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80)
2023(15298)
2022(12716)
2021(11715)
2020(10101)
2019(23310)
2018(22861)
2017(43975)
2016(23943)
2015(26978)
2014(26904)
2013(27124)
2012(25202)
2011(22866)
2010(22924)
2009(21977)
2008(22243)
2007(20181)
2006(17727)
2005(16639)
作者
(69664)
(58436)
(58303)
(55617)
(37286)
(27826)
(26462)
(22749)
(21990)
(20811)
(20077)
(19535)
(19020)
(18584)
(18501)
(18006)
(17379)
(17266)
(17087)
(16726)
(14662)
(14392)
(14122)
(13315)
(13155)
(13144)
(13093)
(12879)
(11683)
(11640)
学科
(110153)
经济(110006)
(93810)
管理(84827)
(82838)
企业(82838)
方法(49295)
数学(40268)
数学方法(39988)
(36966)
(33553)
业经(31232)
中国(29592)
(26334)
(24536)
财务(24505)
财务管理(24459)
企业财务(23198)
(23058)
贸易(23048)
农业(22979)
(22518)
技术(19419)
(19027)
(18617)
(17988)
地方(17893)
(17576)
(17354)
银行(17323)
机构
学院(356577)
大学(355854)
(160861)
经济(157996)
管理(139633)
研究(121273)
理学(119492)
理学院(118266)
管理学(116747)
管理学院(116070)
中国(96915)
(76962)
(74762)
科学(69763)
(61570)
(61288)
财经(60431)
研究所(55180)
(54895)
中心(54839)
(54746)
经济学(50649)
业大(49951)
农业(48169)
北京(47403)
经济学院(45753)
财经大学(44601)
(43117)
(42061)
(42057)
基金
项目(227392)
科学(181278)
基金(169122)
研究(167205)
(146352)
国家(145136)
科学基金(125335)
社会(110550)
社会科(104982)
社会科学(104954)
基金项目(88745)
(86703)
自然(78919)
自然科(77112)
自然科学(77089)
自然科学基金(75838)
教育(75580)
(72461)
资助(69348)
编号(65466)
成果(53118)
(52587)
重点(51177)
(49513)
(49043)
国家社会(47007)
(46415)
(45827)
创新(45730)
教育部(45488)
期刊
(181571)
经济(181571)
研究(109575)
中国(70149)
(64122)
(57145)
管理(55427)
学报(51534)
科学(50223)
大学(39936)
农业(38612)
学学(37852)
(35397)
金融(35397)
财经(31501)
技术(31119)
经济研究(29467)
教育(29399)
业经(29169)
(27195)
问题(24394)
(23411)
(21986)
技术经济(20695)
世界(19466)
国际(18808)
现代(16901)
统计(16808)
财会(16790)
(16445)
共检索到544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尹翔硕  
一、出口制成品结构与制造业生产结构的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和贸易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1978年到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约10.4%,工业增长约14.1%,而对外贸易则达到了年均17.1%的增长速度,同时出口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按理,出口商品来自生产,出口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魏浩  毛日昇  张二震  
本文在对制成品按技术结构和要素密集度分类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贸易统计数据对1997年以来中国制成品的出口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做了经验分析。分别利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区域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不同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在世界市场和美国市场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对比,并对中国制成品的比较优势稳定性和成熟性做了检验;对制成品的贸易结构分析包括中国对世界和美国制成品出口结构分析,同时分析了中国不同技术含量制成品占美国市场份额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比了中国和其他国家不同类别的制成品占有美国市场份额的分布状况。最后,利用贸易结构变动指数和结构收益性指数从总体上测度了各类制成品的贸易结构变动及优化幅度。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如庆  
文章考察了生产者服务业FDI促进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升级的机制,并运用21个省市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生产者服务业FDI对我国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生产者服务业FDI对我国制成品出口的技术结构有显著的推升作用;(2)在对全样本和东部地区的回归中,这种作用大于制造业FDI的影响;尤其在东部地区,其作用还大于劳均资本存量和人均GDP的影响;(3)受自身行业特性及其嵌入制造业价值链的位置影响,不同生产者服务行业的FDI在出口结构升级中的作用不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建华  
美国制造业从19世纪末以来一直居于世界领导地位,增加值规模世界最大,技术创新推动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每个时代都崛起一批世界级企业(张建华,2013)。20世纪中期以来,其他国家和地区制造业的兴起不断地挑战和分解着美国的制造业,加上这次金融危机的重创,使制造业的世界地位相对下降。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PCAST,2012)指出,美国在先进制造业历史上的领导地位处于危险中,并使整个经济和国际贸易处于危险和困境中。在此背景下,美国既担心制造业领导地位继续被削弱,又担心失业增加继续激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范爱军  魏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庆刚  
我国出口贸易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获得了快速发展,本文从价格波动角度对我国在此期间的制成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2000-2008年间,中国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总体呈现提高趋势,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1-2006年期间,制成品出口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第二个阶段是在2007-2008年期间,制成品出口开始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如庆  张二震  
