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23)
2023(15855)
2022(13540)
2021(12940)
2020(11007)
2019(25744)
2018(25189)
2017(48606)
2016(26286)
2015(29754)
2014(29511)
2013(29218)
2012(27103)
2011(24538)
2010(24320)
2009(22748)
2008(22518)
2007(19938)
2006(17270)
2005(15720)
作者
(73602)
(61733)
(61413)
(58851)
(39366)
(29486)
(28188)
(24122)
(23373)
(22050)
(20949)
(20671)
(19603)
(19474)
(19356)
(19352)
(18460)
(18373)
(17838)
(17798)
(15452)
(15103)
(14926)
(14128)
(14069)
(13836)
(13606)
(13418)
(12390)
(12243)
学科
(109206)
经济(109077)
管理(76061)
(73922)
(59655)
企业(59655)
方法(51416)
数学(46079)
数学方法(45467)
(32220)
中国(31387)
(30961)
(25342)
贸易(25330)
(24798)
(23681)
业经(22004)
(20835)
农业(19667)
地方(19589)
(18148)
银行(18117)
(18111)
财务(18050)
财务管理(18004)
(17342)
企业财务(17104)
(16718)
金融(16715)
(16141)
机构
大学(373565)
学院(372610)
(163479)
经济(160398)
管理(145466)
研究(127361)
理学(125486)
理学院(124147)
管理学(122016)
管理学院(121309)
中国(99334)
(78007)
(75779)
科学(74619)
(63364)
(59903)
财经(59877)
中心(59481)
研究所(57402)
(55065)
(54555)
业大(52597)
经济学(51308)
北京(49409)
(47429)
农业(47083)
师范(46927)
经济学院(46315)
(46131)
财经大学(44369)
基金
项目(247504)
科学(196715)
基金(183024)
研究(181269)
(159084)
国家(157830)
科学基金(135960)
社会(116903)
社会科(110974)
社会科学(110943)
基金项目(95429)
(93967)
自然(87390)
自然科(85412)
自然科学(85387)
自然科学基金(83930)
教育(83870)
(80205)
资助(76430)
编号(72310)
成果(59221)
(56876)
重点(55845)
(53026)
(51395)
课题(50015)
国家社会(49247)
教育部(49126)
创新(48209)
科研(48013)
期刊
(175153)
经济(175153)
研究(111263)
中国(70845)
(59238)
学报(54779)
(53774)
管理(53266)
科学(52227)
大学(42527)
学学(40045)
教育(36651)
农业(36460)
(36437)
金融(36437)
技术(32976)
财经(30108)
经济研究(29538)
业经(27703)
(25892)
问题(23582)
(22160)
(20068)
统计(19546)
国际(18975)
技术经济(18915)
世界(18290)
(17561)
理论(17200)
(16865)
共检索到554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邸玉娜  
通过对各国出口产品的发展现状、发展阶段及发展趋势等多角度的比较,发现中国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处于低位。中国出口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产品转换的实现需要微观的生产能力和宏观的有力政策。文中引入产品密度指标以衡量各国的产品结构转换能力,运用阶层线性模型分析微观生产与宏观调控政策对产品优势的交互作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应把握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机遇,通过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增加科研开发投入和扩大中小企业利润份额等方式提升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实现出口结构的转换。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威  
基于产品空间理论,利用1998~2015年UNComtrade数据库计算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范围的出口产品密度,实证分析出口产品密度对中国34个工业行业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全世界范围内,中国出口产品密度对行业新产品的影响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将新产品转变为比较优势产品的过程中,前者仍然具有积极的影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范围内,中国的出口产品密度对新产品以及新产品转变为比较优势产品过程中的影响却不明显;外国直接投资、固定资本、人力资本等对中国产业创新均起到积极的驱动作用,而传统意义上的研发投入和专利项对产业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乔雯  王雪  易法海  
分析了中国对日本、韩国(以下简称日韩)两国农产品出口集中度与出口结构的变动特征,并从产品要素密集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这种变动与中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吻合度。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日本、韩国的农产品中,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占绝对主导,但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内部,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同。对日本出口方面,消费导向型的深加工农产品比重快速上升,并与中间产品所占比重持平;对韩国出口农产品仍以中间产品为主,上述结构变动基本体现了中国农业的比较优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尹肖妮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剧的今天,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是每个国家的必然选择。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也在以各种方式积极参加国际竞争。近年来,中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依存度显著提高,同时出口商品结构也迅速得以改善。但是,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中仍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出口的增长和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政府和企业都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神勇  肖敏  
