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22)
- 2023(17560)
- 2022(14753)
- 2021(13887)
- 2020(11604)
- 2019(26846)
- 2018(26364)
- 2017(51042)
- 2016(27373)
- 2015(30251)
- 2014(29951)
- 2013(29951)
- 2012(27557)
- 2011(24775)
- 2010(24690)
- 2009(23066)
- 2008(22840)
- 2007(20306)
- 2006(17813)
- 2005(16230)
- 学科
- 济(122569)
- 经济(122447)
- 业(99247)
- 管理(91446)
- 企(88248)
- 企业(88248)
- 方法(53247)
- 数学(43390)
- 数学方法(43009)
- 财(33952)
- 农(33670)
- 业经(33664)
- 中国(32211)
- 地方(24100)
- 务(24077)
- 财务(24015)
- 财务管理(23992)
- 农业(23511)
- 制(23364)
- 技术(23262)
- 企业财务(22801)
- 贸(22365)
- 贸易(22349)
- 易(21729)
- 学(21235)
- 和(20767)
- 理论(20476)
- 划(18739)
- 体(18117)
- 策(17747)
- 机构
- 学院(393172)
- 大学(392920)
- 济(168175)
- 经济(165013)
- 管理(160733)
- 理学(138640)
- 理学院(137187)
- 管理学(135267)
- 管理学院(134545)
- 研究(131534)
- 中国(101703)
- 京(83943)
- 科学(78346)
- 财(75435)
- 所(65104)
- 财经(60675)
- 农(60450)
- 研究所(59138)
- 中心(58392)
- 江(57115)
- 经(55344)
- 业大(54945)
- 北京(53394)
- 经济学(50618)
- 范(49308)
- 师范(48897)
- 院(48007)
- 农业(47052)
- 州(45987)
- 经济学院(45716)
- 基金
- 项目(263564)
- 科学(210415)
- 研究(195754)
- 基金(194029)
- 家(167905)
- 国家(166506)
- 科学基金(144907)
- 社会(126504)
- 社会科(120013)
- 社会科学(119983)
- 基金项目(102727)
- 省(101181)
- 自然(92844)
- 自然科(90774)
- 自然科学(90754)
- 自然科学基金(89200)
- 教育(88244)
- 划(84568)
- 资助(79383)
- 编号(78469)
- 成果(62951)
- 部(59031)
- 重点(58533)
- 创(58152)
- 发(56913)
- 创新(53664)
- 课题(53375)
- 国家社会(52566)
- 教育部(51057)
- 人文(50242)
- 期刊
- 济(186835)
- 经济(186835)
- 研究(118512)
- 中国(73738)
- 管理(63585)
- 财(58926)
- 学报(56047)
- 农(55433)
- 科学(55106)
- 大学(43358)
- 学学(40752)
- 教育(40105)
- 农业(38735)
- 技术(35177)
- 融(34854)
- 金融(34854)
- 业经(31009)
- 财经(30323)
- 经济研究(30004)
- 经(26143)
- 问题(24177)
- 业(22563)
- 技术经济(22036)
- 贸(19886)
- 科技(19315)
- 图书(18991)
- 现代(18970)
- 世界(18788)
- 理论(17979)
- 商业(17940)
共检索到5835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阮平南 郭文静 杨娟
为揭示创业投资空间行为,促进创业投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运用社会网络方法,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角度剖析我国创业投资区域网络结构,并分析区域间投资合作行为及区域网络的形成。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投资区域网络节点间具有互惠性;区域网络可划分为核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其中核心区成员稳定,各区域节点整体上呈现从半边缘区向边缘区移动的趋势;核心区发展主要依靠核心区内的相互投资,表现为地域上的投资集聚;半边缘区表现出较强的吸引力,主要依靠区域资源及禀赋吸引核心区创投机构投资;核心区节点主要是因为其属于核心区所以更倾向于投资合作关系的形成,而不仅仅是因为关系形成的另一端与自身属于同一区域。
关键词:
创业投资 区域网络 网络结构 区域合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维有 肖起清
多区域合作格局与广西全民创业活动相得益彰,多区域合作格局拓宽了创业要素流动的渠道,全民创业能够提升广西的合作实力,凸显广西的腹地地位,增强广西的枢纽作用。因此,广西实施全民创业要立足区情,充分挖掘和利用多区域合作格局的优势,保持两者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区域合作 广西 全民创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韦铁
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区域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淡化国与国之间的地域界限,呈现出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目标下的跨国一体化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涉及中国和东盟十国的跨国经济合作区域,如何在该区域内构建高效的技术创新网络是在新经济形势下提升该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本文结合区域技术创新理论,提出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必要性,并从技术创新网络平台、创新制度保障、创新网络组织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中国东盟区域技术创新网络的设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承辉 张衔春
