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86)
- 2023(15597)
- 2022(13542)
- 2021(12916)
- 2020(10802)
- 2019(25309)
- 2018(24734)
- 2017(47167)
- 2016(25277)
- 2015(28506)
- 2014(28065)
- 2013(27581)
- 2012(25269)
- 2011(22668)
- 2010(22185)
- 2009(20042)
- 2008(19288)
- 2007(16217)
- 2006(13870)
- 2005(12028)
- 学科
- 济(102141)
- 经济(102033)
- 管理(70225)
- 业(65743)
- 企(54108)
- 企业(54108)
- 方法(50494)
- 数学(44202)
- 数学方法(43634)
- 中国(28319)
- 农(26377)
- 贸(25146)
- 贸易(25132)
- 财(24738)
- 易(24568)
- 业经(21861)
- 学(20708)
- 地方(18337)
- 农业(17436)
- 制(16931)
- 理论(16301)
- 和(15753)
- 环境(15521)
- 务(15475)
- 技术(15423)
- 财务(15405)
- 财务管理(15371)
- 企业财务(14543)
- 银(14466)
- 银行(14429)
- 机构
- 大学(353938)
- 学院(349321)
- 济(147236)
- 经济(144485)
- 管理(141182)
- 理学(123614)
- 理学院(122325)
- 管理学(120106)
- 管理学院(119497)
- 研究(118429)
- 中国(88406)
- 京(75092)
- 科学(71821)
- 财(63569)
- 所(57452)
- 中心(53394)
- 研究所(52894)
- 农(52882)
- 财经(52280)
- 业大(51262)
- 经(47987)
- 北京(47437)
- 江(47033)
- 范(45250)
- 经济学(45178)
- 师范(44844)
- 院(43564)
- 农业(41352)
- 经济学院(40864)
- 财经大学(39313)
- 基金
- 项目(247993)
- 科学(196003)
- 基金(182959)
- 研究(181185)
- 家(159719)
- 国家(158488)
- 科学基金(136560)
- 社会(115559)
- 社会科(109671)
- 社会科学(109644)
- 基金项目(96683)
- 省(93014)
- 自然(88821)
- 自然科(86836)
- 自然科学(86815)
- 自然科学基金(85238)
- 教育(82824)
- 划(79527)
- 资助(75779)
- 编号(72737)
- 成果(58129)
- 部(55811)
- 重点(55181)
- 发(52143)
- 创(51560)
- 课题(48847)
- 国家社会(48625)
- 教育部(48308)
- 创新(48152)
- 科研(47779)
- 期刊
- 济(149353)
- 经济(149353)
- 研究(101702)
- 中国(61183)
- 学报(54369)
- 管理(50898)
- 科学(50796)
- 农(47034)
- 财(47002)
- 大学(42162)
- 学学(39465)
- 教育(36070)
- 农业(33370)
- 技术(30239)
- 融(26447)
- 金融(26447)
- 经济研究(25315)
- 财经(24960)
- 业经(23162)
- 经(21378)
- 问题(20291)
- 贸(19193)
- 图书(19067)
- 业(18023)
- 技术经济(16628)
- 理论(16499)
- 科技(16468)
- 国际(16356)
- 世界(15991)
- 统计(15630)
共检索到4986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必达 张忠杰
本文利用1997—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两部门经济数据,构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使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探讨我国刘易斯拐点及所处阶段。经验观察认为我国总体上还是处于刘易斯第I阶段,而农村劳动力工资性收入上升,预示着我国已越过刘易斯第1拐点,进入刘易斯第II阶段;而实证模型分析认为在1997—2004年无论是全国还是局部区域均越过了刘易斯第1拐点,但2005—2012年各区域又返回到刘易斯第I阶段。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在东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不同。模型结论认为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依然存在,现代部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潜力还未完全发挥,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0年春节过后,我国沿海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企业招工困难的情况。许多用工单位大幅度提高用工工资后,应征者依然寥寥无几,一些企业甚至出现了"无工可招、无人可用"的情况,这与2008年下半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庄道元 陈超 赵建东
把全国31个省市1979~2007年有关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分成三个阶段,引入变截距双对数模型对不同阶段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三个阶段中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的负面影响均较显著,而且自然灾害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程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财政部2010年财政工作一项重要内容是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支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与此同时,今年东南沿海地区发生的"民工荒"现象也引发中国专家和学者对"刘易斯拐点"以及提高居民收入等问题的热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宇新 张平
本文以新古典模型作为研究基准,从资本积累的视角对中国刘易斯拐点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避免了当前研究思路与刘易斯模型不一致的问题,也避免了以部门分类特征搜集数据的困难,突破了以劳动力市场作为研究重心的研究思路。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资本积累速度与人均资本量并不存在新古典体系所预言的负向关系,而是显著的正向关系,表明我国资本收益率还未进入到明显的下降趋势中,意味着刘易斯模型含义下的刘易斯拐点并未真正到来。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资本积累 新古典模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庆华
通过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得到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经达到或接近了刘易斯拐点,已出现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困境。通过运用劳动经济学相关知识和"刘易斯拐点"对"用工荒"这一大背景的研究,进而对于企业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这两个矛盾出现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讨,并找出其内在规律和解决的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余宇新 张平
本文基于刘易斯模型的理论逻辑,从资本收益与劳动力工资变动相互联系的视角出发,利用大样本企业微观数据对我国刘易斯拐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的刘易斯拐点到来的特征并不明显,而当前出现的某些所谓刘易斯拐点特征,可能是诸多约束劳动力自由迁移的制度所带来的影响,因此认为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的观点并不完全可靠,有必要对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关键词:
刘易斯模型 刘易斯拐点 工业企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梦洁 杜威剑
中国能否创造出类似发达国家的环境规制与就业的双重红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通过污染投入规制弹性比较环境规制对就业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大小进行理论分析,并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环境规制与就业之间呈U型关系,即跨过了U型曲线的拐点就可以实现环境规制与就业的双重红利。现阶段,中国平均环境规制强度仍处于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东、中、西地区则分别处于拐点的右侧、附近、左侧。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会使U型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即可以在较低的环境规制强度下越过拐点并在同等环境规制强度下达到更高的就业水平。因此,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制定合理的环境规制水平,并且分地区实施差异性环境政策对于实现环...
