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15)
- 2023(14582)
- 2022(12335)
- 2021(11669)
- 2020(9973)
- 2019(23644)
- 2018(23311)
- 2017(44748)
- 2016(24112)
- 2015(27706)
- 2014(27519)
- 2013(27157)
- 2012(24891)
- 2011(22276)
- 2010(22276)
- 2009(20668)
- 2008(20218)
- 2007(17673)
- 2006(15022)
- 2005(13264)
- 学科
- 济(104918)
- 经济(104814)
- 管理(66416)
- 业(65161)
- 方法(52997)
- 企(52166)
- 企业(52166)
- 数学(48033)
- 数学方法(47337)
- 中国(29608)
- 农(27226)
- 财(26403)
- 贸(23639)
- 贸易(23629)
- 易(23133)
- 业经(20072)
- 学(19340)
- 农业(18219)
- 地方(18081)
- 制(17385)
- 务(15769)
- 财务(15708)
- 财务管理(15669)
- 理论(15304)
- 银(14833)
- 银行(14804)
- 企业财务(14774)
- 和(14739)
- 环境(14562)
- 技术(14543)
- 机构
- 大学(344147)
- 学院(343486)
- 济(150084)
- 经济(147445)
- 管理(134622)
- 理学(117279)
- 理学院(116051)
- 研究(114667)
- 管理学(113835)
- 管理学院(113209)
- 中国(87516)
- 京(71760)
- 科学(68639)
- 财(66153)
- 所(56979)
- 农(55104)
- 财经(53787)
- 中心(53190)
- 研究所(52085)
- 业大(50032)
- 经(49187)
- 江(48757)
- 经济学(48002)
- 北京(44987)
- 经济学院(43620)
- 农业(43487)
- 范(42736)
- 师范(42287)
- 院(41213)
- 财经大学(40220)
- 基金
- 项目(234716)
- 科学(186227)
- 基金(173926)
- 研究(168819)
- 家(151997)
- 国家(150824)
- 科学基金(130208)
- 社会(109237)
- 社会科(103786)
- 社会科学(103758)
- 基金项目(90959)
- 省(89647)
- 自然(84801)
- 自然科(82975)
- 自然科学(82953)
- 自然科学基金(81509)
- 教育(79229)
- 划(76177)
- 资助(73211)
- 编号(66836)
- 部(53465)
- 成果(53264)
- 重点(53080)
- 发(49904)
- 创(48963)
- 国家社会(46468)
- 教育部(46252)
- 课题(45821)
- 创新(45814)
- 科研(45692)
共检索到493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陆文聪 李元龙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具有中国劳动就业结构特征的CGE模型,以2008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变化和中国实施经济刺激计划为背景,设计不同的情景方案,模拟分析了中国出口变化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出口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实现0.088个百分点的非农就业增长。但出口就业效应相对于不同的产业部门和就业群体而言具有明显的差异,出口下降将导致纺织、制造业等部门就业人数的显著减少,农民工就业压力明显超过城镇就业。因为出口就业效应显著低于投资就业效应,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劳动就业不仅在数量上经历了从大幅减少到显著增长的突变,同时在结构上也出现了从可贸易部门向非贸易部门的转换。权衡劳动力比较优势利...
关键词:
出口增长 就业效应 CGE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孝松 翟光宇 谢申祥
以国际贸易的引力模型为基础,本文构建了中国出口决定影响因素的计量方程,以此对中国未来出口增长潜力进行预测。即使按照最"悲观"的预期进行预测,中国出口在短期内仍能保持较快的增长,到2017年,出口额将是2011年的1.8倍;与此同时,未来五年的出口依存度将维持在26%~31%之间。在中长期内,中国对外贸易将走向中低速平稳增长的轨道,2020-2060年的年均增长率将从10%逐渐降至6%,2060年中国出口总额将超过100万亿美元,出口依存度将降至17%左右,内外平衡发展的目标有望实现。在倡导扩大内需、实现内外平衡发展的背景下,决不能忽视出口的作用,在重视内需的同时不能使对外贸易偏废,仍然要积极参...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志忠 杨海余 王耀中
中国具有资本缺乏、劳动力剩余的资源禀赋,同时要素市场分割,民营企业面临资本相对昂贵而劳动相对便宜的宏观环境,生产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而建立在赶超发展战略基础上的国有企业继续面临资本相对便宜而劳动相对昂贵的传统宏观环境,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民营企业把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到生产中,产量大幅度增长。国有企业继续背负着沉重的政策性负担,资本密集型产品产量增长较缓慢。当配置到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中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增多时,经济增长偏向劳动密集的出口产品,这推动了中国出口高速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陵 宋少华 宋泓明
出口导向型增长假说假定出口增长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本文根据1 978- 1 999年中国的年度经济数据 ,在多变量的框架下对出口、GDP及名义有效汇率指数进行了协整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 Granger因果检验就出口导向型增长假说是否适用于中国经济增长进行了检验。结果发现短期内中国的出口增长确实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但从长期看这种效应并不明显。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 :中国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 ,应更多地关注国内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温思美 苏国宝
本文采用1999—2010年水果产品贸易数据,应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对中国水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阶段性分析表明,在考察期内,水果出口的增长来源分布为结构效应占31.71%、竞争力效应占25.48%、二阶效应占42.81%;从发展趋势来看,市场效应、交互效应、整体竞争效应、增长效应、动态结构效应不断强化;商品效应、具体竞争效应、纯二阶效应则不断弱化;促进中国水果出口需要优化出口品种结构、强化水果质量营销及转换竞争力提升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海川 刘士星 杨秀平 刘合光
采用2002—2009年联合国统计署的贸易数据,运用CMS模型对中国的柑橘产品出口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出口竞争力效应为中国柑橘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规模效应由于不同国家对不同品类的柑橘需求不同而表现为正负作用,产品结构效应对柑橘出口增长的抑制作用明显。为此,应该加强柑橘产业的支持和管理力度、密切关注进口国市场变动、创新柑橘产品,以及提高柑橘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关键词:
柑橘出口 CMS模型 竞争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运苏 曾金莲
本文首先利用Hummels和Klenow(2005)分解方法测度了1996-2010年中国出口主要市场的二元边际结构,然后在异质企业理论框架下,运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中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显示:集约边际是中国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扩展边际有待提高;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等三个指标提高均能够促进中国出口二元边际增长,且对扩展边际促进作用更大;随着分位点的提高,三个指标对扩展边际的促进作用处于下降,而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这些结论为当前中国通过金融发展稳定出口增长提供了一些重要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施炳展 李坤望
本文借助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将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分解为贸易潜力变化、贸易效率变化、贸易投入变化三个方面。研究发现,贸易潜力呈递增态势,贸易效率呈递减态势;贸易潜力的上升远大于贸易效率的下降,两者共同决定了中国出口贸易迅速增长的趋势;贸易投入对于贸易增长的作用小于贸易潜力,但不可忽视。由于中国的贸易增长主要是源于贸易潜力的推动,因此中国的出口增长是可持续的。但是,中国的贸易效率较低,因此在加速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深化国内市场改革。
关键词:
贸易潜力 贸易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宏
进入21世纪中国出口高速增长成为中国贸易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并带来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对此次增长的动力源认识不清。本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了中国出口增长的来源,发现推动中国贸易增长的是出口中非本国要素含量的大幅度提高,并认为在这种新型分工模式下,传统的贸易紧缩政策的效力有限,而且还发现目前的中国出口产业高度依赖非本国要素,从而可能给中国贸易发展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必须将发展中国外贸产业的自生能力作为贸易发展政策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
出口增长 本国含量 投入产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沈程翔
针对中国经济增长是不是出口导向型的争论,本文根据1977—1998 年中国的出口与GDP等统计数据,利用格氏因果性检验及协整性检验等计量研究方法,检验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出口导向性”这一假说。结果发现中国的出口与产出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双向联系,尽管无法发现两者之间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但足以证明中国经济增长确实是出口导向型的。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出口 实证检验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杜运苏 彭冬冬
本文采用Hummels和Klenow(2005)的分解方法分析发现:2002~2010年中国出口主要沿着集约边际增长,扩展边际贡献非常小,即使在金融危机前后,这一增长模式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且集约边际增长的主要来源是数量边际,转变增长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利用22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面板数据进一步研究发现:目的地国家市场规模、多边阻力和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出口集约边际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固定贸易成本是影响扩展边际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些结论为当前制定稳定出口增长政策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经验支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廖涵 张鸿武
为使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结论具有解释力,关键是要保证计量模型有理论依据,并将出口置于经济增长系统之中来分析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采用出口扩展的C—D生产函数,分不同时期对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979~2005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资本形成、劳动力及出口总额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均衡关系,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1952~1978年间,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出口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柴华
本文首先基于Hummels和Kenow(2000)建立的贸易增长分解模型对近三十年来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进行了分解,指出该增长过程中的两个关键转折点,勾勒出了中国贸易发展的两条主线——依照比较优势的出口贸易扩张和政府主导型的出口贸易结构升级。然后,文章利用一个简化的垂直差异产品模型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出口贸易增长的机理和福利变化,指出了中国未来贸易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贸易增长 贸易增长分解 贸易增长机理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敬云
出口贸易量是由出口供给和出口需求决定的均衡数量,据此本文提出一个包含出口供给和出口需求两方面因素的出口贸易决定模型。为解决使用年度数据存在的样本数量不足问题,本文使用了季度数据。通过对变量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本文发现出口贸易、出口退税、FDI和外部需求四个变量存在协整关系,而实际有效汇率、国内GDP和其他变量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VEC模型来反映这些变量间的短期动态关系,而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反映长期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长期内还是短期内,出口退税政策都是显著而有效的。
关键词:
出口供给 出口需求 出口退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