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48)
2023(9010)
2022(7250)
2021(6722)
2020(5606)
2019(12858)
2018(12462)
2017(23793)
2016(12592)
2015(14148)
2014(13809)
2013(14071)
2012(12940)
2011(11610)
2010(11555)
2009(11135)
2008(11359)
2007(10079)
2006(8939)
2005(8515)
作者
(35173)
(29559)
(29283)
(27718)
(18993)
(13910)
(13224)
(11365)
(11154)
(10547)
(10185)
(9785)
(9756)
(9275)
(9254)
(8851)
(8826)
(8436)
(8396)
(8181)
(7358)
(7167)
(7070)
(6732)
(6582)
(6491)
(6426)
(6383)
(5943)
(5708)
学科
(72238)
(69050)
经济(68975)
(67565)
企业(67565)
管理(54313)
方法(29103)
业经(26028)
(22661)
(22381)
数学(21811)
数学方法(21745)
中国(17771)
(17754)
财务(17751)
财务管理(17743)
企业财务(16791)
农业(16555)
技术(15575)
(13763)
(13452)
(13409)
(13357)
贸易(13349)
(13057)
(12500)
企业经济(11824)
(11282)
经营(10972)
地方(10587)
机构
学院(192155)
大学(187075)
(96562)
经济(95410)
管理(79938)
理学(68496)
理学院(67879)
管理学(67402)
管理学院(67029)
研究(64183)
中国(53982)
(42495)
(39323)
财经(34239)
科学(33746)
(31523)
(31331)
经济学(30479)
(29355)
研究所(28195)
中心(28082)
(27751)
经济学院(27630)
财经大学(25249)
北京(25176)
商学(24300)
商学院(24093)
业大(23768)
农业(22978)
经济管理(22839)
基金
项目(121437)
科学(99253)
基金(92775)
研究(92140)
(79376)
国家(78684)
科学基金(69609)
社会(63979)
社会科(60874)
社会科学(60861)
基金项目(48700)
(44675)
自然(42264)
自然科(41362)
自然科学(41352)
自然科学基金(40742)
教育(39859)
资助(37412)
(36877)
编号(34847)
(31454)
(28796)
(28733)
国家社会(28161)
(27454)
重点(26846)
成果(26778)
创新(26025)
中国(25685)
教育部(25245)
期刊
(110159)
经济(110159)
研究(60237)
(36036)
管理(35467)
中国(35419)
(28479)
科学(25126)
学报(21154)
农业(20063)
业经(18416)
财经(18243)
经济研究(18230)
技术(18181)
(18042)
金融(18042)
大学(17437)
学学(16816)
(15984)
问题(14559)
(14024)
世界(13652)
(13469)
技术经济(13440)
国际(11857)
教育(11146)
现代(10537)
财会(9798)
经济管理(9530)
经济问题(9222)
共检索到293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雨涵  宋旭光  
R&D资产折旧率作为R&D支出资本化过程中的重要指标,其数值直接影响我国资本存量、GDP等测算结果的准确性,但以往研究对R&D资产折旧内在原理的认识不足且对其数值的选取存在较大任意性。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借鉴前瞻利润模型构建了我国地区工业企业R&D资产折旧率测算模型,在选取1997—201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的基础上,经科学测算将样本期延伸为1997-2015年,并采用数值最优化算法分别测算了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R&D资产折旧率。结果表明,我国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R&D资产折旧率高于以往研究结果且各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艾敏  
文章利用PCM模型分析了中国大陆31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总体绩效有所上升;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绩效正在下降,欠发达地区正在上升;地区间大中型工业企业基本处于完全竞争状态。各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销售额的增长并没有带来利润率的提高,企业负债结构不合理,国有资产增值水平较低,深层次体现了宏观管理问题。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乌兰  伊茹  
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对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DEA方法分别对西部地区大型和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西部8个省、市、自治区的大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DEA有效,7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DEA有效,云南和甘肃两省的大型和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均相对无效。笔者建议西部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强化优势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发挥市场机制以促进技术创新和增强自身自主创新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良科  
文章研究了研发投入对全要素生成率的影响。结论表明,近年来工业TFP增长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贡献;2002年之后技术效率反而有所恶化;R&D和人力资本都显著地促进了技术进步,但是过分技术"赶超"的思想却同时阻碍了技术效率的提高。增加基础产业的技术投入,能够促进前向R&D溢出,进而提升整个工业行业的技术效率。人力资本更多的起"同化器"的作用,促进R&D投资的效率进而提升TFP;但是文章没有发现人力资本积累作为TFP增长引擎的证据;相反,如果控制人力资本与R&D的交互项,人力资本变量与TFP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夏良科  
基于2000~2007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行业数据,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将行业间R&D溢出区分为前向和后向,使用数据包络方法计算各行业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并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在控制行业技术特征和所有制结构的条件下,考察了人力资本、R&D、前向和后向R&D溢出以及人力资本和R&D及R&D溢出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最后,还比较了这种影响在高技术产业与低技术产业之间的异同。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洪力  李晓  
