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32)
- 2023(13472)
- 2022(11630)
- 2021(11180)
- 2020(9321)
- 2019(21595)
- 2018(21389)
- 2017(40703)
- 2016(21838)
- 2015(24673)
- 2014(23902)
- 2013(23674)
- 2012(21682)
- 2011(19714)
- 2010(19400)
- 2009(17744)
- 2008(17115)
- 2007(14683)
- 2006(12683)
- 2005(11049)
- 学科
- 济(87699)
- 经济(87609)
- 管理(64327)
- 业(61553)
- 企(51974)
- 企业(51974)
- 方法(41280)
- 数学(36012)
- 数学方法(35623)
- 中国(26038)
- 农(22042)
- 财(20237)
- 技术(19364)
- 业经(19223)
- 贸(17731)
- 贸易(17718)
- 学(17682)
- 易(17305)
- 地方(15997)
- 制(15365)
- 农业(14591)
- 理论(14240)
- 和(13981)
- 银(13654)
- 银行(13617)
- 环境(13582)
- 技术管理(13298)
- 行(13070)
- 融(12869)
- 金融(12868)
- 机构
- 大学(305254)
- 学院(301384)
- 济(127015)
- 经济(124599)
- 管理(123830)
- 理学(107988)
- 理学院(106825)
- 管理学(105133)
- 管理学院(104587)
- 研究(103311)
- 中国(77898)
- 京(65478)
- 科学(62255)
- 财(54679)
- 所(50457)
- 研究所(46359)
- 中心(46254)
- 财经(44646)
- 农(43560)
- 业大(42813)
- 北京(42047)
- 经(40918)
- 江(40903)
- 范(39285)
- 师范(38983)
- 经济学(38478)
- 院(37674)
- 经济学院(34701)
- 农业(34049)
- 州(33575)
- 基金
- 项目(211100)
- 科学(167677)
- 研究(156339)
- 基金(155182)
- 家(134868)
- 国家(133794)
- 科学基金(115726)
- 社会(100114)
- 社会科(94982)
- 社会科学(94959)
- 基金项目(82348)
- 省(80037)
- 自然(74256)
- 自然科(72615)
- 自然科学(72600)
- 自然科学基金(71322)
- 教育(71023)
- 划(67836)
- 资助(63440)
- 编号(62170)
- 成果(50252)
- 创(47790)
- 部(47406)
- 重点(46795)
- 发(44818)
- 创新(43925)
- 课题(42806)
- 国家社会(41773)
- 教育部(41089)
- 大学(40052)
- 期刊
- 济(132672)
- 经济(132672)
- 研究(91363)
- 中国(57026)
- 管理(46512)
- 学报(44688)
- 科学(43387)
- 农(39024)
- 财(38994)
- 教育(34532)
- 大学(34346)
- 学学(32031)
- 农业(28023)
- 技术(26263)
- 融(24179)
- 金融(24179)
- 经济研究(22456)
- 财经(21334)
- 业经(20339)
- 经(18270)
- 问题(16996)
- 科技(16525)
- 图书(16341)
- 业(15812)
- 技术经济(15767)
- 理论(15334)
- 贸(14428)
- 实践(13896)
- 践(13896)
- 世界(13706)
共检索到4369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昱亮 李雨倩 李秀媛
创新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指数则反映一个国家创新发展的真实水平,实现精准的创新指数预测对我国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选取2005-2017年中国创新指数(CII)为研究对象,采用灰色GM(1,1)模型为基本研究方法,为提高预测精度对其进行残差修正,在对比传统GM(1,1)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后采用灰色残差修正模型进行预测,"十三五"时期2019-2020年中国创新指数分别为:209.34、220.59。本文针对预测结果从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产出、创新成效为提高我国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CII) 研究"课题组 贾楠 李胤
本课题探讨了创新理论和概念、我国创新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指标体系框架和指数编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并对我国创新发展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创新 指数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航 茶洪旺
基于"创新驱动认知基础、创新驱动主体要素投入、创新驱动主体成果产出、创新驱动扩散效应、创新驱动溢出效应"五大维度构建中国创新驱动价值链,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创新驱动指数进行测算,得出结论:在创新驱动价值链的五大维度共同推动下,创新驱动指数持续上升,创新驱动能力稳步增强;创新驱动价值链经历了从"认知基础保障"和"要素投入"协同拉动阶段向"成果产出推动阶段"的推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并具有主导创新贡献度的主体经历了从研究与开发机构向高等学校,进而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让渡;此外,各省份间创新能力差异较大,且持续的地区固化现象将进一步扩大地区间差距,给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带来巨大挑战。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崔俊富 陈金伟 邹一南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使用Malmquist指数研究发现,中国科技进步全要素生产率呈现增长趋势,但是平均速度仅为0.3%,而且区域差异明显;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显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在中国科技创新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中国应加强物质资本积累,强化人力资本积累,继续扩大开放,统筹协调区域科技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为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崔维军
为提升创新能力,欧盟从2001年开始正式推出欧盟国家创新指数报告。本文首先介绍了欧盟国家创新指数报告的演化过程,然后分析了近年来专家学者对欧盟国家创新指数的意见与建议,最后总结了未来三年欧盟创新指数的改进与变化。
关键词:
欧盟创新指数 研究进展 综合创新指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妍 幸雯
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按照国际接轨、横纵可比、动态开放的原则,科学编制一套体现新常态下广东科技创新发展特点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逐年测算广东科技创新指数,从创新环境吸引力、创新资源集聚力、创新绩效影响力、创新企业活力、创新经济源动力、创新发展辐射力这"五个力",客观评价全省创新驱动发展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绩效,分析问题,总结规律,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政府推进创新治理与科技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广东 科技创新指数 构建 评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仁祥 杨曼
