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94)
- 2023(9231)
- 2022(7803)
- 2021(7193)
- 2020(5948)
- 2019(13871)
- 2018(13430)
- 2017(25588)
- 2016(13331)
- 2015(15372)
- 2014(15151)
- 2013(15365)
- 2012(14488)
- 2011(13395)
- 2010(13293)
- 2009(12719)
- 2008(12379)
- 2007(10829)
- 2006(9910)
- 2005(9147)
- 学科
- 济(86168)
- 经济(86102)
- 管理(43830)
- 业(36877)
- 方法(32615)
- 企(30989)
- 企业(30989)
- 数学(29464)
- 数学方法(29294)
- 中国(20584)
- 地方(18494)
- 贸(17651)
- 贸易(17644)
- 财(17342)
- 易(17270)
- 环境(15384)
- 农(15091)
- 业经(14261)
- 学(13595)
- 地方经济(12977)
- 出(12751)
- 制(11958)
- 划(11239)
- 和(10418)
- 农业(9903)
- 融(9860)
- 金融(9860)
- 发(9788)
- 务(9644)
- 财务(9629)
- 机构
- 大学(207478)
- 学院(204351)
- 济(108016)
- 经济(106440)
- 管理(79875)
- 研究(75505)
- 理学(68594)
- 理学院(67899)
- 管理学(67246)
- 管理学院(66866)
- 中国(59295)
- 财(46092)
- 京(43537)
- 科学(40259)
- 所(37192)
- 财经(36826)
- 经济学(36013)
- 经(33579)
- 研究所(33544)
- 中心(32636)
- 经济学院(32311)
- 江(28535)
- 北京(28049)
- 财经大学(27286)
- 院(27082)
- 农(26298)
- 范(24306)
- 业大(24193)
- 师范(24151)
- 科学院(22993)
- 基金
- 项目(131646)
- 科学(105910)
- 基金(100367)
- 研究(96947)
- 家(86454)
- 国家(85867)
- 科学基金(74229)
- 社会(68419)
- 社会科(65278)
- 社会科学(65259)
- 基金项目(51868)
- 省(47177)
- 自然(44433)
- 自然科(43390)
- 自然科学(43378)
- 自然科学基金(42636)
- 教育(42467)
- 资助(42077)
- 划(39704)
- 编号(35132)
- 部(31635)
- 国家社会(30510)
- 重点(29593)
- 发(29435)
- 成果(28093)
- 中国(27947)
- 教育部(27816)
- 人文(26849)
- 创(26767)
- 创新(25321)
共检索到316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俊文 朱彤瑶
文章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并借助“贸易条件”概念,编制相对出口增加值率和出口隐含碳污染条件指数;构建出口经济利益-环境成本增长弹性系数,对中国通过出口获得的经济利益与付出的环境成本进行绩效评价。结果表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初期,中国总体出口经济利益处于有利地位,但此后呈现持续下滑态势;中国总体出口环境成本相对较大,但呈现相对改善态势;中国对贸易伙伴出口的经济利益与环境成本绩效总体呈现优化态势。
关键词:
经济利益 环境成本 增长弹性 动态评价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玉焕 刘娅 王淞 李浩 曹叶
本文分别用增加值和二氧化碳(CO2)排放代表出口的经济利益和环境成本,从国家(经济体)、部门和国家(经济体)—部门三个层面,前向和后向两个角度刻画1995—2009年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出口的全球增加值网络和全球碳排放网络,并将其与美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995—2009年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后向增加值和CO2出口均增加,后向出口大于前向;美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后向CO2出口均减少;国家(经济体)网络分析显示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是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前向输出增加值的主要目的国和后向吸收增加值的主要来源国;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后向出口的CO2中有8%~24%来自其他国家(经济体),远低于美国;部门网络分析表明光电设备制造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分别是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吸收增加值和CO2排放的最大来源部门;中国光电设备制造业国家(经济体)—部门网络自1995年就呈现出全球化特点,且平均联系强度增强,网络的输出输入强度主要集中在少数国家(经济体)—部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林玲 余娟娟
文章利用贸易附加值模型测算了我国制造部门及细分行业在1994~2008年间出口贸易利益水平,并进行总量与行业的趋势分析,发现我国制造业近十几年来的总出口附加值比率长期锁定在[30.31%,36.41%]区间内,均值为32.98%。在细分行业中,加工贸易特征明显,尤其是所谓的"高科技"产业的贸易附加值比重相对更低。
关键词:
要素分工 贸易利益 贸易附加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卢志强 洪远朋 陈波
经济利益关系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利益关系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经济利益关系格局是:经济利益主体单一集中、经济利益的平均化、经济利益关系的纵向权威性。第二阶段,转型时期的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经济利益来源多样化、经济利益表达公开化、经济利益差距扩大化、经济利益关系复杂化。第三阶段,市场经济时期的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经济利益将趋向平等性和契约化。加入WTO将带来中国经济利益关系新变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近期目标是建立利益共享的全面小康社会。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利益关系 调控机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军
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均为人类的基本利益,二者具有同源同质和共生互动性。从哲学的角度看,环境与经济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且在不同形势下结构是变化的,表现在利益关系演进的过程之中——利益主体多元、利益客体多种、利益内容多样。因此,不应将环境利益与经济利益割裂甚至对立,也不应简单理解为环境利益或经济利益敦为优先的问题。二者应是并且能够是经过衡平后的协调关系。
关键词:
环境利益 经济利益 共生性 一体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城 盛斌
研究目标:测算1995~2009年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八种空气污染物的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利用结构分解方法考察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出现显著的下降,但仍远高于其他出口强国。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下降主要源于生产部门直接排污强度的下降。相反,2000年以来中间投入结构变化不利于增加值排污强度的下降。这两个因素也是造成中国增加值排污强度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创新:构建增加值排污强度指标来考察中国出口环境成本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价值:增进对中国出口环境成本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城 盛斌
