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10)
2023(14650)
2022(12401)
2021(11704)
2020(9987)
2019(23322)
2018(22954)
2017(43967)
2016(23442)
2015(26968)
2014(26859)
2013(26645)
2012(24540)
2011(21979)
2010(21777)
2009(20607)
2008(20316)
2007(17938)
2006(15197)
2005(13696)
作者
(66807)
(56111)
(55897)
(53444)
(35602)
(27049)
(25650)
(22008)
(21230)
(19867)
(19093)
(18892)
(17650)
(17493)
(17489)
(17442)
(16803)
(16678)
(16225)
(15995)
(13773)
(13750)
(13471)
(12813)
(12669)
(12606)
(12243)
(12198)
(11268)
(11144)
学科
(103546)
经济(103444)
管理(68585)
(66371)
(54105)
企业(54105)
方法(50690)
数学(45315)
数学方法(44750)
中国(28045)
(27534)
(26503)
(23725)
贸易(23717)
(23233)
(20295)
业经(19790)
(18082)
农业(17306)
地方(17267)
(16900)
财务(16843)
财务管理(16796)
企业财务(15811)
(15467)
银行(15435)
(15045)
金融(15042)
(14825)
(14668)
机构
大学(341692)
学院(338472)
(147772)
经济(145095)
管理(131394)
研究(114271)
理学(113762)
理学院(112530)
管理学(110572)
管理学院(109933)
中国(88221)
(71693)
科学(68032)
(66394)
(56709)
(54047)
财经(53497)
中心(53300)
研究所(51620)
(48770)
业大(48738)
(48641)
经济学(47027)
北京(44990)
(43121)
师范(42689)
农业(42673)
经济学院(42561)
(41051)
财经大学(39830)
基金
项目(227048)
科学(179901)
基金(168789)
研究(163545)
(147201)
国家(146067)
科学基金(125818)
社会(106507)
社会科(101143)
社会科学(101115)
基金项目(88147)
(85443)
自然(81420)
自然科(79625)
自然科学(79603)
自然科学基金(78214)
教育(75875)
(72978)
资助(70650)
编号(64323)
(51954)
成果(51874)
重点(51121)
(47895)
(46495)
国家社会(45402)
教育部(44970)
科研(44236)
课题(43782)
创新(43631)
期刊
(154058)
经济(154058)
研究(97635)
中国(62093)
(53526)
学报(52359)
科学(48427)
(47750)
管理(47490)
大学(40310)
学学(37956)
农业(32771)
教育(31731)
技术(30460)
(28906)
金融(28906)
财经(26818)
经济研究(26344)
业经(23154)
(23141)
问题(20807)
(20490)
统计(18710)
(18638)
国际(17715)
技术经济(17488)
世界(16749)
(16218)
(16197)
理论(15106)
共检索到495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定胜  刘洪愧  杨志远  
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基于两种最新的贸易增加值分解方法,从中间产品进出口和行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出口在国际分工中的位置演变。研究发现:(1)自2000年以来,相对于最终产品,中间产品出口的垂直专业化率(包括其构成部分)更高且其增量更大,并呈现明显的行业差异;(2)在中国出口的国外增加值来源中,发达国家(特别是中国周边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份额在不断降低,相反,发展中国家和资源型国家的份额在不断增加;(3)中国出口中来自发达国家的增加值与发达国家出口中来自中国的增加值两者之间的比率在下降,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该比率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4)基于增加值计算的新显示比较优势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有德  唐云龙  
该文使用上游度测算各个具体产业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准确位置,弥补了长期以来人们仅能定性地分析各个产业在产业链中的相对位置的不足。该文具体采用Fally在2011年提出的算法,并结合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国1996~2011年期间各产业部门的上游度进行了定量测算,揭示了我国各产业部门在产业链中的分布状况。同时,该文还按照Koopman在2014年提出的分析框架,对相应年份中国各产业部门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是,不同产业部门出口产品创造的国内增加值差别很大。该文通过综合分析还发现,我国优势产业一直是处于上游度为2~4之间的中游产业。据此,该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有德  唐云龙  
