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01)
2023(17364)
2022(14566)
2021(13579)
2020(11558)
2019(26607)
2018(25917)
2017(48936)
2016(26273)
2015(29565)
2014(29150)
2013(28788)
2012(26420)
2011(23789)
2010(23399)
2009(21630)
2008(21227)
2007(18553)
2006(15767)
2005(13964)
作者
(77823)
(65341)
(65112)
(61633)
(41196)
(31557)
(29553)
(25789)
(24597)
(22953)
(22189)
(21794)
(20687)
(20334)
(20300)
(20256)
(19872)
(19461)
(18785)
(18726)
(16232)
(15944)
(15870)
(14768)
(14742)
(14412)
(14377)
(14119)
(13129)
(12984)
学科
(109685)
经济(109579)
管理(74540)
(73046)
(59561)
企业(59561)
方法(53382)
数学(47232)
数学方法(46710)
中国(30129)
(29661)
贸易(29650)
(29069)
(28882)
(28759)
(22856)
业经(22733)
技术(19836)
(19609)
农业(19273)
地方(19075)
(17831)
财务(17782)
财务管理(17740)
企业财务(16747)
(16119)
银行(16044)
环境(15981)
理论(15734)
(15636)
机构
大学(381789)
学院(379528)
(162379)
经济(159537)
管理(145296)
研究(131425)
理学(126926)
理学院(125511)
管理学(123326)
管理学院(122642)
中国(97686)
科学(81905)
(79516)
(70044)
(69907)
(66747)
研究所(61486)
业大(61049)
中心(59908)
财经(57355)
农业(55904)
(53871)
(52485)
经济学(51187)
北京(49241)
(47272)
(47191)
师范(46532)
经济学院(46528)
财经大学(42864)
基金
项目(264281)
科学(207936)
基金(195280)
研究(184581)
(173961)
国家(172615)
科学基金(146805)
社会(119733)
社会科(113782)
社会科学(113750)
基金项目(103119)
(101383)
自然(97123)
自然科(95002)
自然科学(94970)
自然科学基金(93326)
(86764)
教育(85012)
资助(80025)
编号(71076)
重点(60468)
(59173)
(56423)
成果(56174)
(55655)
创新(52274)
科研(51950)
国家社会(51236)
教育部(50383)
计划(50064)
期刊
(164093)
经济(164093)
研究(104102)
学报(67535)
中国(67302)
(61787)
科学(60062)
(53994)
管理(51003)
大学(50285)
学学(47887)
农业(42339)
技术(33201)
教育(33026)
(29568)
金融(29568)
经济研究(28791)
财经(28201)
业经(25822)
(24720)
(24328)
(23768)
问题(22957)
国际(21238)
技术经济(19715)
(19302)
统计(18679)
科技(18673)
世界(17973)
(17294)
共检索到541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培志  刘雯雯  
随着技术在产品竞争中作用的提升,用技术指标来衡量一国的贸易结构特征更加顺应当代贸易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技术附加值原理作为识别贸易品技术附加值高低的理论基础,介绍了技术附加值的测算方法,分别对中国和贸易伙伴国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中国中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最高,而且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呈现改善趋势。在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技术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波动对低技术附加值产品和中低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有较大的影响,但是对中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和高技术附加值产品出口影响较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荣林  姜茜  
本文运用相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性检验、面板数据及滚动检验等计量方法就进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进行多角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低技术行业和高技术行业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较高,但中等技术行业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很弱;低技术行业和中等技术行业的出口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具有先导效应;高技术行业进口的技术外溢效果明显;对外贸易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引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苏振东  周玮庆  
本文首先基于关志雄(2002)和Lall等(2006)提出的基于产品技术附加值分布的贸易结构分析法构造出口贸易结构指数,考察了1992~2006年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变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又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深入分析了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出口总量层面上看,出口总量的增加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拉动作用;从出口贸易结构分量层面上看,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非对称影响效应,即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额的增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明显大于低附加值产品出口额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表明出口贸...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海燕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客观上要求推广附加值贸易测算法(Trade in Value-Added,简称TiVA)。本文应用该法计算1995-2009年中国及35个行业的出口附加值,并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对比,以更准确地判断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地位,研究结论如下:(1)15年间中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率迅速下降,致使传统方法统计的中国出口规模"虚高"。(2)中国第一、三产业目前较高的国内附加值率受益于行业开放度不足;制造业中,纺织服装等6大出口行业整体竞争力值得肯定,化学制品业、基础金属及金属制品业缺乏出口竞争优势,电子与光学制造业目前缺乏面对激烈国际竞争的实力。(3)依据TiVA,中国仍然可以保有"头...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  李文秀  马鹏  
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WIOD)的附加值贸易框架测算了19952011年间中国服务业整体及不同要素密集度类型服务业出口的国别(地区)结构,并与传统总值核算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服务业附加值出口市场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但出口增速较快的地区则多为非发达国家;(2)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出口中发达国家比重较高,但不同要素密集度服务业的出口国别(地区)结构在两种测算方式下存在差异;(3)从影响因素看,货物出口、服务出口、人均GDP等对中国服务业附加值出口具有显著影响,但中国服务业附加值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艳  李文秀  马鹏  
