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38)
2023(6623)
2022(5517)
2021(5482)
2020(4687)
2019(11233)
2018(11077)
2017(20873)
2016(11266)
2015(13197)
2014(12787)
2013(12658)
2012(11476)
2011(10521)
2010(10568)
2009(9712)
2008(9417)
2007(7868)
2006(6898)
2005(6109)
作者
(31784)
(26605)
(26524)
(25340)
(17022)
(12594)
(11997)
(10483)
(10100)
(9303)
(9102)
(8852)
(8648)
(8495)
(8431)
(8306)
(7946)
(7696)
(7525)
(7422)
(6586)
(6526)
(6499)
(5980)
(5976)
(5950)
(5874)
(5592)
(5395)
(5300)
学科
(50624)
经济(50581)
管理(28140)
方法(27074)
(26265)
数学(25120)
数学方法(24623)
(21155)
企业(21155)
中国(15868)
(11871)
贸易(11860)
(11690)
(11218)
(9339)
(9018)
业经(8540)
(7938)
理论(7366)
环境(7286)
(7233)
银行(7227)
农业(7004)
(6971)
(6703)
金融(6703)
(6630)
技术(6361)
(6305)
(6277)
机构
大学(160929)
学院(159368)
(72933)
经济(71876)
管理(60209)
研究(58161)
理学(52529)
理学院(51944)
管理学(50705)
管理学院(50441)
中国(45227)
科学(34915)
(34685)
(29865)
(29346)
研究所(27040)
(25860)
中心(25364)
财经(24514)
经济学(23959)
业大(22894)
(22674)
北京(22493)
经济学院(21552)
(20858)
(20625)
农业(20491)
(19614)
师范(19393)
财经大学(18483)
基金
项目(109475)
科学(87670)
基金(82902)
研究(77355)
(73597)
国家(73132)
科学基金(62559)
社会(50296)
社会科(47929)
社会科学(47918)
基金项目(42309)
自然(41188)
自然科(40359)
自然科学(40353)
(39930)
自然科学基金(39642)
教育(36673)
资助(35829)
(35171)
编号(29020)
(25453)
重点(25283)
(23323)
成果(23294)
(23101)
中国(22667)
国家社会(22181)
教育部(21979)
创新(21757)
科研(21329)
期刊
(72122)
经济(72122)
研究(46858)
中国(31989)
学报(25436)
科学(24731)
(23235)
管理(23117)
(21973)
大学(19359)
学学(18294)
教育(16518)
农业(16347)
技术(14905)
经济研究(13756)
(13040)
金融(13040)
财经(12491)
(10902)
统计(10630)
(10420)
(10231)
世界(9717)
问题(9615)
业经(9554)
国际(9255)
(9211)
技术经济(8579)
决策(8372)
资源(7120)
共检索到2319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蒋正华  
一 编制中国分区模型生命表的需要及条件 模型生命表是人口研究的有力工具,利用它可以对各地区人口死亡现象的特征进行动态分析,还可开发出一系列间接分析方法对数据有缺陷或不完整的地区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对历史资料进行评价、比较等。即使是统计系统比较健全的地区,利用模型生命表也可对各类数据作出对比分析,深入认识死亡现象的统计规律,提高对未来人口特征变化的预见能力。因此,自50年代以来,国际人口学界就先后研制过5种不同的模型生命表:1955年发表的联合国模型生命表;1966年发表的柯尔—丹尼区域模型生命表,1969年发表的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游允中  
许多人口都没有详细和可靠的人口数据。研究这些人口的增长与死亡,一般可以借用一些特性与这些人口相近似其数据又比较可靠的人口资料,来作比较与分析。也可以利用模型生命表进行试探性的比较与分析。自1955年联合国人口司编制出第一个模型生命表以来,现在世界上一共有了五种模型生命表。本文将就目前五个模型生命表作简单的叙述。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罗积玉,邢瑛,苏显康  
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提供了一批准确性比较高的人口数据,它是研究我国人口生育、死亡、生命过程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利用它来研究我国人口的年龄分布,死亡规律,死亡模式以及生命发展过程,并把静态数据变为动态资料,我们编制了适用于我国人口特征的分区模型生命表。本文着重阐述了四川分区模型生命表在编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匡时  
