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0)
- 2023(13312)
- 2022(10880)
- 2021(10047)
- 2020(8147)
- 2019(18664)
- 2018(17945)
- 2017(33338)
- 2016(18395)
- 2015(20876)
- 2014(20412)
- 2013(20007)
- 2012(18322)
- 2011(16698)
- 2010(16520)
- 2009(15065)
- 2008(14889)
- 2007(12879)
- 2006(11543)
- 2005(10468)
- 学科
- 济(80119)
- 经济(80033)
- 管理(44920)
- 业(44299)
- 方法(33831)
- 企(32384)
- 企业(32384)
- 数学(29883)
- 数学方法(29654)
- 贸(26482)
- 贸易(26471)
- 易(25784)
- 中国(25269)
- 农(23268)
- 财(17896)
- 业经(16958)
- 学(16428)
- 地方(16257)
- 农业(15750)
- 出(14462)
- 制(13606)
- 环境(11829)
- 银(11799)
- 银行(11744)
- 融(11699)
- 金融(11698)
- 行(11342)
- 理论(11252)
- 关系(11178)
- 发(11098)
- 机构
- 大学(270213)
- 学院(268219)
- 济(119013)
- 经济(117209)
- 研究(101451)
- 管理(94600)
- 理学(82352)
- 理学院(81285)
- 管理学(79819)
- 管理学院(79349)
- 中国(74726)
- 科学(62650)
- 京(57448)
- 农(54179)
- 所(52599)
- 财(50139)
- 研究所(48620)
- 中心(43532)
- 业大(43336)
- 农业(43121)
- 财经(41108)
- 经济学(39201)
- 江(38619)
- 经(37785)
- 院(36205)
- 北京(35885)
- 范(35785)
- 经济学院(35722)
- 师范(35311)
- 科学院(31618)
- 基金
- 项目(185883)
- 科学(145608)
- 基金(137307)
- 研究(130098)
- 家(124164)
- 国家(123210)
- 科学基金(102689)
- 社会(85699)
- 社会科(81362)
- 社会科学(81343)
- 基金项目(72148)
- 省(69591)
- 自然(66225)
- 自然科(64786)
- 自然科学(64760)
- 自然科学基金(63663)
- 划(60480)
- 教育(60165)
- 资助(55694)
- 编号(49149)
- 重点(43420)
- 部(42284)
- 发(41266)
- 成果(39469)
- 创(38573)
- 国家社会(37835)
- 创新(36355)
- 科研(36164)
- 教育部(35819)
- 中国(35495)
- 期刊
- 济(123323)
- 经济(123323)
- 研究(79657)
- 中国(51549)
- 学报(51353)
- 农(49775)
- 科学(45078)
- 大学(38068)
- 学学(36107)
- 财(35684)
- 农业(34072)
- 管理(33333)
- 教育(27580)
- 融(22807)
- 金融(22807)
- 经济研究(22717)
- 贸(21911)
- 财经(20677)
- 技术(20475)
- 国际(19667)
- 业(19429)
- 业经(18831)
- 问题(18473)
- 经(18016)
- 世界(15774)
- 版(14139)
- 业大(13301)
- 技术经济(12272)
- 科技(12165)
- 资源(12144)
共检索到396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丰龙 徐康宁
本文采用2002~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各地区出口贸易的垂直专业比重,并在此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垂直专业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出口贸易的垂直专业化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尤为突出。工业基础、人力资本、对外开放度、服务业水平对垂直专业化水平的影响显著为正,工资水平和自然资源变量系数均显著为负,这些因素也是造成中国出口贸易垂直专业化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出口贸易 地区差异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我们采用了Hummels等人估算垂直专门化比率的方法,运用中国1992、1997及2000年的投入-产出表,根据联合国进出口贸易数据,对中国1992~2003年共12年的出口贸易中垂直专门化与中国对美出口贸易中的垂直专门化程度作了分年度的计算。结果显示:在这12年中,中国的出口贸易中垂直专门化的价值比率已从1992年的14%上升至21.8%。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贸易中垂直专门化的价值比率上升得更多,从1992年的14.77%上升至22.94%。来自日本的中间品在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品的垂直专门化程度占比大约为1/5,如果加上来自于韩国的中间品进口,那么日韩对中国的中间品出口在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垂直专门化...
