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95)
- 2023(16190)
- 2022(13968)
- 2021(13342)
- 2020(11069)
- 2019(25770)
- 2018(25277)
- 2017(49131)
- 2016(26631)
- 2015(29985)
- 2014(29696)
- 2013(29384)
- 2012(27464)
- 2011(25017)
- 2010(25116)
- 2009(23182)
- 2008(22745)
- 2007(19883)
- 2006(17673)
- 2005(15888)
- 学科
- 济(108105)
- 经济(107980)
- 管理(74393)
- 业(73046)
- 企(57639)
- 企业(57639)
- 方法(49511)
- 数学(43567)
- 数学方法(43076)
- 中国(32851)
- 农(29908)
- 财(28669)
- 贸(25166)
- 贸易(25156)
- 易(24540)
- 学(22660)
- 业经(22624)
- 地方(21729)
- 制(21411)
- 农业(19840)
- 银(19618)
- 银行(19576)
- 行(18745)
- 融(18051)
- 金融(18049)
- 务(16755)
- 财务(16687)
- 财务管理(16647)
- 理论(16548)
- 环境(16471)
- 机构
- 大学(382831)
- 学院(378810)
- 济(160085)
- 经济(156886)
- 管理(149588)
- 研究(132860)
- 理学(129012)
- 理学院(127545)
- 管理学(125453)
- 管理学院(124773)
- 中国(104141)
- 京(82020)
- 科学(80324)
- 财(74686)
- 所(66818)
- 研究所(61035)
- 农(60429)
- 中心(59919)
- 财经(59630)
- 江(54717)
- 经(54477)
- 业大(53966)
- 北京(52527)
- 范(50324)
- 师范(49925)
- 经济学(49505)
- 院(47978)
- 农业(47171)
- 经济学院(44850)
- 财经大学(44600)
- 基金
- 项目(257306)
- 科学(203566)
- 基金(189650)
- 研究(188548)
- 家(165266)
- 国家(163971)
- 科学基金(140440)
- 社会(120761)
- 社会科(114502)
- 社会科学(114477)
- 基金项目(99592)
- 省(96273)
- 自然(90739)
- 自然科(88659)
- 自然科学(88636)
- 自然科学基金(87073)
- 教育(85980)
- 划(82748)
- 资助(79198)
- 编号(75557)
- 成果(62272)
- 部(58636)
- 重点(57568)
- 发(54675)
- 创(52673)
- 课题(52029)
- 教育部(50436)
- 国家社会(50325)
- 创新(49267)
- 科研(49153)
- 期刊
- 济(171569)
- 经济(171569)
- 研究(119301)
- 中国(70423)
- 学报(58685)
- 科学(55445)
- 农(54673)
- 财(54130)
- 管理(53531)
- 大学(44588)
- 学学(41862)
- 融(40546)
- 金融(40546)
- 教育(39394)
- 农业(37882)
- 技术(30045)
- 财经(29028)
- 经济研究(28352)
- 业经(25969)
- 经(24813)
- 问题(22666)
- 贸(21216)
- 业(19957)
- 图书(18931)
- 理论(18517)
- 国际(18449)
- 技术经济(18199)
- 世界(17740)
- 科技(17094)
- 现代(16791)
共检索到5646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魏巧琴
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原则上允许各国政府运用官方促进的出口信用保险,由此出口信用保险成为国际上通行的促进出口贸易的有力手段。本文以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运用2002年至2014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就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和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不平衡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扩大出口贸易规模具有促进作用,而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不平衡则对出口贸易规模具有抑制作用;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效应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而言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规模的促进效应更大,而中西部地区的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规模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因此,完善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功能,制定差异化的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峰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落后,除了有种种历史原因外,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体制、与出口企业甚至保险公司对出口信用保险缺乏了解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扩大出口的政策。深入了解我国目前出口信用保险存在的问题,对于出口信贷体系和出口风险保险制度的建立、完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保险 风险 出口信用保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侯婷艳 徐鸣
出口信用保险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性的政策性保险业务。出口信用保险能够在拉动出口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对于落实十八大提出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我国经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出口信用保险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在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企业层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其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唐金成 韦红鲜
后经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发展依然低迷,外贸形势严峻,出口贸易企业存在很大风险隐患。出口信用保险作为WTO规则中一项贸易促进措施和融资手段,如何改进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保障和促进出口贸易健康快速发展是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信用保险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阐述了其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加快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后经济危机时代 出口信用保险 发展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闫奕荣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各个国家或经济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任何一方的政治或经济动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波及其他国家或地区,这也对国际贸易的安全性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以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出口信用保险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它们的制度、组织形式及具体运作特点,以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出口信用保险 国际比较 借鉴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吴祥佑 黄志勇
