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65)
2023(15972)
2022(13647)
2021(13004)
2020(11037)
2019(25780)
2018(25256)
2017(48569)
2016(26426)
2015(29994)
2014(29600)
2013(29230)
2012(27194)
2011(24455)
2010(24277)
2009(22727)
2008(22473)
2007(19959)
2006(17298)
2005(15603)
作者
(73200)
(61242)
(61223)
(58617)
(39289)
(29363)
(28024)
(23883)
(23306)
(21999)
(21005)
(20587)
(19475)
(19321)
(19312)
(19174)
(18289)
(18213)
(17756)
(17721)
(15229)
(15055)
(14831)
(14119)
(13981)
(13834)
(13645)
(13309)
(12388)
(12191)
学科
(109833)
经济(109724)
管理(76093)
(72625)
(58742)
企业(58742)
方法(53622)
数学(48442)
数学方法(47894)
(33926)
中国(31888)
(29634)
(25257)
贸易(25247)
(24702)
业经(22110)
(22104)
税收(20629)
(20507)
(20451)
地方(19448)
(19440)
(19368)
农业(19334)
财务(19315)
财务管理(19270)
企业财务(18299)
(16998)
银行(16968)
(16273)
机构
大学(372397)
学院(370856)
(162866)
经济(159894)
管理(145611)
理学(125571)
研究(125349)
理学院(124290)
管理学(122330)
管理学院(121634)
中国(97925)
(79301)
(77716)
科学(73029)
(62040)
财经(61981)
中心(58455)
(57252)
(56500)
研究所(55867)
(55099)
业大(51512)
经济学(51267)
北京(49108)
经济学院(46475)
财经大学(46014)
(45786)
师范(45342)
(45120)
农业(44954)
基金
项目(245520)
科学(194903)
基金(181916)
研究(179947)
(157730)
国家(156497)
科学基金(135165)
社会(116356)
社会科(110611)
社会科学(110584)
基金项目(94593)
(92507)
自然(86511)
自然科(84586)
自然科学(84561)
自然科学基金(83096)
教育(82805)
(78894)
资助(76457)
编号(72518)
成果(59657)
(56211)
重点(54907)
(52076)
(50696)
国家社会(49475)
课题(49094)
教育部(48770)
科研(47527)
创新(47463)
期刊
(170856)
经济(170856)
研究(113003)
中国(69341)
(61950)
学报(54053)
管理(52376)
科学(50270)
(50259)
大学(41573)
学学(38994)
(35264)
金融(35264)
教育(34705)
农业(34227)
技术(32498)
财经(30373)
经济研究(29370)
(26029)
业经(25917)
问题(22830)
(22393)
统计(20249)
国际(19856)
(19185)
技术经济(18787)
(18180)
(17928)
世界(17775)
理论(17363)
共检索到556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建国  吴春燕  
在一个两阶段博弈模型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出口退税对企业出口流量以及劳动需求的影响,然后采用中国2004年1月-2011年12月共96期工业面板数据对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就业激励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出口退税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就业促进效应,而这种就业促进效应具有行业差异性,其中,出口退税率(额)的提高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影响最大,出口退税率的提高显著地提高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水平,而出口退税对中国资本密集型行业就业影响则相对较弱,对资源密集型行业就业甚至产生了抑制作用。本文的结果表明,如果国内出口退税政策诉求是提振出口,提升国内就业,那么,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退税水平比提高其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建国  徐婷  
本文在出口竞争模型基础上分析了出口退税、产出波动和需求转移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出口退税对出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这种出口的激励效果在不同的时期有显著的差异。其中,危机时期出口退税的出口激励效果高于承平时期的出口激励效果。这一结果表明,适时提高出口退税率是危机时期我国刺激出口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万莹  
利用1985-2003年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出口退税与外贸出口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退税对中国出口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3。利用财政投资乘数,将出口退税对国民经济的激励效应与等额财政直接投资进行比较,结果也证明出口退税的激励效应不亚于直接财政投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白重恩  王鑫  钟笑寒  
2007年7月1日,中国大规模下调了出口退税率。本文运用倍差法(difference in difference),对出口退税率降低引起的出口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出口退税率下调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出口增长率负影响显著,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型"产品的出口增长率负影响不显著。对政策动态影响和对多次政策调整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果。本文据此认为该项政策部分而非全部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兰宜生  刘晴  
本文以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实际效果为研究对象,对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并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实际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表明:出口退税对我国出口额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国外需求才是影响我国出口额的主要因素,而且出口退税会恶化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基于理论和实证的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若鸿  张骥  
