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6)
- 2023(16416)
- 2022(13393)
- 2021(12336)
- 2020(9838)
- 2019(22427)
- 2018(22038)
- 2017(41469)
- 2016(22393)
- 2015(25140)
- 2014(25230)
- 2013(25163)
- 2012(23276)
- 2011(21207)
- 2010(21560)
- 2009(20228)
- 2008(20196)
- 2007(18382)
- 2006(16770)
- 2005(15572)
- 学科
- 济(109847)
- 经济(109719)
- 业(90845)
- 企(71558)
- 企业(71558)
- 管理(70220)
- 农(51148)
- 方法(39074)
- 业经(34961)
- 中国(34758)
- 农业(34197)
- 数学(30594)
- 数学方法(30382)
- 财(28267)
- 地方(26829)
- 制(22010)
- 贸(20019)
- 贸易(19999)
- 技术(19529)
- 易(19429)
- 务(18627)
- 财务(18594)
- 财务管理(18566)
- 发(18422)
- 策(17971)
- 企业财务(17552)
- 和(17495)
- 银(16857)
- 银行(16841)
- 体(16763)
- 机构
- 学院(331077)
- 大学(323741)
- 济(148980)
- 经济(146349)
- 管理(128219)
- 研究(117707)
- 理学(108807)
- 理学院(107636)
- 管理学(106323)
- 管理学院(105691)
- 中国(94477)
- 京(69618)
- 科学(67426)
- 农(66146)
- 财(66047)
- 所(59326)
- 中心(53364)
- 研究所(53260)
- 江(52141)
- 财经(51438)
- 农业(50130)
- 业大(49119)
- 经(46717)
- 经济学(45245)
- 北京(44369)
- 范(42879)
- 师范(42542)
- 院(41620)
- 州(41139)
- 经济学院(40800)
- 基金
- 项目(211495)
- 科学(168725)
- 研究(160617)
- 基金(153640)
- 家(132578)
- 国家(131284)
- 科学基金(113223)
- 社会(106703)
- 社会科(100861)
- 社会科学(100835)
- 省(83483)
- 基金项目(80735)
- 教育(70881)
- 划(68447)
- 自然(68094)
- 自然科(66513)
- 自然科学(66498)
- 自然科学基金(65348)
- 编号(65146)
- 资助(61006)
- 成果(52135)
- 发(51814)
- 部(47562)
- 重点(47391)
- 创(46116)
- 课题(45066)
- 国家社会(44982)
- 业(43451)
- 发展(42935)
- 创新(42474)
- 期刊
- 济(181656)
- 经济(181656)
- 研究(102948)
- 中国(74391)
- 农(68760)
- 财(51506)
- 管理(50214)
- 科学(48022)
- 农业(46729)
- 学报(46580)
- 大学(37163)
- 融(36645)
- 金融(36645)
- 学学(35186)
- 业经(34899)
- 教育(33568)
- 技术(30571)
- 经济研究(27577)
- 财经(25982)
- 业(24819)
- 问题(24353)
- 经(22647)
- 世界(19713)
- 技术经济(19212)
- 贸(18516)
- 国际(16506)
- 版(16456)
- 经济问题(16263)
- 农村(16133)
- 村(16133)
共检索到523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覃诚 汪宝 陈典 方向明
[目的]评价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至关重要。[方法]根据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构建一个包含28个具体指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参考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实际,确定各指标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值,对2015—2019年全国及各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1)全国层面2015—2019年农业农村现代化由发展阶段提高到了提升阶段,但目前存在农业现代化发展增速较慢和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的问题。2)从地区差异来看,2015—2019年各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华东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与长江流域、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依次降低。3)按近几年增速预测,全国层面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问题不大,但是部分地区会有一定困难。[结论]最后提出推进农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完善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支持,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乡村建设机制,重点加强西部、东北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 农村 现代化 指标体系 评价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刚 李双元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2个层面构建一套包含10项准则、42项具体指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6—2016年青海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探讨近年来青海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趋势、短板和不足。结果表明:青海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数从2006年的0.264到2016年的0.401,年均增长0.014,总体发展水平越来越好;农业农村现代化达标率从2006年的31%到2016年的44%,达标程度为中等。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2个层面来看,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达标率要高于农村现代化,但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及达标率的增速要高于农业现代化。青海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难点是改善农村环境;重点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每千人拥有的农业科技人员、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比、农业投资占农村总投资比重和每万人拥有文化站数4项指标是青海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主要短板。鉴于此,青海省要快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就必须加快制度创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农业政策转型,强化有效支持力度;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力度,提升科技驱动能力;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投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应武 欧阳子怡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举措。文章根据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0个省份2013—2016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测度,实现动态分析体系下的横向比较和纵向追踪相结合。研究表明:(1)从横向比较而言,通过聚类分析依据动态因子分析法测算的平均综合得分将中国30个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较差4个层级,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呈现自东向西降低的分布格局。(2)从纵向时间动态变化趋势来看,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变化趋势主要表现为上升型、下降型和波动型3种变化类型,划分为良好及以上水平层级的区域整体呈现恢复上升趋势,划分为一般及以下水平层级的区域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浩 郭晓雁 唐衡
为研究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和水平,采用熵值法、GIS技术和障碍度模型,基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两大目标层,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北京市2015—2020年整体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各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格局特征和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从2015年的0.591 4提高到2020年的0.719 2,处于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初期阶段,两大目标层和九大准则层也有明显提高,但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远低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2)北京市各区农业农村现代化整体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高值地区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低值地区发展后劲不足。除顺义区处于起步阶段的后期,其他区多处于初中期阶段;3)空间分布非均衡性明显,从零星分布转变为集群分布,高水平和低水平区域同时出现扩散的态势,并逐步形成“西北低东南高”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分异逐年增强;4)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现代化是北京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据此提出坚守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条底线、高水平地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低水平地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加快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珍
