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69)
- 2023(17751)
- 2022(15448)
- 2021(14590)
- 2020(12326)
- 2019(28802)
- 2018(28294)
- 2017(53952)
- 2016(29420)
- 2015(33365)
- 2014(33264)
- 2013(33227)
- 2012(30794)
- 2011(27936)
- 2010(27794)
- 2009(25756)
- 2008(25551)
- 2007(22237)
- 2006(19045)
- 2005(17211)
- 学科
- 济(122148)
- 经济(122023)
- 管理(81614)
- 业(78786)
- 企(63864)
- 企业(63864)
- 方法(58585)
- 数学(51579)
- 数学方法(51068)
- 中国(33944)
- 农(32541)
- 财(31630)
- 学(26785)
- 贸(26493)
- 贸易(26485)
- 易(25805)
- 业经(25517)
- 地方(22818)
- 制(21816)
- 农业(21691)
- 务(19480)
- 财务(19404)
- 财务管理(19359)
- 银(18749)
- 银行(18694)
- 融(18507)
- 金融(18504)
- 和(18494)
- 企业财务(18348)
- 理论(18082)
- 机构
- 大学(425661)
- 学院(420245)
- 济(175610)
- 经济(172088)
- 管理(164184)
- 研究(146944)
- 理学(142383)
- 理学院(140762)
- 管理学(138379)
- 管理学院(137630)
- 中国(110394)
- 京(90985)
- 科学(90796)
- 财(78886)
- 所(74902)
- 农(72008)
- 研究所(68539)
- 中心(66416)
- 业大(64001)
- 财经(63726)
- 江(59727)
- 经(58162)
- 北京(57821)
- 农业(56864)
- 范(55094)
- 师范(54566)
- 经济学(54281)
- 院(52892)
- 经济学院(49181)
- 州(48271)
- 基金
- 项目(287804)
- 科学(225847)
- 基金(210804)
- 研究(207342)
- 家(185056)
- 国家(183596)
- 科学基金(156351)
- 社会(131369)
- 社会科(124611)
- 社会科学(124579)
- 基金项目(111209)
- 省(109454)
- 自然(102090)
- 自然科(99721)
- 自然科学(99692)
- 自然科学基金(97935)
- 教育(94434)
- 划(93461)
- 资助(87853)
- 编号(83209)
- 成果(67681)
- 重点(64655)
- 部(64552)
- 发(60872)
- 创(58976)
- 课题(56765)
- 科研(55705)
- 创新(55192)
- 教育部(55070)
- 国家社会(54891)
- 期刊
- 济(184490)
- 经济(184490)
- 研究(124366)
- 中国(78178)
- 学报(70418)
- 农(64418)
- 科学(63589)
- 财(59771)
- 管理(57240)
- 大学(52549)
- 学学(49206)
- 农业(44772)
- 教育(42889)
- 融(36164)
- 金融(36164)
- 技术(34835)
- 财经(31158)
- 经济研究(30935)
- 业经(28402)
- 经(26667)
- 业(24534)
- 问题(24493)
- 图书(22749)
- 贸(22425)
- 技术经济(20984)
- 理论(20338)
- 版(20028)
- 统计(19512)
- 科技(19395)
- 世界(19133)
共检索到6158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振宇
本文利用近几年我国各省的经济数据,运用panel data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出口生产的外溢性问题。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出口生产部门比其他生产部门有更高的要素边际生产力,但是出口部门并没有通过外溢效应将自己的优势扩散到其他部门。文中指出我国的贸易方式和出口生产企业的结构可能影响了出口外溢性的实现。
关键词:
出口 GDP增长 panel data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贤华 夏岩磊
文章采用安徽省1993~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协整方法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研究安徽省出口生产的外溢效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不明显,但是出口生产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外溢效应明显。
关键词:
出口生产 外溢效应 实证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茂荣 周念利
本文尝试从出口贸易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角度创建测度出口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分层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水平时序评价模型,最后基于中国1985~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985~2003年中国出口贸易的社会经济效益水平整体明显改善,但这主要源于出口规模扩张,并且在多数年份中国出口社会经济效益获取要以同期出口生态效益水平恶化作为代价。总体上看,1985~2003年中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呈缓慢曲折上升趋势。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可持续发展 灰色关联 实证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许雄奇 张宗益
运用不平衡指数I、集中度指数D、标准差S、变差系数V等指标来定量测试1992—2001年中国30个省市和东、中、西部出口发展的省际差异和三大地带差异,并对30个省市的出口发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992—2O01年30个省市之间出口发展尽管有差异,但差距在逐渐缩小;而出口发展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中国出口发展的地区差距主要表现在东、中、西三类地区之间。需要采取措施加快中西部出口贸易的发展以缩小与东部的差距。
关键词:
出口 省际差异 东、中、西部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鹏 张剑波
以2001~2012年我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考察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研发活动及其内外溢出效应同区域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基础研究抑制了研发内外活动对区域创新产出增长的影响;应用研究能直接推动创新产出增长,但却降低了其他两类研发活动对区域创新产出的贡献,也未能较好地利用研发外部的创新影响因素;试验发展较好地推动我国现阶段的区域创新,能直接促进区域创新产出,也能提升其他两类研发活动对区域创新增长的边际贡献,但未能提升外部创新因素的影响。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孟军 王立勇
从引力方程的微观基础出发,构建包含经济制度质量的引力模型,并利用占中国对外贸易额85%以上的36个国家(地区)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经济制度质量和中国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伙伴的经济制度质量与中国出口贸易高度相关,经济制度质量较高的国家(地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引力较大,目前中国经济制度质量相对较低,对出口贸易的推动作用不显著。今后应进一步深化经济制度改革,提高经济制度质量,扩大与经济制度质量比较高的国家(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汤二子 刘海洋
在Melitz提出从企业异质性角度分析生产率对出口影响以后,国内学者运用实证检验认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存在"生产率悖论"即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未出口企业,也检验得出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陷阱",即出口对企业生产率具有阻碍作用。本文首先提出一个数理模型研究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的相互联系,再运用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生产率悖论"与"生产率陷阱",并讨论它们存在的原因,为了使结论更加可靠,本文对出口企业与国内企业分别进行了全国、分行业、分省份的实证检验。最后在模型分析与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出口制造业企业走出"生产率陷阱"的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来喜