经典Lee—Carter模型将死亡率变化分解为年龄别平均死亡率、年龄别变化速度和时间变化三部分,既考虑了不同人群的死亡率基数,也细分了死亡率未来变化的两个重点,通过调整年龄别的变化速度和时间变化可以生成不同预期寿命水平的年龄别死亡率,在模型生命表由较高水平的预期寿命向更高水平的预期寿命拓展上具有独特优势。不过,该模型在死亡率长期预测上有性别差异扩大和年龄别比值失调等问题。文章对该模型进行了相干改进和倒置改进,修正了该模型在死亡率长期预测上的不足。改进的Lee—Carter模型既可用来预测高预期寿命水平下的年龄别死亡率,也可用来对模型生命表拓展。文章以中国区域模型生命表为例介绍了改进的Lee-Carter模型在中国模型生命表拓展中的应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秦芳芳  
一、模型生命表及其用途 人们熟知的普通生命表是在本地区实际死亡数据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它对所研究地区的死亡水平、模式和平均预期寿命进行了科学的推算,并对人口的按龄死亡过程作出了概括的描述。这种死亡分析方法精确、严格,而且编制方法简单。因此,生命表不仅在人口研究中得到了应用,而且还在卫生统计部门、人寿保险公司以及有关的计划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缺乏较详细死亡资料或数据质量不可靠的地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连增  段白鸽  
基于GLM在我国国民生命表死亡率修匀中的应用,利用年鉴中全国分年龄、分性别死亡人口状况数据,将年龄和年份作为因子变量,研究死亡率与年龄和年份两因子之间的关系,采用GLM中的泊松回归模型、负二项回归模型对0~89岁的死亡率进行拟合,并对两种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比较。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负二项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优于泊松回归模型;进一步将年龄和年份两因子选为数值型变量,对数据进行光滑处理,在负二项回归模型下应用B-样条函数进行修匀。在我国人口死亡率修匀的应用研究中,基于GLM的动态死亡率修匀方法可发现近20年来我国分年龄、分性别死亡率变化规律,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由于可获得统计数据的局限性,无法对90岁及以上的死亡率进行修匀,随着人口数据的积累,未来将会在此方面有所改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查瑞传  
生命表就是一张根据分年龄死亡率来考察一批人的生命过程的表。它的基础是一套按年龄排列的死亡率,因此也叫死亡率表或死亡表。它实质上反映着在一定的分年龄死亡率水平下,各个年龄的人数之间的比例关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曾毅  
本文试图研究我国人口的婚姻、生育、死亡等要素的巨大变动如何影响妇女的家庭状态。这里所说的家庭状态是指妇女的婚姻、胎次、存活子女数,父母是否在世,一生中预期有多少时间处于“上有老”(父母大于65岁),“下有小”(子女小于18岁)的状态等等。我们先阐述家庭状态生命表的原理(计算方法在附录中给出),然后分别就我国妇女的婚姻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路磊  
一、问题的提出 在编制实际生命表时,我们通常是先根据人口普查或人口调查提供的资料计算出一组分年龄的死亡率,{M(x,n)},然后再根据这组实际的分年龄死亡率编制出相应的生命表。在编制模型生命表时,我们通常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新  刘瑞平  张莉  
文章基于2010年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利用模型生命表,通过发现死亡水平内部规律性,建立稳定的函数关系式,对城乡婴幼儿死亡概率进行调整,并与以往对婴幼儿死亡概率调整的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各类模型生命表调整的合理性。文章还分别采用Logistic模型和Kannisto模型对中国城乡高龄老年人口分性别死亡概率进行拟合比较,对高龄老年人口死亡概率原始值进行修正。最后,采用以上方法编制计算出对婴幼儿和高龄老年人口死亡概率调整之后的中国分城乡分性别生命表结果。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路磊  
我国1987年进行的1%人口抽样调查向我们提供了1986年中和1987年中分性别分年龄组的人口数以及1986全年和1987年上半年分性别分年龄组的死亡人口数。根据这些数据,应能编制出1986年和1987年的生命表。但在实际编制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一些年龄组中调查到的死亡人口数过少,使得计算出来的死亡率曲线出现了较大的随机波动,用这样的死亡率编制出的生命表肯定是不可靠的。为此我们采用了如下的方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路磊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路磊,郝虹生,高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峰  周南南  
本文在回顾现有企业寿命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测算企业寿命的方法,并就在实际应用中的异距数列问题,探讨了编制企业生命表时的修正方法,编制了中国企业生命表和中国企业完全生命表,并作了简要分析。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路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