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0)
- 2023(10783)
- 2022(9119)
- 2021(8429)
- 2020(7339)
- 2019(17393)
- 2018(16763)
- 2017(33156)
- 2016(17793)
- 2015(20363)
- 2014(20150)
- 2013(20657)
- 2012(19696)
- 2011(17902)
- 2010(17813)
- 2009(16764)
- 2008(16726)
- 2007(14856)
- 2006(12679)
- 2005(11610)
- 学科
- 济(89629)
- 经济(89554)
- 业(48762)
- 管理(47579)
- 方法(43312)
- 数学(39300)
- 数学方法(39080)
- 企(38300)
- 企业(38300)
- 中国(24169)
- 农(22517)
- 财(21638)
- 贸(21028)
- 贸易(21023)
- 易(20538)
- 业经(17076)
- 地方(16460)
- 制(15787)
- 学(15418)
- 农业(14645)
- 出(13592)
- 融(12696)
- 金融(12694)
- 银(12573)
- 银行(12548)
- 务(12476)
- 财务(12460)
- 财务管理(12424)
- 产业(12081)
- 行(12015)
- 机构
- 大学(268735)
- 学院(265019)
- 济(126217)
- 经济(124215)
- 管理(102123)
- 研究(94301)
- 理学(88440)
- 理学院(87489)
- 管理学(86372)
- 管理学院(85876)
- 中国(72484)
- 京(56215)
- 财(55254)
- 科学(53768)
- 所(47315)
- 财经(44899)
- 农(43110)
- 研究所(42986)
- 中心(42477)
- 经济学(41932)
- 经(41042)
- 经济学院(38238)
- 江(37802)
- 业大(36787)
- 北京(35864)
- 农业(34135)
- 院(33569)
- 财经大学(33566)
- 范(32821)
- 师范(32496)
- 基金
- 项目(175090)
- 科学(139298)
- 基金(131134)
- 研究(127705)
- 家(113793)
- 国家(112955)
- 科学基金(96573)
- 社会(85088)
- 社会科(81112)
- 社会科学(81091)
- 基金项目(68568)
- 省(64817)
- 自然(60071)
- 自然科(58716)
- 自然科学(58699)
- 自然科学基金(57755)
- 教育(57747)
- 划(55472)
- 资助(55098)
- 编号(49053)
- 部(41449)
- 成果(39834)
- 重点(39743)
- 发(38948)
- 国家社会(36913)
- 创(36216)
- 教育部(35912)
- 中国(34365)
- 人文(34292)
- 创新(34067)
- 期刊
- 济(131681)
- 经济(131681)
- 研究(80514)
- 中国(47243)
- 财(42076)
- 学报(39595)
- 农(38099)
- 科学(37605)
- 管理(35393)
- 大学(30175)
- 学学(28460)
- 农业(25817)
- 融(24841)
- 金融(24841)
- 财经(23357)
- 经济研究(23352)
- 技术(21428)
- 教育(20662)
- 经(20210)
- 业经(19655)
- 问题(18762)
- 贸(18735)
- 国际(15699)
- 业(14928)
- 技术经济(14836)
- 世界(14832)
- 统计(14455)
- 策(12672)
- 商业(12500)
- 理论(12089)
共检索到390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延方
本文基于产业间面版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1985—2006年间各主要产业的出口贸易结构变化,并对1989年以来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经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是出口贸易变化重要的推动力量,资源禀赋并不显著影响中国出口贸易变化,规模经济尽管影响显著,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加,贸易的增长却有不断递减的趋势。
关键词:
资源禀赋 劳动生产率 规模经济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苏汾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转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从制造业领域延伸到服务业领域,从产业层面深入到工序层面,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由于具有显著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一直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国。从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来看,国际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不仅显著促进了中国出口规模的扩大,也促进了中国出口产业结构的整体提升。基于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中国应关注和把握发达国家的科技及产业发展趋势,提升本国要素禀赋结构,以及完善生产性服务,以便更加有效地利用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中国出口产业进一步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童书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增长迅速,按出口贸易额已占世界第11位,出口产品结构也得到了初步的优化,完成了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现在出口产业结构还是比较落后的,档次是比较低的,特别是缺乏拳头出口产品,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调整出口产业结构,出口增长就会缺乏后劲,到本世纪末达到出口2000亿美元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同时还会对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不利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林生
优化出口产业结构在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是增强出口竞争能力和提高外贸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也是改善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必要条件。 优化出口产业结构必须与调整产业的地区分布相结合,使各项产业在地区上合理定位,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才能形成出口的竞争优势。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地区分布不合理的情况未见改善,各省、市、自治区的产业结构类同(相似)的趋势反而有所加强,这主要表现为各省、市、自治区同步发展以轻工业、纺织工业、耐用消费品工业为主的制造业,导致地区分工即地区生产专业化削弱,区际贸易明显降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唐毅 张潇
根据Wang at el.(2013)提出的总出口增加值分解法,重新评估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演变趋势,并从增加值分解和产业分解层面研究中国出口贸易。研究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生产中逐渐向高附加值部分转移;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已恢复至金融危机前水平,呈现出稳步上升的发展趋势;从增加值分解层面看,纯中间产品增加值由下降转变为上升趋势,加工出口到第三国的增加值受国际经济环境影响最大;从产业分解层面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更容易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宁 蒙英华
