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2)
2023(6659)
2022(5430)
2021(5126)
2020(4151)
2019(9824)
2018(9202)
2017(17516)
2016(8732)
2015(10098)
2014(9540)
2013(9742)
2012(9148)
2011(8653)
2010(8324)
2009(7695)
2008(7594)
2007(6324)
2006(5588)
2005(5225)
作者
(24323)
(20742)
(20470)
(19725)
(13133)
(9915)
(9344)
(8125)
(7783)
(7221)
(7065)
(6753)
(6637)
(6583)
(6512)
(6391)
(6110)
(6086)
(5900)
(5518)
(5166)
(4870)
(4828)
(4612)
(4551)
(4519)
(4469)
(4086)
(4078)
(4074)
学科
(45956)
经济(45921)
(23698)
贸易(23688)
(23153)
方法(22688)
管理(21240)
数学(20629)
数学方法(20549)
(19799)
中国(15432)
(14210)
企业(14210)
(13732)
(10431)
(10364)
出口(10357)
出口贸易(10356)
(10002)
关系(8978)
业经(7444)
(7322)
(6733)
金融(6732)
(6693)
银行(6692)
环境(6649)
(6589)
地方(6405)
农业(6319)
机构
大学(135999)
学院(132143)
(74189)
经济(73439)
研究(51163)
管理(48449)
理学(42182)
理学院(41755)
管理学(41301)
管理学院(41066)
中国(39941)
(30776)
(28260)
经济学(26703)
科学(26061)
财经(25527)
(24581)
经济学院(24516)
(23723)
研究所(22467)
中心(21633)
财经大学(19377)
(18673)
北京(18195)
(18022)
(17834)
(16575)
科学院(15670)
业大(15500)
(15210)
基金
项目(89672)
科学(72429)
基金(70802)
研究(65269)
(62179)
国家(61804)
科学基金(52681)
社会(47272)
社会科(45364)
社会科学(45358)
基金项目(35883)
自然(31245)
自然科(30625)
自然科学(30618)
自然科学基金(30142)
资助(30121)
(29045)
教育(28838)
(25869)
(22801)
编号(22667)
国家社会(22543)
中国(22295)
重点(20309)
教育部(20216)
(19493)
人文(18831)
(18365)
成果(17918)
社科(17807)
期刊
(71243)
经济(71243)
研究(44602)
中国(22642)
(21081)
学报(19259)
(18660)
科学(18064)
管理(17494)
国际(16314)
经济研究(15616)
(15543)
大学(15394)
学学(14403)
财经(13306)
(12153)
金融(12153)
(11664)
问题(11593)
农业(11313)
世界(11242)
业经(9311)
(9109)
贸易(9109)
技术(8860)
统计(7789)
国际贸易(7623)
(7311)
教育(7246)
技术经济(6762)
共检索到199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兵  乔晶  
本文基于Feder的分析框架,运用动态面板模型GMM估计实证检验中国出口部门相对非出口部门的生产率优势及其外溢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是因为要素生产率差异而不是出口部门的外溢效应。整个出口部门,以及细分的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内资企业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外溢效应均不显著,外资企业则存在微弱的负向外溢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正良  刘厚俊  
出口贸易不仅具有拉动经济增长的静态效应,还具有促进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的动态外溢效应,但从出口国角度考察出口贸易外溢效应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表明,中国出口贸易外溢效应发挥的主体是一般贸易出口,加工贸易的外溢效应则不明显,在欠发达地区,一般贸易出口外溢效应的可能性最高,而在发达地区,加工贸易外溢效应的可能性最高。政策导向应该是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平衡发展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出口,促进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转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昊  刘骞文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出口贸易的就业效应普遍为正,即出口贸易的增加能够促进社会就业水平的提高,且不存在性别差异。然而,新-新贸易理论基于异质性企业思想提出的筛选-匹配模型却对此产生了质疑。本文基于2006-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重新检验了中国出口贸易规模与就业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出口贸易就业效应的性别差异。本文研究表明:虽然企业出口贸易的增加依然能够显著提高整体的就业水平,但对女性就业水平却呈现显著的负向作用。这进一步证明促进对外贸易发展虽然能够提高就业水平,却很难达到优化就业结构的目的。减少就业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性别歧视,是改善这种状况的途径之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韩萌  姜峰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正在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给国际贸易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为全面提升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力,欧盟多方位布局数字经济战略,中欧贸易无疑会在这一调整中发生深刻变化。为探明欧盟数字经济发展与中欧贸易联动的内在机理,并为欧盟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高中国出口贸易利得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在构建欧盟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取动态因子分析法对欧盟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并实证检验欧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出口贸易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欧盟数字经济水平的发展可显著提升中国对欧出口贸易增加值,中欧的贸易成本与欧盟数字经济水平呈显著负相关;中国对欧出口产品的技术复杂度与覆盖率随着欧盟数字化升级显著提升,这些因素发挥了中介作用,成为提高中国对欧出口贸易利得的关键支撑。鉴于此,中国应提升中欧数字联动,助力贸易降本增效;加大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力度,推动中欧技术协同创新;拓宽中欧数字通路,促进双方供需对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姚志毅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从长期来看是正向效应,它是技术进步的阶梯,促进了中国技术进步,增强了产品竞争力。因此,中国出口产品在遭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时,我们既要妥善处理好技术壁垒带来的短期负面影响,更要看到其长期的正面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唐宜红  姚曦  
文章使用1978~2011年中国和3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用于检验本地市场效应的扩展引力模型是否在1995年前后存在结构突变。结合进一步的分时期检验结果文章发现,1995年之后出口份额上升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两大制成品行业,都发生了本地市场效应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关键转变;而在出口份额下降或者变化不大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和资源型制成品行业,本地市场效应的变动相对于要素禀赋优势的变动则显得无关紧要。本地市场效应在不同时期之间的变动解释了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快速转变。文章还佐证了扩大内需政策的重要性。扩大内需不仅有利于我国国内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增长,而且可以通过本地市场效应扩大出口,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昊  
