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74)
- 2023(15053)
- 2022(12957)
- 2021(12327)
- 2020(10258)
- 2019(23746)
- 2018(23302)
- 2017(44549)
- 2016(24238)
- 2015(27176)
- 2014(26733)
- 2013(26752)
- 2012(24572)
- 2011(22304)
- 2010(21993)
- 2009(19861)
- 2008(19235)
- 2007(16395)
- 2006(14129)
- 2005(12534)
- 学科
- 济(96564)
- 经济(96462)
- 管理(63977)
- 业(61757)
- 企(49945)
- 企业(49945)
- 方法(45923)
- 数学(40470)
- 数学方法(40062)
- 中国(27449)
- 农(25331)
- 财(23691)
- 学(22974)
- 贸(22431)
- 贸易(22423)
- 易(21934)
- 业经(20159)
- 地方(17652)
- 农业(16899)
- 制(16778)
- 环境(14930)
- 和(14925)
- 技术(14874)
- 理论(14718)
- 银(14476)
- 银行(14423)
- 务(13978)
- 财务(13915)
- 财务管理(13889)
- 行(13852)
- 机构
- 大学(345282)
- 学院(340116)
- 济(139863)
- 经济(137153)
- 管理(132900)
- 研究(121151)
- 理学(116072)
- 理学院(114681)
- 管理学(112715)
- 管理学院(112109)
- 中国(89609)
- 科学(76668)
- 京(73974)
- 所(61418)
- 财(61371)
- 农(58590)
- 研究所(56813)
- 中心(53558)
- 业大(53203)
- 财经(50287)
- 江(47132)
- 北京(46754)
- 农业(46379)
- 经(46152)
- 范(45438)
- 师范(44974)
- 院(44070)
- 经济学(43321)
- 经济学院(39232)
- 州(37829)
- 基金
- 项目(241400)
- 科学(190329)
- 基金(177998)
- 研究(172409)
- 家(157646)
- 国家(156445)
- 科学基金(133123)
- 社会(109594)
- 社会科(104018)
- 社会科学(103990)
- 基金项目(94652)
- 省(91138)
- 自然(87937)
- 自然科(85919)
- 自然科学(85897)
- 自然科学基金(84386)
- 划(78570)
- 教育(78393)
- 资助(73289)
- 编号(67809)
- 成果(54771)
- 重点(54729)
- 部(54184)
- 发(51347)
- 创(49937)
- 科研(46990)
- 创新(46717)
- 课题(46703)
- 国家社会(46061)
- 教育部(46043)
- 期刊
- 济(143713)
- 经济(143713)
- 研究(100577)
- 中国(61812)
- 学报(59345)
- 科学(54212)
- 农(52013)
- 管理(46687)
- 大学(44180)
- 财(44152)
- 学学(41622)
- 农业(36677)
- 教育(35428)
- 技术(26712)
- 融(26326)
- 金融(26326)
- 经济研究(24533)
- 财经(24258)
- 业经(21639)
- 经(20798)
- 业(20008)
- 问题(19273)
- 贸(17720)
- 图书(17464)
- 科技(16783)
- 资源(16211)
- 版(16011)
- 技术经济(15897)
- 理论(15670)
- 世界(15100)
共检索到4878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何琨玟 赵景峰 王长明
出口韧性在贸易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通过真实出口贸易变化与预期出口贸易变化的比较测算2020年1月~2021年12月出口韧性,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Kernel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探究其时空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时空分异的驱动因素。结果显示:自新冠疫情蔓延以来,中国经济基本盘承受住了超预期冲击因素的影响,出口贸易总体实现稳定增长,出口表现较强韧性。相比于出口恢复力,出口抵抗力呈现较大的地区差异;出口韧性表现为波动式变化,具有时序变化的阶段性,并存在地区与空间异质性。从国内宏观因素看,防疫政策力度与医疗水平是最重要的两项因素;从国际贸易因素看,出口贸易伙伴数量与最大出口国疫情严重程度是最重要的两项因素。最后基于结论为提升中国出口韧性的时间演化路径与空间优化布局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敏 刘欣雨
在构建新基建发展水平与经济韧性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标准差椭圆与重心迁移模型、空间计量模型方法,探讨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域新基建与经济韧性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新基建发展水平呈逐年攀升的时序演化特征;中国经济韧性水平呈“逐年增长—短期下降—延续回升”的时序演化特征。(2)观测期内中国新基建与经济韧性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攀升;在空间上,二者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由东向西递减的空间演化特征,发展渐趋均衡化,且二者耦合协调度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3)虚拟集聚、投资规模、教育禀赋均正向驱动本地区二者耦合协调度的提升,政府干预、人力资本对本地区二者耦合协调度起到负向作用;投资规模、政府干预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虚拟集聚、人力资本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教育禀赋的空间溢出效应则不显著。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赵新伟
就有关数字化创新提升出口贸易韧性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地区数字化创新有助于提高出口贸易的韧性,提高企业应对国际国内市场风险的能力,且数字化创新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溢出效应两种渠道对地区出口贸易韧性产生影响;数字化创新对出口贸易韧性影响呈现出明显的边际收益递增与非线性特征,地区自贸区的建立会导致数字化创新对出口贸易韧性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影响。基于此,应大力发展企业数字基建,强化硬件支撑出口企业数字化创新,提高地区数字化创新水平,增强对出口贸易韧性的推动作用,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数字相关产业税收政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贺灿飞 夏昕鸣 黎明