稳定高效的区域合作网络有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并优化国土空间格局。文章基于城市间合作新闻数据,通过空间分析与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了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网络的结构演变特征,从整体、局部和节点三个层次对其网络结构进行了系统总结。研究表明:(1)空间格局上,大湾区合作网络格局具有明显的层级性和不均衡性。伴随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区域合作网络的不均衡性有所降低。(2)整体结构上,大湾区合作网络密度不断提高,呈现出多中心网络格局。(3)局部网络上,以香港与深圳为核心城市的凝聚子群已形成。然而,肇庆、惠州等边缘城市为主体的凝聚子群内部联系较松散且结构不稳定。(4)节点特征上,香港与深圳拥有较高的度数中心度,是网络的核心节点并主导区域资源配置。然而,江门与惠州度数中心度和中介中心度均较低,成为大湾区合作网络的边缘节点,难以深度融入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因此,未来亟待强化核心城市与边缘城市间的区域合作,以实现大湾区协同与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文嫮 吕惠燕
本文选取2004—2013年中国120部优秀电视剧,以其参与企业关系数据为样本,使用空间分析、社会网络研究方法,探究了中国优秀电视剧企业的空间分布和整体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规模、连通度、度数中心度、中介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等网络结构指标,深入分析了六个电视剧企业集聚区的子网络拓扑结构特征。研究表明:1中国优秀电视剧产业整体网络拓扑结构呈现"轴辐"形态,核心-边缘结构明显:从空间角度分析,北京以绝对的优势成为整体网络权力的核心;从企业所有制性质分析,国有事业单位和国有控股企业占据核心地位;从价值链环节分析,"出品"和"拍摄"环节的企业占据了电视剧产业价值链权力中心。2六大集聚区域的电视剧产业子网络结构中,北京子网络规模最大、连通度最高,其核心企业在整体网络的中心度要高于其在区域子网络内的中心度。这表明相对于区内分工,北京企业在区际分工中扮演更为重要角色;上海、浙江、广东、江苏子网络规模、连通度居中,区域内核心企业在区际、区域内分工中的重要程度大致相当;湖南子网络规模最小、连通度较高,为单核心的中心式网络,其核心企业只在区域内分工中扮演重要角色。最后,本文就网络结构如何影响区域产业发展展开了讨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伟 张永超 田世海
基于微观网络结构和宏观网络聚类的视角,借助联合申请发明专利数据作为支撑,选取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合作创新网络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络结构变量对网络成员创新产出影响效应及整体网络的聚类特征,讨论了网络特征对网络成员创新影响的作用效应及网络成员作用于网络的表现。结果表明: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业合作创新网络中,中心性和结构洞对网络成员创新产出起到正向促进作用,而中间中心性并没有有效地促进创新产出;网络整体呈现"核心-边缘"的结构范式,几个创新能力较强的网络成员引领着联系紧密的子网络,处于整体网络的核心位置;由于网络连接的单一性,紧密连接的稳定网络并不一定会对其内部成员具有较大的作用力;网络密度对网络成员中介作用具有很大影响,并且创新能力较弱的成员倾向于与创新能力较强的成员组建网络密度较大技术创新联盟。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济建 高正阳
本文通过对创业投资地区差异的分析,探索创业投资与其支撑环境的相互关系,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发现影响了我国创业投资发展水平的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促进我国创业投资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创业投资 区域发展 高新技术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陆辉 卢琳
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物流网络的建设对推动物流产业发展,有效的利用时间和空间,优化区域物流运输效率,节省区域物流交易成本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作用。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看,物流园区通过对众多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通过扩大产业集群的市场半径来增加产业集群的市场容量,并通过产业集群的内部分工来降低交易的费用水平,从而促进产业集群分工的深化,提升物流园区专业市场的功能;从产业链的集聚水平上来看,物流园区可以促进产业集群中众多物流中小企业间产业链的集聚,对产业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进行优化,达到强化产业集群成本优势的目的,使得社会有限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因此,本文对区域物流网络问题进行了剖析和研究,提出...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物流网络 结构及功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圣云 王振翰 姚行仁
