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35)
2023(7686)
2022(6418)
2021(6093)
2020(4921)
2019(11633)
2018(10965)
2017(21303)
2016(10872)
2015(12749)
2014(12352)
2013(12793)
2012(11937)
2011(10914)
2010(10817)
2009(10133)
2008(9987)
2007(8848)
2006(7855)
2005(7398)
作者
(31205)
(26062)
(25925)
(25020)
(16722)
(12377)
(11728)
(10146)
(10131)
(9310)
(9046)
(8733)
(8469)
(8327)
(8315)
(8181)
(7783)
(7579)
(7470)
(6928)
(6644)
(6258)
(6086)
(5942)
(5941)
(5799)
(5675)
(5316)
(5228)
(5142)
学科
(61901)
经济(61860)
(33826)
管理(32364)
(27564)
企业(27564)
方法(26635)
数学(23836)
数学方法(23752)
中国(18627)
(18111)
贸易(18099)
(17775)
(14483)
业经(12903)
(12600)
(11876)
(11260)
产业(10723)
地方(10426)
(9538)
金融(9537)
(9266)
银行(9264)
(9105)
(9090)
出口(9083)
出口贸易(9083)
农业(8432)
(8161)
机构
大学(170059)
学院(168082)
(91159)
经济(90069)
管理(67341)
研究(63111)
理学(57618)
理学院(57082)
管理学(56641)
管理学院(56320)
中国(51062)
(38001)
(36205)
科学(31790)
经济学(31043)
财经(30745)
(30635)
(28301)
经济学院(28079)
研究所(27526)
中心(27091)
北京(23493)
财经大学(23118)
(22938)
(22478)
(21976)
商学(19415)
商学院(19231)
业大(19172)
科学院(18996)
基金
项目(109022)
科学(88938)
基金(84849)
研究(80949)
(73023)
国家(72570)
科学基金(63190)
社会(57403)
社会科(55038)
社会科学(55030)
基金项目(43152)
自然(37881)
(37771)
自然科(37125)
自然科学(37116)
自然科学基金(36571)
资助(36029)
教育(34995)
(32349)
编号(28983)
(26620)
国家社会(26001)
(24996)
中国(24980)
重点(24193)
教育部(23651)
(22965)
人文(22630)
成果(22546)
创新(21679)
期刊
(97251)
经济(97251)
研究(56905)
中国(31861)
(27452)
管理(27384)
科学(22399)
学报(20316)
(19645)
(18984)
金融(18984)
经济研究(18167)
财经(16872)
大学(16504)
(15922)
学学(15575)
(14866)
国际(14202)
技术(14104)
业经(14091)
问题(13946)
农业(13633)
世界(12322)
技术经济(10066)
教育(9612)
统计(8970)
(8776)
商业(8690)
经济问题(8107)
(7902)
共检索到2614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崔晓敏  廖世伟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价值链活动增速放缓、外贸需求疲软,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同时,国内经济面临“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要素资源的再配置显著影响出口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唱衰中国出口的声音此起彼伏,但中国出口却持续保持了较高竞争力。根据WTO数据,中国占全球的出口份额从2000年的3.9%上升至2015年的13.7%,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晶  王根蓓  
本文采用引力模型估计了2003~2009年间经济一体化、人力资本异质性等因素对中国制造业外包出口竞争力的影响,并且得到如下的结论:(1)以APEC为代表的开放式多边经济一体化具有贸易创造效应,而以ASEAN为代表的封闭式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贸易转移效应;(2)中国与其贸易伙伴国的人力资本异质性产生极不对称的影响力,即中国的人力资本的成本的增加具有强劲的贸易转移效应,而进口国的人力资本的成本的提高则具有微小的贸易创造效应;(3)贸易伙伴国的需求质量偏好的提升具有出口转移效应,而其需求规模扩大具有出口创造效应,并且前者远大于后者。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许斌  
一、中国的出口竞争力萨缪尔森在论及世纪之初国际经济的两个核心问题时,首先讨论了竞争力和生产率之间的差别(《经济学》第18版,中文版第550页)。他指出,竞争力指的是一国商品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国内外产品的相对价格;而生产率则是每单位投入所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斌开  万晓莉  傅雄广  
基于产业层面数据,文章利用分布滞后模型估计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对我国各产业出口价格的传递程度,并进一步分析我国出口厂商的国际竞争力。研究表明,各产业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程度和国际竞争力都存在较大差异。汇率升值在短期内导致食品、皮革、非金属、纺织和木材产业出口价格下降,在长期内导致绝大多数产业出口价格降低。采掘、造纸、皮革、木材和纺织产业出口竞争力较弱,化学、食品、文教、机械、冶金等产业出口竞争力较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卜林  赵轶薇  周莹莹  
本文运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省级营业机构的业务数据,探究使用出口信用保险是否能够提高出口竞争力,以及通过何种机制产生影响。研究表明:使用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显著提高出口竞争力,且对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大。通过检验该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发现: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竞争力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通过构造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发现:出口信用保险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发挥间接促进所在地区出口竞争力增长的链式中介效应。出口信用保险的链式多重中介效应影响机制存在地区差异,出口信用保险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出口竞争力,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出口竞争力。出口信用保险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出口竞争力的机制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随着研发投入的增长,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会产生质的飞跃,表现出科技赋能保险现象。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韩会朝  于翠萍  
