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7)
- 2023(7756)
- 2022(6539)
- 2021(6492)
- 2020(5532)
- 2019(13068)
- 2018(13072)
- 2017(24434)
- 2016(13218)
- 2015(15371)
- 2014(15072)
- 2013(14768)
- 2012(13616)
- 2011(12492)
- 2010(12736)
- 2009(11741)
- 2008(11797)
- 2007(10105)
- 2006(8892)
- 2005(7979)
- 学科
- 济(58318)
- 经济(58261)
- 管理(33354)
- 业(30853)
- 方法(30312)
- 数学(27667)
- 数学方法(27088)
- 企(24656)
- 企业(24656)
- 中国(17846)
- 农(13542)
- 贸(13128)
- 贸易(13119)
- 易(12878)
- 学(12057)
- 财(10648)
- 业经(10260)
- 制(9434)
- 理论(9350)
- 农业(8621)
- 银(8609)
- 银行(8590)
- 行(8276)
- 环境(8109)
- 融(8091)
- 金融(8089)
- 和(7960)
- 策(7464)
- 技术(7446)
- 地方(7302)
- 机构
- 大学(194849)
- 学院(192088)
- 济(83828)
- 经济(82422)
- 管理(71566)
- 研究(70988)
- 理学(62080)
- 理学院(61337)
- 管理学(59784)
- 管理学院(59453)
- 中国(54409)
- 科学(43544)
- 京(42842)
- 所(36640)
- 财(35195)
- 研究所(33830)
- 农(32034)
- 中心(30777)
- 财经(28853)
- 业大(28109)
- 北京(27829)
- 经济学(27302)
- 江(26624)
- 经(26566)
- 农业(25395)
- 范(25337)
- 院(25285)
- 师范(25074)
- 经济学院(24581)
- 科学院(21713)
- 基金
- 项目(130071)
- 科学(102859)
- 基金(96768)
- 研究(91897)
- 家(86521)
- 国家(85927)
- 科学基金(72541)
- 社会(59002)
- 社会科(56062)
- 社会科学(56047)
- 基金项目(49470)
- 自然(47584)
- 省(47538)
- 自然科(46629)
- 自然科学(46615)
- 自然科学基金(45795)
- 教育(43578)
- 资助(42068)
- 划(42041)
- 编号(35054)
- 重点(30185)
- 部(30094)
- 成果(28946)
- 发(27577)
- 创(26811)
- 中国(25952)
- 国家社会(25725)
- 教育部(25712)
- 课题(25274)
- 创新(25236)
共检索到282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正伟
随着中国性别比越来越大,人们对初婚者的年龄择偶意向越来越关注。但是,在研究性别比例问题时,大多是从人口总量本身和简单的百分比来进行的。因而,缺乏统计意义上的规律和定量分析的说服力,难以达到对这类社会现象做出精确分析的目的。文章采用初婚年龄择偶意向分析法对中青年择偶和性别比例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以此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婚姻市场。
关键词:
择偶意向 正态分布 性别比 婚姻挤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封婷
文章使用中国分城乡1946~1980年女性出生队列初婚数据,分析中国女性队列初婚年龄模式、初婚年龄推迟的趋势,以及晚婚转化为不婚的可能性。同时,对比了广义对数伽马模型、Hernes扩散模型和改进的广义对数逻辑斯蒂模型对中国女性初婚年龄模式的拟合效果。结果显示,中国女性初婚年龄分布集中、对称性强;1970年之后出生队列初婚率达到峰值的年龄逐步推后、初婚年龄分布变得分散、对称性和不同群体间异质性增强,初婚推迟。城市女性初婚晚,分布分散,农村女性异质性较强。初婚延迟和队列初婚年龄模式使1970年之后出生的女性终身未婚比例上升,预计1980年出生队列达1.48%~6.39%,其后出生的队列趋势变动加快,中国女性普婚的传统或将被打破。
关键词:
初婚年龄 模式 参数模型 终身未婚比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友华
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与平均初育年龄是描述女性婚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控制人口出生的重要参数。1982年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使中国第一次获得这方面的完整准确的资料。1988年全国生育节育抽样调查又提供了截止1987年的最新资料。本文从分析中国196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荣清,亓昕
人口学是研究人口再生产及其运动规律的。人口学历来把婚姻作为主要研究内容,是因为婚姻和生育有密切关系。在我国的人口学研究中,虽然对婚姻已有过不少著述,但总的来说,大部分还是描述性的,理论上定量研究婚姻模式尚少。本文从介绍寇尔的初婚模式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石国平 李汉东
一定时期的人口初婚年龄分布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人们婚姻选择行为的影响。文章首先提出了随机扰动因素影响下的初婚年龄分布模型,并建立了年龄别初婚率统计方法,然后对中国自1985年以来的初婚年龄分布的变化趋势以及存在的城乡差异和教育程度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初婚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了显著变化,存在明显的延迟效应;(2)初婚年龄分布的延迟效应存在从城市、镇、乡村依次递减的变化趋势;(3)接受大学教育的男女人口与其他教育程度人口相比,其初婚模式相似,但存在明显的延迟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才多多