选取1998~2017年全国31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创新能力结构关系模型,测度中国各省域的创新能力,揭示省域创新能力耦合网络的时空演化,研究发现:(1)1998~2017年各省域的创新能力均有明显提升,但不同省域之间的创新能力仍有明显差距且呈逐渐扩大趋势。在四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的创新能力最强,东北地区的创新能力已被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反超,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高于西部地区;(2)在省域创新能力耦合网络演化过程中,耦合网络的密度与强度都有明显增强,极化特征明显,耦合网络空间范围向东部和中部地区集中,全国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空间网络分布格局,省份间在开展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小团体集聚现象;(3)各省域在协同创新中获益的差距不断扩大,省域协同创新获益格局在地理上呈现出集聚特征,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省市成为我国协同创新获益较高水平的第一梯队,江苏-上海是我国省域间协同创新获益最多的一对省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樊霞 朱桂龙
随着对区域创新理论研究的深入,目前有关区域创新网络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网络结构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领域。研究区域创新网络结点的交互作用和联结所引致的区域创新网络创新机制,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结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之间交互作用的概念模型,分析区域创新网络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影响的微观机理,揭示区域创新网络结构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协同进化过程。
关键词:
区域创新网络 网络结构 创新绩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中超
本文基于创新网络结构视角,利用2008—2017年中国30个省份(西藏地区和港澳台地区因数据缺失略去)的统计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探讨了创新网络结构因素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分析了创新环境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网络开放性和网络密度均与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关系,网络规模和网络结构洞的影响效应不明显。创新环境因素对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信息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特征等因素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影响,政府支持力度与研发投入强度相关假设没有得到验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芳 曹孜
文章首先将从创新主体的地位(层阶性),联系的强度,开放性,区内创新比重,结构洞(居间性)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因子评价法来测试创新网络内部结构特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后根据测试结果提出了一些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祥 高新宇 李志鹏 肖尤丹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我国31个省(区、市)间专利转让网络结构,了解各地区2016年的跨区域专利转让情况;并通过计算网络中各节点的点度中心度、分类聚类和构建核心-边缘网络结构模型等方法,对各地区的跨区域专利转让的网络结构、区块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以北京、上海和江苏等为首,我国各省(区、市)已经建立较为广泛但还不够成熟的区域间专利转让网络,跨区域专利转让大致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只有陕西和广东在专利输出和吸纳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除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外,其余地区在网络结构中均属于边缘节点,在整体网络结构中参与度较低。最后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增强我国区域间专利转让效果的政策与启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艳 侯合银
文章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密度、距离、中心度、结构洞、派系及核心-边缘结构等角度,对国内创业投资辛迪加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情境下的创业投资辛迪加网络是一个非凝聚性的,且权利及地位分配极不均衡的社会网络;最为突出的创业投资机构往往处于"结构洞"的位置,并且倾向于与其他突出的创业投资机构联合;缺乏经验的创业投资机构倾向于与突出的创业投资机构进行联合投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作志 张驰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区域物流网络化是京津冀区域物流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引力模型,以京津冀13个中心城市组成物流引力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的方法对该区域物流网络的基本特征进行研究,探讨了区域物流节点城市的空间层次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