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7)
- 2023(12869)
- 2022(11182)
- 2021(10743)
- 2020(8838)
- 2019(20542)
- 2018(20218)
- 2017(38824)
- 2016(20986)
- 2015(23720)
- 2014(23457)
- 2013(23428)
- 2012(21534)
- 2011(19580)
- 2010(19245)
- 2009(17620)
- 2008(16959)
- 2007(14371)
- 2006(12392)
- 2005(10904)
- 学科
- 济(88702)
- 经济(88615)
- 管理(56340)
- 业(52244)
- 企(42094)
- 企业(42094)
- 方法(40499)
- 数学(35738)
- 数学方法(35405)
- 中国(24824)
- 农(22300)
- 学(19574)
- 地方(19239)
- 财(19227)
- 业经(17590)
- 贸(17156)
- 贸易(17148)
- 易(16696)
- 农业(15013)
- 环境(14277)
- 制(14011)
- 和(13859)
- 理论(12594)
- 银(12241)
- 技术(12231)
- 银行(12205)
- 融(12024)
- 金融(12022)
- 务(11693)
- 行(11690)
- 机构
- 大学(299945)
- 学院(296084)
- 济(122665)
- 经济(120282)
- 管理(118310)
- 研究(104978)
- 理学(103317)
- 理学院(102104)
- 管理学(100480)
- 管理学院(99958)
- 中国(77923)
- 科学(65794)
- 京(64963)
- 所(52604)
- 财(52176)
- 研究所(48615)
- 农(47573)
- 中心(46003)
- 业大(44736)
- 财经(42983)
- 北京(41451)
- 范(40098)
- 江(40096)
- 师范(39772)
- 经(39358)
- 院(38400)
- 农业(37492)
- 经济学(37359)
- 经济学院(33789)
- 师范大学(32753)
- 基金
- 项目(210396)
- 科学(166194)
- 基金(154911)
- 研究(153038)
- 家(136086)
- 国家(135047)
- 科学基金(115309)
- 社会(97424)
- 社会科(92344)
- 社会科学(92321)
- 基金项目(82537)
- 省(78878)
- 自然(75150)
- 自然科(73374)
- 自然科学(73359)
- 自然科学基金(72039)
- 教育(68990)
- 划(68024)
- 资助(63660)
- 编号(61279)
- 成果(49207)
- 部(47356)
- 重点(47349)
- 发(45301)
- 创(43252)
- 课题(41846)
- 国家社会(40789)
- 创新(40480)
- 教育部(40408)
- 科研(40356)
- 期刊
- 济(127576)
- 经济(127576)
- 研究(87558)
- 中国(53598)
- 学报(47671)
- 科学(45796)
- 农(42472)
- 管理(41216)
- 财(36677)
- 大学(35656)
- 学学(33508)
- 教育(30696)
- 农业(30507)
- 技术(23540)
- 融(22231)
- 金融(22231)
- 经济研究(21187)
- 财经(20299)
- 业经(19337)
- 经(17353)
- 问题(16862)
- 业(16473)
- 图书(15647)
- 资源(15314)
- 科技(14455)
- 理论(14155)
- 贸(14107)
- 技术经济(13960)
- 世界(13329)
- 版(13121)
共检索到422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冉清红 岳云华 谢德体 魏朝富 孙传敏
基于国家耕地警戒值,系统地研究大陆各省区的耕地警戒值及其指示作用,为国家耕地管理决策提供参考。设计了区域人均耕地警戒值的算法,计算31个大陆省区的耕地警戒值、耕地压力指数、耕地盈余/赤字量,构建利益驱动型的激励-约束耕保机制。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均食物消费支出的省区差异时,甘肃的人均耕地警戒值是湖南的7.78倍,北京的耕地压力是黑龙江的15.04倍,相反,在考虑人均食物消费支出的省区差异时分别为5.31倍和37.77倍,耕地警戒值和耕地压力有省区差异。结论是:全国耕地管理划分为3个激励-约束级,北京、上海、天津和广东4个省(市)为耕地管理的强力约束级,山西、浙江、福建、西藏、陕西、青海和辽宁7...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冉清红 岳云华 谢德体 魏朝富 冉瑞平
