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89)
- 2023(16302)
- 2022(14013)
- 2021(13090)
- 2020(10819)
- 2019(25191)
- 2018(24794)
- 2017(47610)
- 2016(25560)
- 2015(28829)
- 2014(28584)
- 2013(28678)
- 2012(26850)
- 2011(24524)
- 2010(24523)
- 2009(22363)
- 2008(21754)
- 2007(18930)
- 2006(16801)
- 2005(15202)
- 学科
- 济(114951)
- 经济(114836)
- 管理(69047)
- 业(67287)
- 企(52486)
- 企业(52486)
- 方法(49331)
- 数学(43446)
- 数学方法(43088)
- 中国(34670)
- 农(30876)
- 地方(28035)
- 财(25714)
- 贸(25259)
- 贸易(25243)
- 易(24516)
- 业经(24099)
- 学(22036)
- 农业(21080)
- 制(19284)
- 环境(17611)
- 银(17567)
- 银行(17527)
- 融(17521)
- 金融(17519)
- 行(16926)
- 和(16735)
- 技术(16632)
- 发(15836)
- 理论(15412)
- 机构
- 大学(368428)
- 学院(364920)
- 济(156714)
- 经济(153687)
- 管理(142786)
- 研究(131077)
- 理学(123174)
- 理学院(121746)
- 管理学(119941)
- 管理学院(119287)
- 中国(99229)
- 京(80216)
- 科学(78522)
- 财(69802)
- 所(65918)
- 研究所(59931)
- 农(58652)
- 中心(58135)
- 财经(55908)
- 江(52667)
- 业大(52365)
- 北京(51654)
- 经(51068)
- 范(49490)
- 师范(49053)
- 经济学(48514)
- 院(47529)
- 农业(45709)
- 经济学院(43889)
- 州(42849)
- 基金
- 项目(247927)
- 科学(195745)
- 研究(182937)
- 基金(181316)
- 家(157978)
- 国家(156701)
- 科学基金(134048)
- 社会(117316)
- 社会科(111319)
- 社会科学(111296)
- 基金项目(95595)
- 省(93718)
- 自然(85246)
- 自然科(83263)
- 自然科学(83244)
- 教育(83009)
- 自然科学基金(81779)
- 划(79805)
- 资助(75302)
- 编号(73436)
- 成果(59974)
- 发(56325)
- 部(56021)
- 重点(55632)
- 创(50953)
- 课题(50896)
- 国家社会(49116)
- 教育部(48251)
- 创新(47600)
- 科研(47119)
- 期刊
- 济(172127)
- 经济(172127)
- 研究(114452)
- 中国(72618)
- 学报(56024)
- 农(53743)
- 科学(53121)
- 管理(52706)
- 财(49722)
- 大学(42726)
- 教育(41053)
- 学学(39894)
- 农业(37783)
- 融(34567)
- 金融(34567)
- 技术(30628)
- 经济研究(28656)
- 业经(27386)
- 财经(27303)
- 经(23422)
- 问题(22898)
- 贸(20638)
- 业(20137)
- 图书(19632)
- 技术经济(18059)
- 世界(17857)
- 国际(17720)
- 理论(17399)
- 科技(16935)
- 资源(16444)
共检索到551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许雄奇 张宗益
运用不平衡指数I、集中度指数D、标准差S、变差系数V等指标来定量测试1992—2001年中国30个省市和东、中、西部出口发展的省际差异和三大地带差异,并对30个省市的出口发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992—2O01年30个省市之间出口发展尽管有差异,但差距在逐渐缩小;而出口发展在东、中、西三大地带间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中国出口发展的地区差距主要表现在东、中、西三类地区之间。需要采取措施加快中西部出口贸易的发展以缩小与东部的差距。
关键词:
出口 省际差异 东、中、西部差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振宇
本文利用近几年我国各省的经济数据,运用panel data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出口生产的外溢性问题。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出口生产部门比其他生产部门有更高的要素边际生产力,但是出口部门并没有通过外溢效应将自己的优势扩散到其他部门。文中指出我国的贸易方式和出口生产企业的结构可能影响了出口外溢性的实现。
关键词:
出口 GDP增长 panel data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林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西部地区不仅出口贸易发展的绝对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而且出口稳定性也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出口商品集中度、出口产品结构和贸易开放度的不同是导致中国出口波动出现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出口商品集中度是东部地区出口波动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影响中西部地区出口波动的重要因素是贸易开放度。东部地区推行出口商品多样化的政策正当其时,而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由此可望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与出口稳定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出口波动 地区差异性 成因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学彬 李世刚 芦东
本文基于22种HS分类出口商品的面板数据,按照行业特征对其进行分类,考察了2001年1月至2007年8月间中国出口商品总体和各行业分类的汇率传递率,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出口商的盯市能力。结论显示:基于比较优势、加工贸易特征、市场结构和世界市场竞争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各行业面对人民币汇率升值时的出口价格传递是极不相同的,表现出不同的盯市能力:具有传统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具备超强的盯市能力,在人民币升值时出口商能降低本币出口价格;而以加工贸易为特征的一些高科技制造业存在不完全汇率传递现象。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洪波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利用1986—2005年的相关数据对中国的出口贸易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出口增长与世界进口需求的增长互动性强,国内经济增长对出口增长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与国际接轨对推动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作用显著,但引进外资对促进出口贸易的作用不够明显,引进外资的效应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巍贤
