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24)
- 2023(15932)
- 2022(13272)
- 2021(12466)
- 2020(10173)
- 2019(23816)
- 2018(23295)
- 2017(44457)
- 2016(23351)
- 2015(26480)
- 2014(25994)
- 2013(25532)
- 2012(23536)
- 2011(21339)
- 2010(21231)
- 2009(19228)
- 2008(18674)
- 2007(16010)
- 2006(14010)
- 2005(12617)
- 学科
- 济(108046)
- 经济(107948)
- 管理(61685)
- 业(61509)
- 方法(48664)
- 企(47508)
- 企业(47508)
- 数学(43482)
- 数学方法(42841)
- 中国(33742)
- 贸(29628)
- 贸易(29611)
- 易(28823)
- 农(28684)
- 地方(23882)
- 财(23096)
- 业经(22539)
- 农业(19547)
- 制(17352)
- 学(16465)
- 银(16236)
- 银行(16230)
- 融(16086)
- 金融(16085)
- 环境(15788)
- 行(15721)
- 理论(15331)
- 出(15038)
- 技术(14880)
- 和(14328)
- 机构
- 学院(329797)
- 大学(328566)
- 济(150666)
- 经济(148180)
- 管理(128490)
- 研究(113017)
- 理学(111379)
- 理学院(110207)
- 管理学(108156)
- 管理学院(107539)
- 中国(87074)
- 京(68951)
- 财(64922)
- 科学(63954)
- 所(54461)
- 财经(52493)
- 中心(51426)
- 研究所(49431)
- 经济学(48494)
- 经(48097)
- 农(47669)
- 江(46639)
- 业大(44019)
- 经济学院(43917)
- 北京(43701)
- 范(42249)
- 师范(41881)
- 院(41357)
- 财经大学(39196)
- 农业(37088)
- 基金
- 项目(223816)
- 科学(179481)
- 基金(166229)
- 研究(165694)
- 家(143969)
- 国家(142843)
- 科学基金(124297)
- 社会(109554)
- 社会科(104244)
- 社会科学(104223)
- 基金项目(86190)
- 省(84735)
- 自然(78131)
- 教育(76971)
- 自然科(76477)
- 自然科学(76462)
- 自然科学基金(75103)
- 划(71839)
- 资助(69317)
- 编号(65440)
- 成果(51675)
- 发(51350)
- 部(51102)
- 重点(50447)
- 创(47192)
- 国家社会(47028)
- 课题(45220)
- 教育部(44898)
- 创新(44163)
- 人文(43424)
- 期刊
- 济(158054)
- 经济(158054)
- 研究(99218)
- 中国(65393)
- 管理(48771)
- 财(47328)
- 学报(44416)
- 科学(44196)
- 农(43807)
- 大学(35874)
- 教育(34751)
- 学学(33549)
- 技术(31190)
- 农业(30879)
- 融(30807)
- 金融(30807)
- 经济研究(28264)
- 财经(25774)
- 业经(25713)
- 贸(23536)
- 经(22320)
- 问题(21849)
- 国际(20564)
- 统计(18644)
- 世界(17470)
- 业(17275)
- 技术经济(16826)
- 策(16646)
- 商业(15575)
- 决策(15002)
共检索到490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昊
本文基于扩展的文凭信号显示模型,利用2000-2011年中国分行业劳动力数据,重新检验了中国出口贸易规模与劳动力流动方向与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出口贸易的劳动力流动效应。利用离散因变量模型进行非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出口促进了高学历劳动力的流动,且劳动力确实存在由于出口水平变动而流动的初始动因。
关键词:
文凭信号显示模型 出口贸易 劳动力流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昊 刘骞文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普遍为正,即出口贸易的增加能够促进社会就业水平的提高,且不存在性别差异。然而,新-新贸易理论基于异质性企业思想提出的筛选-匹配模型却对此产生了质疑。本文基于2006-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重新检验了中国出口贸易规模与就业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出口贸易就业效应的性别差异。本文研究表明:虽然企业出口贸易的增加依然能够显著提高整体的就业水平,但对女性就业水平却呈现显著的负向作用。这进一步证明促进对外贸易发展虽然能够提高就业水平,却很难达到优化就业结构的目的。减少就业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性别歧视,是改善这种状况的途径之一。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兵 乔晶
本文基于Feder的分析框架,运用动态面板模型GMM估计实证检验中国出口部门相对非出口部门的生产率优势及其外溢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是因为要素生产率差异而不是出口部门的外溢效应。整个出口部门,以及细分的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内资企业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外溢效应均不显著,外资企业则存在微弱的负向外溢效应。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外溢效应 分类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孟军
本文从引力方程的微观基础出发,推导出包含制度质量的引力模型,进而把正式制度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法律制度三大类共15个子指标,研究制度质量和我国出口贸易的关系,利用占我国对外贸易额85%以上的35个国家(或地区)1996-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部分变量和全变量实证检验。所得结论验证了我国出口贸易偏好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这一传统结论,同时认为我国的出口贸易对制度质量高的国家(或地区)也存在较强偏好,制度质量对我国出口贸易地理结构有重要影响,是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区位选择非常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
制度质量 微观基础 地理结构 区位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宜红 姚曦
文章使用1978~2011年中国和3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用于检验本地市场效应的扩展引力模型是否在1995年前后存在结构突变。结合进一步的分时期检验结果文章发现,1995年之后出口份额上升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两大制成品行业,都发生了本地市场效应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关键转变;而在出口份额下降或者变化不大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和资源型制成品行业,本地市场效应的变动相对于要素禀赋优势的变动则显得无关紧要。本地市场效应在不同时期之间的变动解释了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快速转变。文章还佐证了扩大内需政策的重要性。扩大内需不仅有利于我国国内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增长,而且可以通过本地市场效应扩大出口,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真
劳动力成本上升从抑制工业类FDI流入、改变出口企业生产粗放式生产方式以及改善出口贸易内涵结构三个方面对减少出口贸易碳排放产生倒逼影响。中国1990~2011年相关数据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劳动力成本和技术进步与中国出口贸易的CO2排放之间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而贸易总量和贸易结构则与出口贸易CO2排放正相关。由于技术进步的溢出和扩散具有时滞性,因此劳动力成本上涨对推动中国出口贸易碳减排的作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出口贸易碳排放 国际产业转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敬云