耕地安全是食物安全的基础,我国未来的耕地压力大,耕地保护是关键。耕地警戒值是影响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加强耕地保护执法力度和老百姓建立耕地安全意识、参与性保护耕地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人均耕地警戒值0.053hm2的引用对耕地安全意识的建立产生了很大影响,科学测算我国耕地警戒值具有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构建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的扩展模型Smin=BM建立饲料粮食消费量与肉蛋奶消费量、食品作物单产量与单产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5个线性回归方程,以及单产影响因素与时间关系等6个曲线估计方程,测量粮食、植物油、糖和蔬菜等食品作物单产量,计算2006年~2015年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并与相应年份实际人均耕地面积对比,确定2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饶应祥 陆红生 徐勋光 夏早发
本文从人均耕地警戒值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出发,分析了耕地产出和人均农产品消费的增长规律,提出了人均耕地警戒值的测算思路和计量方法,并以湖北省为例作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聂坚 白永平 孙克
文章采用小波分析方法,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考察了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水平和经济增速的关系,对不同时间尺度的经济增速和区域经济差异进行回归拟合,建立函数模型,据此确定合理的区域经济差异警戒水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司振中 李貌 邱维理 郧文聚
采用土地整理工程手段建设基本农田,有助于实现耕地数量保护与质量提高,但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论文根据自然地理区划和各地区的地貌特征,从分布特点、地类结构和利用水平等方面,对中国耕地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提出各地区耕地资源建设和保护的方向与重点。东部季风区应重点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改造现有中低产田,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西北干旱区不宜大规模开发,要着重发展农业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防治土地退化;青藏高原区则应限制开垦。在土地整理与耕地资源建设中,因地制宜具体表现在生态保护、量力而行和重在效用3个方面。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向敬伟 廖晓莉 宋小青 熊锦惠 马伟蕊 黄景孟
区域耕地多功能协调发展对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σ、β收敛法检验了中国及其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2000—2015年耕地的基本生活保障、农业经济贡献和生态安全维持等三大功能的收敛性,阐明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表明:①中国及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耕地多功能的空间异质性及波动特征显著。全国及各区域耕地三大功能均不存在σ收敛特征,各省份之间的耕地多功能水平差距有一定扩大趋势;②除东部地区耕地的农业经济贡献功能外,全国及东、中、西、东北地区的耕地多功能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特征,表明在假设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各区域耕地多功能基本具有趋同发展态势。③在加入森林覆盖率、土地利用强度、道路密度等控制变量后,中国及各区域耕地多功能基本呈现出显著的条件β收敛特征,表明生态状况、人类干扰程度以及区域综合发展等因素可共同驱动不同区域耕地多功能收敛于各自的发展稳态。④不同控制变量对不同区域的耕地多功能收敛性具有不同影响效用,须依据不同区域的现实情况,开展针对性调控。本文依据研究结论和实际发展情况,分别提出了全国及东、中、西、东北四大区域的耕地有效利用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成果可为耕地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协调健康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雷宝 胡志文
在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深化的条件下,我国于2008年重启的积极财政政策将持续较长时间,但由此导致的财政风险将对积极财政政策能走多远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模型推导基础上,对我国财政风险两大警戒线进行实证测算,认为运用《马约》中所谓的"国际警戒线"来判断中国财政风险状况并不科学合理。主要研究发现:(1)我国财政赤字率和公债负担率的警戒线分别约为4.05%、49.05%,这与《马约》中的财政标准有较大差异。(3)以测算出的财政风险两大警戒线为评判基准,发现目前我国财政风险状况尚处于可控的、安全的区间,如2008年我国实际的财政赤字率和公债负担率尚与警戒线值分别相差约3.68%和31.33%,即具有较...