该文使用上游度测算各个具体产业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准确位置,弥补了长期以来人们仅能定性地分析各个产业在产业链中的相对位置的不足。该文具体采用Fally在2011年提出的算法,并结合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国19962011年期间各产业部门的上游度进行了定量测算,揭示了我国各产业部门在产业链中的分布状况。同时,该文还按照Koopman在2014年提出的分析框架,对相应年份中国各产业部门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总体上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但是,不同产业部门出口产品创造的国内增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雯  李强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以关境为统计基础的传统贸易统计方法无法回答"谁为谁生产"的问题,而且夸大了我国的贸易情况。为此,本文基于OECD和WTO组织开发的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利用1995—2011年国际投入产出表,分别对我国货物与服务贸易的增加值进出口规模和各行业的增加值出口规模进行了测算,并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传统的关境统计方法不仅在总量上高估了我国的出口规模,还严重扭曲了我国各行业的出口规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黎峰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出口部门的全球价值链定位决定了其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含量,基于增加值的角度,按照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加值含量,一个国家(地区)的出口产品可以分为比较收益优势产品和比较收益劣势产品。构建出口优化度指标(EO指数),可对出口国家行业层面、双边贸易、多边贸易层面的出口产品结构进行度量和比较。通过主要出口国家的EO指数核算,本文发现以电子及光电设备等产业为代表,区域贸易集团内部正形成明显的产业价值链分工。与其他制造部门相比,中国大陆交通运输设备部门的出口优化度较高。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日本、美国大多数部门的EO指数相对较高,而中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与第一出口大国地位并不相称。为此,中国大陆...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中  
研究目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重新审视中国总出口的价值来源、增加值贸易及其失衡规模。研究方法:基于WIOD数据库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WIOT)和社会经济账户(SEA),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进行测算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出口国外增加值率较高,国外增加值主要来源于东亚、欧盟和北美地区,制造业行业出口国外增加值率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中国增加值出口主要来源于制造业。从增加值出口实现方式来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增加值出口分别以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出口为主要方式,而初级产品和能源产品行业、服务业则主要通过参与国内价值链生产分工来实现本行业的增加值出口;传统贸易数据严重夸大了中国的贸易失衡规模;相比于传统贸易失衡,中国与欧美、东亚的增加值贸易顺差和逆差均大幅降低。研究创新:依据增加值"来源地"和"吸收地"原则测算了中国增加值贸易及其失衡规模。研究价值:克服了传统贸易数据由于"重复核算"所呈现的贸易假象,厘清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所处的位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睿伣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比传统贸易统计方法更能真实准确地揭示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情况、所处的地位、获取的贸易利益。本文基于OECD和WTO2013年联合发布的1995-2011年连续17年的WIOT数据,先通过增加值贸易法将中国的总出口分解为Koopman(2010)的五部分,然后运用GVC地位指数法测算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并将其和世界主要的39个经济体加以比较,进而判断中国在新型国际分工下的地位和获取贸易利益的情况。增加值分析显示,中国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中最终产品所占比例最高,达33%~46%;其次是转移的中间产品所包含的国内增加值比例,为23%~27%;出口所包含的国外增加值比例为14%~28%;出口的被进口国自己使用的中间产品包含的国内增加值比例为14%~17%;返回的国内增加值比例为0.24%~1.23%。GVC地位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虽然出口总值超过美国和德国雄踞世界第一,但是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其地位相对较低,出口获利能力不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翔  黄建忠  袁凯华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制造业2000~2011年的产业上游度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并考察中国制造业是否存在嵌入位置和出口增值能力之间的"微笑曲线"关系("U"形关系)。研究方法: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基于投入产出方法及企业出口增加值核算方法进行测算和估计。研究发现:2000~2011年间中国制造业"上游化"趋势明显,然而上游度和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在总体层面不存在"微笑曲线"关系,"微笑曲线"更多是存在于加工贸易企业中。进一步研究后发现,随着产业"上游化"进程的推进,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增值能力的"扁平化"趋势明显,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加工贸易企业呈现出明显的"微笑曲线"特征,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加工贸易企业则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武藏曲线"特征。研究创新:从价值链分工和增加值贸易的视角验证了中国制造业是否存在价值链嵌入位置和出口增值能力之间的"微笑曲线"关系。研究价值:为中国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东梅  姜延书  何思浩  