关键词:
环境规制 就业效应 双重红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颖 宋翠玲
明确省际经济与金融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中金融因素的促进作用是我国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检验方法研究我国省际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的关系,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金融相关比率的系数大于中部地区。我国大部分省份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之间并不相关,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名义利率没有完全自由化,实际利率影响储蓄进而影响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效应没有显现。各省的自发经济增长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各省的经济基础、技术、制度、文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任海军 刘高理
基于1997~2011年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按照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划分为三个组别,采用STIRPAT模型实证研究了不同城市化阶段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差异,并验证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阶段的演进,城市化对碳排放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小,家庭小型化日趋成为引起碳排放增加的重要因素;在城市化不同阶段,人均财富对碳排放均具有显著的正影响,尤其是在城市化中期阶段;在城市化不同阶段,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都是存在的,但距到达碳排放拐点分别需要12年、31年和23年。最后,根据不同城市化阶段碳排放的特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碳减排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文溥 熊英
本文从社会再生产循环及社会产品实现的角度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进行研究。论文分别在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用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中的不变劳动工资假定并结合产品市场出清进行论证。研究证明:由于只考虑劳动力市场而忽略产品市场的实现问题,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结论——只有当二元经济越过了"刘易斯拐点",实际的劳动工资水平才能明显提高——无论是在封闭经济或开放经济条件下都是不能成立的。在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无论是一元经济,还是向一元经济转轨的二元经济,劳动工资都应当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提高。
关键词:
二元经济转型 刘易斯拐点 不变工资假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蔡昉
一、引言阿瑟·刘易斯(Lewis, 1954)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区分为两个部门,即传统农业为主的"维持生计的部门"和现代工业为主的"资本主义部门"。在传统经济部门中,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人口众多从而劳动力供给是无限的,或者说,在这个部门中,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十分低下。由于这个部门的存在,现代经济部门在增长和扩大的过程中,可以用不变的工资水平不受限制地获得所需要的劳动力供给。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阚大学 吕连菊
文章利用1992-2011年中国与31个国家(地区)的双边服务贸易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服务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发现相对需求结构、需求规模作用的本地市场效应和以劳动力要素禀赋为传统的比较优势均促进了中国服务出口,并且后者促进作用大于前者;还发现需求规模作用的本地市场效应促进了中国的传统服务、新兴服务、生产性服务和非生产性服务的出口,其中对新兴服务和生产性服务出口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需求结构作用的本地市场效应也促进了中国新兴服务和生产性服务出口,但促进作用较小,同时需求结构弱化了本地市场效应对传统服务和非生产性服务出口;最后发现中国的运输服务、旅游服务、建筑服务、通信服务、金融服务和保险服务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兴凯
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呈现出阶段性下降态势,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是TFP增长具有显著性差异的两个阶段,而最近几年则延续了下降的趋势。随着服务业资本深化过程的推进,服务业增长的要素推动作用相当明显,而TFP的增长贡献则逐渐降低。从区域方面来看,以东、中、西三大区域划分的TFP增长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在三大区域的阶段性分析中,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对TFP增长的作用存在不同的特点。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熊金武
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1915~1991年)因对发展经济学作出首创性贡献,而于1979年与芝加哥大学的T.W.舒尔茨共获第十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于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一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力有限供给的假设,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也称两部门模型Dual-sector Model),用农村过剩人口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长期陷于低收入陷阱的原因,提出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吸收农村剩余人口作为走出陷阱、迈入现代化的出路。在他的二元经济模型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城市部门构成(见下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