关键词:
财政风险 财政赤字率 债务负担率 警戒线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丽军 宋敏 屈宝香
当前中国大部分省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对土地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耕地非农化的规模和程度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本文主要利用基尼系数、希尔系数、变异系数、Moran I等指标与方法,对我国耕地非农化的区域格局、区域差异的来源及构成、区域收敛的可能性与收敛特征等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耕地非农化的区域差异较大,耕地非农化的规模和程度基本上呈东、中、西依次递减的空间格局;现阶段我国耕地非农化的全局区域收敛不存在,主要表现为局部收敛,尤其是中东部地区的局部收敛,包括浙江、山东、江苏、河北、河南、安徽等省份;此外,区域经济增长的σ发散与耕地非农化的发散具有协同性。最后提出应通过优化区域经济的产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段七零
以江苏省耕地生态足迹为研究对象,在考虑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把太阳辐射、降水量、土壤肥力、土地利用效率、耕地面积等作为构成承载力的实质因素,计算了江苏省不同地区的耕地生态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就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而言,苏北地区普遍大于苏中和苏南地区,盐城市、淮安市和宿迁市最大,无锡市、南京市和苏州市最小。就人均耕地生态足迹而言,苏南地区普遍小于苏北和苏中地区,盐城市、南通市和淮安市最大,而无锡市、苏州市和常州市最小。江苏省13个地市的生态差额指数都小于0.5,即耕地都处于不可持续性状态,其区域差异是:南北两端好于中部,南端的苏州市、无锡市最好;而江苏中部,又是中间好于东西两侧,东侧的南通市、盐城市最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金芳芳 辛良杰
耕地闲置已经成为中国的普遍现象,这与中国政府耕地集约利用的主张相违背,也直接影响到农业产量。本文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分析了2002—2013年中国闲置耕地的时空变化特征,采用Tobit模型探讨了影响耕地闲置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2002—2013年间,中国闲置耕地比例从0.32%上升到5.72%,可能无法避免"森林转型"引致的耕地在空间上收缩现象,从区域上看,东中西部闲置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0.81%、6.91%与7.65%;(2)全国层面上,户主的健康状况、家庭耕地总面积、家庭农业收入成为农户耕地闲置与否的最关键因素。户主健康恶化与较多的耕地面积均会促使农户闲置耕地,而家庭农业总收入的增加能起到促进农户充分利用耕地的作用;(3)平原地区的土地流转能有效利用耕地资源,防止土地闲置,而在山区土地流转对耕地闲置的影响不明显。建议积极建立基层的土地流转中介平台,以推动平原地区的土地流转与全国层面的农业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志斌 陈佑启 姚艳敏 石淑芹 何英彬 郭斌
耕地预警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措施。针对耕地预警中需要解决的如何实现耕地质量和耕地数量以及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预警问题,文章提出建立基于GIS的耕地预警信息系统,即以GIS为平台,融入预测模型和专家系统,通过预警模型判定警度,达到双重预警的目的,以期为区域性耕地预警提供一个可行的系统方案。
关键词:
GIS 耕地预警 预警信息系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柯楠 卢新海 匡兵 韩璟
研究目的:揭示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耕地绿色低碳利用的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为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核密度估计和面板Tobit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2000—2019年,中国耕地绿色低碳利用水平整体上呈现提升趋势,粮食功能区耕地绿色低碳利用水平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上升态势。(2)核密度估计结果显示,中国耕地绿色低碳利用水平演进过程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3)从全国层面来看,科技投入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对耕地绿色低碳利用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自然条件、财政支农水平、工业化水平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对耕地绿色低碳利用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从粮食功能区来看,不同因素对耕地绿色低碳利用水平的影响方向与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研究结论:中国耕地绿色低碳利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可通过"强化区域耕地生产要素高效配置""完善相关政策工具设计""加强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提升耕地绿色低碳利用水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孙才志 张蕾
虚拟水是当今水科学的研究热点,被认为是解决粮食与水资源安全的重要策略。本文在测算中国各地区农产品虚拟水总量的基础上,得出1996年~2006年中国农产品虚拟水与耕地资源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并呈波动下降趋势,这表明二者分布"相对均衡",且均衡程度在增强。同时,运用锡尔指数的分解方法,对中国区域农产品虚拟水空间总差异分解成区域内部差异和区域间差异。结果表明:农产品虚拟水区域总体差异有缩小趋势,影响八大区域总体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区际间差异,另外,引入区域分离系数的方法,表明中国地均农产品虚拟水南北方区域差异变化呈现出收敛趋同的态势。通过地均农产品虚拟水变化对区域差异收敛与发散贡献的空间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洪兴建
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基尼系数的经验法则尤其是警戒线提出了质疑。本文首先分析了收入分配的合意类型,然后依据相对贫困、贫富差距及中等收入者的收入份额三个指标来界定合意的收入分配,最后根据合意收入分配确定基尼系数的合意值和警戒线。本文结论表明,0.3—0.4可以被认为是基尼系数的合意值,0.4作为基尼系数警戒线也是比较合理的。
关键词:
基尼系数 合意值 警戒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