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32)
2023(14940)
2022(12348)
2021(11506)
2020(9595)
2019(21936)
2018(21521)
2017(41124)
2016(22096)
2015(24697)
2014(24576)
2013(24639)
2012(22732)
2011(20420)
2010(20341)
2009(19262)
2008(19459)
2007(17403)
2006(15395)
2005(14485)
作者
(62194)
(52164)
(51839)
(49385)
(33352)
(24945)
(23634)
(20131)
(19708)
(18720)
(17916)
(17607)
(16852)
(16824)
(16368)
(15856)
(15320)
(15101)
(14930)
(14905)
(13020)
(12599)
(12477)
(11990)
(11742)
(11569)
(11511)
(11321)
(10378)
(10236)
学科
(99393)
经济(99250)
(89301)
管理(79919)
(79766)
企业(79766)
方法(41938)
(34228)
数学(33414)
数学方法(33186)
(31079)
业经(29955)
中国(27170)
(24996)
(22963)
财务(22938)
财务管理(22902)
(22277)
贸易(22261)
(21762)
企业财务(21733)
农业(21388)
技术(18981)
(18142)
(16732)
(16652)
银行(16639)
(16510)
(16480)
(16300)
机构
学院(321758)
大学(320363)
(146001)
经济(143428)
管理(126417)
研究(109405)
理学(107704)
理学院(106586)
管理学(105410)
管理学院(104764)
中国(90078)
(71768)
(67830)
科学(60646)
财经(56139)
(54136)
(51954)
(51144)
中心(49832)
(49159)
研究所(48160)
经济学(46022)
北京(42917)
业大(42800)
财经大学(41589)
经济学院(41417)
农业(40606)
(39318)
(38165)
(37625)
基金
项目(205287)
科学(164837)
基金(154082)
研究(152635)
(132803)
国家(131688)
科学基金(114776)
社会(102009)
社会科(96877)
社会科学(96857)
基金项目(80776)
(77130)
自然(72161)
自然科(70520)
自然科学(70501)
自然科学基金(69355)
教育(68521)
(64516)
资助(62661)
编号(59077)
成果(47781)
(47686)
重点(45536)
(45312)
(43788)
国家社会(43623)
(43602)
(41866)
教育部(41663)
创新(41662)
期刊
(167793)
经济(167793)
研究(102675)
中国(65880)
(60025)
管理(52351)
(49096)
科学(44391)
学报(43544)
(36044)
金融(36044)
大学(34677)
农业(33446)
学学(32701)
财经(29640)
技术(27350)
经济研究(27066)
业经(26737)
教育(26709)
(25619)
问题(22480)
(21129)
(20800)
世界(18933)
国际(18665)
技术经济(17764)
现代(16036)
财会(15412)
商业(14161)
(14160)
共检索到5019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郑展鹏  李敏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出口贸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研究中国出口市场结构与世界进口市场结构之间的匹配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以制造业为例,在将其细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收益性结构变动指数、劳伦斯指数等指标体系,对中国出口市场与世界进口市场的匹配程度和变动方向及波动幅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与美国和日本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中国制造业出口市场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昊  
协调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对中国经济增长重心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国内需求在支撑产业长期发展中的作用应得到增强。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结构使得内贸与外贸的主要承担者存在"错位",出口调整更多地体现在制造业上。制造企业因外需萎缩而转向"内销"时,当地市场上的产需匹配度及消费饱和度会直接影响这一过程;进一步地,商品在销往国内的外地市场时,市场分割会阻碍跨地区流转,而批发环节的组织化经营网络能够形成规模经济并降低进入外地市场的成本。本文对2005—2011年多类商品构成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结果验证了市场分割与批发贸易的影响作用;同时,基于省域范围计算的产需匹配及消费饱和程度指标在回归结果中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董桂才  
本文使用了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来测量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与世界农产品进口市场结构的匹配程度,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并没有集中在世界进口份额较大的市场上。另外,本文扩大了收益性结构变动指数和劳伦斯指数的应用范围,用来测定中国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的变动方向与世界农产品进口市场结构的变动方向是否一致及其变动幅度,结果表明两者的变动方向基本一致但变动幅度不大。
[期刊] 改革  [作者] 邹昭晞  
我国出口导向型战略的实施已完成两次跨越,但跨国公司在全球分工体系的主导地位导致我国面临在全球价值链分工锁定的威胁。我国出口导向型产业亟待实现第三次跨越。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给进口替代型产业带来诸多新的影响,进口替代型战略的内向型特征被大大削弱。汽车工业已经从进口替代型产业发展成为边际产业,而作为进口替代型战略的典型代表医药工业显示出后来者居上的发展势头。三大制造业的发展体现了动态比较优势的培育从"出口部门→边际部门→进口部门"的阶梯推进的动态发展过程,为统筹规划以三大产业为代表的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与路径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乔晶  胡兵  
本文通过整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倍差法考察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商贸服务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促进效应显著,当地生产销售型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带动资本品等的出口;总体看,2005-2009年期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正向影响出口贸易的发展,在改变样本匹配方法和模型设置以及控制加工贸易等情形下,这一结论是稳健的。本文的研究为协调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等宏观决策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童伟伟  
基于世界银行对中国12400家企业的调查数据,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估计方法,考察了出口贸易对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出口决策从总体而言显著促进了出口企业的研发投入,但这一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于低出口密度企业,高出口密度企业的出口对其研发投入并无显著作用。以上结论说明中国在实施对外开放的同时,应注重调整导致部分企业高度依赖出口的深层次制度根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邱斌  刘修岩  赵伟  
