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38)
2023(18169)
2022(15532)
2021(14651)
2020(12252)
2019(27981)
2018(27532)
2017(52311)
2016(27884)
2015(31335)
2014(30349)
2013(29746)
2012(26997)
2011(24374)
2010(23897)
2009(21880)
2008(21098)
2007(17818)
2006(15225)
2005(13074)
作者
(75363)
(62775)
(61990)
(59232)
(39874)
(29946)
(28252)
(24617)
(23807)
(21959)
(21271)
(21088)
(19592)
(19512)
(19358)
(19008)
(18664)
(18301)
(17855)
(17834)
(15239)
(15190)
(14870)
(14248)
(13975)
(13870)
(13636)
(13510)
(12430)
(12309)
学科
(110499)
经济(110381)
管理(83935)
(80142)
(68011)
企业(68011)
方法(52400)
数学(45580)
数学方法(44992)
中国(31802)
(28706)
(28131)
业经(25131)
(22235)
(21633)
技术(21621)
贸易(21619)
(21065)
地方(19808)
(19347)
农业(19056)
理论(18918)
(18043)
财务(17971)
财务管理(17936)
(17503)
环境(17238)
(17136)
银行(17097)
企业财务(17008)
机构
大学(385370)
学院(382431)
(159509)
经济(156513)
管理(156144)
理学(136691)
理学院(135269)
管理学(133022)
管理学院(132328)
研究(126484)
中国(95043)
(81074)
科学(75629)
(69706)
(60548)
中心(57324)
财经(57068)
研究所(55576)
(54806)
业大(54251)
(52310)
(51902)
北京(51171)
(50394)
师范(49993)
经济学(48767)
(46432)
经济学院(43953)
财经大学(42854)
农业(42763)
基金
项目(269142)
科学(214509)
研究(199321)
基金(198281)
(171800)
国家(170402)
科学基金(148366)
社会(128563)
社会科(121948)
社会科学(121918)
基金项目(104796)
(102858)
自然(95339)
自然科(93241)
自然科学(93221)
教育(92056)
自然科学基金(91560)
(86855)
资助(80784)
编号(80144)
成果(63867)
(60435)
重点(59778)
(59144)
(56849)
创新(54688)
课题(54440)
国家社会(53724)
教育部(52734)
人文(51397)
期刊
(164308)
经济(164308)
研究(112368)
中国(69889)
管理(58035)
学报(56052)
科学(53757)
(52586)
(48560)
教育(44447)
大学(43939)
学学(41006)
农业(34499)
技术(34277)
(29788)
金融(29788)
经济研究(28062)
财经(27469)
业经(26650)
(23628)
问题(20806)
图书(19904)
科技(19325)
(19148)
技术经济(18726)
理论(17437)
(17361)
(16691)
商业(16689)
现代(16506)
共检索到545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朱承亮  
近年来我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创新资源稀缺性约束背景下,关于我国创新效率问题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从我国创新效率的"黑箱"、"灰箱"和"白箱"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对现有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述评,并在此基础上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上就该问题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诗婕  吕庆华  
价值共创并不是企业与生俱来的结构,伴随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不断变化,其形成路径也在动态演进,目前学术界鲜有应用价值网络理论深度分析商业模式创新中价值创造和生成机理。本文基于文献综述法探究商业模式创新中价值网络的动态演变路径,对从价值链到价值网的商业模式的演变途径及规律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商业模式演化过程分为初始阶段、扩张阶段和深化阶段,并总结各阶段的核心能力,三个阶段分别沿着价值创造、价值传递和价值共享模式演进。其中,初始阶段核心能力包括质量管理能力、柔性生产能力,扩张阶段核心能力包括产品创新能力和成本管理能力,深化阶段核心能力包括合作共享能力和服务创新能力。探寻价值重构趋势以及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演化路径,以期能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途径及方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简兆权  李雷  柳仪  
服务供应链整合既是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趋势,又是供应链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本文在回顾服务供应链及其整合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服务供应链整合的动因、定义和维度研究进行了梳理和述评;然后讨论了服务供应链整合如何影响服务创新的问题;最后构建了一个服务供应链整合与服务创新概念模型,并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以供国内感兴趣的学者深入开展相关学术研究和企业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聂名华  齐昊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目前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国内工业如何借力国际投资所创造的外部优势实现绿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从比较劣势产业转移、低端生产环节锁定、逆向绿色技术溢出和国内市场竞争增强四个渠道阐述了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母国工业绿色创新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纳入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测算了资源环境约束下中国工业企业的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并通过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显著提高了技术研发阶段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但对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提升尚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与国内工业绿色创新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区域绿色技术创新基础良好的地区更有利于对外直接投资积极作用的发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缪鑫  傅晏  刘建伟  陈思  习文强  吴思睿  