关键词:
外包 垂直专门化 产品内分工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颖 马风涛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全球制造中心地位的确立,国内工业部门的出口贸易额正在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国内工业部门的能源消耗也在上升。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技术,对中国工业部门出口商品的国内能源消耗强度及其含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合中国工业部门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现实,考察了垂直专业化对出口商品国内能源含量的影响。本文发现大多数部门出口产品的国内能源消耗强度在不断下降,但由于出口贸易额的增长,工业部门的出口商品的国内能源含量仍在上升。本文验证了中国工业部门积极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国内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产生了有利的影响,对促进节能减排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国内能源含量 垂直专业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喻胜华 刘红增
文章借鉴了全球价值链分解模型,运用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国1995—2011年共17年的出口垂直专业化进行了重新评估。新的计算结果显示:(1)中国出口垂直专业化指数在2005年出现了下降趋势;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为中国出口提供的中间品的比重出现下降,而新兴经济体的这一比重则上升较快;(2)中国垂直专业化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最终品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重复计算中的国外增加值比重则迅速扩大;(3)中国参与的垂直专业化分工仍然主要集中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但是各产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在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全球价值链模型 国外增加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喻胜华 刘红增
文章借鉴了全球价值链分解模型,运用WIOD数据库中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国1995—2011年共17年的出口垂直专业化进行了重新评估。新的计算结果显示:(1)中国出口垂直专业化指数在2005年出现了下降趋势;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为中国出口提供的中间品的比重出现下降,而新兴经济体的这一比重则上升较快;(2)中国垂直专业化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最终品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比重不断下降,重复计算中的国外增加值比重则迅速扩大;(3)中国参与的垂直专业化分工仍然主要集中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但是各产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在2005年前后也都出现了下降趋势,说明了中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呈现出优化的态势。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全球价值链模型 国外增加值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项后军 吴全奇
本文研究了在考虑垂直专业化与不考虑垂直专业化两种情况下,中国出口企业出口至发达国家(美国、日本、韩国)和东盟各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依市定价(PTM)行为的国别异质性及其变化。分析表明:在不考虑垂直专业化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出口至发达国家市场的PTM程度要低于出口至东盟市场;加入垂直专业化之后,对美国没有明显影响,但对于东亚与东盟各国影响显著,而且使前述的PTM国别异质性进一步拉大;更重要的是,只有在人民币和中间品进口国汇率与人民币和最终品出口国汇率变化趋势一致的情况下,垂直专业化对PTM行为才有影响。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垂直专业化程度一旦超过某一界限,PTM的变化程度将显著上升;如果垂直专...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依市定价 国别异质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马斌
利用进口中间产品生产出口商品是垂直专业化的典型特征。本文建立了一个纳入进口中间品的预期利润最大化模型,研究了进口中间品在不同计价形式下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计价结算货币选择的影响,并采用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的影响取决于进口中间品的计价货币形式,当且仅当进口中间品以第三方货币计价时,垂直专业化分工才会对出口贸易结算货币选择产生影响,且垂直专业化程度越高,出口贸易选择本国货币结算的可能性越低。(2)垂直专业化对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负向效应。(3)中国出口产品差异化程度、出口市场份额、在岸与离岸人民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鹏
文章运用DVAR(出口贸易中的国内价值增值占总出口的比例)来度量一国出口贸易质量状况,计算了2000—2018年中国DVAR的值;进一步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税收和FDI对DVAR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DVAR总体上呈不断增加态势,说明中国出口贸易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人民币升值会降低DVAR,关税税率减少会提高DVAR,FDI增加会提高DVAR。这充分说明人民币升值会恶化我国出口贸易质量,降低关税税率、FDI的增加会提高我国出口贸易质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治宇
本文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边限检验方法,利用1997年1季度至2008年4季度的数据估计了中国进出口贸易需求的收入弹性、价格弹性和汇率弹性,结果发现国外收入变化是影响中国出口的主要因素,产品价格对出口的影响较小,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的影响不确定。因此,如果采取低价格促进出口的措施,不仅是低效的,而且是得不偿失的。转向以内需驱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关键词:
收入弹性 价格弹性 汇率弹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林季红 孟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中美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计算了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的垂直专业化程度以及其主要的来源国情况,并对中美贸易顺差和垂直专业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认为,垂直专业化程度增加是中美贸易不平衡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对中美贸易顺差的贡献度约为50%,其中来自日本、韩国、东盟的部分分别约为20%、5%和10%。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国际分工 贸易顺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宁 蒙英华
为解释中国出口产业结构提升的原因,我们通过对平新乔等(2006)方法进行修正和改进后,对中国出口中的垂直专业化比率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中国的出口贸易依然具有明显的"加工贸易"特征,而亚洲国家和地区则是提供给中国中间品的主要来源地;其次,出口份额与垂直专业化比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充分表明当前中国出口产业结构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进口中间品所做出的贡献,中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依然在于廉价的劳动力;第三,尽管中国目前仍处于国际垂直生产体系的低附加值阶段,但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已开始优化其出口产业结构,改变过度依赖加工贸易的生产与贸易模式。
关键词:
外包 垂直专业化 出口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唐东波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正经历着高技能劳动力需求旺盛,而低技能劳动力相对过剩的时代。但这一结果并不符合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判断。本文基于全球化纵向"交叉协作"理论分析了垂直专业化贸易对国内就业结构的影响,并利用2004年的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对这一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来自OECD等发达国家的中间品进口份额(VSSH)上升有助于提高中国制造业的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从亚非拉等低收入国家进口中间品份额(VSSL)的增加将带来劳动力技能水平的相对下降。(2)企业出口比例的提升,尤其是一般出口显著强化了VSSH与高技能劳动力就业比例的正相关性,而加工出口则不利于这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郑国姣 杨来科
随着东亚地区产业垂直专业化程度的加深,中国在承接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接收了大量的隐含碳排放。基于进口非竞争投入产出模型,将垂直专业化率引入碳排放测算模型,利用1995-2007年中国的产业、贸易和能源数据估算中国各行业的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再结合中国产业各行业的垂直专业化指数,考察垂直专业化水平对各行业贸易隐含碳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垂直专业化率的提升导致了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增加;各产业部门的隐含碳排放与垂直专业化水平呈正向变动关系,在高碳产业中这一趋势更为明显,表明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处于产品生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许和连 赖明勇
本文运用新型的多元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方法,分析了影响出口贸易的相关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订提供了有益的定量依据。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因素 偏最小二乘回归 实证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先海 韦畅
本文采用Hummels等人的垂直专业化测度模型和我国投入产出表数据,从9个大类和四大要素密集型产业两个层面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垂直专业化程度进行测度。实证结果显示,1992~2003年期间,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垂直专业化程度稳步提高,从1992年的16.8%上升至2003年的29.4%。文章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制造业出口垂直专业化程度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测度模型 制造业出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