[目的] 定量评估陕西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和区域差异,以期为该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2021年陕西省各区域相关指标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取极差法、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指数法来测算不同年份下陕西省及各区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同时结合ARCGIS软件和Dagum基尼系数法对其空间分布、区域差异以及差异来源进行深入探析。[结果](1)2010-2021年,陕西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在波动中略呈上升态势,其中,农业现代化增长幅度和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农村现代化的增幅和速度。(2)发展优势在于农业产业体系和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发展水平提升较快,而主要短板为农业生产体系、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4个维度。(3)陕西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区域差异,并表现为一定的固化态势。关中地区发展水平最高,陕北地区最低;地级市中以西安市、咸阳市最高,宝鸡市、渭南市次之,渭南市、宝鸡市、榆林市3市水平提升较快。(4)陕西省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均更加趋于平衡,其中关中区域内差异以最大,陕南发展最为均衡;从演变趋势来看,关中区域内差异变化不大,陕北逐年缩小,而陕南有增大趋势;关中-陕南、关中-陕北区域间差异大大缩小,而陕南-陕北略有增大。[结论] 陕西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提升空间较大。未来应加强合理布局和区域间合作交流,强化高水平区域的示范作用,打破地理和资源限制,加强多维度共同发展,因地制宜实施推动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辛岭 郝汉
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有利于找出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意义重大。准确科学的评价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尤为关键。本文立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应用文献归纳法、实证分析法和对比研究法等方法,对几种学界常用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范围进行分析,并分别采用多指标综合测度法、模型法和BP神经网络法等三种评价方法对30个省(市、自治区)2020年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与评价。研究表明,不同的评价方法所得的结果差异产生于评价方法本身不同的内涵和性质,也与评价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方法和权重确定方法有关。多指标综合测度法结合了主观和客观的评价手段,评价过程相较于另外几种评价方法更为合理,其评价结果也最符合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情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俊婕
建构包括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业产业、农村环境、农村设施、农村经济六大准则层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TOPSIS法综合测度中国30个省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并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障碍度测算法开展时空特征和障碍因子分析。研究表明:整体来看,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空间视角来看,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空间正自相关,集聚程度随时间演进不断增强;多数省域之间并无明显空间关联性,在显著区域中以“低-低”空间集聚为主。从障碍因子来看,农业经营现代化、农村环境现代化、农村经济现代化是限制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提升的主要方面。鉴于此,应全面遵循农业农村现代化政策指示,着力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构建农业现代经营体系,以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 障碍因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林广
构建包含农业、农村、农民与城乡融合现代化4个维度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核密度估算法等方式揭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变规律。研究表明:2009~2021年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四大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全国及东、中、西与东北地区的核密度分布位置曲线逐步向右移动。地区内东部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差距最大,西部地区与东北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小;地区间东、西部之间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差异最大,中、西部之间差异最小。据此,应加强农村顶层规划设计,补齐基础服务供给短板;优化特色产业集群,赋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农业农村新业态模式,健全差异化发展机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会强 王涵 谭宇航
本文通过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测度中国2008—2020年省级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并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KDE)、Moran’sⅠ指数和Dagum基尼系数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及区域差异。研究发现:除东北区域2014年后出现负增长外,其他三大区域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均持续上升,但不同省域与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区域发展最好、中部区域发展最快、西部区域发展相对较慢;各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明显的地理空间集聚特征,其空间集聚模式以“高—低”或“低—高”为主;全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整体上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中,但东部区域和中部区域内部差异逐年增大,且东部区域内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非均衡程度尤其突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蒋和平 黄德林
采用多指标综合分析方法,建立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显示:1980—2003年,总体上,中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呈上升趋势,农业现代化区域发展总体水平表现为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蒋和平 黄德林 郝利
利用多级指标综合指数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立权重,根据建立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模型,采用中国统计年鉴(1980-2004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1980-2004年)等年鉴数据,从1980-2003年,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发展阶段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动态监测,并预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水平 阶段 测定 监测 预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钟丽娜 李松柏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具有时代性的动态发展过程,为了及时把握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动态,使农业现代化能够得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必要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科学的定量综合评价。基于2007年以来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的统计数据,采用德尔菲法与多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陕西省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农业现代化在4项准则指标,13项具体指标下的发展动态及其结构特征,并进一步探讨陕西省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优势和短板。结果表明,2015年陕西省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从起步阶段稳步跨入基本实现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高芸 蒋和平
客观评价分析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有助于找出与国民经济、农业发展条件相适应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寻找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破口。应用阅读法、评述法和归纳法对目前使用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评价主要方法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构建方法、评价核心指标、评价结果的可比性进行了探讨,就各类方法测评的客观性、准确性、数据可获得性等进行了对比。目前评价方法理论基础有待进一步论述,如何规避指标体系设置中主观因素的方法还有待改进。虽然不同学者测算的综合测评数值不同,但据此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的判断基本一致,因此测评研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预测,明确未来发展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指出在"...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发展水平 评价 综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黄臻
本文通过构造一套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前贵州及贵州各地市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分析和判断,认为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总体相对缓慢,发展还存在较大的潜力,并根据制约农业发展的不同因素将贵州各地市分成四种类型。并提出促进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贵州省 农业现代化 发展评价 政策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傅晨
本文提出广东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并评估广东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1999—2007年广东建设现代农业取得进展,农业现代化达标程度提高的指标数增加,指标结构改善;但是劳均农机总动力、劳均农业总产值等核心指标落后,省内四个区域及21个市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平衡。按照已有的发展速度,广东省可在2020年如期整体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珠江三角洲能够在2010年如期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发展水平 指标体系 区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