我国建筑业目前的技术进步贡献率相对较低,而已有相关研究对企业创新系统内部的挖掘尚不够深入,尤其缺乏对中间过程创新效率的研究。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企业科技创新效率,以创新价值链理论为基础,将建筑企业科技创新过程划分为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利用2016—2020年我国52家上市建筑企业有关数据,通过构建共享投入两阶段DEA模型,针对企业各阶段创新效率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考察期内建筑企业的整体创新效率从0.669上升至0.812,成果转化效率从0.458上升至0.768,科技研发效率却从0.629下降至0.418;科技研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效率均值分别为0.511和0.586,仅有一家企业的科技研发效率达到DEA有效,成果转化效率DEA有效的企业有3家;房屋建筑领域企业的整体效率水平最高、土木工程建筑领域企业的效率水平最低,仅有专业工程建筑领域企业的科技研发效率高于成果转化效率;低研发高转化型企业占比最高(51.9%),高研发高转化型企业占比最低(9.7%),其中土木工程建筑和专业工程建筑领域不存在高研发高转化型企业。因此,我国建筑企业应注重创新投入资源合理配置、建立健全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强化自身科技创新积累,政府的相关政策制定要有针对性、注意行业细分领域的差异性,更好地促进企业研发效率提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范德成  刘凯然  
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将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细化分解,采用2009-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将对外直接投资(OFDI)异质门槛纳入研发投入驱动产业技术创新机理框架,运用门槛回归技术考察在不同创新阶段和空间区域OFDI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异质影响。研究发现:创新人员、经费和专利投入对产业技术进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OFDI逆向创新溢出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门槛效应存在阶段异质性。在知识凝结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随着对外直接投资力度加大,只有创新人员和创新专利的转化效率呈现正向边际效率递增的非线性特征; OFDI逆向创新溢出对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门槛效应存在空间异质性。OFDI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非"一带一路地区"具有逆向知识溢出和技术溢出的持续动态比较优势,但西部地区和"一带一路"地区OFDI创新外溢效果则相对有限。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雪灵   刘京   刘源  
社会创业,作为运用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新兴创业形式,在过去二十多年里逐渐成为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门话题。这种创业形式既吸引了广泛的实践界参与,也促进了理论界对其背后复杂机制的深入研究。尽管社会创业理论的研究历程已超过二十年,但其研究主题依然呈现出分散状态,众多理论现象仍待深入探索和阐释。鉴于此,迫切需要借鉴成熟理论模型,整合并扩展现有研究,促进社会创业领域的发展。在该背景下,基于对国内外社会创业文献的梳理,将相关研究按照自我调节理论中的A-CEM-A模型进行归纳、分析与述评。在评述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社会创业者自我调节全过程模型,强调在社会创业动态过程中移情和同情诱发的社会创业者的动态变化与行为的迭代过程,进一步揭示自我调节过程的复杂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珮  程阳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构建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产品销售的创新效率测度理论模型,采用因子分析定权法计算我国11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的创新效率,并根据测度所得数值对样本园区进行两个维度的定位,将其划分为不同类型。计算结果显示,我国高新区三个阶段的创新效率值均偏低,其中技术研发阶段效率最低。高新区所处城市的地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园区主导产业均会影响创新效率。大部分样本高新区均存在不同阶段的创新短板。研发资源非优化配置、创新环境不完善、产业设置不合理以及产品附加值较低等因素影响东部地区高新园区的效率,而高端人才流失、产业基础薄弱、产学研结合度不高以及地区经济开放度较低则导致大部分中西部园区创新效率较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炬  陈为旭  