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提出的"技术-金融"范式,文章从金融创新动力内核、运行内核、价值内核三个层面构建金融创新质量评价体系,测算中国金融创新质量指数,并与典型国家比较得出中国金融创新进程中存在的结构性问题。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金融创新质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动力内核中的企业注册审核执行效率不足;运行内核中法律法规、征信系统存在漏洞且金融服务渠道依赖于银行部门,较为单一;价值内核中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不高。以上分析为解决中国金融创新发展进程中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政策指引。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技术创新 金融创新质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旭红 揭筱纹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05—2014年中国区域包容性创新效率进行动态评价,并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出包容性创新主体投入、环境投入、支撑条件投入、科技产出和社会产出五大综合评价指标,然后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包容性创新效率整体呈小幅增长状态,技术进步发挥主要作用;各地区包容性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的梯级分布,且规模效率差异是造成各地区技术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翌琳
当前我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受到严峻挑战,自主创新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形成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本文系统梳理区域创新多层次主体、多种类创新要素、众多关联产业的关系脉络和传导机制,构建区域创新系统评价体系,对2001-2010年区域创新系统发展状况进行横向纵向的综合分析,并利用系统聚类方法将31省区市分为4种类型,归纳出4种不同类型区域的创新系统发展模式。本文从现实角度用科学数据描述、分析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区域均衡发展问题,为推进国家创新进程提供实务性思路。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漆苏 刘立春
深入了解中国创新能力现状,对于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2013-2017年数据,分析中国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发展历程,并将中国与创新领先型国家、其它金砖国家进行对比,以进一步明确其在全球创新版图中的位置。研究发现,伴随中国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其对全球创新格局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制度环境、创意产出、市场成熟度,进而提出消除创新障碍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健 林文浩
本文汇总19792015年中国金融创新事件,编制中国金融创新的结构指数。指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金融创新的总体结构日趋复杂和成熟;6种创新形式对创新结构变化的累计贡献更加趋同与稳定。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创新的探索是推动金融创新结构变化的持续动力;重大改革决策、对外开放和科技进步促进金融创新的结构变化,金融危机抑制金融创新的结构变化。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中国需要深化改革,营造更适宜内生性金融创新的环境,开展更多金融原始创新,重点推动制度、管理和技术创新,并关注创新时机和窗口期的选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2022年12月30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2022年中国大学改革创新指数发布会暨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2022年中国大学改革十大关键词”和“2022年中国大学改革创新指数”。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自主知识体系、新时代高校评估改革、有组织科研、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交叉学科、师范教育协同提质、
关键词:
创新指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中震 田今朝
本文运用创新指数,对中、日、德、英、法等国家或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测算,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来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并就此提出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培植国际竞争优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指数 测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博文 张友国
研究目标:编制中国绿色创新指数,考察各区域指数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及空间收敛特征。研究方法:建立绿色创新指数评价体系、采用时空极差熵权法赋权指标,利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绿色专利清单在线检索工具和采用爬虫技术检索、匹配、汇总国家知识产权局绿色专利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测度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采用Kernel估计分析绿色创新分布动态演进,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东中西绿色创新空间差距来源,采用空间杜宾模型考察绿色创新空间β条件收敛特征。研究发现:我国整体及东中西各地区绿色创新水平均呈总体上升趋势,源于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与绿色创新制度支撑力三者“携手并进”;绿色创新水平较高的城市集中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并具有较高行政级别特征,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及主要省会城市稳居前列;我国整体及东中西地区核密度图均呈现“曲线右移、峰值先升后降、宽度收窄后扩大”的特征;东中西区域内部及区域间差异均呈逐渐下降趋势;绿色创新存在空间β条件收敛效应,且俱乐部收敛特征也较为显著,但在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不同地区样本中收敛速度存在差异。研究创新:将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制度创新纳入统一的绿色创新指数测度框架,首次测度了绿色技术创新辐射力,对中国绿色创新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与空间收敛进行系统分析。研究价值:科学界定绿色创新内涵并编制相关指数,揭示其时空演变趋势、构成来源及空间分化特征,为提升绿色创新水平、缩小绿色创新空间差距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红 陈范红
准确测度创新效率是客观评价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基础。通过把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运用Hicks-Moorsteen指数方法测度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1997—2010年间,由于技术效率的明显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在技术开发阶段为6.63%,而技术进步则起着阻碍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在技术成果转化阶段的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20.75%,主要是因为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效率的提高。根据以上结论,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为改善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政策制定时应充分考虑两个阶段的内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