本文收集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信息,采用"双差法"①研究了其中936种出口商品的增值税税负转嫁情况,得出我国出口商品税负前转水平不高,且在各大类商品内部税负转嫁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的结论。同时,本文还从出口退税率调整对商品价格影响的视角考量了我国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并对优化我国出口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穷志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出口退税对出口的激励。文章提出了中国出口退税对产出、就业、税收收入以及出口等的激励模型,并运用协整理论进行了经验分析与检验。计量分析发现,影响中国出口的长期因素是汇率、中国商品生产能力和中国商品在世界的相对价格,而出口退税只是影响出口的短期因素。扩大出口的关键是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改革汇率制度,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出口退税对出口激励的短期战略。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秋菊  蒋迪娜  
运用不同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考察如何通过出口退税政策促进中国出口稳定增长。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不同行业,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增长的影响不同;出口退税政策对机电行业产品出口的影响不明显;长期内,出口退税政策对高新技术行业、传统行业和"两资一高"行业的出口增长影响显著。因此,中国可以通过提高高新技术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和降低传统行业及"两资一高"行业的出口退税率,在促进产业升级的同时保持总体出口的稳定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红   包群   谢娟娟  
本文利用2007—2011年中国海关数据库企业层面HS6分位再进口数据,以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多次大幅上调为外生冲击,探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再进口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退税率每提高1%,导致加工贸易再进口贸易额事后比事前相对增长2.17%,这一作用并不存在于一般贸易再进口中;国有企业与外商独资企业是利用出口退税政策从事加工贸易再进口的主体;区分深圳与非深圳关区的估计结果表明,出口退税政策效应具有普遍性。本文研究表明,中国特殊的出口退税激励是导致加工贸易再进口贸易盛行的重要原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玲玲  
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大幅度频繁调整出口退税率来刺激经济增长,伴随全球金融危机的逐步蔓延,这些税收政策的效应如何,本文通过对出口贸易总额、生产总值以及出口退税额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出口退税政策的效果。并且得出结论:提高出口退税率对中国出口贸易总量的影响长期比短期更加明显,所以该政策带来的经济效应非常明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孝松  谢申祥  
本文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框架下对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决策机制和形成因素进行考察。在构建"国家利益"模型、"利益集团"模型以及混合模型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本文使用产品层面的数据,在计量模型中纳入一系列反映产品及其所属行业政治经济特征的变量进行经验分析。经验结果表明,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是政府兼顾国家利益和国内各种利益相关群体诉求的折中结果,政府对国家整体利益的关注同对利益集团利益的关注往往交织在一起,两种利益在制定出口退税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相互消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江霞  李广伟  
文章在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基础上进行协整分析,考察出口退税对出口的激励作用,并分析其与外部需求对中国出口作用的差异,同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探讨其中的动态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出口退税、外部需求和出口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以弹性系数来看出口退税对出口的长期促进作用低于外部需求。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就短期而言出口退税的激励作用较为显著,而长期来看则外部需求对出口的影响力较大。针对上述结论文章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齐俊妍  刘静  
自2006年开始,为了抑制我国贸易顺差过快增长,减少国际贸易摩擦,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国家多次降低或取消部分出口商品退税,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两高一资"商品成了调整的主要对象。但在诸多政策调整不久,宏观经济形势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彭水军  张文城  
自1985年中国出口退税制度正式确立以来,出口退税一直是中国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期间历经了多次重大的改革和调整,从而也吸引了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首先概述了中国出口退税政策从正式实行至今的演变历程,然后从出口退税的理论依据以及中国出口退税对出口和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财政收支、国民福利等方面的影响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梳理,旨在加深我们对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认识,并为国内学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研究线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