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79)
- 2023(16432)
- 2022(13729)
- 2021(12775)
- 2020(10697)
- 2019(24816)
- 2018(24701)
- 2017(46536)
- 2016(25844)
- 2015(29356)
- 2014(29762)
- 2013(29137)
- 2012(27024)
- 2011(24352)
- 2010(24615)
- 2009(23309)
- 2008(23392)
- 2007(21310)
- 2006(18795)
- 2005(17465)
- 学科
- 济(107811)
- 经济(107681)
- 管理(75637)
- 业(70208)
- 企(58294)
- 企业(58294)
- 方法(45943)
- 数学(40138)
- 数学方法(39774)
- 中国(32890)
- 农(30290)
- 财(29979)
- 制(27885)
- 业经(24465)
- 学(21391)
- 贸(20670)
- 贸易(20658)
- 体(20194)
- 易(20122)
- 银(19851)
- 银行(19811)
- 融(19013)
- 金融(19005)
- 农业(18999)
- 行(18948)
- 地方(18800)
- 务(17471)
- 财务(17420)
- 财务管理(17371)
- 理论(16766)
- 机构
- 大学(375058)
- 学院(371112)
- 济(158609)
- 经济(155317)
- 管理(138369)
- 研究(133187)
- 理学(117312)
- 理学院(115995)
- 管理学(114143)
- 管理学院(113440)
- 中国(104333)
- 京(80854)
- 科学(78280)
- 财(77391)
- 所(68244)
- 农(63867)
- 研究所(61330)
- 中心(60468)
- 财经(59837)
- 江(57541)
- 经(54284)
- 业大(53311)
- 北京(51649)
- 农业(50006)
- 经济学(49798)
- 范(48985)
- 师范(48468)
- 院(47686)
- 州(44742)
- 经济学院(44666)
- 基金
- 项目(238530)
- 科学(187554)
- 研究(175877)
- 基金(173397)
- 家(151450)
- 国家(150218)
- 科学基金(127534)
- 社会(112631)
- 社会科(106701)
- 社会科学(106669)
- 省(91490)
- 基金项目(90383)
- 教育(81918)
- 自然(79843)
- 自然科(78023)
- 自然科学(77997)
- 划(77717)
- 自然科学基金(76633)
- 资助(71148)
- 编号(70989)
- 成果(59931)
- 部(54502)
- 重点(54475)
- 发(51221)
- 课题(50477)
- 创(49287)
- 国家社会(47544)
- 制(46773)
- 教育部(46762)
- 创新(46272)
- 期刊
- 济(180435)
- 经济(180435)
- 研究(117436)
- 中国(82999)
- 财(62683)
- 农(58971)
- 学报(58803)
- 科学(53895)
- 管理(52416)
- 大学(44811)
- 教育(44186)
- 学学(41806)
- 融(39726)
- 金融(39726)
- 农业(39184)
- 技术(32645)
- 财经(31150)
- 经济研究(29406)
- 业经(27459)
- 经(26859)
- 问题(23932)
- 业(22011)
- 贸(20861)
- 技术经济(18698)
- 国际(18653)
- 世界(18296)
- 版(18161)
- 统计(17625)
- 理论(17457)
- 图书(16464)
共检索到579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柴学武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 ,低水平的利率安排是由我国经济发展所内生决定的 ,并在渐进改革的过程中得到了维持。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 ,低水平管制利率制度的效率损失正在逐渐上升 ,尤其是在加入WTO的背景下 ,外部变量的引入使得利率市场化改革变得极为紧迫而必要。然而当前我国尚不完全具备利率市场化的现实条件。因而 ,创造条件和沿渐进路径从边际调整中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无疑是目前的工作着力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柴学武
从历史的视角来看 ,低水平的利率安排是由我国经济发展所内生决定的 ,并在渐进改革的过程中得到了维持。它在为国有企业提供了充分的金融补贴的同时 ,不可避免地出现对资金供给者的掠夺 ,但是还应看到的是 ,其避免了改革进程中的较大效率损失 ,因而低利率管制政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合理而必要的制度安排。但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深入推进 ,低水平管制利率制度的效率损失正在逐渐上升 ,尤其是在加入WTO的背景下 ,外部变量的引入使得利率市场化改革变得极为紧迫而必要。然而当前我国尚不完全具备利率市场化的现实条件。因而 ,创造条件和沿渐进路径从边际调整中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无疑是目前工作着力点。
关键词:
低水平利率安排 金融深化 利率市场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善民 赵君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贺富海 贾万春
我国利率体制现状及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贺富海,贾万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们对利率体制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资金商品化、利率市场化在金融理论界已经基本形成共识。那么,为什么要改革利率体制?利率改革的方向是什么?利率市场化怎么个“化”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姚明亮 杨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慧中 吴璟桉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逐渐提出来的,是经济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深化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和内在要求。纵观三十年的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大体经历了改革起步、大力推进、改革深入和改革攻坚这四个阶段,已经闯出了一条宽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道路。目前,无论在思想认识上还是在制度条件上都已不存在重大阻碍,只要继续深入探索,加强研究,把握好节奏,一定能够最终完成利率市场化进程。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利率改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德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西方各国是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通过解除利率管制完成利率市场化的。目前许多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仍在进行。这些国家的金融制度属政府主导型,对利率实行严格管制,使利率不能真正反映资金供求关系,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是扭曲的。近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单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致力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相应的投资体制也逐渐地由政府主导型向民间主导型转变。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投资行为始终难以摆脱计划经济的阴影,投资缺乏效率,投资主体缺乏经济约束,风险意识薄弱。要发展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投资体制需要其他改革予以配合。在利率市场化下,投资行为要受到更多合理约束和市场选择,有利于新投资体制的形成。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投资体制改革 市场竞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叶文 洪富忠
利率制度改革,是我国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中心内容。文章认为,我国利率制度改革应该是渐进型的,可分三步走:①近期目标:国家控制基础利率,扩大利率浮动幅度;②中期目标:实行"双高控制"方案,即控制存款利率高限和贷款利率高限,其它利率放开;③长期目标:利率市场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闫冀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易纲
利率对宏观经济均衡和资源配置有重要导向意义。央行确定政策利率要符合经济规律、宏观调控和跨周期设计需要。目前,中国的真实利率略低于经济增速,处于较为合理水平。中国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主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释放政策利率调控信号,在利率走廊的辅助下,引导市场基准利率以政策利率为中枢运行,并通过银行体系传导至贷款利率,调节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国具备继续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条件,将尽可能地延长正常货币政策的时间,目前不需要实施资产购买操作。在市场化利率体系中,收益率曲线非常重要,它反映利率由短及长的期限结构,可为各类金融产品和市场主体提供定价参考。收益率曲线的短端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直接受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影响;长端则为国债收益率,主要反映市场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预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应用日益广泛,整体趋于成熟,而在市场基础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关键词:
利率 市场化改革 利率体系 收益率曲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梁斯
在经历近三十年的改革后,我国已形成相对完善的利率体系,货币政策利率调控机制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定价更加市场化,同时各类主体利率敏感度持续提升,市场间的藩篱也逐步被打破,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演进及最新进展,并就未来的改革重点进行总结。考虑到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格局短期内难以发生明显变化,以金融市场为核心的传导模式不是我国追求的目标。在价格型调控框架下,利率走廊调控机制仍有优化空间,同时控制短中期利率存在一定难度,价格型指标和数量型指标之间的关系有待厘清。其他如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尚待推进,部分主体利率敏感度有待提升、信贷资源过度占用等问题也亟待解决。本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