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66)
- 2023(16564)
- 2022(14378)
- 2021(13655)
- 2020(11464)
- 2019(26911)
- 2018(26455)
- 2017(51148)
- 2016(27362)
- 2015(31065)
- 2014(30832)
- 2013(30388)
- 2012(27577)
- 2011(24649)
- 2010(24516)
- 2009(22310)
- 2008(21386)
- 2007(18160)
- 2006(15697)
- 2005(13579)
- 学科
- 济(113064)
- 经济(112945)
- 管理(75947)
- 业(72757)
- 企(59537)
- 企业(59537)
- 方法(55805)
- 数学(49697)
- 数学方法(48940)
- 中国(30727)
- 农(29483)
- 财(27750)
- 贸(24291)
- 贸易(24280)
- 易(23749)
- 业经(23314)
- 学(22945)
- 地方(20788)
- 农业(19757)
- 制(18232)
- 理论(18231)
- 和(17027)
- 技术(16890)
- 务(16655)
- 环境(16611)
- 财务(16572)
- 财务管理(16536)
- 企业财务(15565)
- 银(15441)
- 银行(15401)
- 机构
- 大学(383658)
- 学院(381487)
- 济(158663)
- 经济(155650)
- 管理(153002)
- 理学(133874)
- 理学院(132453)
- 管理学(129836)
- 管理学院(129166)
- 研究(127184)
- 中国(95115)
- 京(81209)
- 科学(77811)
- 财(69578)
- 所(62303)
- 农(58753)
- 中心(57367)
- 研究所(57201)
- 财经(56885)
- 业大(56224)
- 江(52402)
- 经(52145)
- 北京(51236)
- 范(49318)
- 经济学(49023)
- 师范(48849)
- 院(46616)
- 农业(46025)
- 经济学院(44393)
- 财经大学(42652)
- 基金
- 项目(268202)
- 科学(212047)
- 基金(197028)
- 研究(194912)
- 家(171965)
- 国家(170622)
- 科学基金(147353)
- 社会(123825)
- 社会科(117512)
- 社会科学(117482)
- 基金项目(103665)
- 省(102248)
- 自然(96466)
- 自然科(94330)
- 自然科学(94309)
- 自然科学基金(92607)
- 教育(90475)
- 划(86777)
- 资助(82697)
- 编号(78399)
- 成果(62376)
- 部(60025)
- 重点(59873)
- 发(56641)
- 创(55716)
- 课题(53556)
- 创新(52003)
- 教育部(51925)
- 国家社会(51711)
- 科研(51518)
- 期刊
- 济(162349)
- 经济(162349)
- 研究(110355)
- 中国(68193)
- 学报(59160)
- 管理(55523)
- 科学(55240)
- 农(52306)
- 财(52160)
- 大学(45617)
- 学学(42916)
- 教育(41340)
- 农业(36974)
- 技术(34992)
- 融(28407)
- 金融(28407)
- 经济研究(27893)
- 财经(27126)
- 业经(25518)
- 经(23265)
- 问题(21222)
- 业(20087)
- 统计(19035)
- 贸(18981)
- 技术经济(18924)
- 图书(18840)
- 科技(17739)
- 理论(17189)
- 版(17067)
- 策(16976)
共检索到543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志忠 杨海余 王耀中
中国具有资本缺乏、劳动力剩余的资源禀赋,同时要素市场分割,民营企业面临资本相对昂贵而劳动相对便宜的宏观环境,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而建立在赶超发展战略基础上的国有企业继续面临资本相对便宜而劳动相对昂贵的传统宏观环境,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民营企业把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到生产中,产量大幅度增长。国有企业继续背负着沉重的政策性负担,资本密集型产品产量增长较缓慢。当配置到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中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多时,经济增长偏向劳动密集的出口产品,这推动了中国出口高速增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志忠 贺彩银 王耀中
本文从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基本经济特征出发,在拉尼斯—费模型中嵌入民营部门出口贸易,并运用1996-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交互项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民营部门的资本积累、创新强度和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决定了民营非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吸收能力,民营部门出口贸易通过加强民营部门资本积累、创新强度及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曾志娟 詹嘉文
在分析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采用经典的经济学模型———拉尼斯—费模型,对中美农业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采用中美两国统计年鉴的数据,通过图形化的方法,宏观展现中美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并采用拉尼斯—费模型进行量化分析,找出制约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
拉尼斯—费模型 中美 农业产业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文聪 李元龙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具有中国劳动就业结构特征的CGE模型,以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变化和中国实施经济刺激计划为背景,设计不同的情景方案,模拟分析了中国出口变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出口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实现0.088个百分点的非农就业增长。但出口就业效应相对于不同的产业部门和就业群体而言具有明显的差异,出口下降将导致纺织、制造业等部门就业人数的显著减少,农民工就业压力明显超过城镇就业。因为出口就业效应显著低于投资就业效应,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劳动就业不仅在数量上经历了从大幅减少到显著增长的突变,同时在结构上也出现了从可贸易部门向非贸易部门的转换。权衡劳动力比较优势利...