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WIOD)的附加值贸易框架测算了1995~2011年间中国服务业整体及不同要素密集度类型服务业出口的国别(地区)结构,并与传统总值核算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服务业附加值出口市场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但出口增速较快的地区则多为非发达国家;(2)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出口中发达国家比重较高,但不同要素密集度服务业的出口国别(地区)结构在两种测算方式下存在差异;(3)从影响因素看,货物出口、服务出口、人均GDP等对中国服务业附加值出口具有显著影响,但中国服务业附加值,尤其是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附加值出口更依赖货物出口来实现。对此,中国应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服务输出能力,并在不同的国家或区域采取差异化服务贸易策略,同时要积极推动制造业服务化以提升我国货物出口中的国内服务含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戴翔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以贸易附加值来刻画出口品内含的新增价值,从而更本质地揭示一国出口的真实贸易利益。本文利用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从出口贸易内含国内附加值视角,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出口贸易利益,结果表明:(1)伴随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出口贸易内含的国内附加值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虽有下降趋势,但总量却呈稳步上升态势,且数量巨大可观,出口贸易的总量经济效应十分显著;(2)从分行业层面来看,资本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出口对贸易利益的贡献较大且呈上升趋势,表明出口贸易利益来源结构进而所反映出的产业结构有所优化;(3)服务出口对贸易利益的贡献主要依赖于劳动密集型服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苏振东  周玮庆  
本文首先基于关志雄(2002)和Lall等(2006)提出的基于产品技术附加值分布的贸易结构分析法,在SITC三位数水平下考察了2001—2005年我国对东盟各国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变迁,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对东盟十国的出口贸易结构有恶化的趋势。因而,为分析影响这一结构变迁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引力模型对可能影响这一贸易结构变迁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显著性分析,结论显示:总体而言,东盟各国的经济规模对我国对其出口贸易结构变迁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深入分析了东盟各国经济规模对我国对东盟各国出口贸易结构变迁的综合影响。最后,针对我国的对外经贸和宏观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了优化我国对东盟出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杜修立  王维国  
本文旨在构建一套测度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方法,并在SITC三位码分类水平下,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第一,本文建立了测度产品技术含量的一个指标,进而提出一套分析经济体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的新方法;第二,利用本文提出的分析工具,通过国际比较,从多个方面分析了1980—2003年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仅表现出微弱的向世界水平收敛的趋势;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高度没有显著提高,但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趋势;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分布发生了与众不同的重大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鹏  
文章运用DVAR(出口贸易中的国内价值增值占总出口的比例)来度量一国出口贸易质量状况,计算了2000—2018年中国DVAR的值;进一步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税收和FDI对DVAR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DVAR总体上呈不断增加态势,说明中国出口贸易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人民币升值会降低DVAR,关税税率减少会提高DVAR,FDI增加会提高DVAR。这充分说明人民币升值会恶化我国出口贸易质量,降低关税税率、FDI的增加会提高我国出口贸易质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治宇  
本文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边限检验方法,利用1997年1季度至2008年4季度的数据估计了中国进出口贸易需求的收入弹性、价格弹性和汇率弹性,结果发现国外收入变化是影响中国出口的主要因素,产品价格对出口的影响较小,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的影响不确定。因此,如果采取低价格促进出口的措施,不仅是低效的,而且是得不偿失的。转向以内需驱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丛海彬  
根据Lall(拉尔)贸易产品技术分类体系,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分布的角度,对浙江省1999年~2010年出口贸易技术结构进行了分类研究,证明,该阶段浙江省出口贸易技术结构整体上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但存在不合理现象,进一步优化技术贸易结构势在必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铁瑛  
本文重点关注人口结构转型背景下的加工贸易升级问题,探讨了城市劳动供给对中国加工贸易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人口结构转型因素对加工贸易升级具有重要的解释力,城市劳动参与率下降显著促进了加工贸易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提高。这一促进作用随着用工成本的上升而逐步弱化,即人口结构影响的用工成本渠道,同时也随着人力资本水平提升而逐步弱化,即人口结构影响的人力资本渠道。拓展性研究还发现,劳动参与率下降所引致的加工贸易升级主要是通过"优胜劣汰"的选择效应来实现的;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随着劳动供给绝对量的下降,人口流动所造成的局部地区劳动力相对充沛也不能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劳动供给下降对劳动需求更高、加工贸易出口占比更大的行业的不利作用更强。本文的结论表明,面对人口结构渐趋老龄化的不利冲击,通过提升劳动力技能促进人力资本积累是应对用工成本上升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唐毅  张潇  
根据Wang at el.(2013)提出的总出口增加值分解法,重新评估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演变趋势,并从增加值分解和产业分解层面研究中国出口贸易。研究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生产中逐渐向高附加值部分转移;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已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从增加值分解层面看,纯中间产品增加值由下降转变为上升趋势,加工出口到第三国的增加值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最大;从产业分解层面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国华  赵子薇  
本文首先通过计算中国对拉美七国四类制成品出口密集度等,分析中国对拉美地区制成品出口结构;通过考察中国和拉美七国生产要素结构变化情况对中拉要素禀赋差异作深入分析,以期探究中国对拉美制成品出口结构背后深层次原因。然后构建扩展引力模型分别从总量视角和技术结构视角探析中国对拉美货物出口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拉美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拉要素禀赋差异、中国货币自由度、中国对拉美直接投资水平对中国向拉美出口总量均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各影响因素对不同技术类别制成品出口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性。为实现中国对拉美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拉美地区经济更快发展,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