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485)
2023(17938)
2022(15188)
2021(14121)
2020(12049)
2019(27678)
2018(27091)
2017(50424)
2016(27763)
2015(31359)
2014(31016)
2013(30440)
2012(28085)
2011(25261)
2010(25062)
2009(23160)
2008(22785)
2007(20167)
2006(17212)
2005(15267)
作者
(82924)
(69652)
(69388)
(65724)
(44023)
(33386)
(31606)
(27419)
(26457)
(24595)
(23843)
(23404)
(22153)
(21795)
(21665)
(21511)
(21204)
(20588)
(20097)
(20023)
(17302)
(17080)
(16876)
(15889)
(15755)
(15399)
(15383)
(15191)
(14096)
(14033)
学科
(110425)
经济(110296)
管理(77042)
(71269)
(57523)
企业(57523)
方法(52870)
数学(46991)
数学方法(46401)
中国(31227)
(29998)
(29765)
(25953)
(25002)
贸易(24996)
(24434)
业经(23070)
(21642)
农业(19526)
地方(19016)
(17814)
(17808)
财务(17746)
银行(17723)
财务管理(17698)
环境(17642)
(17045)
金融(17036)
(16949)
企业财务(16737)
机构
大学(399786)
学院(395873)
(162228)
经济(159117)
管理(148546)
研究(139134)
理学(129045)
理学院(127554)
管理学(125016)
管理学院(124323)
中国(104340)
科学(89003)
(84708)
(76986)
(72772)
(71742)
研究所(66107)
业大(65428)
中心(64024)
农业(61435)
财经(58781)
(57954)
(53681)
北京(52488)
(50894)
经济学(50739)
师范(50180)
(49929)
经济学院(46005)
(45404)
基金
项目(275432)
科学(215616)
基金(202054)
研究(191556)
(180891)
国家(179474)
科学基金(151619)
社会(122137)
社会科(115827)
社会科学(115795)
基金项目(106302)
(106148)
自然(100928)
自然科(98716)
自然科学(98677)
自然科学基金(96946)
(91283)
教育(88534)
资助(83213)
编号(74757)
重点(63137)
(60918)
成果(60537)
(58232)
(57084)
科研(54197)
创新(53631)
计划(53119)
课题(52075)
国家社会(51977)
期刊
(166993)
经济(166993)
研究(108844)
中国(74827)
学报(74646)
(68521)
科学(64368)
(56726)
大学(54952)
管理(52208)
学学(52076)
农业(46582)
教育(38489)
技术(33090)
(32376)
金融(32376)
财经(28856)
经济研究(28422)
业经(26201)
(25849)
(24836)
问题(22566)
(21521)
(21415)
统计(20297)
业大(19412)
图书(19234)
科技(18793)
技术经济(18678)
国际(18479)
共检索到573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苏庆义  
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和环境账户研究中国出口引致的8种污染气体排放量问题。结果表明,1995-2011年,中国出口引致的污染气体排放总量增长2.23倍,且这一增长主要发生于2002-2007年期间。2011年中国单位出口排放量相比1995年下降43.72%。从2002年开始,中国对美国单位出口排放量小于中国整体出口单位排放量。SDA分解表明,排放技术的改善是促成中国单位出口排放量下降的最重要因素,而投入技术效应却是阻碍因素,出口结构效应对中国单位出口排放量的影响有限。其政策含义是,未来在继续通过改进排放技术改善中国贸易质量的同时,应该注重改善投入技术,并且着力通过改善贸易结...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祝坤福  陈锡康  杨翠红  
中国对外贸易中加工贸易的比例很大,出口带来的国内增加值偏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重新评估。因此准确测算中国出口贸易的国内增加值,对正确理解中国对外贸易的利益格局、把握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发挥的作用和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反映加工贸易的中国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2002年和2007年中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以及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情况。结果发现,中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率明显提高,加工出口的国内增加值率远低于非加工出口,但加工出口的国内增加值率上升速度较快,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加工出口生产,特别是加工出口生产中使用国内原材料和服务的比例在不断上升。2002-2007年中国出口的国内增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城  盛斌  
研究目标:测算1995~2009年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八种空气污染物的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利用结构分解方法考察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出现显著的下降,但仍远高于其他出口强国。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下降主要源于生产部门直接排污强度的下降。相反,2000年以来中间投入结构变化不利于增加值排污强度的下降。这两个因素也是造成中国增加值排污强度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创新:构建增加值排污强度指标来考察中国出口环境成本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价值:增进对中国出口环境成本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文城  盛斌  
研究目标:测算19952009年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利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八种空气污染物的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利用结构分解方法考察其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出现显著的下降,但仍远高于其他出口强国。中国增加值出口排污强度下降主要源于生产部门直接排污强度的下降。相反,2000年以来中间投入结构变化不利于增加值排污强度的下降。这两个因素也是造成中国增加值排污强度与发达国家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创新:构建增加值排污强度指标来考察中国出口环境成本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战岐林  曾小慧  伍丽菊  
以连续年度投入产出表(1995-2009)核算了中国35个产业出口贸易隐含污染九类污染物的排放状况。运用LMDI法对35个产业、九类污染、14个年度共计4 410个指标进行了分解,得到了每一个指标的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综合分析之后发现:驱动中国出口贸易隐含污染增长的是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具有重要的削减作用,结构效应因年度、产业和污染物而异。据此,推动环境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高环境部门和环境规划的独立性,在出口退税系统中嵌入产品含污系数,是当下必须采取的政策举措。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战岐林  曾小慧  伍丽菊  
关键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文  
