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54)
2023(16284)
2022(13928)
2021(13047)
2020(11195)
2019(26193)
2018(25619)
2017(48553)
2016(25953)
2015(29917)
2014(29572)
2013(29262)
2012(26825)
2011(24113)
2010(24131)
2009(22492)
2008(22236)
2007(19366)
2006(16657)
2005(14666)
作者
(74503)
(62561)
(62275)
(59088)
(39657)
(30131)
(28443)
(24430)
(23537)
(22118)
(21048)
(21024)
(19795)
(19600)
(19426)
(19276)
(18549)
(18432)
(18103)
(17872)
(15386)
(15258)
(15186)
(14202)
(14041)
(13962)
(13797)
(13588)
(12668)
(12303)
学科
(113735)
经济(113628)
管理(75648)
(71465)
(58870)
企业(58870)
方法(58295)
数学(52030)
数学方法(51288)
(30264)
贸易(30250)
中国(30227)
(29446)
(29124)
(28456)
业经(22590)
(21000)
地方(20205)
(19276)
环境(18813)
农业(18618)
(18083)
财务(18019)
财务管理(17977)
理论(17497)
企业财务(16958)
(16466)
技术(16459)
(16038)
银行(16012)
机构
大学(377131)
学院(376563)
(163218)
经济(160261)
管理(147751)
理学(128698)
理学院(127372)
管理学(125003)
研究(124567)
管理学院(124324)
中国(95035)
(78647)
科学(74482)
(72355)
(61873)
(59141)
财经(58778)
中心(57693)
研究所(56375)
业大(54249)
(53657)
(53652)
经济学(51563)
北京(49349)
经济学院(46912)
农业(46723)
(46679)
师范(46177)
(45307)
财经大学(43916)
基金
项目(256407)
科学(203213)
基金(189576)
研究(184598)
(165484)
国家(164216)
科学基金(141862)
社会(119173)
社会科(113297)
社会科学(113266)
基金项目(98995)
(98101)
自然(92359)
自然科(90329)
自然科学(90306)
自然科学基金(88723)
教育(86334)
(83344)
资助(79840)
编号(72999)
(58095)
成果(58092)
重点(58065)
(54501)
(53608)
国家社会(50634)
教育部(50289)
课题(50286)
创新(50205)
科研(50058)
期刊
(165587)
经济(165587)
研究(105275)
中国(67931)
学报(56839)
(56530)
科学(53167)
管理(52765)
(51385)
大学(43804)
学学(41380)
教育(35770)
农业(35386)
技术(34642)
(31030)
金融(31030)
经济研究(29054)
财经(28794)
业经(25883)
(24920)
(24750)
问题(22904)
统计(21975)
国际(21050)
(20490)
(19746)
技术经济(19359)
决策(17845)
世界(17619)
商业(17309)
共检索到542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小羽  臧新  
本文通过建立中国能源—经济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23个非能源行业和4个能源行业的能源密集度系数和污染密集度系数,结合2002~2006年中国货物出口和服务出口统计数据,测算了在此期间由出口贸易引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日渐增长的同时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世界能源耗用和CO2、大气污染物质排放转移,对中国的经济和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慧  
经济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贸易的往来中隐含着环境成本在国际间的转移。新一轮国际分工中,中国进出口贸易不平衡,更多地扮演了生产者的角色,这是否意味着中国要对世界环境污染承担更大的责任,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中国42个部门生产的完全产污系数和进出口贸易中包含的污染物排放量,基于同一技术水平检验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成本转移情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纪录  
本文通过改进传统的投入产出模型,分别从总量、行业和贸易伙伴等层面对我国2002—2009年的出口隐含碳排放进行了动态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该阶段我国约有12%—18%的碳排放由出口贸易引致,且随着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隐含的碳排放也持续增加。其中,加工制造业和化学工业是我国出口碳排放的主要载体,而美国和欧盟分别是2002和2007年我国最大的出口碳排放受益国。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谢建国  姜珮珊  
本文在一个能源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1995年、2000年和2005年的OECD中国投入产出表和中国的能源消耗数据,测算了中国分行业的进口能源消耗、出口能源消耗、贸易净能源消耗和基于能耗的贸易条件。文章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中国的能源消耗效率不断提高,但是出口产品总能耗量大于进口产品总能耗量,贸易净能源消耗有增加的趋势,中国仍然是一个能源的净出口国,而且,基于能耗的贸易条件有恶化的趋势;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出口规模的扩张是中国出口隐含能源消耗增长的主要原因,行业投入效应也促进了出口隐含能的增加,但影响较小,而出口结构的优化与单位价值能源消耗的下降则抑制了出口能源消耗的增加,整体分析结果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行伟波  李善同  
区域间贸易反映了中国内部区域整合和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在贸易理论中,一般采用引力模型来分析地区间贸易的模式,并且可以通过估计边界效应来分析各种难以量化的地区间贸易壁垒对区域贸易的影响。本文采取由2002年中国分省投入产出表估计出的省际贸易流量数据,在引力模型的框架下分析中国地区间贸易的结构以及省际边界效应。本文的实证结果显示,引力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中国地区间贸易的模式,同时较大的边界效应也反映了地区间贸易存在较大的本地偏好。另外,本文也估计了中国省际分行业贸易的边界效应。最后的灵敏度检验指出内部贸易距离的设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模型的估计结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翚  郑美玲  
以投入产出模型为基础,根据2012年福建省投入产出表、各经济部门能源消费量及进出口数据,测算该年福建省各部门CO_2排放量及进出口隐含碳,并由2012年的静态情况推算出20132015年的动态情况,实证分析了20122015年福建省进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福建省进出口贸易不利于碳减排;以碳减排为目标,福建省外贸结构有待优化。只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就可扭转福建省外贸不利于碳减排的局面,促进碳减排目标的实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述忠  陈颖  
