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04)
- 2023(11035)
- 2022(9143)
- 2021(8562)
- 2020(7086)
- 2019(16301)
- 2018(15906)
- 2017(30162)
- 2016(15840)
- 2015(17324)
- 2014(16977)
- 2013(17032)
- 2012(16049)
- 2011(14717)
- 2010(14592)
- 2009(13654)
- 2008(13515)
- 2007(11801)
- 2006(10071)
- 2005(9111)
- 学科
- 济(73664)
- 经济(73589)
- 业(50706)
- 管理(50122)
- 企(43084)
- 企业(43084)
- 方法(37603)
- 数学(33155)
- 数学方法(32970)
- 中国(21650)
- 财(17954)
- 技术(17488)
- 农(15918)
- 贸(15495)
- 贸易(15485)
- 易(15140)
- 业经(14932)
- 制(13353)
- 学(12983)
- 技术管理(12703)
- 融(12478)
- 金融(12478)
- 银(12424)
- 银行(12418)
- 行(11987)
- 理论(11205)
- 务(10914)
- 财务(10905)
- 财务管理(10883)
- 农业(10725)
- 机构
- 大学(236000)
- 学院(231545)
- 济(109560)
- 经济(107929)
- 管理(92236)
- 理学(80907)
- 理学院(80085)
- 管理学(79088)
- 研究(78960)
- 管理学院(78621)
- 中国(61418)
- 财(49171)
- 京(48171)
- 科学(43635)
- 财经(40524)
- 所(37895)
- 经(37320)
- 经济学(36794)
- 中心(35147)
- 研究所(34582)
- 经济学院(33267)
- 农(32090)
- 江(31547)
- 财经大学(30785)
- 北京(30388)
- 业大(29706)
- 院(28325)
- 范(27865)
- 师范(27616)
- 商学(27228)
- 基金
- 项目(157107)
- 科学(127823)
- 基金(120165)
- 研究(114964)
- 家(104508)
- 国家(103734)
- 科学基金(90538)
- 社会(79316)
- 社会科(75675)
- 社会科学(75664)
- 基金项目(62422)
- 省(57741)
- 自然(56433)
- 自然科(55307)
- 自然科学(55294)
- 自然科学基金(54463)
- 教育(53300)
- 划(49448)
- 资助(49238)
- 编号(41945)
- 创(38412)
- 部(37468)
- 重点(35223)
- 创新(35059)
- 国家社会(35009)
- 成果(34404)
- 教育部(33265)
- 发(33075)
- 人文(31715)
- 大学(30659)
- 期刊
- 济(109771)
- 经济(109771)
- 研究(71230)
- 中国(43770)
- 财(36885)
- 管理(36721)
- 学报(33214)
- 科学(32937)
- 农(27787)
- 大学(26259)
- 学学(24647)
- 教育(22787)
- 融(22538)
- 金融(22538)
- 财经(21578)
- 经济研究(20114)
- 农业(19079)
- 技术(18834)
- 经(18691)
- 业经(15011)
- 问题(14805)
- 贸(14771)
- 技术经济(12993)
- 世界(12569)
- 国际(12297)
- 业(11961)
- 统计(11897)
- 科技(11845)
- 策(11745)
- 商业(10099)
共检索到336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郑鸣 张翼
本文尝试采用市场信息法,利用银行股票价格所包含的信息估计银行发生财务困境的概率,并以国内上市银行为例,运用CAPM和GARCH模型估计了2003年1月至2009年3月银行财务困境发生的概率,实证结果表明市场信息法能够提前对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做出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基于会计信息评估银行稳定性方法的不足。
关键词:
银行财务困境 股票价格 金融稳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邓可斌 丁重
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快速增长,但创造性破坏的缺乏亦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以公司特质信息理论为基石对此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计算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产出指标(由技术效率产出和技术进步产出组成),并将其与CAPM回归中得到的可代表技术创新投入和公司特质信息的R平方相联系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中国主导技术创新的是大企业而非新兴公司,大企业由于处于垄断地位没有创新动力,必然使得创新缺乏效率。于是中国企业的创新更多地体现为技术效率改进,而非创造性破坏。中等规模企业进行创造性破坏活动的动力较强;小规模企业则更偏好于进行技术效率改进;但中小规模企业均缺乏足够的创新投入,使得创新产出较低。因而,减少对大企业的政策与制度...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韩剑 严兵
企业研发(R&D)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如果内源融资投入不足或者外源融资渠道不畅,企业的创造性破坏活动就会受到限制。本文以2005-2007年38万多家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内外部融资约束对我国企业R&D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融资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企业R&D活动更多的依赖外部融资。进一步研究发现,外部融资对企业R&D活动的正向影响对中小规模企业、民营企业以及高技术企业更为明显。我国目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银行市场结构由国有大银行垄断,银行贷款重实物资产、轻无形资产,导致企业研发创新活动面临较大的资金瓶颈。因此,深化国内金融改革,降低金融机构准入门槛,拓宽...
