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91)
- 2023(7530)
- 2022(6247)
- 2021(5916)
- 2020(4960)
- 2019(11802)
- 2018(11253)
- 2017(21623)
- 2016(11671)
- 2015(13355)
- 2014(12946)
- 2013(13147)
- 2012(12489)
- 2011(11445)
- 2010(11471)
- 2009(10516)
- 2008(10375)
- 2007(8948)
- 2006(8002)
- 2005(7327)
- 学科
- 济(56889)
- 经济(56838)
- 方法(26808)
- 管理(26071)
- 业(25997)
- 数学(24787)
- 数学方法(24596)
- 企(17971)
- 企业(17971)
- 中国(17845)
- 贸(16669)
- 贸易(16663)
- 易(16400)
- 农(14440)
- 出(12344)
- 财(12134)
- 学(11528)
- 农业(9823)
- 地方(9287)
- 业经(9261)
- 口(8890)
- 出口(8879)
- 出口贸易(8879)
- 制(8776)
- 融(8218)
- 金融(8217)
- 银(8130)
- 银行(8099)
- 环境(8022)
- 行(7916)
- 机构
- 大学(177874)
- 学院(171785)
- 济(84436)
- 经济(83356)
- 研究(68525)
- 管理(61579)
- 理学(53450)
- 理学院(52748)
- 中国(52032)
- 管理学(51864)
- 管理学院(51544)
- 科学(39926)
- 京(38305)
- 财(36131)
- 所(35024)
- 研究所(32248)
- 农(31454)
- 财经(29354)
- 经济学(29269)
- 中心(28962)
- 经(27165)
- 经济学院(26627)
- 业大(25327)
- 农业(24958)
- 北京(24453)
- 院(24169)
- 江(24165)
- 范(22850)
- 师范(22609)
- 财经大学(22136)
- 基金
- 项目(116451)
- 科学(92983)
- 基金(89422)
- 研究(82304)
- 家(79951)
- 国家(79410)
- 科学基金(66516)
- 社会(56410)
- 社会科(53782)
- 社会科学(53771)
- 基金项目(46136)
- 自然(41666)
- 自然科(40779)
- 自然科学(40762)
- 省(40523)
- 自然科学基金(40124)
- 资助(37617)
- 教育(37459)
- 划(36120)
- 编号(29376)
- 部(28308)
- 重点(27162)
- 国家社会(25812)
- 中国(25575)
- 发(25377)
- 成果(24825)
- 教育部(24313)
- 创(23598)
- 科研(22548)
- 人文(22449)
共检索到261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学锋 熊平
本文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利用1995—2005年HS-6位数国际贸易数据,客观描述了中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结构的特征性事实。文章发现,无论在多边层次还是在双边层次,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沿着集约的边际实现的,扩展的边际占据的比重很小。利用Tobit模型的经验研究进一步发现,经济规模、多边阻力、固定成本、生产率水平、区域经济一体化、中间产品属性等对二元边际并不具备相同的影响机制。特别地,外部冲击对集约的边际构成显著的负面冲击,但对扩展的边际却并不存在负面影响。这些结论不仅为上述解释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经验支持,也将为贸易结构改革提供丰富的政策含义。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杜运苏 彭冬冬
本文采用Hummels和Klenow(2005)的分解方法分析发现:2002~2010年中国出口主要沿着集约边际增长,扩展边际贡献非常小,即使在金融危机前后,这一增长模式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且集约边际增长的主要来源是数量边际,转变增长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利用22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面板数据进一步研究发现:目的地国家市场规模、多边阻力和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出口集约边际增长的主要因素,而固定贸易成本是影响扩展边际增长的主要因素。这些结论为当前制定稳定出口增长政策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经验支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杰 吴润生 杨连星
本文利用2000~2006年的海关数据,从企业出口的扩展和集约边际二元视角来对中国出口增长的动力进行分解与测算。结果发现:首先,中国的出口增长主要是依靠企业出口的集约边际扩张贡献的,而扩展边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弱。加入WTO对中国出口增长的促进效应主要是通过集约边际来实现的,而扩展边际的作用有限且呈现短暂性。其次,集约边际中存活率和深化率的差异是造成我国地区间出口增长差异的重要因素。中国出口关系的持续时间非常短,平均为1.9年,且越是欠发达地区的出口关系的持续时间越是短暂。最后,提升企业出口关系的存活率和深化率是促进欠发达地区出口增长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俊芳 武拉平
本文使用Hummels和Klenow(2005)二元边际分解法,对2000-2013年中国农产品HS-6分位贸易数据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来自集约边际的贡献,但扩展边际也发挥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借鉴Chaney(2008)的理论框架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农业经济规模、贸易成本、农业生产率主要影响集约边际,可变贸易成本和固定贸易成本对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均有显著负面影响。
关键词:
农产品 二元边际 出口增长 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项松林
中国出口增长具有以集约边际为主的固化特征。为解释这一原因,本文认为金融市场化改革的相对滞后,给低效率的老产品出口企业提供了外部融资保护,有利于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扩张。随着老产品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地位逐渐巩固,具有融资约束的潜在出口企业由于缺乏外部融资机会以支付进入国际市场的贸易成本,被迫放弃或减少出口计划,导致中国出口增长的扩展边际不足。进一步使用HS-6位码的贸易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后,本文发现融资约束确实具有促进集约边际扩张、不利于扩展边际增长的作用。然而,经济规模、贸易成本、人民币升值、区域经济一体化、外部冲击、语言的相通性、政治体制等因素影响中国出口贸易结构二元边际调整的机制不完全相同,说...