每年大量的"中国制造"不断出口到发达国家,这些出口产品背后的隐含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与已有文献主要利用美国、日本等国的数据间接获得中国碳排放率不同,本文通过直接计算中国2002、2005和2007年分产业部门的碳排放率,再以国内消费活动为标准利用单区域投入产出模型估算中国2000-2009年的隐含碳排放量,分析贸易碳排放净差不断增加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国内消费的碳排放总量将比国际公布的数据有所减少。中国在2000-2009年间保持贸易碳排放顺差,出口的高增长快速拉动了中国碳排放总量的增加。各国应当共同改善现行的碳排放量测算体制,同时中国也要鼓励低碳产品和技术贸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高静  刘友金  
中美贸易的巨额逆差带来的不仅仅是贸易问题,还包括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利用环境投入产出模型测算1997年-2009年中美贸易中所隐含的CO2排放量,得出如下结论:中美贸易中中国大部分行业污染贸易条件均大于1,且呈不断恶化趋势;出口规模越大、贸易竞争力越强的产业单位出口的CO2排放强度越小,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与污染品并无必然联系;美国对华FDI转移并未引起美国污染产业向中国转移,而全球FDI向华转移使得"污染天堂"理论在华成立;中国出口CO2排放速度低于其出口速度,单位出口的CO2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改变中国污染顺差国的地位,中国需加强对美国污染品的进口,积极改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加快对价值链高端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唐德才  王琳佳  仲凤霞  
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广东省1997-2011年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碳排放变化进行研究,分别测算了广东省整体和部门层面的进出口隐含碳排放。研究结果显示,广东省出口隐含碳排放总量大于进口隐含碳排放总量,差额1997年为0.20亿吨、2011年为0.36亿吨,说明广东省处于隐含碳的净出口状态;另外,隐含碳的排放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服务业和造纸印刷及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等部门。广东省应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减少高碳产品的出口,扩大"两高一资"产品的进口,推进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芳  
加工出口生产中,中间投入占比较高,因而增加值率较低,但正逐步改善;国内中间投入占比偏低,因此其对国内上游产业的带动能力仍然有限,但正逐步增强;加工出口生产的影响力明显低于国内使用产品生产和非加工出口生产,但其影响力正逐渐增大;由于全部加工出口产品在总产出中的占比有限,所以除个别部门外,加工出口生产对各部门的产业关联特性和产业波及特性均没有根本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小娟  赵倩  
文章采用投入产出法分析了2006~2010年中国制造业出口碳排放情况,并对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碳排放进行了比较分析,在计算加工贸易出口碳排放时分离出进口中间产品碳排放和国内实际碳排放,同时研究了2007年制造业各部门的出口碳排放情况,最后基于各项研究结论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碳减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耿强  李希博  
在经济全球化和水资源商品化的背景下,虚拟水贸易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WIOD提供的世界多区域投入产出序列的基础上,测算了2000—2014年我国工业外贸中的虚拟水流量。结果显示,在研究期内,中国一直是一个"工业虚拟水净贸易输出国",研究期内每年有1/5到1/3的工业用水量被国外所消费,虚拟水净出口量占当年工业用水总量的6.6%20.4%。对此展开了部门层面和国别层面的分析,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深入探究了这一贸易问题。接着采用SDA方法全面计算了强度效应、技术效应、国别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盼道  宗刚  
文章运用投入产出价格模型和复杂网络方法对价格关联效应进行研究。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发现,价格关联效应是由产业关联引起的,属于成本推动型的波及效应。导致价格波及效应范围和程度不同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产品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产品用途的广泛性和产业关联的方向,价格调控时应考虑以上几个因素,防止通货膨胀的发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怀政  
近年来,如何基于环境承载量约束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受到许多国家高度关注,关于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理论探索也逐渐进入主流经济学的前沿。文章试图基于中国主要外向型工业行业对中国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予以实证分析。结论表明,一方面,出口贸易增长促进了出口结构优化与技术进步,从而对环境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另一方面,巨大的规模负效应掩盖了出口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对环境影响的正效应,进而导致出口贸易对环境影响的总体负效应。因此,从长远来看,即便目前面对全球经济衰退,健全与贸易有关的环境规制政策体系,切实促进出口贸易环境成本内部化仍势在必行。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卢小兰  喻静琼  
基于WIOD数据库,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中国2008年~2014年出口总量、大类产业和中类制造业的出口附加值率,与美国、德国和韩国出口附加值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总体出口附加值呈上升趋势,传统出口额虚高约20%。各大类产业出口附加值率差异显著,房地产和金融保险等服务产业出口附加值率最高,计算机、电子产品和光学产品制造出口附加值率最低高、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稳定上升,高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低于中、低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2014年四国总体出口附加值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美国、中国、德国和韩国中国高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显著低于美国,高端技术制造业出口附加值率低是导致中国制造业整体附加值率低的主要原因。为此,提出改进贸易统计方法和优化出口产业结构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