出口贸易量是由出口供给和出口需求决定的均衡数量,据此本文提出一个包含出口供给和出口需求两方面因素的出口贸易决定模型。为解决使用年度数据存在的样本数量不足问题,本文使用了季度数据。通过对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本文发现出口贸易、出口退税、FDI和外部需求四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而实际有效汇率、国内GDP和其他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VEC模型来反映这些变量间的短期动态关系,而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反映长期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长期内还是短期内,出口退税政策都是显著而有效的。
关键词:
出口供给 出口需求 出口退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朱海霞
在边境效应引力模型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考虑贸易方向、适用于港口进出口航运贸易的边境效应引力模型的扩展模型,基于2005~2009年中美港口数据采用六种方法对构建的扩展模型进行鲁棒性检验和非线性检验。结果发现:构建的扩展模型是一个较优的模型,进出口港口的经济总量、吞吐量和两个港口之间的经济距离是影响双边航运贸易量的关键因素;距离的计算方法会造成边境效应的高估或低估;国家的有形边境会造成无形的贸易障碍,并在进出口两个方向上对贸易的阻碍程度是不对称的,但都显著存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宏成
本文采用国际上通行的贸易引力模型,对2005年我国与34个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之间贸易流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贸易双方的经济总规模(GDP)、地理距离与制度安排(是否为东盟成员)是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本文还对我国的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的建议。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引力模型 贸易潜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韩萌 姜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正在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给国际贸易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为全面提升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力,欧盟多方位布局数字经济战略,中欧贸易无疑会在这一调整中发生深刻变化。为探明欧盟数字经济发展与中欧贸易联动的内在机理,并为欧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高中国出口贸易利得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在构建欧盟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取动态因子分析法对欧盟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实证检验欧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出口贸易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欧盟数字经济水平的发展可显著提升中国对欧出口贸易增加值,中欧的贸易成本与欧盟数字经济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中国对欧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与覆盖率随着欧盟数字化升级显著提升,这些因素发挥了中介作用,成为提高中国对欧出口贸易利得的关键支撑。鉴于此,中国应提升中欧数字联动,助力贸易降本增效;加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力度,推动中欧技术协同创新;拓宽中欧数字通路,促进双方供需对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靖祥 曹勤
本文分析初级产品、工业制品出口贸易结构及出口贸易方式结构变化,并研究其变化原因,同时借助分布滞后模型及变参数经济计量模型,探讨1978年以来FDI对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认为出口贸易存在巨大利润空间与政策空间,并促成外资流入规模逐年扩大;但伴随着外资的流入,出口贸易结构并未优化,需要通过政策措施调整FDI的流入规模与方向,进一步实现贸易结构升级。
关键词:
FDI 贸易结构 劳伦斯指数 变参数模型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昊 陈小明
在借鉴Hofstede文化五维度理论的基础上,从交易成本和消费者选择两个方面分析了文化距离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路径,并基于2003—2009年中国19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对外贸易和文化距离数据样本,依靠修正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文化距离对出口贸易的边际影响方向和程度。本文研究表明,文化距离每提高1%,出口贸易额就降低约0.185%,可见交易成本路径依然是文化距离对出口贸易的主要影响机制。
关键词:
文化距离 引力模型 出口贸易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志忠 贺彩银 王耀中
本文从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基本经济特征出发,在拉尼斯—费模型中嵌入民营部门出口贸易,并运用1996-200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交互项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民营部门的资本积累、创新强度和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决定了民营非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吸收能力,民营部门出口贸易通过加强民营部门资本积累、创新强度及创新的劳动力使用偏向,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沈子杰
本文基于2011-2017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数据,以及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报告》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就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其不同区域之间跨境物流发展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伟军 陈启斐 李智
本文基于扩展的新新贸易理论模型,考察了扩大内需战略以及金融业发展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随后利用我国31个省市区1999-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需求规模是促进出口的重要因素,这意味着现阶段本土市场效应开始慢慢发挥作用;金融业的发展不仅可以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缓解企业流动性压力,促使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生产率,进而促进出口,还能通过调节居民的收入水平,强化需求对出口的促进作用;开放程度的提高和政府干预的减少可以显著地促进对外出口。由于存在严重的资源错配,目前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尚无法促进出口贸易。
关键词:
扩大内需 金融业发展 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