笔者以2006年~2010年中国31个省域的数据为基础,进而用SE-DEA模型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进行测度,然后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考察企业研发投入、企业规模、产权结构、企业绩效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研发效率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研发效率有效的省份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发展不够均衡;研发效率的提高逐渐依赖于研发资本投入;企业规模、外商直接投资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效率呈正相关关系;企业所有权结构与研发效率逐渐呈现负相关的趋势,即非国有企业更有助于研发效率的提高;企业绩效与研发效率呈现负相关趋势;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效率的差距逐渐增大,研发溢出效应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满凤  
本文首先根据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发展现状,论证了对大中型工业企业进行创新绩效评价的必要性,然后对影响创新绩效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创新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最后对全国按地区统计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比较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迎锋  顾炜宇  乌天玥  王立勇  
本文旨在分析政府资助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省际面板数据发现,政府资助效果受到工业化阶段和资助对象选择的影响而显著不同。政府对企业的R&D资助会对企业自身R&D投入形成杠杆效应,且该效应随着工业化进程而不断增强;政府对科研机构的R&D经费资助对企业R&D投入有挤出效应,政府对高等院校的R&D资助对企业R&D投入有杠杆效应;总体上,目前政府资助效果仍表现为杠杆效应,但这一效果由于政府偏好资助科研机构而大幅减弱;中国政府对企业直接资助率较低,未能有效发挥政府资助效果;金融约束和资金可得性是影响企业R&D投入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卢方元  焦科研  
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本文从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研究开发、制造能力、技术创新产出以及创新环境支持5个方面,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评价,从而揭示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状况以及各地区在不同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和CDM模型,建立四方程递归模型。首次用近几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测度和分析企业创新驱动过程中创新决策、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最终产出之间的关系和影响因素。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关键变量设定不同的衡量指标,既分析了企业规模、市场力量、技术机会等传统熊彼特因素的影响,又考虑了政府政策、不同控股类型企业、高新企业等符合中国国情因素的影响。模型估计考虑了选择性偏差对创新的影响,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和东  
以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为对象,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主要因子有4个,效应最大的是资金因子,其次分别是人才、文化及知识产权因子。依据4个主要因子,对如何有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前瞻性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漆艳茹  刘云  许云  蒋海军  
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综合评价结果完全基于评价指标所提供的信息,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基于二次差异驱动原理,最大程度地体现了不同评价对象间的差异。使用该方法计算了1996—2010年我国33个工业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专利经费投入产出率,并据此进行排序。然后,将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专利活动发展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通过对比两阶段的客观评价值,将我国33个工业行业划分为7大类,并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任善根  
1991年9月召开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以后,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搞好上海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总体设想,即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全国一盘棋的方针,保证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服从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浦东开发的有利条件,深化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改革。目前,改革主要采取了以下四条途径: 一、以转换经营机制为核心的配套改革试点。一是实行“转换机制、放开经营”的改革试点。试点的做法是企业在不改变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将政府给予“合资”企业的部分优惠政策同样赋予国营大中型企业,使他们在基本平等的条件下与其他类型企业进行竞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隋秀芹  
通过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可以发现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多聚集于重工行业,非公经济成为重要骨干力量,大中型工业企业在中西部作用更为突出。目前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与国际大企业比差距较为明显,企业创新能力差,研究开发费用投入不足,吸纳劳动力能力不强。需要把企业做强,坚持自主创新,建立一批收纳就业能力较强的大企业集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东林  金余泉  
在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背景下,为探究示范区内企业R&D效率,利用企业相关数据和DEA模型,对皖江城市带各市和上海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上海市相比,皖江城市带大中型工业企业R&D整体效率水平较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其中只有滁州、马鞍山和池州三市DEA有效。进一步分析的结论认为,投入要素的配置和规模不合理是造成R&D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为提高效率,企业必须合理配置各项投入要素,同时加强政府引导扶持,促进产学研交流与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