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65)
2023(12992)
2022(11178)
2021(10833)
2020(8920)
2019(20584)
2018(20148)
2017(38445)
2016(21049)
2015(23729)
2014(23723)
2013(23255)
2012(21928)
2011(19995)
2010(20387)
2009(19001)
2008(19028)
2007(17587)
2006(16026)
2005(14921)
作者
(57809)
(47802)
(47692)
(45982)
(31011)
(22971)
(21943)
(18473)
(18442)
(17747)
(16534)
(16196)
(15805)
(15464)
(15258)
(14796)
(14147)
(14060)
(13901)
(13689)
(12300)
(11678)
(11473)
(11308)
(10911)
(10787)
(10779)
(10607)
(9686)
(9612)
学科
(85277)
经济(85089)
管理(59306)
(54904)
(44486)
企业(44486)
方法(33552)
中国(30324)
数学(27503)
数学方法(27056)
(26469)
(25408)
(21677)
贸易(21659)
(21218)
(20582)
业经(19474)
地方(17710)
农业(16916)
(16553)
(16132)
银行(16119)
理论(15670)
(15524)
(14870)
(14632)
金融(14628)
(14009)
(13929)
(13029)
机构
大学(299642)
学院(296356)
(129943)
经济(127219)
管理(108724)
研究(106572)
理学(90592)
理学院(89534)
管理学(88039)
管理学院(87450)
中国(86712)
(65905)
(64911)
科学(58781)
(53671)
财经(50007)
中心(49028)
(47761)
研究所(47304)
(45426)
(43009)
师范(42745)
北京(42551)
(41956)
经济学(41485)
(37713)
(37524)
经济学院(37142)
财经大学(36641)
业大(35233)
基金
项目(179833)
科学(143054)
研究(140112)
基金(131537)
(112474)
国家(111479)
科学基金(95455)
社会(91937)
社会科(86170)
社会科学(86147)
基金项目(66904)
(66429)
教育(65867)
编号(57569)
(57073)
自然(57024)
自然科(55722)
自然科学(55708)
资助(55465)
自然科学基金(54771)
成果(50836)
(42504)
课题(41109)
重点(40387)
(38937)
国家社会(38287)
教育部(37502)
(36843)
(36577)
人文(35900)
期刊
(154960)
经济(154960)
研究(104208)
中国(69578)
(52397)
管理(42940)
教育(42900)
学报(40571)
(40358)
科学(38852)
(35324)
金融(35324)
大学(32622)
学学(29417)
农业(26788)
财经(26622)
技术(25561)
经济研究(24792)
(23040)
业经(22747)
(21158)
问题(20995)
国际(18694)
图书(18456)
世界(16914)
(14309)
技术经济(14242)
(14229)
论坛(14229)
书馆(14058)
共检索到490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本文运用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常、长期居高背景下的中国现行社会政策,认为社会政策缺少社会性别视角、彼此不协调、配套政策不足以及可操作性差,是出生人口性别比问题治理低效的主要原因。通过实验县的调研干预,本文还发现,具有强烈"男孩偏好"的乡规民约对于中国的社会政策起着抵触和消解作用,而县级政府通过创新性的机制建设和制度建设具有综合协调各项社会政策的能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原新,石海龙  
中国出生性别比自1980年代开始偏高且持续升高,这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男孩偏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现状是基础,便捷安全的胎儿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技术是手段,少生孩子是动因。计划生育政策是促使少生孩子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途径。计划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偏高并非直接的因果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唯实  
所谓人口性别比,系是指一人口群的男女人口构成的数量关系。其表达式是:性别比=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它反映某一范围,某一时间内人口总数中男女人数的比例关系。本文拟对当前我国出生婴儿性别比偏高的状况进行分析。在正常情况下,新生婴儿的性别是男还是女是一种随机现象。从长时间的、大范围的统计数据表明,新生婴儿的男女性别比稳定在103~107之间。这也是世界各国普遍认为的正常值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解振明  
从“人群、技术和管理系统”三个要素分析造成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原因 ,在出生性别比异常偏高的地方 ,首先 ,有一定规模的男孩偏好的人群 ;其次 ,有可以获得的性别选择信息和技术服务 ;同时 ,存在着对性别选择行为疏于管理的系统。这三要素是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习俗和生育政策的大环境下发挥着作用 ,因此 ,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治理工作必须从这三要素入手 ,同时必须努力创造有利于出生性别比治理工作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政策环境。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穆光宗  余利明  杨越忠  
文章通过对全国关爱女孩试点县重庆彭水和云南会泽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与地处发达地区浙江省绍兴市的调研比较,分析了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基本阶段、特征和经验模式,试图探索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内在规律。文章提出了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三阶段假说,并在调研基础上总结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的基本机制、方向和工作框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云彦  慈勤英  穆光宗  施中传  原新  康建英  朱雅丽  周长洪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华  陆炳静  王琳  朱晶  
本文选取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的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利用汉族和少数民族在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上的差异,采用DID方法识别计划生育政策对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并测算不同时期政策影响的贡献率。研究发现:计划生育政策是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1989年汉族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动的78.5%可由计划生育政策来解释。2000年和2011年的政策解释度下降,贡献率分别为35.57%和32.13%。计划生育政策对不同孩次和孩子性别组合的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有所不同。对于一孩而言,计划生育政策对农村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影响尤为突出。对于多孩而言,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更集中体现在高孩次上。目前日益放宽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潘锌  
从江县是贵州省最边远的县份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3%。最近,笔者对该县1993—1995年出生性别比状况、成因作了分析。 1 从江县出生性别比状况 从江县是个多民族的县份,境内有苗、侗、壮、瑶、水、汉等兄弟民族,由于各民族生育观念、生育意向、生育行为不同,所以从江县的出生性别比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这3年的出生总计性别比分别是129.6、127.1和112.4,比国际公认的出生性别比生物学范畴106左右,分别高23.6个百分点、21.1个百分点和6.4个百分点。本文出生性别比偏离是显而易见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梁海艳  倪超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石人炳  
文章对目前国内学者关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与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之间的关系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作者认为,生育控制政策通过"选择途径"和"统计途径"对人口出生性别比产生影响,其中"选择途径"的影响必须同时满足人们有强烈的性别偏好和有选择性生育技术可以利用两个前提条件。即使没有选择性生育,生育控制政策对出生性别比"统计途径"的影响仍然存在,即"一孩半政策"能通过概率效应和浓缩效应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但这种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在没有性别选择性生育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出生性别比偏离正常值范围。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吴擢春,黎楚湘,励晓红  
文章利用农村基层计划生育部门日常登记资料,用队列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直接原因。研究结果显示,选择性人工流产是导致出生性别比升高的最主要原因,其次是女婴漏报,第三是变相溺婴,它们对出生后1周内出生性别比异常的贡献分别为70%、20%和10%左右。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于弘文,邓国胜,王宗萍,刘爽,苏荣挂,朱楚珠,李树茁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高冉  蔡雯霞  张冲  
本文在综合考虑生育率、老年抚养比和预期寿命三个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二孩政策对国民储蓄率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包含三个因素的三期代际交叠模型(OLG),分析得出生育率和老年抚养比均与国民储蓄率呈显著负相关,预期寿命与国民储蓄率呈正相关。在此基础之上选取1980-2013年全球82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论,同时,实证分析显示生育率对储蓄率的影响要大于老年抚养比。这表明开放二孩政策、适当地提高生育率对于国民储蓄率的降低和消费水平的提升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庆荣  屈思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