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7)
- 2023(16881)
- 2022(13975)
- 2021(13046)
- 2020(11135)
- 2019(25677)
- 2018(25199)
- 2017(47801)
- 2016(25562)
- 2015(28606)
- 2014(28382)
- 2013(28328)
- 2012(25925)
- 2011(23280)
- 2010(23013)
- 2009(21623)
- 2008(21561)
- 2007(19265)
- 2006(16458)
- 2005(14857)
- 学科
- 济(116431)
- 经济(116314)
- 业(95856)
- 管理(86237)
- 企(84493)
- 企业(84493)
- 方法(53583)
- 数学(44478)
- 数学方法(44009)
- 农(33711)
- 财(33137)
- 业经(31755)
- 中国(30465)
- 农业(23439)
- 务(23329)
- 财务(23285)
- 财务管理(23249)
- 技术(22537)
- 地方(22089)
- 企业财务(22033)
- 贸(21765)
- 贸易(21751)
- 制(21478)
- 易(21197)
- 和(19602)
- 学(18519)
- 理论(18465)
- 划(17850)
- 策(17339)
- 银(16478)
- 机构
- 学院(369790)
- 大学(366389)
- 济(162131)
- 经济(159290)
- 管理(149884)
- 理学(129563)
- 理学院(128252)
- 管理学(126424)
- 管理学院(125714)
- 研究(120261)
- 中国(95145)
- 京(76131)
- 财(72405)
- 科学(71266)
- 农(59548)
- 所(59343)
- 财经(58321)
- 中心(56192)
- 江(54626)
- 研究所(53806)
- 经(53089)
- 业大(51831)
- 经济学(49899)
- 北京(47571)
- 农业(46858)
- 经济学院(45166)
- 范(44648)
- 师范(44232)
- 院(43325)
- 财经大学(43153)
- 基金
- 项目(246673)
- 科学(197927)
- 基金(182856)
- 研究(181163)
- 家(158162)
- 国家(156860)
- 科学基金(137023)
- 社会(118764)
- 社会科(112833)
- 社会科学(112807)
- 基金项目(96695)
- 省(95879)
- 自然(87842)
- 自然科(85889)
- 自然科学(85865)
- 自然科学基金(84423)
- 教育(82550)
- 划(80074)
- 资助(73966)
- 编号(71528)
- 成果(56283)
- 创(55863)
- 部(55649)
- 重点(55288)
- 发(53922)
- 创新(51566)
- 国家社会(50082)
- 课题(48624)
- 教育部(48131)
- 业(47582)
- 期刊
- 济(175475)
- 经济(175475)
- 研究(105728)
- 中国(68369)
- 财(59024)
- 管理(58823)
- 农(54323)
- 科学(51339)
- 学报(50919)
- 大学(39578)
- 学学(37501)
- 农业(37457)
- 技术(34810)
- 教育(32625)
- 融(32517)
- 金融(32517)
- 业经(29459)
- 财经(29275)
- 经济研究(28321)
- 经(25301)
- 问题(23201)
- 业(23184)
- 技术经济(21473)
- 贸(19723)
- 统计(18677)
- 世界(18208)
- 策(17941)
- 商业(17406)
- 科技(17401)
- 现代(17191)
共检索到5417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田毕飞 陈紫若
利用中国2002~2012年间31个省市构成的面板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从社会、经济与文化三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创业活动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创业活动活跃区域与不活跃区域及东部、中部与西部两种分类,剖析了区域差异性的形成原因,提出了促进中国各区域创业活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业活动 PLS 区域差异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亚东 张世翔 孙佳
本文以能源强度作为能源效率指标,对1995-2010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了能源效率分析,并运用泰尔熵指数对三区域能源效率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总体、区域内、区域间能源效率差异均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总体能源效率差异和区域内能源效率差异减小的速度较快,且总体能源效率差异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区域内能源效率差异。三区域内部能源效率的差异性表现各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内部能源效率差异逐渐减小,而西部地区内部能源效率差异则呈现出波动变化特征。
关键词:
能源效率 泰尔熵指数 区域差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旭东 刘畅
经济新常态下,创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创业过程的风险性、不确定性及正外部性需要政府给予积极支持。基于2007-2015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除西藏外)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考察地区财政支出和创业活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规模对创业活动数量及创业活动质量具有滞后的积极作用;财政支出规模的滞后效应源于财政支出结构的滞后效应,不同财政支出结构对创业活动质量影响的差异较大;同时,创新是提升创业活动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政府应积极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地区财政创业扶持资金应该从规模和结构上进行调整,重点优化有利于创新的支出结构,为创业提供良好的公共环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锋 徐喜辉 龙如银 韩宇
在对我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总量、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强度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运用Theil系数等方法对我国碳排放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Theil系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碳排放强度呈现区域差异性,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而东部和中部地区内部差异是导致区域内差异的主要原因;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碳排放总量东部地区差异最大、中部最小,人均碳排放西部地区差异最大、东部最小,碳排放强度中部地区差异最大、东部最小;基尼系数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碳排放差异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运用聚类分析将全国各省碳排放现状分为优、良、中、差四大类。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转化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等节能减排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靖学青
本文摘取1997~2008年的最新样本数据,就鲍莫尔—富克斯假说提出的服务业就业份额增长的影响因素,对我国31个省市区进行了实证检验。从计量分析结果来看,我国大部分省市区服务业就业增长状况符合鲍莫尔—富克斯假说的基本观点,但是,省市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北京等16个省市区服务业就业增长主要是由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造成的,但地区人均收入增长的影响不显著;辽宁等3个省区服务业就业增长主要是由于地区人均收入增长造成的,但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的影响不显著;黑龙江、广西等5个省市区的人均收入增长和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滞后对服务业就业增长则均产生了显著影响。我国31个省市区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和...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涂玉琦 郝喜玲 杜晶晶