面对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萎缩的国际经济形势,准确地衡量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了衡量出口依存度的新的分析方法,宏观方面采用制造业出口依存度=制成品出口额/工业增加值,微观方面采用行业出口依存度=行业出口值/[行业总产出(1-行业直接消耗系数)],进而分析了行业出口依存度与金融危机的关系,以有利于更加准确地衡量出口依存度的高低,客观地分析与评价中国的外贸出口状况。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邸玉娜  李月  
出口结构由初级产品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换是一个国家顺利"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环节。本文借助Hausmann等人的产品密度的概念,衡量经济体实现出口结构转换的能力,论证了产品密度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经济体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密度越高,其实现出口结构升级的能力越强,有利于形成高密度、高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顺利跨越陷阱;反之则会陷入低密度、低增长的恶性循环,难以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发展中国家处于人均收入3000-10000美元的时间长度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密度存在负向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陷入陷阱的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基础教育、工业增加值、贸易开放度、居民消费等来提升出口结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艳  黄解宇  王保忠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我国出口大幅下降,对出口企业产生了很大影响。在外需不足的情况下,出口企业面临着生产成本、融资成本、信用成本和环保成本等不断上升的困境。本文提出通过降低产品成本、增加销售量、降低融资成本和信用成本等措施来解决这一困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孝松  谢申祥  
本文在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框架下对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决策机制和形成因素进行考察。在构建"国家利益"模型、"利益集团"模型以及混合模型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本文使用产品层面的数据,在计量模型中纳入一系列反映产品及其所属行业政治经济特征的变量进行经验分析。经验结果表明,中国的出口退税政策是政府兼顾国家利益和国内各种利益相关群体诉求的折中结果,政府对国家整体利益的关注同对利益集团利益的关注往往交织在一起,两种利益在制定出口退税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力相互消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葛阳琴  谢建国  
关键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施炳展  
同一产品内部的不同种类间存在较大价格差异。根据价格高低将同一产品可划分为三类,即高端产品、中端产品与低端产品。同一产品出口中高端产品比重增加意味着出口结构优化。基于此,利用HS六分位贸易数据,本文重新审视了中国出口结构,认为;中国出口产品中70%以上为中低端产品,而且有增加趋势;中国与经合组织国家出口相似度有减少趋势;产品技术复杂度越高,中国出口产品越处于低端位置;因此,中国出口结构水平较低,低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水平,提升其出口结构水平具有较大的空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欣  孙刚  
本文运用双边随机边界模型,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我国工业品出口企业的议价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谈判议价对于最终出口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我国的出口商在与国外进口商的谈判议价过程中处于劣势,最终形成的出口价格低于基准价格;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出口议价能力。因此,相关部门应构建出口信息平台,为出口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鼓励出口企业通过集体议价的方式与进口商进行谈判,同时进一步提升我国工业行业的产业集中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苗长青  张满林  
2007—2011年期间,我国出口贸易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出口商品结构中初级产品以食品为主、工业制成品以化学制品为主,出口国别市场多元化发展态势明显,外商投资企业仍是我国外贸出口主体等。对此,我国应打造良好的国内产业结构优化环境、强化出口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观念、调整加工贸易战略和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实现出口贸易结构优化和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军  
本文基于产品价值链视角剖析了信息化密度影响企业出口决定的内在机理,并采取世界银行提供的2012年中国企业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总体上信息化密度较高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出口。产品价值链中各环节信息化密度较高的企业也倾向于选择出口,且从边际效应来看:与下游企业或消费者之间以及市场营销和销售过程中较高的信息化密度带来的较大海外市场空间,对企业出口决定的正向边际效应最大;其次是与上游企业或供应商之间和生产过程中的较高信息化密度使得企业克服出口额外成本的能力增强;边际效应最小的是在产品改进上的信息化投入导致的产品多样性和较高的产品质量。分行业估计结果显示,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企业的信息化密度变量以及...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云  李湘黔  廖进中  
产品内分工是当今国际分工的一种新形式。研究和探讨产品内分工的演进、特点和规律,对于解读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出口贸易的急剧扩张,研究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此,本文从以产品内分工理论为参照系,对我国出口贸易规模扩张进行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