本文基于扩展的文凭信号显示模型,利用2000-2011年中国分行业劳动力数据,重新检验了中国出口贸易规模与劳动力流动方向与水平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出口贸易的劳动力流动效应。利用离散因变量模型进行非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出口促进了高学历劳动力的流动,且劳动力确实存在由于出口水平变动而流动的初始动因。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敬云  
出口贸易量是由出口供给和出口需求决定的均衡数量,据此本文提出一个包含出口供给和出口需求两方面因素的出口贸易决定模型。为解决使用年度数据存在的样本数量不足问题,本文使用了季度数据。通过对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本文发现出口贸易、出口退税、FDI和外部需求四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而实际有效汇率、国内GDP和其他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VEC模型来反映这些变量间的短期动态关系,而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反映长期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长期内还是短期内,出口退税政策都是显著而有效的。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姜巍  傅玉玢  
文章在探讨发展中国家双向FDI贸易效应机制的基础上,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方法对1982~2012年中国双向FDI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IFDI的长期出口弹性和IFDI滞后2期的短期出口弹性均为正,且长期弹性小于短期弹性;OFDI的长期出口弹性和OFDI滞后2期的短期出口弹性均为正,且长期弹性大于短期弹性;IFDI与OFDI的长期进口弹性均为负。上述结果进一步说明,IFDI的长期出口促进效应存在下降趋势,IFDI的现有类型和质量对经济持续发展存在局限性;OFDI的长期出口促进效应存在上升可能,发展潜力巨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沈坤荣  
经济增长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开放本国经济,通过国际贸易不仅可以促进知识在世界范围迅速积累,而且通过新技术的引进可以提高不发达国家的生产效率;同时,由于直接引进新技术而节约了本国的研究与开发费用,也间接增加了国内的资本积累。这两方面的效应可以使不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王保双  
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中国不同企业类别与行业类别的工资差距、出口贸易对内外资企业的工资溢出效应和出口贸易对不同行业类别的工资溢出效应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外资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比内资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约高25.6%,且出口贸易对外资企业的工资溢出效应显著高于内资企业;不同行业间的平均工资水平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高端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显著高于低端制造业的平均工资水平,且出口贸易的工资溢出效应进一步扩大了行业间的工资差距。因此,应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战略、引进外资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缩小工资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优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正良  
江苏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初级产品能带来较高的经济效应,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效应,而劳动密集型产品开始具有负效应;一般贸易出口与其他贸易出口的积极效应开始扩大,而加工贸易出口的作用正在弱化。政策导向应该是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重视一般贸易出口,延长国际分工价值链,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习平  
鉴于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和全社会对就业问题的重视,本文旨在研究出口贸易、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和三者的关系。文章使用1978-2010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出口贸易、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表明:三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经济增长是出口贸易的granger原因,但出口贸易并不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不是就业granger原因。为了说明结论的可靠性,对以上的结论进行了实例验证。鉴于此,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何辉  樊艺璇  
出口退税有利于增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是一种为世界各国所采用的税收措施。本文利用我国经验数据,基于整体和区域结构视角,从出口退税对出口贸易总量的影响、出口退税对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出口退税对不同区域出口贸易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分析,并建议实施差别性的出口退税政策以起到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平衡不同地区出口贸易的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琦   王琴梅  
发展数字贸易是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内容。数字基础设施具有基础性和公共产品特性,可对我国数字贸易乃至出口贸易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基于2002—2021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超效率SBM模型测度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和出口贸易绩效,利用LSDV估计法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对出口贸易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理。根据特征事实,样本期内,我国数字基础设施水平的全国和地区均值基本呈逐年递增态势,仅2021年出现小幅下滑,且增长率及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地区均值呈阶梯状分布,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地区依次递减;出口贸易绩效的全国和地区均值呈上下波动态势,地区均值从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地区呈阶梯状递减态势,省份均值在东部地区普遍较高,在西部地区普遍较低,且三大地区内部省份间差异大小不同,东部地区差异最大,西部地区差异其次,中部地区差异最小。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有助于出口贸易绩效提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出口贸易绩效的提升作用具有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强于在东部地区,在2002—2011年不显著,在2012—2021年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产业融合效应、成本节约效应促进出口贸易绩效提升;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对出口贸易绩效的提升作用具有非线性门槛特征,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其提升作用增强。因此,应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贸易基础;缩小数字基础设施地区差异,释放数字贸易红利;拓展大数据融合应用场景,驱动数字贸易高效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