合作创新博弈研究已经成为经济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从社会福利还是从人类发展角度,人们都应该高度关注。文章从目前国外相关研究的框架出发,较全面的展示了合作创新研究中相关概念、合作选择、影响因素、绩效评估、博弈理论进展和计量分析方法应用等内容,力图系统地述评合作创新博弈领域相关研究成果,并最终有针对性地提出当前研究中的不足,为今后可能的热点研究指出了方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申嫦娥  王红艳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当前的发展战略。创新是一个连续、互动、系统的过程,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发投入强度逐年提高,但技术进步却十分缓慢,症结到底出在哪一个环节呢?目前国内对创新效应的研究大多是单一环节的,本文借鉴Stephen Roper等的创新价值链模型,构建三个连续递进的多环节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并把创新价值链延伸到了企业绩效。文章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1993-2008年期间,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以及技术市场的发展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创新源的内部研发转化为新产品的效应显著,但外部技术转化为新产品的效应不显著,新产品转化为企业绩效一环的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泳泽  
考虑到省际价格指数和折旧率的差异,本文从核算方法的调整入手,对中国30个省份1998—2013年省际研发资本存量进行了估算。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以计算的分阶段省际研发资本存量为基础,对中国省际研发资本的空间外溢效应和价值链外溢效应以及由此产生的“协同效应”与“挤占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区域创新活动的内部结构呈现出“轻基础研究、重实践应用研究”的现象。试验发展资本存量占比超过80%且逐年增长,而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资本存量占比不足20%。中国区域研发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外溢效应和价值链外溢效应。应用研究资本投入与基础研究和试验发展资本投入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而试验发展资本投入对...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杨广  李美云  李江帆  苏春  
服务创新理论的兴起实际上是一场思维方式的变革运动,它的本质是对传统制造业创新研究范式的批判。本文以服务创新理论的三种研究视角为主线,系统介绍和阐述了国外学者关于服务创新概念、模式、调查等问题的研究进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雪珍  施盛威  封亚  
本文以价值链为视角,将创新过程分解为上游的研发阶段与下游的经济转化两个相互关联的创新子阶段,通过构建网络DEA模型,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研发效率、经济转化效率及整体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从总体来看,不论是创新研发效率、经济转化效率还是创新整体效率均不高;从变动趋势来看,近年来江苏省创新效率的变动趋势与经济周期呈现一定的同步性;从价值链视角来看,上游的研发效率与下游的经济转化效率两者不存在相关关系,并呈现明显的不协调现象,经济转化效率对创新整体效率的贡献大于研发效率的贡献;从创新区域性特征来看,创新整体效率呈现明显的地区效应,苏南地区优于苏中地区,苏中地区优于苏北地区,这与经济发展水平...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林子  傅泽强  李雯香  
基于技术创新价值链原理构建数据包络分析模型,评价我国环保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保产业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平均值分别为0.65和0.23,技术创新效率总体偏低,尤其是技术转化效率很低;东、中部大部分地区纯技术效率低于规模效率且规模报酬递减,造成创新效率低下的原因并非是创新投入不足;西部部分地区技术创新规模效率低下且规模报酬递增,创新资源投入不足制约了创新效率的提升。据此提出几点建议:加快环保产业技术产业化和商业化,提升环保产业技术创新的产出层次和水平,拓展环保产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模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胜  梁靓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下,通过数字化实现区域创新协同发展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动区域创新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份数据,利用面板熵值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探究数字经济激励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科技成果的价值转化效率。通过测算我国省级数字经济发展指数和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的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运用面板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两阶段区域创新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性和差异性。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提升区域技术创新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且提升效果在技术创新阶段强于在成果转化阶段;数字经济对创新的空间溢出效应在技术创新阶段表现明显,在成果转化阶段存在一定的数字隔离;数字经济的创新激励效应因地理位置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具有异质性,相较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享有更多的数字经济创新溢出红利,其数字化程度越高,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越大,但会阻碍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因此,应进一步完善区域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良性市场机制的构建和创新活力的培育;充分利用数字经济的创新激励效应,合理搭建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间的桥梁,探索更高效的技术成果价值实现途径,构建国内大循环自主可控创新链;针对不同地理位置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采取异质性措施,增强区域创新的协调性和联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