一、资料来源及说明 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与平均初育年龄是描述女性婚育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控制人口出生的重要参数。1982年全国1‰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资料仅到1982年上半年)使中国第一次获得这方面的完整准确的资料。1987年的1%人口抽样调查及1988年的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希男 温馨 贾建锋
将工作岗位标准的指标分为标准值型、区间值型和临界值型三类。针对前两种类型指标,应用空间距离和相关性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人与岗位的横向匹配与纵向匹配的测算模型;考虑到任职者的部分指标可能超过岗位标准,提出了截面匹配度的概念,并用任职者指标曲线的凸凹比例来刻画。最后通过计算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关键词:
岗位匹配 匹配度 测算方法 人力资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荣时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中国人的一句老话。然而,这个“大”到底有多大?中国人口的婚嫁年龄发生过怎样的变化?过去基本上没有这方面的统计资料。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对15岁以上人口进行了婚姻状况方面的全面调查,用电子计算机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宪 刘生彦 王文广
人岗匹配是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一种理想状态。本次研究针对已有人岗匹配模型存在的不足,借鉴麦克莱兰胜任力模型,结合管理实践经验,构建出凸显内隐特质关键性作用的非线性人岗匹配模型,依据"知人、知岗、匹配"的思路开发出岗位模型、人员素质模型与匹配系数测评体系,并以A公司为试点投入应用并提出改进方向和应用设想,旨在从实用性角度提出一个可供参考和改进的人岗匹配模型和应用案例。
关键词:
人岗匹配 非线性模型 知岗知人 动态维护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屈锡华
一、引言人口婚姻状态(婚姻年龄分布)是社会人口状态的重要组成部份。人口婚姻状态同生育状态(生育年龄与胎次分布)有直接的联系,因此,这一基础课题的研究并非局限于人口集合婚姻状态的分析,同时也是生育与人口数量分析的基础。其研究价值,还在于揭示作为生物群体的人口集合在婚姻年龄关系方面的自然规律。婚姻虽带有鲜明的社会属性与传统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耘涛 刘妍
对金融危机中的企业而言,如何在人力成本投入与员工胜任力之间进行平衡,进行员工分类管理,已成为企业顺利渡过危机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一个企业员工胜任力——人力成本匹配度模型,用于解决上述问题,阐述了此模型的构建过程,并提出了运用此模型进行员工分类管理的具体思路和对策,以便真正使企业员工的开发管理走上科学高效的轨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裕稳 吴洁 李鹏 盛永祥 施琴芬
针对匹配主体对一方匹配对象的满意度与其他匹配对象相关联,以及因人们认知局限性、决策条件模糊性或决策者不愿发表决策意见等情况导致的信息难以准确量化的情形,引入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整体性处理匹配主体之间的匹配满意度,并采用区间数、直觉模糊数、三角模糊数等数据类型较为全面地表示主体各种指标信息。在考虑匹配主体心理行为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各主体的匹配关联度,以匹配关联度最大化为目标获得满意度最高的匹配方案,并通过实例分析说明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决策 双边匹配 灰色关联 不确定信息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谭嘉莉 何钰 吴燕晶 孙广中
聊天机器人在学术界及工业界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在学术界,关于端到端对话回复的研究成果众多.其中,采用数据驱动的对话回复研究方法占主要地位,且多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学习与理解自然语言.已有的对话回复模型多针对开放领域.在聊天机器人中比较成熟的应用目前也多为娱乐型聊天机器人.专业领域内的聊天机器人(如心理咨询聊天机器人)目前还多基于规则及模板.为了提高心理咨询类聊天机器人的智能性,提出一种应用于校园心理咨询场景下的对话匹配度建模方法,该方法基于心理咨询网站及贴吧语料,提取单词及句子在心理咨询类别上的相关特征,并将此特征应用于机器学习及深度学习网络中进行句对匹配度建模.与传统的开放领域内句对匹配模型相比,该模型利用了心理咨询的领域分析知识,能够达到更好的匹配效果.
关键词:
心理咨询 聊天机器人 对话回复 机器学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石兰
顾客价值的创造潜力是顾客选择供应商的主要指标,其来源于企业所拥有的组织能力。以长三角地区企业为数据来源,对组织能力与顾客价值的概念匹配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交易经济价值受到以效率为导向的能力、以价值创新为导向的能力的正面影响,但受前者的影响更大;关系附加价值受到以效益为导向的能力、以价值创新为导向的能力的正面影响,但受后者的影响更大;网络未来价值仅受到以价值创新为导向的能力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组织能力 顾客价值 价值创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