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17)
- 2023(15149)
- 2022(12961)
- 2021(12390)
- 2020(10220)
- 2019(23944)
- 2018(23600)
- 2017(44741)
- 2016(23999)
- 2015(27150)
- 2014(26987)
- 2013(26527)
- 2012(24292)
- 2011(22046)
- 2010(21911)
- 2009(19950)
- 2008(19389)
- 2007(17015)
- 2006(14928)
- 2005(12793)
- 学科
- 济(96042)
- 经济(95938)
- 管理(70290)
- 业(66807)
- 企(56007)
- 企业(56007)
- 方法(43143)
- 数学(37317)
- 数学方法(36927)
- 中国(29886)
- 农(26497)
- 财(22138)
- 业经(21788)
- 技术(20396)
- 地方(19504)
- 学(19379)
- 贸(18274)
- 贸易(18260)
- 易(17815)
- 农业(17369)
- 制(17348)
- 和(16117)
- 理论(15701)
- 环境(15614)
- 银(14725)
- 银行(14691)
- 行(14098)
- 融(14078)
- 金融(14077)
- 划(14049)
- 机构
- 大学(336269)
- 学院(332695)
- 济(137230)
- 管理(134831)
- 经济(134401)
- 理学(116654)
- 理学院(115383)
- 研究(114992)
- 管理学(113612)
- 管理学院(113009)
- 中国(86025)
- 京(72796)
- 科学(69748)
- 财(60079)
- 所(56435)
- 研究所(51738)
- 中心(51661)
- 农(50089)
- 财经(48319)
- 业大(47848)
- 江(46990)
- 北京(46647)
- 范(44953)
- 师范(44596)
- 经(44209)
- 院(42075)
- 经济学(41147)
- 农业(38885)
- 州(38232)
- 经济学院(37057)
- 基金
- 项目(231416)
- 科学(182979)
- 研究(172856)
- 基金(167798)
- 家(146284)
- 国家(144812)
- 科学基金(124364)
- 社会(109773)
- 社会科(103945)
- 社会科学(103917)
- 省(89137)
- 基金项目(89114)
- 教育(79220)
- 自然(79084)
- 自然科(77275)
- 自然科学(77255)
- 自然科学基金(75895)
- 划(75437)
- 编号(69727)
- 资助(68314)
- 成果(57089)
- 部(51941)
- 重点(51705)
- 创(51370)
- 发(49551)
- 课题(48726)
- 创新(47309)
- 国家社会(45314)
- 教育部(44748)
- 大学(43616)
- 期刊
- 济(148344)
- 经济(148344)
- 研究(100853)
- 中国(68254)
- 管理(50581)
- 学报(49976)
- 科学(48015)
- 农(45699)
- 财(43507)
- 教育(42712)
- 大学(38478)
- 学学(35483)
- 农业(32655)
- 技术(30460)
- 融(26201)
- 金融(26201)
- 经济研究(23916)
- 业经(23251)
- 财经(23025)
- 图书(20049)
- 经(19780)
- 问题(18865)
- 业(18424)
- 科技(18148)
- 技术经济(17138)
- 理论(15411)
- 贸(15137)
- 世界(15095)
- 资源(14850)
- 现代(14716)
共检索到4915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玄兆辉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分析框架,分析创新型国家建设特征,指出中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依然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崔新健
当前,我国利用外资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经济全球化呈现新的特点,跨国投资和产业转移正在加快,预计201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将增长5%,而我国利用外资将不断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全年流量将保持基本稳定,前七个月大约下降1.2%,但在高技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石油化工等领域利用外资有大幅增长。伴随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重建与整合,近年来我国部分存量外资出现了外流迹象。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崔新健
当前,我国利用外资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经济全球化呈现新的特点,跨国投资和产业转移正在加快,预计201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将增长5%,而我国利用外资将不断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全年流量将保持基本稳定,前七个月大约下降1.2%,但在高技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石油化工等领域利用外资有大幅增长。伴随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的重建与整合,近年来我国部分存量外资出现了外流迹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昆雄 王秀丽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知识信息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知识信息服务也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本文首先分析知识信息服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机制,指出创新主体知识信息需求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知识信息服务转型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
知识服务 信息服务 转型 服务联盟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平 吕岩威 王宏伟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对中国与世界上22个创新型国家的创新综合竞争力、分维度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在经济发展、制度环境、社会发展、创新能力方面与创新型国家均存在较大差距,未来应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同时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促进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联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平 吕岩威 王宏伟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通过对中国与世界上22个创新型国家的创新综合竞争力、分维度竞争力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在经济发展、制度环境、社会发展、创新能力方面与创新型国家均存在较大差距,未来应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动中小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同时积极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促进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联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加快了支持科技事业发展的步伐。2006年初,全国科技大会胜利召开,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光耀 宋卫国
世界经济不平衡和传统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迫切要求创新。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9月8日发布了《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报告》给出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显示,瑞士保持第一,美国再下一位,名列第五,中国再进一位,名列第26位,继续领跑"金砖五国"。该报告为认识和评价创新型中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报告认为中国的商品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高等教育培训和技术就绪度仍然薄弱,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应该对以上四个方面予以重点关注。
关键词:
竞争力 创新 科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辜胜阻 王敏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经济由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创新型国家的财税政策体系为研究对象,发现现行政策在制度设计、调节引导、激励机制、贯彻执行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本文从进一步推进税制改革、调整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和结构、完善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健全创新人才的财税激励机制和引导金融资源有效配置五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支持创新的政策 税收激励 研发投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兴文
科技人才战略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和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入手,分析了科技人才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的科技人才政策问题,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与措施。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科技人才 自主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玉波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与使命,产学研合作是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面向市场和国家需求,与产业界协同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重大任务,也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走产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陶亚 林伟华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日本逐渐从依赖国外技术引进,成长为拥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独立性的国家,其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日本创新型国家发展模式(一)科技创新立"国"1946年,日本《宪法》规定: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陶一桃
按照联合国"三元创新环境评价系统",深圳创新已鲜明地呈现由创新要素禀赋决定的"塔形创新体系"结构,并在市场规律作用下,"自发地"形成了SSCP发展范式。深圳所形成的"塔型双创体系",内含"工字型"双创与改革互动的逻辑关系。这一逻辑关系告诉我们,创新作为技术变迁的重要实践方式,还将以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力量推动,促进正式制度变革的持续发生。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双创体系 制度变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辜胜阻 洪群联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在于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本文从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政府、企业、大学与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以及创新载体高新区产业集群出发,阐述了各自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及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国家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范红
一个创新型国家必定有一个与其相匹配的金融体系。结合我国实际,必须更大程度发挥直接融资支持自主创新的作用;必须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更多的民间风险资本投资创新型经济。只有从融资结构、监管方式、金融创新等方面入手,改革我国的金融系统,才能使金融服务的重点真正转向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