本文基于中国进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2家省级分公司的业务数据,以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而非保额为核心解释变量,构建了分析出口信用保险出口促进作用的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利用工具变量法,以2SLS和GMM法估计有效地解决了出口额和保费间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出口信用保险对中国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金融危机期间表现得尤其明显,具有较强的"逆周期性"。出口信用保险的出口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对中部地区出口的边际促进作用最大,西部次之,东部最小。出口信用保险的出口促进作用还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当发展到特定水平,越过某个门槛后,对出口的促进作用会显著增强,甚至发生质的飞跃。对赔付率低且稳定的中西部省份,保险人应实施积极的承保策略,以更有效地促进出口。通过出口信用保险政策支持出口必须将支持力度提高至一定的水平,否则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徐海龙 杨汇潮 江生忠
实证研究利用2005年至2011年我国各省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收入与对外贸易额、GDP及失业率数据建立面板模型,以研究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是否具有显著的政策性作用。模型结果表明出口信用保险的确具有增加出口、拉动经济及平稳就业的政策性功能;并且对于外向型经济弱省,出口信用保险对经济拉动作用更加显著,对外向型经济强省,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本身及控制失业的作用更加明显;同时无论在出口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还是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时,出口信用保险的政策性效应都是存在的,在出口经济受到总体形势抑制时,这种拉动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卜林 赵轶薇 周莹莹
本文运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省级营业机构的业务数据,探究使用出口信用保险是否能够提高出口竞争力,以及通过何种机制产生影响。研究表明:使用出口信用保险可以显著提高出口竞争力,且对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促进作用更大。通过检验该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发现: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竞争力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通过构造链式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发现:出口信用保险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发挥间接促进所在地区出口竞争力增长的链式中介效应。出口信用保险的链式多重中介效应影响机制存在地区差异,出口信用保险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水平提高出口竞争力,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区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出口竞争力。出口信用保险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出口竞争力的机制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随着研发投入的增长,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竞争力的促进作用会产生质的飞跃,表现出科技赋能保险现象。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学进
一、历史沿革出口信用保险是一国保险机构向该国出口商提供的以出口商向他国进口商提供商业信用为承保标的的保险。它保障的风险一般包括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政治风险指:1、买方所在国家实行外汇管制、限制汇兑;2、买方所在国家实行进口管制;3、买方所在国家发生战争、动乱;4、买方所在国家或有关第三国发生非常事件。商业风险指:1、买方无力偿付债务;2、买方逾期不付货款;3、买方拒绝收货及付款。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出口信用保险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革军
魏革军:非常感谢您接受《中国金融》杂志的采访。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经贸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这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有何影响?王毅:当前,世界经济已由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世界政治经济环境来看,主权债务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林娟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西部地区不仅出口贸易发展的绝对水平远低于东部地区,而且出口稳定性也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出口商品集中度、出口产品结构和贸易开放度的不同是导致中国出口波动出现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出口商品集中度是东部地区出口波动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影响中西部地区出口波动的重要因素是贸易开放度。东部地区推行出口商品多样化的政策正当其时,而中西部地区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由此可望实现经济持续增长与出口稳定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出口波动 地区差异性 成因研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冀
在出口信用保险市场中,保险人拥有非公开信息,这是出口信用保险与其他保险市场的重要区别。为判断非公开信息对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影响,本文从多维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假设,出口信用保险市场中保险人对收汇风险的判断更为有效,然而实证结果同样说明非公开信息并未给保险人带来信息贴水,研究中我们意外发现影响出口商是否参保的关键因子是出口商本身的风险偏好。由此我们衍生出本文的政策建议,中国出口保险公司的信息优势并未被充分利用,如何发挥保险公司信息优势是政策层应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关键词:
出口信用保险 非公开信息 分离均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