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区域出口韧性表现出危机第一阶段(2008—2009年)的抵抗力、危机第二阶段(2009—2011年)的恢复力、产品结构转换提升力。论文构建了区域-产品层面的区域出口贸易韧性指标,通过区域出口贸易额、产品结构等不同层面刻画了金融危机后各区域抵抗力、恢复力的空间差异。实证研究表明:相关多样化产业结构不仅在短期可以增强区域产品的抵抗力,在长期还可以提高区域产品的恢复力并且助推区域产品实现结构升级;应急型税收政策短期内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危机冲击,但其影响范围及作用时间均是有限的;外企出口占比高的区域产品对区域产品结构升级影响不明显,但加工贸易方式推动了区域产品在危机中的结构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旭平 张丽媛
文章基于修正CMS模型对2002—2016年中国出口波动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发现市场规模效应对中国出口影响较大,结构分布效应相对较小。越南、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分布效应盈余总体超越了日本、韩国、欧盟等传统市场的分布效应负值。竞争力效应对中国出口波动产生正面影响,机械及运输设备、原料分类制成品、杂项制品、化学产品对中国出口竞争力产生关键影响,但2014—2016年这四类产品竞争力效应均呈现负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尹伟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碳减排问题研究不能不考虑区域间和行业间的相互关联。本文运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CMRIO)模型和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进行了估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出口贸易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其值由2007年的2. 3153 t/万元下降至2012年的1. 5537 t/万元,年均下降7. 67%左右。(2)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和行业差异,经济相对欠发达区域出口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要高于经济相对发达区域,能源消耗较高的工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下降幅度要高于能源消耗较低的服务业。(3)中国区域、行业出口贸易碳排放强度变化量与期初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具有明显的收敛性特征。(4)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中间投入技术结构效应、出口贸易综合效应三者共同促使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其中直接碳排放系数变动是最大驱动因素。(5)中国各区域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变动的驱动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增加值系数效应为正,直接碳排放系数、出口贸易综合效应为负,中间投入技术结构效应表现不一,且影响程度相对较小。(6)中国各行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变动的驱动因素具有显著差异性。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是最大的,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增加值系数、中间投入技术结构、出口贸易综合效应表现不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运苏 张为付
文章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利用结构分解分析法研究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及其驱动因素。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数量巨大,在中国碳排放总额中占比很高,且在行业分布和国别流向方面表现出较高的集中度;出口总量增长是导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而直接排放系数降低和中间生产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出口结构改善对抑制碳排放增加的作用非常有限,在某些年份和个别出口贸易伙伴中,由于结构恶化反而导致碳排放增加。因此,我国在采取措施降低出口碳排放强度的同时,亟需进一步加大出口商品升级换代的力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建吉 张馨歆 王艳华 苗长虹
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时间节点,采用Martin等的测度方法,研究了中国地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韧性时空格局特征。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的视角,构建了区域经济韧性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于区域经济韧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2008—2020年,中国区域经济韧性整体表现为中西部高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区域经济韧性水平不断提升,但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明显降低,且在2015年后最为显著。(2)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空间相关性较强,集聚类型以高—高和低—低为主,且高—高类型区逐步向黄河以南地区拓展,低—低类型区范围呈显著扩大趋势。(3)抵御期和恢复期,相关多样化和非相关多样化对中国经济韧性的影响显著为正;在调整期,专业化和相关多样化的影响显著为正。(4)对于副省级以上城市,在抵御期和恢复期相关多样化的影响显著为正;对于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在恢复期和调整期专业化的影响均显著为正,非相关多样化在恢复期和调整期的影响显著为正。对于一般城市,在抵御期专业化的影响显著为正,非相关多样化在抵御期和恢复期的影响显著为正。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朝凯 刘宏曼
