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95)
2023(15260)
2022(13002)
2021(12360)
2020(10562)
2019(24773)
2018(24096)
2017(45812)
2016(24262)
2015(27645)
2014(27279)
2013(27281)
2012(25170)
2011(22638)
2010(22384)
2009(20844)
2008(20476)
2007(17935)
2006(15560)
2005(14049)
作者
(68877)
(57996)
(57581)
(54998)
(36907)
(27888)
(26411)
(22655)
(22044)
(20490)
(19709)
(19469)
(18409)
(18289)
(18075)
(18075)
(17172)
(17169)
(16739)
(16630)
(14363)
(14176)
(14049)
(13314)
(13088)
(13025)
(12723)
(12471)
(11706)
(11474)
学科
(107653)
经济(107555)
管理(66428)
(64088)
(51043)
企业(51043)
方法(50822)
数学(45162)
数学方法(44607)
中国(29766)
(29021)
贸易(29001)
(28230)
(28050)
(26987)
地方(21745)
业经(20672)
(19804)
(19171)
农业(18451)
(15781)
银行(15747)
(15693)
财务(15642)
财务管理(15599)
(15542)
金融(15538)
(15321)
(15099)
环境(14875)
机构
大学(349550)
学院(345518)
(154481)
经济(151800)
管理(133021)
研究(121811)
理学(114903)
理学院(113651)
管理学(111644)
管理学院(111010)
中国(93727)
(74036)
科学(71523)
(68320)
(60797)
(56543)
中心(56005)
研究所(55307)
财经(54723)
(50126)
(49948)
业大(49803)
经济学(49168)
北京(46804)
经济学院(44493)
农业(44333)
(44089)
(44004)
师范(43651)
财经大学(40856)
基金
项目(233817)
科学(185021)
基金(173678)
研究(169035)
(152362)
国家(151216)
科学基金(129415)
社会(109943)
社会科(104485)
社会科学(104454)
基金项目(90642)
(87501)
自然(83109)
自然科(81289)
自然科学(81264)
自然科学基金(79858)
教育(77606)
(75207)
资助(72273)
编号(66152)
成果(53523)
(53435)
重点(53025)
(50560)
(48455)
国家社会(47401)
教育部(46133)
科研(45511)
创新(45492)
课题(45391)
期刊
(160798)
经济(160798)
研究(103108)
中国(66618)
学报(54013)
(53193)
(50459)
科学(50100)
管理(48778)
大学(41809)
学学(39135)
农业(34447)
教育(32810)
(31162)
金融(31162)
技术(30725)
经济研究(28048)
财经(27068)
(25114)
业经(24194)
(23358)
问题(22664)
国际(21932)
(20335)
统计(18656)
世界(18336)
技术经济(17718)
(16364)
(16312)
图书(15638)
共检索到518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苏立峰  李文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汇率升值会导致出口量的下降,但我国在2002~2013年的大部分时间里,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出口规模仍然在持续扩张,该现象可称为"中国出口贸易之谜"。文章提出一个以生产率提高为主要内容的"生产率冲击"因素来解释中国的出口贸易之谜。通过利用我国出口量数据,以双边实际汇率、国外收入及中国绝对生产率水平或相对生产率水平为解释变量进行面板协整,结果表明收入和生产率的影响均显著为正,而汇率的影响显著为负,均符合理论预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威  丁一兵  
利用基于能力理论的适合度法计算出口复杂度,分析出口复杂度对中国工业行业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出口复杂度的上升在全样本中促进行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中出口复杂度的提升对行业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出口复杂度对不同类型行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不尽相同,中技术行业出口复杂度的提升在全样本中表现最为显著,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中,高技术行业出口复杂度的提升对行业生产率具有最显著促进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孟军  王立勇  
从引力方程的微观基础出发,构建包含经济制度质量的引力模型,并利用占中国对外贸易额85%以上的36个国家(地区)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经济制度质量和中国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伙伴的经济制度质量与中国出口贸易高度相关,经济制度质量较高的国家(地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引力较大,目前中国经济制度质量相对较低,对出口贸易的推动作用不显著。今后应进一步深化经济制度改革,提高经济制度质量,扩大与经济制度质量比较高的国家(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克菲  
本文运用VAR模型考察了2004年1月至2014年8月国际油价变动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并通过两个子样本比较了后危机时代前后国际油价变动对中国贸易差额和出口额的冲击效应,着重分析了不同形式的国际油价冲击对中国出口贸易的非对称影响。结果显示,全样本内正向的国际油价冲击在短期会导致中国贸易差额显著下降,对出口额的增加则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全样本中国际油价下降序列的冲击形式对中国贸易差额和出口额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形式的国际油价冲击,相对而言净石油价格增量的冲击效应最小。且在样本I区间内的油价冲击对中国贸易差额和出口额的影响普遍强于样本II区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关兵  
本文沿着新贸易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在核算1998~2007年我国各省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完全修正最小二乘估计法,实证分析了出口贸易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出口增长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出口依存度、人力资本能促进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而研发水平和对外直接投资阻碍了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蓝庆新  姜峰  
随着金砖国家出口占世界份额的增长,五大成员国出口贸易关系成为经济热点。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出口国,中国是否挤占了BRICS其他成员国的贸易生存空间,金砖国家在贸易领域中是否存在着竞争大于合作问题?文章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通过构建开放型动态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分析中国出口对开放型经济体净进口带动作用的机理,并且构建动态引力实证模型,采用2003~2015年BRICS成员国对173个国家出口的面板数据,运用两步系统GMM法进行参数估计,实证发现,中国出口对BRICS其他成员国出口贸易不存在挤占效应,而是产生明显的带动效应,特别是在低收入的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文章结论表明,金砖国家合作关系大于竞争关系,深化和强化金砖国家经贸合作是符合金砖国家发展利益的共赢之举。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戴觅  余淼杰  Madhura Maitra  