研究目标:测算19952009年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八种空气污染物的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利用结构分解方法考察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出现显著的下降,但仍远高于其他出口强国。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下降主要源于生产部门直接排污强度的下降。相反,2000年以来中间投入结构变化不利于增加值排污强度的下降。这两个因素也是造成中国增加值排污强度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创新:构建增加值排污强度指标来考察中国出口环境成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真 陈天明 李茂林 翟晓颖
中美贸易摩擦的直接原因在于美方认为中方长期存在的贸易顺差,使得中方获取了所谓的"不平等利益";但是,中国却承担了大量贸易产品生产所导致的环境污染损失。如果忽视该部分,将高估中国的真实贸易利益。文章使用真实贸易隐含污染排放模型核算贸易中隐含的工业污染排放,运用结构性分解模型从排放强度、技术结构、进出口规模、进口品中间投入、进出口结构五个层面分析进出口隐含污染物排放变动的原因,结合ExternE模型和Logistic模型核算贸易中隐含各类污染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并将环境成本纳入贸易利益体系,以评估中国真实贸易利益。研究发现:(1)2007-2015年,除了烟(粉)尘的隐含排放量呈V型变化外,更加紧密的行业间生产联系、技术联系以及不断降低的污染排放强度使得其他隐含污染排放均逐年下降,说明减排策略不能依靠牺牲出口规模来实现,而应在污染排放强度、贸易结构升级和污染物末端治理方面做出重点部署。(2)用于出口品生产的进口中间投入需从进口抵减排放中剔除,否则会高估大约23.08%-32.70%的进口隐含废气排放和23.49%-33.59%的进口隐含废水排放,继而导致中国真实贸易利益被高估。(3)工业三废所导致的工业部门出口贸易真实福利的损失每年在9%左右,废气带来的人体健康损失在全部出口隐含排放环境成本中的占比最高,其次是废气带来的农业损失和废水损失。(4)行业贸易贡献率与贸易隐含工业污染物排放、行业经济损失率之间并无直接的必然关系。文章从出口隐含环境成本的角度重新评估了中国的真实贸易利益,回应了所谓的"不公平贸易说"。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余政 卢晓云
经济利益是永恒的,而经济利益关系是不断变化的。经济利益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经济利益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不断变化和丰富的经济利益的需求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经济利益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则是一个社会制度的变迁,尤其是分配制度变化的结果。经济利益关系演变受到生产力规律的约束,也受到既有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约束。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的轨迹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经济利益关系演变受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制度变迁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经济利益关系 演变 规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高敬峰
本文以出口收入指数方法为基础构建出口收入份额指标,计算和分析了2001-2009年期间中国出口的相对贸易利益及其分行业状况。中国在世界平均出口收入指数中的相对份额虽然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但主要是在低技术行业依靠出口规模而获取贸易利益,在高技术行业中国获得的市场份额和贸易利益都很少。面板数据计量检验显示,中国制造业各行业出口收入份额与技术投入、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比例呈现较弱的正相关关系,与外资进入以及参与产品内分工的程度呈现较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国欲摆脱以代工方式加入全球价值链而赚取低廉代工费的现实处境,须致力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形成以技术为主导的竞争优势。
关键词:
贸易利益 出口收入指数 全球价值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友国
合理的产业间环境责任分配对制定有效的产业环境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经济利益和产业关联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产业间环境责任分配问题。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三种责任归属原则(生产者责任、消费者责任以及共担责任)提出了七种产业环境责任指标,并结合这些指标对我国产业层面的二氧化硫排放责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指标都能避免环境责任的重复计算,且采用不同的指标得到的评价结果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一些产业(如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在不同的指标下所承担环境责任的相对位次可能变化不大,但其具体承担的责任大小则可能发生显著变化。还有一些产业(如建筑业)的环境责任在某些指标下可能无关紧要,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梅波 刘爱兰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国际发展援助已经成为促进贫穷落后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也是援助国实现外交战略目标,加强对外贸易与投资,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经济因素在中国对外援助中的作用不断加大,对外援助政策的制定越来越注重援外的经济效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采取对外援助与经贸和互利合作相结合的形式,对外援助成为中国促进出口,保障资源供应,以及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多机会的重要工具,中国的对外援助对于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外援助的终极目标是单一的,那就是减贫。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中国对外援...
关键词:
对外援助 平等互利 “走出去”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丁蕾
近年来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出口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利用1997年1月至2008年4月的中美两国月度宏观数据对这种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对美出口和总出口都有高度显著的前导性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在中国加入WTO以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美国经济波动通过溢出效应对中国总出口产生的整体影响幅度要超过它对中国对美出口的直接影响。
关键词:
美国经济波动 中国出口 实证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