本文基于1999~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微观数据,从企业异质性角度出发,采用国际前沿性的倍差匹配法,首次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行为与生产率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双向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中国制造业企业同时存在显著的出口学习效应和自选择效应,而且这两种效应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进一步考虑企业规模异质性的研究证实,不同规模企业的出口学习效应和自选择效应存在明显的差异,小型企业从这两种效应中获得的生产率提高作用更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钱学锋  王胜  何娟  
本文基于2000—2014年的中国制造业17个细分行业的数据,以制造业服务化为线索,就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对出口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的制造业服务化与出口呈U型关系,伴随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提升,已跃然到转折点的右侧即积极的促进作用,体现了制造出服务化对出口影响的阶段性特征。本文利用工具变量和双重差分模型对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均得到稳健的结果。进一步地,分行业的回归结果显示了行业之间影响的差异性。本文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制造业服务化影响出口的作用机制,发现生产率和交易成本是一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影响其出口规模的中介变量。整体面板的回归结果显示,伴随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中国已然开始通过提升生产率和降低交易成本两种途径实现出口规模的扩大,并逐步进入制造业服务化的红利阶段。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易会文  黄汉民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工业数据库得到的2000—2005年连续出口5年以上的制造业企业样本,研究了出口市场多元化对企业出口波动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出口市场多元化程度对出口波动呈倒U型影响,出口市场多元化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减弱出口波动。分位数回归的结果表明,当出口市场的需求波动越大时,多元化越能够体现出稳定出口的价值,这验证了为何每次在出口遭遇巨大波动时,国家都会提出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国有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有利于减弱出口波动,外资企业出口市场多元化对出口波动呈稳健的倒U型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邱斌  尹威  
本文利用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考察本土市场效应的存在性、特点及其作用途径。研究发现制造业出口总体上存在本土市场效应;细分贸易模式后的分析发现,本土市场效应在一般贸易中显著存在,在加工贸易中不显著。同时,制造业行业开放度、贸易结构和空间集聚程度对本土市场效应的发挥有着明显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一般贸易中,拥有较高劳动力成本和科研水平的行业,本土市场规模对其出口有更显著的促进作用;加工贸易中,拥有较低劳动力成本和科研水平的行业,本土市场规模与其出口存在着较强的负相关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爱贞  钟国强  
改革开放以来,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下游行业快速发展引致了成套设备的大量进口。自2005年装备制造业已成中国出口主力军,但中国装备制造业进口规模也在快速增长,且占全国货物进口额比重基本保持在45%~50%左右,中国出现了"为下游出口而引进成套设备"为主向"为设备出口而引进中间品"为主的产业演变。为此,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需要从企业间竞争视角转向价值链竞争视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明涛  谢建国  
本文利用中国出口到自由贸易协定成员的HS4位编码产品数据,考察了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本文选取合适的工具变量克服自由贸易协定的内生性之后,这一结果依然成立;从进口国看,自由贸易协定对出口到中低收入国家和亚洲国家的产品质量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从不同产品类型看,自由贸易协定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因产品技术类型、出口竞争力和距离世界前沿质量差距的不同而具有差异性;自由贸易协定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此外,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市场竞争是自由贸易协定影响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渠道。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令涛  刘海洋  逯宇铎  
本文在异质企业贸易理论模型中引入企业和进口中间品的技术构建企业依据技术水平进口中间品的生产决策模型,证明了进口中间品与企业的技术匹配程度是影响进口中间品提升企业出口能力的重要因素,进而利用2000—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进出口贸易的匹配数据进行了检验。通过引入不同技术类型中间品,并结合企业技术水平的研究表明:进口中间品能够提升企业出口能力,并且与进口中间品技术匹配程度越高的企业,通过进口中间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作用也越高。然而,由于中国企业因所处发展阶段受到自身技术的限制,整体上,进口中、低技术中间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作用更高,而高技术中间品对企业出口能力的提升较低。因此,中国企业进口不应当盲目追求高技术,而应当注重技术匹配程度。本文的研究为深化中间品贸易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强化企业技术升级、培育企业出口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尹翔硕  
一、出口制成品结构与制造业生产结构的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和贸易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1978年到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约10.4%,工业增长约14.1%,而对外贸易则达到了年均17.1%的增长速度,同时出口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按理,出口商品来自生产,出口商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耿伟  王亥园  
本文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纳入扩展的M-O模型,分析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水平的提高通过促进产品质量升级进而提升出口企业加成率;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进出口数据的匹配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出口企业加成率的影响,证实了本文的理论命题;回归结果显示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竞争行业、非国有企业、退出企业和持续出口企业的加成率的影响尤为显著;本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二者的作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