失败恐惧既可抑制创业者开展创业活动,亦可激励创业者付诸更大努力以取得成功。创业失败恐惧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的复杂性,限制了其理论发展和对实践的指导价值。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分析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创业失败恐惧来源,认为前者更多关注创业者内部,即以自我为核心评价失败可能给自身带来不利后果而产生恐惧;后者侧重从外部人际关系考虑,即以他人为中心,强调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联结变化带来的恐惧。此外,聚焦内源性和外源性创业失败恐惧,从个体和外部环境层面出发,进一步分析创业失败恐惧的差异表现。基于此,需要理性认识和全面分析创业失败恐惧,化恐惧为激励自身的力量,同时启发创业教育者等针对性地关注创业失败恐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任爱清
土地资源的高效、合理开发利用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保障。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和成效主要体现在"农用地生产率"这一最基本、最常用的重要指标上。目前学术界尚未从区域差异性角度对中国农用地生产率进行总体分析和评价,这不利于因地制宜地制定提升全国农用地生产率的战略措施。文章基于相关调查和统计数据,对2017年中国农用地生产率的省级差异性以及基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划分的各个土地利用区域的农用地生产率空间差异性格局进行总体分析。结果表明,农用地生产率的区域差异性非常突出,西部地区农用地占了全国的65.78%,但其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不及全国的30%,农用地生产率呈现出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显著递减的特点。省级行政区农用地生产率最大为江苏省,达11.07万元/公顷;最小为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其农用地生产率不及江苏省的1%。从农用地生产率与土地综合生产率的对比(即"农用地生产率差距")来看,总体上亦呈现出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特点。省级行政区农用地生产率差距最大为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和广东省,均达91%以上,最小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农用地生产率差距仅为1.04%。建议农用地生产率较低、农用地生产率差距较大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因地制宜地切实强化农业土地资源的特色开发和合理利用,大幅度提升农用地生产率,为巩固脱贫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农用地 生产率 区域差异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宗兵 吴朝影 封永刚 王炬
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31个省份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FA模型剥离管理因素和随机因素对效率的影响很有必要;全国总体技术效率尚有25.9%的改进空间,且多数省份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人均GDP、人口密度、居民教育年限、城镇化水平等对效率有显著影响,但公共服务财政支出作用有限;三大地区的技术效率有着较大差别,中部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各地区应结合自身效率的特征分别着重进行管理水平的提高或生产规模的扩大来改善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丙泉 李雷鸣 宋杰鲲
生态效率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测度指标,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有效应用资源减轻环境压力的效率。尝试将超效率DEA方法应用到生态效率测度中,对中国2000-2009年区域生态效率展开评估,并据此进行各区域类型划分,进而从全国及东中西三大经济带视角研究区域生态效率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此期间中国整体生态效率呈稳定上升趋势,但生态效率差异明显且有增大趋势,各区域生态效率同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生态效率演化规律各异,东部地区生态效率提升动力强劲但内部各省份差异呈现增大趋势,中西部地区生态效率提升动力
关键词:
区域生态效率 可持续发展 收敛性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齐云英
本文以商贸流通业的区域性差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区域性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现商贸流通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为实现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区域性差异 交通运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范兴昌
本文将流通创新内涵分解为流通规模、流通效率、信息技术(信息化水平)、流通结构和流通渠道五个不同的维度,并基于2005-2017年全国层面、东中西三个不同地区的面板数据,就流通创新对城镇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哲澜 陈东 樊杰
通过构建综合模型分析2010年全国2 074个县级政府(不含市辖区)的财政收入空间格局,以泰尔L指数测度方法,对我国2000—2010年三大地带、各省分层次的县级财政差距进行分解。结果表明:县级财政呈地带性分布,且与县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差异构成上,省内差距大于区际差异和省际差距,其中江苏、广东、辽宁、陕西、内蒙等省内差距较大,各直辖市、西藏、浙江、江西等省财政较为均衡,但其差距大小和该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并无直接关系;在走势上,财政差距整体呈现先扩大后缩小趋势,但地带间以及西部地区内部仍呈扩大趋势。
关键词:
县级财政 空间格局 区域差距 泰尔指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玉和
文章利用包含有信息要素的扩展了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模型形式,采用我国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信息要素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差异进行了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信息要素对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高,中部次之,而西部地区则最低。分析结果基本上反映了各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在对统计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升中西部地区信息要素贡献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要素 随机效应模型 经济增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范晓男 冯冲 张凤海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形成"向城市集聚"的特征,成为各城市的支柱产业。科学评价城市文化产业效率,有利于引导各城市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笔者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测度了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共36个城市的文化产业效率,并进行了区域差异性及原因分析,结果发现:36个城市文化产业总体效率偏低,主要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低下,即文化产业面临着管理与技术水平偏低的问题,环境因素对文化产业效率有显著影响;区域间文化产业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普遍效率高,中西部地区效率低,南方城市比北方城市文化产业运行更有效率,海滨城市相对内陆城市更有效率。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提高我国城市文化产业效率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范晓男 冯冲 张凤海
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形成"向城市集聚"的特征,成为各城市的支柱产业。科学评价城市文化产业效率,有利于引导各城市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笔者基于三阶段DEA模型测度了我国直辖市、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共36个城市的文化产业效率,并进行了区域差异性及原因分析,结果发现:36个城市文化产业总体效率偏低,主要原因在于纯技术效率低下,即文化产业面临着管理与技术水平偏低的问题,环境因素对文化产业效率有显著影响;区域间文化产业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普遍效率高,中西部地区效率低,南方城市比北方城市文化产业运行更有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