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33)
2023(17958)
2022(15363)
2021(14489)
2020(12087)
2019(28189)
2018(27686)
2017(52978)
2016(28460)
2015(32462)
2014(32101)
2013(31751)
2012(28851)
2011(26035)
2010(25860)
2009(23305)
2008(22505)
2007(19112)
2006(16529)
2005(14254)
作者
(81175)
(68045)
(67131)
(63893)
(42986)
(32528)
(30760)
(26839)
(25713)
(23928)
(23051)
(22813)
(21387)
(21304)
(20931)
(20679)
(20217)
(20093)
(19367)
(19354)
(16659)
(16614)
(16279)
(15375)
(15097)
(14916)
(14773)
(14686)
(13592)
(13301)
学科
(116179)
经济(116062)
管理(79738)
(74589)
(61453)
企业(61453)
方法(57529)
数学(50623)
数学方法(49842)
中国(31410)
(30441)
贸易(30427)
(30155)
(29638)
(27582)
业经(24601)
(24495)
地方(21372)
农业(19995)
环境(19863)
理论(19527)
(18707)
(18178)
技术(17668)
(16912)
财务(16828)
财务管理(16791)
(16304)
(15828)
企业财务(15772)
机构
大学(404212)
学院(402683)
(166193)
经济(163029)
管理(159167)
理学(139489)
理学院(137972)
管理学(135184)
研究(135125)
管理学院(134489)
中国(99883)
(85415)
科学(83972)
(71151)
(66750)
(65210)
业大(61717)
研究所(61508)
中心(60759)
财经(58647)
(55432)
(53687)
北京(53539)
(51945)
农业(51417)
师范(51415)
经济学(50882)
(49572)
经济学院(46116)
(44793)
基金
项目(283846)
科学(223714)
基金(207802)
研究(204593)
(182311)
国家(180897)
科学基金(155519)
社会(129354)
社会科(122816)
社会科学(122782)
基金项目(109464)
(109112)
自然(102507)
自然科(100196)
自然科学(100174)
自然科学基金(98351)
教育(94962)
(92478)
资助(86901)
编号(82160)
成果(65198)
重点(63788)
(62979)
(60180)
(59090)
课题(56402)
创新(55187)
科研(54828)
教育部(54158)
国家社会(53950)
期刊
(168531)
经济(168531)
研究(113911)
中国(71386)
学报(65376)
科学(59730)
(58018)
管理(57038)
(52417)
大学(49995)
学学(47144)
教育(43446)
农业(41030)
技术(36129)
经济研究(29216)
(29113)
金融(29113)
财经(27637)
业经(27168)
(23739)
(23580)
问题(22862)
(22445)
国际(19961)
图书(19730)
统计(19556)
技术经济(19456)
科技(19163)
(18638)
资源(17909)
共检索到571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尹伟华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碳减排问题研究不能不考虑区域间和行业间的相互关联。本文运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CMRIO)模型和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对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进行了估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出口贸易碳排放强度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其值由2007年的2. 3153 t/万元下降至2012年的1. 5537 t/万元,年均下降7. 67%左右。(2)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和行业差异,经济相对欠发达区域出口碳排放强度下降幅度要高于经济相对发达区域,能源消耗较高的工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下降幅度要高于能源消耗较低的服务业。(3)中国区域、行业出口贸易碳排放强度变化量与期初值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性,具有明显的收敛性特征。(4)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中间投入技术结构效应、出口贸易综合效应三者共同促使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其中直接碳排放系数变动是最大驱动因素。(5)中国各区域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变动的驱动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增加值系数效应为正,直接碳排放系数、出口贸易综合效应为负,中间投入技术结构效应表现不一,且影响程度相对较小。(6)中国各行业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强度变动的驱动因素具有显著差异性。直接碳排放系数效应是最大的,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增加值系数、中间投入技术结构、出口贸易综合效应表现不一。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运苏  张为付  
文章基于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利用结构分解分析法研究了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及其驱动因素。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数量巨大,在中国碳排放总额中占比很高,且在行业分布和国别流向方面表现出较高的集中度;出口总量增长是导致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而直接排放系数降低和中间生产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出口结构改善对抑制碳排放增加的作用非常有限,在某些年份和个别出口贸易伙伴中,由于结构恶化反而导致碳排放增加。因此,我国在采取措施降低出口碳排放强度的同时,亟需进一步加大出口商品升级换代的力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纪录  
本文通过改进传统的投入产出模型,分别从总量、行业和贸易伙伴等层面对我国2002—2009年的出口隐含碳排放进行了动态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该阶段我国约有12%—18%的碳排放由出口贸易引致,且随着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隐含的碳排放也持续增加。其中,加工制造业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出口碳排放的主要载体,而美国和欧盟分别是2002和2007年我国最大的出口碳排放受益国。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欧阳小迅  戴育琴  瞿艳平  
本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2001-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及其部门分布,采用LMDI分解法将2001-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等3种因素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2001-201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年均增长8.98%,农业部门、食品加工业部门是出口隐含碳排放量最多的部门,规模效应是导致农产品出口的CO_2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效应是抑制农产品出口的CO_2排放量增长贡献的最重要因素,而结构效应较微弱。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邱强  李庆庆  
面对温室效应日益加剧的趋势,各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控制碳排放量。因此,测算本国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量,并进而探究驱动其变动的因素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使用投入产出法定量测算了2002年、2005年及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并利用结构分解法将出口贸易隐含碳变化量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强度(技术)效应。结果发现,中国隐含碳净输出量迅速扩大;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对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加起到正向推动作用,而强度(技术)效应对其有负向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运苏  孙辉煌  