全球价值链(GVC)的迅猛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准确评判中国服务业在其中的地位。鉴于此,利用WWZ分解方法,从垂直专业化率及其构成、国外增加值来源国和占比变动、增加值出口比值的变化趋势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服务业出口在GVC中的参与程度不断加深,正在向GVC的上游部分移动。(2)欧盟(包括欧元区和欧盟其他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在中国服务业出口中的垂直专业化率占比较大,表明中国服务业已经较深地融入到GVC中。(3)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信业,以及其他服务业三个行业的增加值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东梅  姜延书  何思浩  
全球价值链(GVC)的迅猛发展客观上要求我们准确评判中国服务业在其中的地位。鉴于此,利用WWZ分解方法,从垂直专业化率及其构成、国外增加值来源国和占比变动、增加值出口比值的变化趋势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服务业出口在GVC中的参与程度不断加深,正在向GVC的上游部分移动。(2)欧盟(包括欧元区和欧盟其他国家)和世界其他国家在中国服务业出口中的垂直专业化率占比较大,表明中国服务业已经较深地融入到GVC中。(3)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运输、仓储和邮政通信业,以及其他服务业三个行业的增加值出口比值较高,是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出口比值不断增大的主要原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中  
基于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采用总出口分解模型,将中国等40个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总出口完全分解为不同的增加值项目和重复计算项目,并衍生出增加值贸易的相关指标。从行业层面,测算了中国各行业的增加值出口规模及其实现路径。依据"吸收地原则",研究了我国总体、行业增加值出口的地区(国别)去向。结果显示,中国总出口中国外成分(VS)所占比例为21.77%,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重复计算项的比例为24.53%;中国传统出口规模较小的农业、狩猎业、林业及渔业、采掘业和服务行业,通过将行业产出用于制造业行业产品的生产,从而实现本行业的增加值出口,其增加值出口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北美地区、欧盟地区是中...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钱志权  杨来科  蒋琴儿  
运用GRAS方法构建1995—2016年可比价格连续时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出口增加值隐含碳降幅虽快,但仍高于创造GDP环境成本,行业分布极不均衡且有扩大趋势;碳排放强度下降是其下降的主要原因,出口结构变动影响较弱。因此,应将出口增加值隐含碳作为国家低碳价值链构建的重要监测指标,加强石化等重点行业低碳技术研发,抑制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提高金融等低排放高附加值行业出口比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侯方淼  姚茂元  彭鹏  
文章从全球价值链视角出发,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就中国对美国林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增加值测算,以此来测度中国对美林产品出口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下的真实获利性。结果发现,传统贸易统计法下的中美林产品贸易存在高估问题,中国对美国林产品出口国内增加值比重仅占出口额的六成左右。林产品出口贸易收益增长并不与其出口总额增长成正比,贸易获利增长幅度远小于贸易数量增长幅度,且获利空间近年来不断缩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媛  
在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特别是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获得了快速发展。随着中间品贸易的盛行,传统贸易统计体系的弊端日益凸显。为了更加真实地比较"金砖国家"的出口贸易规模,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的世界投入产出表,运用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对各国的出口贸易进行重新测度,结果表明:从总体出口规模看,相较于关境出口规模,各国增加值出口规模均有所缩小,其中俄罗斯的贸易统计背离度最低,两种统计方式的出口数值差别最小;从行业出口规模看,各国多数行业的增加值出口规模要小于关境出口规模,但是部分行业的增加出口规模却高于关境出口规模,具有较高的国内增加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毅  
基于WIOD数据库测算了1995-2009年中国增加值出口总量,分析其被吸收的途径、国别(地区)流向和部门分布。结果发现,出口统计数据夸大了总出口;增加值出口的增长集中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增加值出口主要被直接进口国所吸收,被第三国间接吸收份额小;增加值出口主要流向发达经济体,但流向新兴经济体的比重随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而上升。从部门结果来看,中国制造业出口带来的利润不高,资源型行业的出口获利较多但会导致资源和环境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