在把制成品按技术含量细分的基础上,本文利用拓展的Feder模型和31个省市2002-2007年的面板数据,重点考察了我国制成品出口的技术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制成品的出口确实通过该部门与非出口部门要素生产率的差别效应以及对非出口部门的外溢效应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不同技术含量的制成品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一样,样本期内中等技术制成品的出口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低技术制成品的出口次之,而高技术制成品的出口对经济增长暂无正效应。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岩  
本文从产品内种类分工视角利用Fontagnéet al.(2008)的方法将2001~2010年期间中国对日本(HS9位码)制成品出口数据进行了分解,发现入世后中国制成品的出口质量结构变迁模式是从低质量为主到以中质量为主的渐进升级过程,金融危机期间这一变迁进程有所加速。另外,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发现中国制成品出口质量结构在金融危机前变迁的主要动因是低质量产品分布不合理的产品结构;金融危机期间加速变迁的主要动因是中质量产品分布合理的产品结构。基于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饶文富  王道俊  
本文运用产品出口相似度指数以及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与东盟四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中国与泰国产品出日结构最为相似,但与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出口结构上有很高的趋同速度。同时,中国显性比较优势产品过于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这一点与印尼相同。最后本文给出了中国出口结构优化的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如庆  
本文首先运用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协整分析,考察了生产者服务进口与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生产者服务进口与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接着本文以生产者服务业FDI为替代商业存在式服务进口的变量,运用2004~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进一步检验了中国生产者服务进口对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者服务业FDI对我国制成品出口的技术结构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的结论是,加大生产者服务业的引资力度,扩大先进生产者服务进口,是提升制成品出口技术结构的重要途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黄梅波  郑燕霞  
中非经贸关系稳步发展,制成品贸易在中非经贸合作关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在对中国、日本、美国和欧盟出口非洲的制成品贸易现状进行比较和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中国制成品出口非洲的总体趋势和贸易结构,分析了2001-2011年中国制成品出口非洲的比较优势和贸易结构变动趋势。认为在继续深化中国与非洲的制成品贸易过程中,要进一步优化中国出口非洲制成品贸易结构,实现中高等技术含量制成品在非洲市场由比较劣势向比较优势的转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郑文  
现有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探讨了国际贸易的发生机制,但没有给出一国商品出口总量决定的有效方法。本文认为,研究商品出口必须注意区分商品结构,鉴于制成品出口在全球商品出口中占据最主要的地位,本文以制成品出口为研究对象,构建了衡量一国制成品出口规模的理论框架与实证模型,经大样本检验,得出结论: 一国制成品出口的全球占比主要由人口规模、人口密集度、人口年龄结构、资本形成能力、经济发展模式、贸易成本比较与收益转换等六大因素共同决定。本文运用上述理论与模型,对中国 1985—2010年制成品出口的规模形成进行了理论解释,并通过六种情景模拟出了中国 2010—2030年的制成品出口增长态势,做出如下预测:201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川  全裕吉  
文章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2001—2008年中国各区域装备制造业的出口增长结构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需求增长是推动各地区装备制造业出口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作用在逐渐减小;产业结构效应对出口增长的作用已经完全丧失,竞争力效应对不同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出口增长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竞争优势正在快速减弱,中西部装备制造业正在快速崛起,竞争优势逐步体现出来。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丹辉  侯民军  
实证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总量迅速扩张,出口结构和竞争力不断优化和提高,在世界制成品贸易中的地位逐步上升。一方面,工业制成品出口高速增长是中国工业化和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国内制造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结果;另一方面,工业制成品出口也带动了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和竞争力的提高,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加入WTO后,中国对外开放力度加大,为全面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制成品出口带来了新的契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素芹  
近年来,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有了较快的发展,贸易结构也有了很大提升。通过多个竞争力指标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出口产品在劳动密集型领域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在资本技术密集型领域,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起步比较低,但近年来发展很快;出口价格总体上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贸易条件需要改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