关键词:
出口增长 就业效应 CGE模型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新利 陈敏
按照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基本特征,将民营部门出口贸易嵌入拉尼斯—费模型,运用2007年截面数据进行交互项检验表明,2007年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现了新的特征,民营部门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不仅取决于民营部门的资本积累、创新强度和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而且劳动力的失业保障基金支出也对劳动力转移起决定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孝松 翟光宇 谢申祥
以国际贸易的引力模型为基础,本文构建了中国出口决定影响因素的计量方程,以此对中国未来出口增长潜力进行预测。即使按照最"悲观"的预期进行预测,中国出口在短期内仍能保持较快的增长,到2017年,出口额将是2011年的1.8倍;与此同时,未来五年的出口依存度将维持在26%~31%之间。在中长期内,中国对外贸易将走向中低速平稳增长的轨道,2020-2060年的年均增长率将从10%逐渐降至6%,2060年中国出口总额将超过100万亿美元,出口依存度将降至17%左右,内外平衡发展的目标有望实现。在倡导扩大内需、实现内外平衡发展的背景下,决不能忽视出口的作用,在重视内需的同时不能使对外贸易偏废,仍然要积极参...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艳 王冰洁 钟腾龙
中国出口贸易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产业集聚水平在持续提升,然而很多出口企业却陷入“内卷化”增长困境。本文基于“最强小镇”的案例以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从产业集聚的视角探究中国出口增长模式。研究发现:专业化集聚与企业出口表现(出口额和出口产品种类),与出口企业绩效(营业收入、利润和工资)均呈现“倒U型”关系;过度专业化集聚加剧了竞争和拥堵效应,降低了企业生产率、资金流动性和议价能力,拉低了出口价格与产品资本密集度,严重影响了出口企业持续增长和贸易利得;而垂直多样化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助于破解出口增长困境。本文全面阐释了产业集聚对中国出口增长模式和增长困境的影响,为中国出口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政策支持。
关键词:
专业化集聚 “最强小镇” 出口增长模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敬云
出口贸易量是由出口供给和出口需求决定的均衡数量,据此本文提出一个包含出口供给和出口需求两方面因素的出口贸易决定模型。为解决使用年度数据存在的样本数量不足问题,本文使用了季度数据。通过对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本文发现出口贸易、出口退税、FDI和外部需求四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而实际有效汇率、国内GDP和其他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VEC模型来反映这些变量间的短期动态关系,而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反映长期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长期内还是短期内,出口退税政策都是显著而有效的。
关键词:
出口供给 出口需求 出口退税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晋玲
本文基于中国1985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当期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对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均产生显著的正影响;从跨期来看,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冲击主要来自于自身,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正向冲击与影响贡献率均较小。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施炳展 李坤望
本文借助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将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分解为贸易潜力变化、贸易效率变化、贸易投入变化三个方面。研究发现,贸易潜力呈递增态势,贸易效率呈递减态势;贸易潜力的上升远大于贸易效率的下降,两者共同决定了中国出口贸易迅速增长的趋势;贸易投入对于贸易增长的作用小于贸易潜力,但不可忽视。由于中国的贸易增长主要是源于贸易潜力的推动,因此中国的出口增长是可持续的。但是,中国的贸易效率较低,因此在加速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深化国内市场改革。
关键词:
贸易潜力 贸易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菲
文章基于贸易内生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1994—2010年间出口贸易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机制,发现出口贸易部门对非贸易部门技术外溢的正外部性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产业发展,但中国各出口贸易结构部门以及整体出口贸易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依然较低,并由此提出通过实施贸易商品结构战略化、贸易方式结构一般化、贸易主体结构民营化以及贸易区域结构多元化来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出口贸易结构 产业结构 贸易内生技术进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晋玲
本文基于中国1985~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当期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对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均产生显著的正影响;从跨期来看,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冲击主要来自于自身,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正向冲击与影响贡献率均较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昌仕 姚芳芳 孟芳
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中国对泰国水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有必要量化分析实现快速增长的深层次原因及影响程度,以促进中国对泰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平稳增长。利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将中国对泰国水产品出口情况定量分析,寻找增长源泉和阻碍症结。各阶段纵向分析发现,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分别是1998—2003年和2004—2015年推动中国对泰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因;与各竞争国横向比较发现,竞争力效应对推动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作用较大,交叉效应的正向影响较为微弱,而结构效应相对是抑制中国对泰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不利因素。
关键词:
中国 泰国 水产品 出口增长 CMS模型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晶 吕德宏
美国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出口额与FDI(外商直接投资)的月度同比增长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连续负增长,经济增速也呈现明显放缓趋势。基于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的月度数据,通过构建SVAR(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出口、FDI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十分有限,但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会对出口和FDI产生积极影响,且出口和FDI之间存在明显相互促进作用。
关键词:
出口 FDI 经济增长 S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