文章研究影响中国出口增长的基本因素,结合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特点,建立了中国分类出口增长模型。利用中国在1985~2007年的分类出口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世界收入水平、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和外商直接投资显著影响了中国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出口。最后,对于中国迅速增加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和对外贸易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鹏  
文章运用DVAR(出口贸易中的国内价值增值占总出口的比例)来度量一国出口贸易质量状况,计算了2000—2018年中国DVAR的值;进一步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税收和FDI对DVAR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DVAR总体上呈不断增加态势,说明中国出口贸易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人民币升值会降低DVAR,关税税率减少会提高DVAR,FDI增加会提高DVAR。这充分说明人民币升值会恶化我国出口贸易质量,降低关税税率、FDI的增加会提高我国出口贸易质量。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治宇  
本文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边限检验方法,利用1997年1季度至2008年4季度的数据估计了中国进出口贸易需求的收入弹性、价格弹性和汇率弹性,结果发现国外收入变化是影响中国出口的主要因素,产品价格对出口的影响较小,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出口的影响不确定。因此,如果采取低价格促进出口的措施,不仅是低效的,而且是得不偿失的。转向以内需驱动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战略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永明  张文洁  
本文采用1996~2006年期间细分至HS-10位数编码分类的商品贸易数据分别测度了中国产品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出口复杂度,考察了不同投资贸易类型出口产品复杂度的演化趋势,并引入金融发展水平指标对我国国家层面出口复杂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96~2006年间,我国出口产品结构虽然从行业层面而言是逐步改善与提升的,但加工贸易类出口产品的出口复杂度高于非加工贸易类出口产品的出口复杂度,并且国内投资的加工贸易产品为最主要的推动力;就1996~2006年而言,我国出口复杂度的主要推动因素仍为非熟练劳动力和价格,但价格主导的影响机制正逐渐向利率主导的影响机制转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旭平  张丽媛  
文章基于修正CMS模型对2002—2016年中国出口波动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发现市场规模效应对中国出口影响较大,结构分布效应相对较小。越南、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分布效应盈余总体超越了日本、韩国、欧盟等传统市场的分布效应负值。竞争力效应对中国出口波动产生正面影响,机械及运输设备、原料分类制成品、杂项制品、化学产品对中国出口竞争力产生关键影响,但2014—2016年这四类产品竞争力效应均呈现负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运苏  孙辉煌  
本文构建了一个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恒等式,运用LMDI分解技术,对中国1997~2007年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从产业层面和贸易伙伴层面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出口总量的扩张是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持续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排放强度的降低是抑制隐含碳排放增长最主要因素,出口结构变化对隐含碳排放的影响有限,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在短期内,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排放强度是中国抑制出口中隐含碳排放增长的有效途径;从长远来看,出口结构的调整升级则是可行的选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方方  扶涛  
文章发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伴随大量出口的现象,判断中国OFDI可能存在出口引致与出口平台效应。文章利用2003-2010年144个国家及地区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中国OFDI中的贸易因素,研究得出:中国OFDI的出口引致效应非常明显;出口平台型OFDI在中国OFDI中发挥显著作用,而且近年来呈现进一步强化的趋势;东道国周边市场的不可控因素不会对中国在此东道国进行OFDI造成显著影响;中国OFDI在高收入国家存在比较明显的集聚现象。文章认为,中国OFDI应重视出口引致与出口平台的双重作用,政府要合理引导企业实施贸易与投资混合国际化策略,并构建投资网络化平台,保障海外企业投资安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丰龙  徐康宁  
本文基于Khandelwal(2010)提出的嵌套logit模型,采用1995-2012年中国与154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贸易数据,测算了中国27个制造业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指数及其质量阶梯。结果显示,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质量指数总体相对较低,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指数略高于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阶梯整体平均较长,其中技术密集型行业最长,资本密集型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略短。进一步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和对外开放度均负面影响于出口产品的质量阶梯,进而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而资本密度与出口产品质量阶梯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关系。此外,研发密度与出口...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声兰  张明志  
基于出口产品的泰尔指数及其新的分解方法,分析了中国国家层面和地区层面出口多样化的演变,探讨了出口多样化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问题,揭示了中国出口多样化演进的特征事实。分析表明,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国出口产品仍处于多样化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收敛的发展态势,同时出口多样化的"扩展边际"占据主导地位;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出口多样化水平要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出口多样化以"扩展边际"为主,而中西部地区的出口多样化则以"集约边际"为主。基于1998-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中国出口多样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国内市场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和贸易开放度等因素有利于中国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