关键词:
创造性破坏 内部融资 外部融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林敏慧 保继刚
以西递为案例地,对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模型在中国历史村镇旅游商业化进程中的应用进行检验。该模型认为资本是推动遗产型社区景观商业化的主要动力,而各种亚文化之间的博弈则塑造了最终的商业化景观,模型指出遗产型社区的发展可以分为前商业化、初级商业化、高级商业化、初级破坏、高级破坏和后破坏等6个阶段。通过历时性研究和运用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表明该模型只有在前3个阶段是较为符合案例地情境的,案例地之所以没有按照后续的3个阶段发展下去,其背后的推力是政府的强有力干预。因此,创造性破坏模型
关键词:
历史村镇 创造性破坏 旅游商业化 西递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金生 朱华 马玎
文章将工业分为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类部门,通过构建基于鲶鱼效应视角的“两部门”模型,分析新兴产业发展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效应及其作用路径,并利用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探讨新兴产业间接就业效应的非线性特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以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提升就业创造率”和“降低就业破坏率”两条途径直接促进工业就业净增长;(2)新兴产业通过传统产业对工业就业净增长产生的间接影响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特征;(3)新兴产业创新能力、传统产业知识吸收能力和劳动力质量可以强化新兴产业对工业就业净增长的间接促进作用。文章认为,在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基础上,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对接融合,提升新兴产业创新能力、传统产业知识吸收能力和劳动力质量,是充分释放新兴产业就业带动能力的关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金生 朱华 马玎
文章将工业分为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类部门,通过构建基于鲶鱼效应视角的“两部门”模型,分析新兴产业发展的直接和间接就业效应及其作用路径,并利用面板门槛模型进一步探讨新兴产业间接就业效应的非线性特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以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提升就业创造率”和“降低就业破坏率”两条途径直接促进工业就业净增长;(2)新兴产业通过传统产业对工业就业净增长产生的间接影响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特征;(3)新兴产业创新能力、传统产业知识吸收能力和劳动力质量可以强化新兴产业对工业就业净增长的间接促进作用。文章认为,在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基础上,促进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对接融合,提升新兴产业创新能力、传统产业知识吸收能力和劳动力质量,是充分释放新兴产业就业带动能力的关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施卫英 余昊
伴随社会发展与技术革新,如何以更具前瞻性、系统性的利润指标评价企业的盈利水平与成长性,引导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课题。本文在现行利润定义的基础上,引入熊彼特理论中的"创造性破坏"理论,对利润指标的定义与计量进行了探究,对深陷困境的传统会计利润范畴提供了一种脱困的理论思路。
关键词:
会计利润 会计计量 创造性破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施卫英 余昊
伴随社会发展与技术革新,如何以更具前瞻性、系统性的利润指标评价企业的盈利水平与成长性,引导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日益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课题。本文在现行利润定义的基础上,引入熊彼特理论中的"创造性破坏"理论,对利润指标的定义与计量进行了探究,对深陷困境的传统会计利润范畴提供了一种脱困的理论思路。
关键词:
会计利润 会计计量 创造性破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江 邵青青