本文构建了一个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恒等式,运用LMDI分解技术,对中国1997~2007年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从产业层面和贸易伙伴层面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出口总量的扩张是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持续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排放强度的降低是抑制隐含碳排放增长最主要因素,出口结构变化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有限,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在短期内,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强度是中国抑制出口中隐含碳排放增长的有效途径;从长远来看,出口结构的调整升级则是可行的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剑波  安丹  任亚运  
借鉴投入产出法的思想,构建起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测度模型,基于2002~2010年投入产出数据,对我国28个出口行业隐含碳排放足迹进行测算。研究发现:我国28个出口行业的直接碳排放系数和完全碳排放系数呈下降趋势,但行业间存在较大差异;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总量在2002~2007年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但在2010年有所下降;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而第三产业出口隐含碳排放量波动较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敏  刘剑锋  
随着2009年哥本哈根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召开,CO2等温室气体的控制减排已不再是个纯科学议题,而成为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话题,贸易中隐含碳的排放也成为研究的焦点。本文定量测算了2002、2005及2008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并利用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模型(I-O SDA)对影响外贸隐含碳排放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结果显示:(1)各年隐含碳净出口值及其占当年国内排放总量之比都呈增长趋势;(2)对隐含碳排放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出(进)口总效应;(3)两阶段的出(进)口规模效应都为正;(4)两阶段的出(进)口结构效应有较大不同,如2005-2008年,出口结构效应汇总为18187万吨,而...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战岐林  曾小慧  伍丽菊  
以连续年度投入产出表(1995-2009)核算了中国35个产业出口贸易隐含污染九类污染物的排放状况。运用LMDI法对35个产业、九类污染、14个年度共计4 410个指标进行了分解,得到了每一个指标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综合分析之后发现:驱动中国出口贸易隐含污染增长的是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具有重要的削减作用,结构效应因年度、产业和污染物而异。据此,推动环境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高环境部门和环境规划的独立性,在出口退税系统中嵌入产品含污系数,是当下必须采取的政策举措。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战岐林  曾小慧  伍丽菊  
关键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邓荣荣  陈鸣  
本文基于中美两国非竞争(进口)型可比价投入产出表,测算与分析了中美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并利用结构分解分析法研究了影响中美贸易隐含碳排放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含碳量与净贸易含碳量持续为正,并呈现递增的态势,表明我国为促进对美国的出口,付出了巨大的生态代价。此外,虽然进出口规模是影响中美贸易含碳量最主要的因素,但减少我国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一是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能源效率,二是降低各部门单位产出对高碳排放行业产品与服务的直接与间接消耗,三是促进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增加高能耗产品与服务的进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盛仲麟  何维达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通过分析1999-2012年中国海关进出口商品数据,研究测算我国在进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量。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出口贸易的不断增长,中国所排放的碳中有相当部分被用于生产满足国外消费者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出口产品,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是中国出口贸易碳排放的主要受惠国。文章通过实证分析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各部门隐含碳排放情况,为国家从碳排放控制的角度调整产业及贸易结构提供参考,同时对于国家未来应对国际气候谈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述忠  陈颖  
每年大量的"中国制造"不断出口到发达国家,这些出口产品背后的隐含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与已有文献主要利用美国、日本等国的数据间接获得中国碳排放率不同,本文通过直接计算中国2002、2005和2007年分产业部门的碳排放率,再以国内消费活动为标准利用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估算中国2000-2009年的隐含碳排放量,分析贸易碳排放净差不断增加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国内消费的碳排放总量将比国际公布的数据有所减少。中国在2000-2009年间保持贸易碳排放顺差,出口的高增长快速拉动了中国碳排放总量的增加。各国应当共同改善现行的碳排放量测算体制,同时中国也要鼓励低碳产品和技术贸易。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艳梅  付加锋  
作为出口贸易大国,中国的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总量相当可观,而且还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1997和2007年中国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核算,结果分别为290.61Mt和940.69Mt,占中国生产活动碳排放总量的比重分别为28.47%和45.53%。进而构建结构分解分析模型,将影响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为4种:直接碳排放强度效应、中间生产技术效应、出口总量效应和出口结构效应。并以1997-2007年为样本期,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上述4个因素的贡献值分别为-638.95Mt、132.41 Mt1、266.38 Mt和-109.77Mt。可见造成出口贸易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德才  王琳佳  仲凤霞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广东省1997-2011年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变化进行研究,分别测算了广东省整体和部门层面的进出口隐含碳排放。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出口隐含碳排放总量大于进口隐含碳排放总量,差额1997年为0.20亿吨、2011年为0.36亿吨,说明广东省处于隐含碳的净出口状态;另外,隐含碳的排放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服务业和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部门。广东省应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减少高碳产品的出口,扩大"两高一资"产品的进口,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