,以及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都将逐渐减小;(3)对于总体经济,贷款基准利率的作用将逐步减少,而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邵伏军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势在必行。本文针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后的实际利率水平变化趋势作出判断,认为出现超高利率的可能性不大。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风险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宁
本文通过DSGE模型,模拟了我国利率市场化完成初期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效应。结论显示:当利率稳态水平提高后,面对1单位货币冲击时,产出和利率的脉冲反应程度较之前更大,表明在利率市场化初步完成之后,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面对1单位技术冲击时,各变量的反应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在利率市场化初步完成之际,来自实体经济冲击的影响还没有通过利率传导机制充分得以体现,也正说明我国利率的传导机制尚不畅通,利率的真正市场化还需要继续推进。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 DSGE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李宁
本文通过DSGE模型,模拟了我国利率市场化完成初期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效应。结论显示:当利率稳态水平提高后,面对1单位货币冲击时,产出和利率的脉冲反应程度较之前更大,表明在利率市场化初步完成之后,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面对1单位技术冲击时,各变量的反应程度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在利率市场化初步完成之际,来自实体经济冲击的影响还没有通过利率传导机制充分得以体现,也正说明我国利率的传导机制尚不畅通,利率的真正市场化还需要继续推进。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货币政策 DSGE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骆永民 伍文中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和基于该模型的数值模拟,讨论了房产税改革和房价变化所可能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主要结论有:旨在对住房持有环节征税的房产税改革在长期可以有效降低房价,并且能发挥良好的自动稳定器功能以平抑房价变化所导致的宏观经济波动,但同时也会给宏观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房价的适度上涨在短期内对宏观经济具有负面效应,但该负面效应一般会逐渐消失并最终转化为正面促进作用;超过一定限度的房价上涨速度将会给宏观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勇杰 孙连国
利率市场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由于利率市场化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决定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只能分步进行,并实施多方面的改革与之相配套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约束条件,金融市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邵伏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晋斌 于春海
中国经济中的利率市场化要避免的实质性问题是市场化的利率及其变化引致居民和企业财务约束所导致的消费、投资不足和银行系统财务稳健性的下降。在综合考虑到了居民储蓄利益、银行财务的稳健性和企业财务偿还债务的能力后,本文提出了一个利率市场化的可能路径:放开中长期信贷利率反过来形成短期利率,并与现有的货币市场利率相互融合和校正,形成一个既反映机构流动性又反映企业流动性需求的短期利率,并在此货币市场均衡利率基础上,进一步校正并形成中长期资本市场的均衡利率。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流动性 消费与投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陶雄华 陈明珏
本文通过构建利率市场化指数对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进行测度,研究表明,1979~2012年,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经历了曲折起步、持续增进、僵滞回潮与局部突破的阶段变化。截至2012年底,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为80%。后续利率市场化改革应统筹兼顾改革深化的有利条件与外在约束,稳步放松、择机解除存款利率上限、贷款利率下限的管制,协同推进利率市场化及其他金融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