本文从创造性破坏的角度对电动汽车技术新生态市场的兴起、传统汽车技术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企业的适应性发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随着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电动汽车新生态市场已具有一定规模,已构成对传统汽车市场的创造性破坏;电动汽车新兴企业对传统汽车产业构成巨大的创造性破坏,而大企业面对创造性破坏技术积极响应,在新生态市场拥有一定的地位;电动汽车新生态市场的形成符合熊彼特创造性破坏理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简泽 谭利萍 吕大国 符通
在一个马克思—熊彼特的视角下,本文考察了市场竞争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利用中国加入WTO以后部分产业非关税壁垒取消引起市场竞争环境变化提供的自然实验,本文得到以下结果:通过促进扩展边际上更多的企业投资于R&D和集约边际上创新型企业R&D投入密度的上升,市场竞争推动了企业层面R&D投入的增加;企业层面R&D投入的增加促进了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进而通过技术进步推动了企业实际利润的增长;基于以创新利润为基础的市场选择机制,市场竞争压缩了低技术企业的市场份额,甚至将它们逐出市场。这些结果表明,在技术变迁的过程中,市场竞争具有两面性:创造性和破坏性。通过创造性,市场竞争推动了微观层面的技术升级;通过破坏性,市场竞争推动了市场份额从低技术企业向高技术企业转移,进而通过再配置效应推动了总量层面的技术升级。因此,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下,以培育竞争性市场为核心的产业政策应该成为当前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重要政策工具。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简泽 谭利萍 吕大国 符通
在一个马克思—熊彼特的视角下,本文考察了市场竞争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利用中国加入WTO以后部分产业非关税壁垒取消引起市场竞争环境变化提供的自然实验,本文得到以下结果:通过促进扩展边际上更多的企业投资于R&D和集约边际上创新型企业R&D投入密度的上升,市场竞争推动了企业层面R&D投入的增加;企业层面R&D投入的增加促进了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进而通过技术进步推动了企业实际利润的增长;基于以创新利润为基础的市场选择机制,市场竞争压缩了低技术企业的市场份额,甚至将它们逐出市场。这些结果表明,在技术变迁的过程中,市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佐太 黄晓凤
创造性破坏是县域经济增长的引擎和持续动力。文章立足于县域企业创造性破坏频率过低、结构失衡和质量不高的现状,提出了寻求最佳创新模式、整合内外优势资源、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是提高县域企业创造性破坏程度、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增长的科学选择。
关键词:
创造性破坏 县域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龚一萍
本文从"创造性破坏"的视阈,对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进行探析,通过对企业动态能力与"创造性破坏"之间关联的分析,指出企业动态能力的形成发展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强调企业动态能力的构建必须以破为首,破除企业核心刚性与组织惰性等四大障碍;创造为本,重在创新。并从构建企业动态能力的视角,探讨企业"创造性破坏"的目标指向、路径与方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晓娟 柯振埜
创造性破坏的价值源于创新的成功商业化。此过程中所出现的技术更替、企业重组、战略联盟等行为都是围绕着价值链而展开。本文试图在价值链视角下,深入分析创造性破坏过程的价值生成条件和生成机理。通过讨论不同的价值链治理模式对创造性破坏过程产生的影响,给出价值链治理模式的选择模型,以求对创造性破坏过程有一个更加透彻的认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振
相比于互联网1.0,互联网2.0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去中心化、经济活动的泛数据化、社会生活的物联网化,互联网不仅是企业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成为企业能力的衍生。因而,“互联网+”并非将互联网视为企业信息系统的扩展,实质是实体经济与互联网虚拟经济相融合的“跨界经营”现象,并对传统产业和市场基础造成“创造性破坏”。为了解释其作用机理,本文提出“互联网+”模式在商业生态圈、制造生态圈及研发生态圈的三重报酬递增循环。顾客社群、低交易成本的外部经济性和网络效应、由IT到DT引发的平行互动、制造技术与IT技术的迭代演进成为正反馈循环的关键因素;情感、知识及虚拟中间产品所具有的“非消耗性”特征成为支撑报酬递增和创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