运用多种最新的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存在出口到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31%左右。
关键词:
因果关系 出口与经济增长 方差分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聂秀东 王志刚
出口品牌建设关系到我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企业研发设计、境外广告宣传、境外展览、境外的营销机构以及售后服务的数量、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出口退税等都对出口收入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境外营销机构和售后服务单位数、境外展览、境外广告宣传和无形资产的影响较大,有形资产和出口退税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出口品牌 出口收入 多元回归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易波
利用2001—2009年的有关数据,实证研究了反倾销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全要素生产率的企业在面对贸易壁垒遭受的影响不同,高生产率的企业所受影响不大,中低生产率的行业受到很大影响。并且对比分析了不同性质企业的影响,民营企业影响最大,外资企业所受影响最小。我们还对比分析了美国、欧盟和发展中国家反倾销对中国的影响,发现总体上欧盟反倾销对中国产业的损害大于美国,发展中国家贸易保护最严重。政策上应该激励提高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率,尽快建立和完善贸易壁垒的预警和化解机制。
关键词:
异质性 反倾销 出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茂荣 周念利
本文尝试从出口贸易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角度创建测度出口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分层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水平时序评价模型,最后基于中国1985~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985~2003年中国出口贸易的社会经济效益水平整体明显改善,但这主要源于出口规模扩张,并且在多数年份中国出口社会经济效益获取要以同期出口生态效益水平恶化作为代价。总体上看,1985~2003年中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综合水平呈缓慢曲折上升趋势。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可持续发展 灰色关联 实证研究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尚宇红 罗浩
近年来中国出口产品竞争力出现了下降趋势,出口结构的优化调整将成为未来提高市场份额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恒定市场份额分析(CMSA)模型,基于技术含量的分类方法,分析了2001~2012年间中国出口结构对其世界出口市场份额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效应,但有下降趋势,而结构效应总体呈现为中性,并表现出先负后正的变化趋势,其中产品结构表现为负面影响,市场结构则表现为正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为中国出口结构在产品类型和地理方向上的优化调整提供了相应的政策依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亢梅玲 马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迅速发展。本文利用1997~2014年的中国省级对外贸易数据和海关数据以及交通数据,从基本的贸易引力模型出发,对出口贸易和交通设施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提高基础设施质量对出口贸易产生了显著影响。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高质量公路与以其他公路(低质量公路)之间的贸易流量的距离弹性的差异在0.26~0.70之间。对于高速公路建设的内生性问题,使用1958年的铁路里程数据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了处理。作为稳健性检验,分析了一级、二级公路的发展与出口之间的关系,得到相似的结果。结论表明,修建高速公路可以促进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威 杜雪利 李炳
本文利用基于产品技术含量的出口复杂度指标测算中国制造业26个行业的出口复杂度。并以股市发展为例,利用静动态面板方法检验金融发展对中国出口复杂度的影响渠道。研究发现:第一,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金融发展均可通过FDI技术溢出和人力资本积累渠道影响中国行业出口复杂度,而技术研发效率影响仅在长期显著。第二,金融规模通过三条渠道对行业出口复杂度的正影响显著大于金融效率效用。第三,金融发展主要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有较大正影响,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积极效应偏低。第四,行业出口复杂度提升存在惯性效应,前一期出口复杂度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静 赵凌云
加入WTO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然而,伴随着巨大经济效益的取得,中国国内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文章应用Panel Data模型就出口贸易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将出口贸易发达省份与欠发达省份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分别进行检验,得到的结果证明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环境污染。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工业“三废”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良 冯涛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我国30个省份1996~2007年间的出口贸易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要素禀赋、贸易开放度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负效应,而外商直接投资、技术进步则具有正效应。产业结构不合理,要素禀赋中K/L比率较低,贸易开放度过高(即贸易依存度过高),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技术效率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而FDI通过技术溢出效应,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的节约及优化都对我国出口贸易技术效率的提高产生了正向效应。对东、中、西部的区域出口贸易技术效率差异进行分析,发现三个地区的技术无效率函数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在5%的水平上显著为负效应,东部和中部的产业结构...
关键词:
出口 贸易 技术效率 SF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