关键词:
融资约束 二元边际 结构调整 企业异质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洪铎 陈晓珊
基于CEPII-BACI-HS1992微观贸易数据库并运用修正的H-K分解方法,对1995年~2015年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出口二元边际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无论是从"一带一路"地区整体还是分产品、区域、国家来看,考察期内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出口增长均主要依靠集约边际的带动实现。产品层面,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出口扩展边际绝对水平基本处于高位且增幅非常有限;区域层面,除东南亚地区外,中国与其他子区域的出口扩展边际均存在一定的增长空间;国家层面,中国对"一带一路"地区绝大多数国家的出口二元边际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对半数国家的出口增长仍来自集约边际的带动。经济规模、固定贸易成本、可变贸易成本、多边阻力和生产率等是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出口二元边际的重要因素。我国应改变现行高度依赖集约边际带动的贸易发展模式,进一步提升扩展边际在出口增长中的贡献率,推动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出口贸易的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范爱军 刘馨遥
本文利用2003~2009年中国机电产品HS-6位出口数据及Hummels和Klenow(2005)的二元分解方法客观分析了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二元边际,认为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主要是来自集约边际的贡献。进一步将集约边际分解发现,出口增长实质来源于数量扩张,价格的贡献微弱,说明机电产品"以量取胜"的模式尚未根本改变。另外,以实证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因素对二元边际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各因素对二元边际的作用方向基本一致,但对两种边际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不同的,这表明政策的制定也应当有不同的倾向性。
关键词:
机电产品 二元边际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显戈 孙林
基于Kancs的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分析框架,将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分为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表明2006-2009年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主要来自扩展边际,即更多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而不是集中在少数规模大、生产效率高的企业,中国目前对东盟国家出口的战略是有利我国出口增长和贸易条件的维持。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出口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慧 綦建红
为了探寻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增长方式与影响因素,文章首次将二元边际分解应用于文化贸易领域,并通过采用产品层面的贸易数据库,分别从世界总体和主要贸易国(地区)两个层次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进行结构性分解。结果发现,虽然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增长方式优于其它货物贸易,但是近些年来其出口增量主要依赖于深度边际(特别是数量边际)的增长,而扩展边际作用甚小,我国文化产品出口的"粗放型"增长苗头值得警醒。在此基础上,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对我国文化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进口国的经济规模和外部冲击主要通过深度边际影响文化贸易,而我国经济规模则主要通过扩展边际对文化产品出口产生影响。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刘义 阳素文
采用Hummels和Klenow(2005)二元边际分解法对2003-2011年中国蔬菜产品出口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蔬菜出口增长主要来自扩展边际的贡献,但集约边际在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集约边际进一步分解后发现,中国蔬菜出口增长主要是数量扩张,价格边际的贡献相对较小,表明中国蔬菜出口还一定程度上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对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不仅各自影响因素不尽相同,而且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与作用强度也不相同。
关键词:
二元边际 出口增长 价格边际 影响因素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成 杨雪 贺亚琴 冯中朝
为探寻我国水产品出口增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将三元边际分解方法应用到水产品出口研究领域。首先采用1995-201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HS92六位编码数据,分别测算出中国水产品对世界及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长三元边际,结果显示:中国水产品出口呈单一化发展趋势。其次绘制出中国水产品出口三元边际的核密度图,发现价格边际对我国水产品出口的推动作用较小,水产品出口增长主要依赖数量边际增长这一粗放型模式。最后,分析中国水产品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发现部分因素对扩展边际与集约边际的影响方向表现出一定差异性。
关键词:
水产品出口 二元边际 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学锋
中国出口爆炸式的增长及其表现出来的强劲竞争力已经由一个区域性问题演变成一个世界性问题。本文采用一个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分析框架,从企业层面的微观角度出发,将中国出口总量增长分解为集约的贸易边际与扩展的贸易边际,并在此基础上模拟了可变贸易成本和出口固定成本对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3~2006年间,中国的出口扩张主要源自集约的贸易边际,而贸易成本的变动对中国出口总量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促进扩展的贸易边际实现的。由于集约的贸易边际可能导致出口收入波动和贸易条件的恶化,因此本文的主要政策含义在于,中国的出口增长路径必须由集约的贸易边际尽快转向扩展的贸易边际。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阵 隋岩
本文运用中国海关数据,从多产品企业的微观视角分解了中国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发现融入产品维度和市场维度后,随时间动态变化的扩展边际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略高于集约边际,而随截面静态变化的集约边际在中国出口增长中发挥主要作用。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分析二元边际的影响因素发现,贸易成本主要通过扩展边际影响中国的出口增长,其中对中国出口企业数量的影响尤为显著。为此,中国应进一步降低多产品企业的出口成本,以扩展边际的增长提高中国出口企业数量并实现出口的多元化增长。
关键词:
贸易成本 出口增长 二元边际 多产品企业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淑贞
本文基于Chaney(2008)的理论框架,构建了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决定因素的计量模型,并利用中国112种HS6位数的电子信息产品对47个贸易伙伴1996-2010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决定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二元边际扩张的主要因素。应用随机效应模型对面板数据的检验结果表明相对经济规模及降低固定贸易成本对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二元边际扩张产生积极影响,可变贸易成本则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对出口集约边际的影响较小,而对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应当加快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从而促进中国二元边际出口扩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