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企业生产率在特定行业与所有制中低于非出口企业,存在"出口企业生产率之谜"。本文通过对2000—2006年企业—海关数据的分析表明,这一现象完全是由中国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导致的。在中国,近20%的出口企业完全从事加工贸易,这些企业的生产率比非出口企业低10%~22%。剔除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就能使我们回到出口企业生产率更高的传统结论中。本文说明区分加工与非加工贸易企业对于正确理解中国出口企业的表现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再起  范强强  
FDI(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和ODI(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是直接投资发挥出口贸易效应的两个方面,两种贸易效应的差异变化反映了中国贸易结构和方式的变化。通过对FDI和ODI同一时期内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建立长期均衡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发现长期内FDI的出口贸易效应大于ODI,短期内FDI对出口贸易均衡的冲击大于ODI;长期来看,需求因素是FDI和ODI发挥出口贸易效应至关重要的媒介,ODI出口贸易效应对需求因素的依赖大于FDI,但短期内需求因素的冲击消失。FDI和ODI需要进一步适应需求和现实,实现贸易效应的平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延方  
本文基于产业间面版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1985—2006年间各主要产业的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并对1989年以来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是出口贸易变化重要的推动力量,资源禀赋并不显著影响中国出口贸易变化,规模经济尽管影响显著,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加,贸易的增长却有不断递减的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姚升  王光宇  
通过利用中国农产品加工业12个子行业的面板数据,首先运用DEA的Malmquist方法测算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之后重点考察了包括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在内的各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2001-2011年期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处于上升趋势,支持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出口贸易的发展对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提高作用并不明显;外商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技术溢出对于提高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较好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钻石  张娟  
本文结合贸易品分类法和技术附加值指数法,给出出口贸易技术水平4个测算指标,利用中国省际数据比较分析各地区的出口贸易技术水平。贸易品分类法和技术附加值指数法的测算结果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无论用何种指标,重庆、上海、江苏、北京、天津都是出口贸易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上海、江苏等贸易依存度高的省市近几年出口贸易技术水平不断升级。东部、中部、西部的出口贸易技术分工不明显,特别是中西部之间,没有形成地区梯度。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要高于一般贸易,推高了中国各地区出口贸易整体技术水平。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钻石  张娟  
通过利用新的方法,测算出2008年中国出口贸易总体技术含量最高的地区为上海;一般贸易技术含量最高的为重庆;加工贸易技术含量最高的为北京。在测量出各省市出口贸易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引入多个变量,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加工贸易、人均GDP、进口贸易等变量对中国出口贸易技术水平有显著的拉动效应,这说明加工贸易有利于中国贸易结构升级,并没有产生所谓的加工贸易低附加值路径依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费大幅增加,尤其是生产能源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已经超过了总能源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大量的能源消费,所带来的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与此同时,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采用的是投资拉动型和出口推动型。尤其是出口贸易额的年均增长率,已经超过了GDP的年均增长率。本文利用多元协整理论,在分析我国1980-2008年的能源消费与出口额二序列各自的特点基础上,进行了序列间协整关系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能源消费与出口额之间存在着包含其一阶滞后项在内的多元协整关系,能源消费本身有一种前向的自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建  熊燕  
基于拓展的比较优势理论,结合典型事实,对国内外能源价格差异、比较优势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理论研究,最后采用国际面板PPML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价格差异所产生的比较优势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国际能源价格水平有关;只有当国际能源价格处于高位时,能源价格差异才会通过比较优势显著促进中国出口贸易发展,尤其是对能源密集型商品出口的作用更加明显;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会加强能源价格差异的比较优势,从而扩大能源价格差异带来的出口贸易促进效应;随着能源价格改革不断推进,能源价格差异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有所减弱。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铁瑛  张明志  
本文利用1999-2012年中国33个行业面板数据,根据要素密集型的不同进行行业分类,就工资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工资上升对中国的出口贸易总体上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出口贸易会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出口贸易却形成促进作用。在工资上升的背景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抑制了出口贸易的增长,这一点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表现得尤为明显。从动态的角度看,工资上升对整体行业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是逐渐减弱的,工资上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具有"U型"的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