从1993年~2012年我国各省的基础设施数据中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基础设施变量来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基础设施建设对地区出口优势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东、中、西三个区域的影响作用不同。铁路基础设施对东、中部地区出口优势的贡献成递减的趋势,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有所抑制,还未完全发挥;公路基础设施对东、西部地区的出口优势有促进作用,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而以人均电力消耗为代表的能源基础设施对地区出口优势的影响与公路基础设施的表现相似,这可能由当地的政策、资源、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所致。最后,针对实证结果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
基础设施 出口优势 面板模型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尚宇红 罗浩
近年来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出现了下降趋势,出口结构的优化调整将成为未来提高市场份额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恒定市场份额分析(CMSA)模型,基于技术含量的分类方法,分析了2001~2012年间中国出口结构对其世界出口市场份额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效应,但有下降趋势,而结构效应总体呈现为中性,并表现出先负后正的变化趋势,其中产品结构表现为负面影响,市场结构则表现为正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为中国出口结构在产品类型和地理方向上的优化调整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华 许光建
汇率是影响外贸商品价格进而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根据历史数据精确地测度和分析汇率变化之于外贸出口的客观影响对出口结构优化、出口策略调整和汇率改革的方向和进程意义重大。文章通过逐次构建进出口非完全替代模型、结构型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以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并伴随运用Chow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手段,分别研究了汇率与进出口的长期协整关系、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以及短期汇率弹性等问题,进而检验和分析了中国外贸对"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满足情况并提出了基于以上过程和结果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贸 出口 汇率 弹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峰
研究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外溢效应,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一个三部门模型,从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区域相结合的角度,运用中国1997~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财政支出整体具有显著的外溢效应,其中购买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外溢效应,而转移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外溢效应;(2)区域发展水平对财政支出结构外溢效应的影响有所不同;(3)整体上看,购买性支出部门不具备要素生产率方面的优势,而转移性支出部门的生产效率优势较为明显。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区域发展水平 外溢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胡剑波 郭风
文章以中国和南非产业内贸易作为研究对象,结合SITC三分位商品贸易数据,利用GL指数、MIIT指数和CHM指数测度中国自加入WTO后(2001~2014年)和南非产业内贸易发展演变的过程、结构和水平。实证结果表明:2001~2014年,中国和南非产业内贸易在两国双边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制成品产业内贸易尤为显著,特别是SITC5类资本或技术密集型制成品和SITC6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产业内贸易较为突出,初级产品SITC0~SITC4类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较低,STIC7~SITC9类制成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比SITC5和SITC6类产品低;根据CHM指数进一步分析,中国和南非产业内贸易主要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对于SITC0~SITC4类初级产品来说,贸易结构主要是高水平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对于SITC5~SITC8类制成品来说,贸易结构主要是低水平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且中国在中国与南非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中整体居于贸易优势地位。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林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西部地区不仅出口贸易发展的绝对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而且出口稳定性也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出口商品集中度、出口产品结构和贸易开放度的不同是导致中国出口波动出现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出口商品集中度是东部地区出口波动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影响中西部地区出口波动的重要因素是贸易开放度。东部地区推行出口商品多样化的政策正当其时,而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由此可望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与出口稳定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出口波动 地区差异性 成因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卫平 冯春晓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问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均发现中国总体出口高度化水平"出乎意料"地高。研究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的来源具有深刻的福利含义,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2-2007年出口商品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1)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均对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具有促进作用;(2)一般贸易方式对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的促进效应不明显,加工贸易方式具有显著的阻碍效应;(3)人力资本对出口商品结构高度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期刊] 预测
[作者]
臧福江 孙明明 方兆本
本文选取1994年1月到2008年8月的月度数据,在考虑了中国加入WTO和2005年7月汇改的结构性影响之后,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出口与外国实际收入、中国相对出口价格、汇率的波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Johansen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与外国实际收入、中国相对出口价格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且中国出口对主要贸易伙伴国实际收入的弹性(为正数)很高,中国出口的价格弹性(为负数)也较高;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显示:较大的汇率波动性能够导致出口减少。这都突出反映了我国经济一直以来过度依赖外需推动,内需严重不足的问题以及我国出口产业本身的深层次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