中国出口产品普遍被认为"价廉质次",然而这并不能充分解释中国出口贸易长期增长的实质。对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实证研究表明:一方面,中国出口产品的相对单位价格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低价竞争是中国出口产品的一个主要特征;另一方面,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在逐年上升,其中高技术出口产品的质量竞争力较为明显,这说明中国出口产品并未陷入低质量产品的陷阱。在新时期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转型中,把握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特征对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制定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松兰  
本文在梳理出口商品结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选择从产业链的系统思维认识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并从产业链上中下游三大方面,分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并提出提升广东出口商品结构竞争力的路径及具体对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严兵  
本文通过构建ECI指数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衡量和比较,并对FDI在各地出口竞争力的变动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外资的进入有力地提升了东部地区的出口竞争力,但并未对西部地区产生显著影响,在中部地区甚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作用。文章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樊晶慧   朱方林   朱大威  
本文基于2001—2022年UN Comtrade数据库HS2分位数据,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贸易互补指数,分析中国出口日本农产品贸易的竞争力和互补性。研究表明:我国出口日本农产品结构多元化,出口的农产品由初级产品向加工制品转变;中国出口日本农产品贸易中,水产制品、蔬菜制品、其他动物产品以及树胶、树脂及其他植物汁等几大类农产品具有综合优势,编织用植物具有很大的贸易潜力;在中日农产品贸易中,以产品的竞争性为基础,互补性为导向,才更贴合现实的双边贸易。因此,为实现我国农产品出口日本的可持续发展,应注重提升优势农产品科技含量,增强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瞄准日本市场需求,优化农产品出口结构,紧抓国际机遇,深化中日农产品贸易合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文  
一、外商直接投资与出口竞争力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具有密切的联系,是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的结果,最早研究贸易与投资的关系的是Mundell(1957),他认为贸易与投资之间具有替代性,即贸易障碍会产生资本的流动,而资本流动障碍会产生贸易,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洪良  
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低碳约束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在各国传递,类似"碳标签"、"碳关税"等制度都将可能成为新的国际贸易壁垒,因此,低碳将成为衡量一国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本文编制了综合行业能源消费表,采用投入产出法,比较了各主要贸易国的碳生产率水平,测算了我国出口行业碳生产率水平及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碳生产率与出口增长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最后,就低碳约束下提高出口竞争力提出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文东伟  冼国明  马静  
本文描述了1980年以来中国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以及出口竞争力的演变趋势,并分析了FDI对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和出口竞争力的影响。统计分析表明,中国生产和出口的行业结构以及出口竞争力呈现出高度一致的变化趋势,即都由劳动密集型行业转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行业。进一步的经验研究发现,FDI推动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并显著提升了中国的出口竞争力。除FDI之外,技术进步和劳动力成本对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汝飞  刘明  
太阳能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的一个子产业,在中国新能源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依据2000~2012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太阳能产业海关进出口数据,就中国太阳能产业出口竞争力展开分析研究。TC指数分析表明中国太阳能产业出口竞争力水平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目前已具有较强竞争力,亚洲国家的太阳能产业出口竞争力整体水平较高;在美国、欧盟及日本三个第三方市场中,中国太阳能产业出口额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且市场占比均逐年加大,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太阳能产业出口竞争力在逐步增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丽丽  
本文依据产品在目标市场的价格和市场占有率排序的分位数,将一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路径分为9大类,并结合1995-2009年HS6分位产品的双边贸易数据,测算了中国出口产品国际竞争路径的动态演进。结果显示: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路径仍显著依赖于低价-高质型竞争。入世后各层次产业的产品国际竞争路径出现显著分化,其中低端产业的产品升级不稳定;中端产业的产品呈现一定梯度升级;高端产业的产品梯度升级效果较为显著。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路径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巨大的差异,与发展中国家也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剑  徐康宁  
本文以中国和东盟五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各自在日本市场的出口竞争力。采用转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Analysis)将出口竞争力分解为产业结构效应、竞争效应和交互效应作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总体出口竞争力高于东盟各国,并且在近年来竞争优势显著增强,但不同产品的竞争力存在显著差异,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