文章构建了多国多部门贸易网络模型,并基于中国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贸易网络演化对中国出口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伙伴国贸易网络地位提升对中国出口贸易韧性具有正外部性。机制检验表明,伙伴国贸易网络地位提升能够平抑需求波动、扩大进口规模,间接增强中国出口韧性;但受市场竞争效应影响,伙伴国贸易网络地位与中国出口韧性总体呈现出“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推动全球贸易网络复杂化、均衡化发展有利于重塑中国对外贸易格局,提升中国出口韧性。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非核心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一带一路”参与国贸易网络地位提升更有助于增强中国出口韧性,伙伴国贸易网络地位提升对中间品、低技术产品和比较优势产品出口韧性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文章建议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全球贸易网络深度发展,重点提升“一带一路”国际贸易网络的影响力,以此为中国外贸长期稳定增长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关键词:
出口韧性 贸易网络 需求波动 市场竞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何艳秋 戴小文
低碳农业不仅是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经过程,研究农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对中国制定农业减排措施具有一定意义。而已有研究更注重农业碳排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未从影响因素本身出发考虑其在影响农业碳排时的时间差异和区域差异。本文将对应分析和面板模型结合,一方面从时间纬度分析了全国农业碳排放主导因素的阶段性特征,另一方面从空间纬度探讨了地区农业碳排主导因素的区域差异。得到了两方面结论:一是中国农业碳排放主导因素在时间纬度上有两个发展阶段,先由农业经济结构主导向农业机械化主导转变,再向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主导转变;二是中国农业碳排主导因素在空间纬度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农业经济发...
关键词:
农业碳排放 时空特征 对应分析 面板模型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欧阳小迅 戴育琴 瞿艳平
本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2001-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及其部门分布,采用LMDI分解法将2001-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等3种因素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2001-201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年均增长8.98%,农业部门、食品加工业部门是出口隐含碳排放量最多的部门,规模效应是导致农产品出口的CO_2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效应是抑制农产品出口的CO_2排放量增长贡献的最重要因素,而结构效应较微弱。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霍松涛
从生态韧性、生产韧性和生活韧性维度构建中国乡村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2007—2020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结合相对化处理法和变异系数法测度乡村经济韧性。同时运用核密度函数、Dagum基尼系数、收敛模型与局域莫兰指数解析乡村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中国乡村经济韧性整体不断增强,地区方面呈梯度效应;全国总体差距呈显著增强态势,差异来源依次为地区间差距、地区内差距与超变密度;全国总体及三大地区乡村经济韧性都存在σ收敛特点,支持β收敛机制;乡村经济韧性呈现相对稳定的“L-H”抑或“L-L”地理空间聚集特点。据此,应创建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提高乡村公共服务能力、构建乡村绿色发展经济体系,以此增强乡村经济韧性。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秀娥 李梦莹
本研究基于心理韧性理论模型,探索个体因素和情境因素通过影响创业韧性进而促进创业成功的作用过程。通过对229位创业者样本的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可以发现:(1)创业韧性对创业成功有积极影响;(2)创业经验和社会支持能够通过影响创业韧性进而影响创业成功;(3)环境不确定性增强创业韧性对创业成功的影响作用,环境不确定性水平越高,创业韧性对创业成功越重要。本研究将心理学中的韧性理论框架应用于创业领域,将心理学与创业学研究相结合,结果证实了促进创业成功的路径是正确看待并利用创业经验,完善创业社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者韧性能力,为在不确定环境下实现创业成功提供指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琳 朱玉春
文章从权力韧性、资本韧性、技术韧性和利益韧性4个维度构建数字乡村治理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2013—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字乡村治理韧性,并考察其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数字乡村治理韧性综合水平较低,但总体呈上升趋势。(2)东部地区的数字乡村治理韧性整体高于中部、西部地区。(3)具体而言,权力韧性、资本韧性、技术韧性和利益韧性呈现整体上升趋势,且逐年均衡发展。(4)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保障正向影响数字乡村治理韧性,地形起伏度和自然灾害负向影响数字乡村治理韧性,且在不同时间阶段、农业功能区与韧性水平上存在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