为解释中国出口产业结构提升的原因,我们通过对平新乔等(2006)方法进行修正和改进后,对中国出口中的垂直专业化比率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中国的出口贸易依然具有明显的"加工贸易"特征,而亚洲国家和地区则是提供给中国中间品的主要来源地;其次,出口份额与垂直专业化比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充分表明当前中国出口产业结构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进口中间品所做出的贡献,中国出口商品的比较优势依然在于廉价的劳动力;第三,尽管中国目前仍处于国际垂直生产体系的低附加值阶段,但随着时间推移,中国已开始优化其出口产业结构,改变过度依赖加工贸易的生产与贸易模式。
关键词:
外包 垂直专业化 出口产业结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凤进 秦岭
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计算公式对东亚十个经济体对美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进行了测算,得出十个经济体在出口商品结构上具有分组相似性的结论,进而分析了我国在SITC7类产品的生产上所具有的潜在竞争优势,指出现阶段我国应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在资源密集型商品的出口上获取竞争优势。
关键词:
竞争优势 显示性比较优势 出口产品结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晋玲
本文基于中国1985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当期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对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均产生显著的正影响;从跨期来看,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冲击主要来自于自身,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正向冲击与影响贡献率均较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菲
文章基于贸易内生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模型,实证研究了中国1994—2010年间出口贸易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的机制,发现出口贸易部门对非贸易部门技术外溢的正外部性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产业发展,但中国各出口贸易结构部门以及整体出口贸易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依然较低,并由此提出通过实施贸易商品结构战略化、贸易方式结构一般化、贸易主体结构民营化以及贸易区域结构多元化来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关键词:
出口贸易结构 产业结构 贸易内生技术进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晋玲
本文基于中国1985~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关系,并进行了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当期的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优化对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均产生显著的正影响;从跨期来看,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冲击主要来自于自身,出口商品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正向冲击与影响贡献率均较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胡兵 乔晶
本文从出口结构视角重新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迅速增长的出口贸易和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在包括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出口总量增长和结构变化的4变量系统中,利用LA-VAR模型的实证分析表明,无论是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比重还是工业制成品出口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的变化,均对我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的政策涵义是,要充分发挥出口贸易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应拘泥于出口总量的高低,而应深刻理解出口增长及其结构变化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全方位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致力于出口为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和增长方式的转型服务,取得出口贸易的动态效果。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出口结构 内生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尚宇红 罗浩
近年来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出现了下降趋势,出口结构的优化调整将成为未来提高市场份额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恒定市场份额分析(CMSA)模型,基于技术含量的分类方法,分析了2001~2012年间中国出口结构对其世界出口市场份额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效应,但有下降趋势,而结构效应总体呈现为中性,并表现出先负后正的变化趋势,其中产品结构表现为负面影响,市场结构则表现为正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为中国出口结构在产品类型和地理方向上的优化调整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依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汉君
文章基于技术含量视角,将技术创新看成是融投入与产出于一体的系统,以低技术、中技术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来衡量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选取1991~2010年时间序列数据重点考察了技术创新对不同技术含量产品出口结构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R&D经费支出促进了高技术产品的出口,抑制了低技术产品的出口;而专利授权量促进了低技术产品的出口,抑制了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不论以R&D经费支出和专利授权量来衡量的技术创新能力都不利于中技术产品的出口。人力资本和人均GDP都有利于中、高技术产品出口,FDI对不同技术含量产品出口的影响则具有"两端为正,中间为负"的特点。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出口商品结构 技术含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宇 吴瑾
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证明我国出口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测算出口对各产业的影响程度大小,得出出口贸易对各产业产值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并重点讨论了三类产品出口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拉动作用,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结构 产业结构 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